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华雷 《奋斗》2012,(10):12-13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在总结过去五年我省发展经验、制定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新目标的同时,特别提出以弘扬“创业、创新、创优”精神为动力的要求。“创业、创新、创优”既是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也是一项伟大的社会实践,它继承了龙江人开拓进取的精神品质,也延续了龙江人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贯彻落实省党代会精神,必须大力弘扬“创业、创新、创优”精神。  相似文献   

2.
王树权 《奋斗》2012,(3):13-14
多年来,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坚持以创业的精神、创新的举措、创优的标准引领全校师生员工积极投身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和龙江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创先争优的系统办法和浓厚氛围,为“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和高教强省建设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3.
林铎 《奋斗》2012,(5):55-55
创业、创新、创优,既是民族精神和龙江精神的精髓。也是哈尔滨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拓奋进的动力源泉。回首过去,我们靠拼搏创业、锐意创新、奋力创优,在全面实施“北跃、南拓、中兴、强县”发展战略的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就,开创了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新局面。展望未来,我们依然要靠拼搏创业、锐意创新、奋力创优,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的宏伟蓝图,把哈尔滨建设成为繁荣、幸福、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际化大城市。  相似文献   

4.
《奋斗》2017,(18)
正发挥高校人才培养和人才聚集的优势,以创新创业教育为驱动,培养更多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在服务龙江、建设龙江、发展龙江中有所作为的青年大学生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实现龙江全面振兴的重要途径。作为我省西部地区唯一一所综合性大学,齐齐哈尔大学始终以服务黑龙江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为  相似文献   

5.
孙坤 《奋斗》2013,(7):35-37
翻开我省“老字号”的历史画卷,浓厚的商业文化底蕴与饱经风雨的历史传承都凝结在一代又一代龙江人艰辛创业的征程中。历经沧桑的“老字号”从“闯关东”人敢为人先.诚信为本的信念中孕育,在共和国肇建伊始,龙江人焚膏继晷,用热血与奉献锻造出一个又一个“龙江制造”的丰碑。曾几何时,“三大动力”是新中国工业发展的不朽传奇;回忆往昔,“孔雀牌”自行车与“北方牌”手表让一代国人为之痴迷。  相似文献   

6.
9月23日,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就深入开展创业创新创优主题活动举行集中学习.省委书记吉炳轩在讲话中指出,创业、创新、创优既是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也是一项伟大的社会实践.“三创”的本质是“创”,就是大胆开拓、进取求实、奋勇超越.龙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来自于“三创”,未来的发展迫切需要“三创”,一定要站在战略全局高度,深刻理解“三创”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7.
冯玉龙 《奋斗》2012,(4):43-44
我省高等职业教育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现已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为推进老工业基地振兴以及“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建设培养了大批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在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省委着眼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提出开展“创业创新创优”活动,这是推动我省更好更快发展的重大决策,是龙江人民继承和发扬勇于攀登、敢于超越、  相似文献   

8.
《奋斗》2020,(9)
正黑龙江省教育厅把大学生创新创业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努力实现大学生创新创业与学业、专业、就业相结合,吸引和集聚更多人才留在龙江、服务龙江,为龙江"双创"烙上了鲜明的时代底色。重视顶层设计。2015年,省政府出台《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若干意见》,提出八个方面30条具体措施,扎实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几年来,大学生投身创业实践人数稳步增加,优秀创业团体和先进典型不断涌现,在国务院第四次大督查中,我省大学生创  相似文献   

9.
付强 《奋斗》2023,(20):48-50
<正>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黑龙江时强调,黑龙江要当好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粮食大省,东北农业大学作为省内唯一一所“双一流”建设的农业高校,在黑龙江当好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争当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等方面,肩负着义不容辞的使命和责任。东北农业大学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贯彻落实《新时代龙江创新发展60条》,牢记“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的要求,围绕国家所需、龙江所要、学校所能和未来所向,立足龙江、  相似文献   

10.
邵国强 《奋斗》2023,(20):36-38
<正>科技赋能发展,创新引领未来。双鸭山市委全面贯彻黑龙江省委建设“六个龙江”、推进“八个振兴”目标任务,精准对接“4567”现代产业体系,深入落实全省创新发展大会部署要求,坚持将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创新实施“企业之光”科技创新计划,不断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持续推动创新体系协同高效、科技经济深度融合、创新生态优化完善,加快建设创新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双鸭山实际的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1.
高宏宇  孙德辉 《奋斗》2012,(8):14-14
几年来.卧里屯乡在小城镇建设、产业项目建设以及基层党组织建设上实施重点突破,全乡经济社会建设呈现出蓬勃旺盛的发展态势,2010年、2011年连续被评为省级泥草房改造先进乡镇。2011年被评为“感动龙江”模范群体,2012年被评为全省“创业、创新、创优”活动先进基层党组织,多次被评为安达市工作实绩突出单位、项目建设先进单位、小城镇建设先进单位等。  相似文献   

12.
赵勤 《奋斗》2022,(10):49-51
<正>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系统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发展成果,用着力建设质量龙江、创新龙江、开放龙江、绿色龙江、幸福龙江、勤廉龙江这“六个龙江”擘画了未来五年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美好蓝图,发出奋进新征程、再创新辉煌的奋斗号角。我们要深入学习领悟“六个龙江”的发展目标,准确把握建设“六个龙江”的实践要求,奋力推进黑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龙江篇章。  相似文献   

13.
<正>在位于哈尔滨市松北区创新三路的科技大厦,“高浓度”科技含量的空气扑面而来,随处可以捕捉到高精尖的前沿科技信息,触摸到龙江创新发展跳动的脉搏……“要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强化创新链和产业链、创新链和服务链、创新链和资金链对接,把振兴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2016年5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哈尔滨市考察了安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天)、哈尔滨科技创新创业大厦、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三研究所(以下简称七〇三所)等高新技术企业和科研单位,对黑龙江寄予殷殷嘱托。  相似文献   

14.
袁庆寿 《奋斗》2001,(6):12-13
新世纪第一个春天,阳春三月,冰雪消融。一个以“树形象、强素质”为主题的黑龙江人形象教育活动,在我省城乡迅速展开。近月来,道德风尚、文明礼貌、爱岗敬业、公仆爱民……等等事迹报道频频;龙江人形象描述,诸如纯朴豪放、创业奉献、傻大黑粗、小富即安……等等褒、贬之词议论纷纷。热烈气氛,犹如春风扑面,令人振奋。  相似文献   

15.
正"快看,大咖来了。"8月31日,第五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黑龙江赛区)暨黑龙江省第四届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现场,来自全省各地的创业者早早就座,翘首以待这次大赛的评委。评委中,有省科技企业孵化器服务创新联盟秘书长郑伟、创业黑马合伙人董博等业内专家和资深投资人。"龙江创业项目很有‘料’",是大咖们的共识。其间,省科技厅副厅长石兆辉的一番总结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每一个人可能都是创业主体,你们的激情、梦想、创意和活力都将是自身成就未来最可贵的资本,是龙江转型发展的潜力所在。"  相似文献   

16.
《奋斗》2011,(12):48-49
社区是人居的基本平台和社会的基本单元,社区建设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各级妇联组织把社区作为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基点和主要阵地,扎实做好新形势下社区妇女群众工作,团结、凝聚广大妇女撑起和谐社区建设“半边天”,为打造平安龙江、和谐龙江、幸福龙江作出了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17.
《奋斗》2012,(9):7-8
2012年7月.由省直机关工委主要领导带队,协调黑龙江电视台组成考察组,以创业创新创优为主线,深人西藏日喀则、新疆阿勒泰地区的六个县和一个兵团师,考察了解我省援疆援藏干部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他们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的援建工作部署,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创先争优”,树立龙江干部的良好形象,为受援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沈阳 《共产党人》2013,(7):43-45
贺兰县自2007年率先在全区开展全民创业工程以来,以“政府创造环境、人民创造财富”为核心,以“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企业创大业、回乡创新业、干部创事业”为主线,举全民之力,揽八方之才,创发展之业,在全县营造了鼓劲创新、激情创业的浓厚氛围。2012年以来,通过完善创业政策,健全创业机制,优化创业环境,抓实创业载体,激发了广大群众积极创业的活力,形成了全民创业、自主创业,企业兴旺、事业发达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9.
郝会龙 《奋斗》2012,(3):7-8
深入开展“创业创新创优”活动,是省委立足发展、审时度势做出的重大决策,是实现“创业富民”、“创新强省”、“创优超越”目标的实践平台,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创新性举措,对于开创全省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新局面,具有重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龙江之最     
《世纪桥》2013,(2):30-32
1923年10月,黑龙江第一个中国共产党组织——中共哈尔滨组(亦称“中共哈尔滨独立组”)正式成立。为纪念黑龙江地方党组织成立90周年,本刊特开辟专栏——龙江风采,反映黑龙江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取得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巨大成就和对全国的历史贡献,鼓舞和激励全省人民在“五个龙江”的建设中谱写新篇章、再创新辉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