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姚堃 《新长征》2012,(3):20-21
我省是农业大省,素有“祖国粮仓”的美誉,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负有重要责任。粮食增产更是“十二五”期间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2.
2009年3月22日是第十七个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二十二届中国水周,今年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开展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落实科学发展观,节约保护水资源。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资源管理工作。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  相似文献   

3.
曹众 《奋斗》2022,(7):53-54
<正>民为国基,谷为民命。经国利民,法是重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大背景下,必须加快推进粮食安全保障立法,加快实现粮食安全保障从政策治理到法治治理的根本转变,在法制层次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国家高度重视该项立法。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的中央一号文件,  相似文献   

4.
韩剑 《新长征》2010,(6):54-55
近几年,我国一些地方相继发生自然灾害,粮食安全问题再次引起人们关注。对于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保障粮食安全,既是一个经济问题,又是一个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我省是粮食主产区,在国家粮食生产中具有重要地位。抓好我省的粮食生产,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改善人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2009年3月22日是第十七个"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二十二届"中国水周",今年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开展"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落实科学发展观,节约保护水资源"。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资源管理工作。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  相似文献   

6.
金奎祥 《奋斗》2006,(9):36-36
农民增收问题是我国“三农”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保障。黑龙江是农业大省和国家重要的农产品基地,如何促进农民增收.是加快全省经济发展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张翘楚  雷景贵  杨秋艳 《奋斗》2009,(12):46-48
近年来我省粮食产量稳步提高、科技装备水平不断提升,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仍有一些因素制约着我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如何化解这些制约因素,对保障我省两大平原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与干亿斤粮食产能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进一步稳固国家粮食安全,稳步提高我省农民收入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党课》2011,(9):8-9
推动“十二五”规划的顺利实施,需要广泛深入宣传动员。要突出宣传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保障改善民生这个出发点落脚点,宣传“十二五”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引导干部群众看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光明前景,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坚定性,  相似文献   

9.
2013年3月22日是第21届"世界水日",第26届"中国水周"的宣传活动同日也拉开了帷幕.今年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主题是"节约保护水资源,大力建设生态文明".当前,公众对于确保饮水安全,遏制水污染,破解用水短缺等问题非常关注.  相似文献   

10.
一、未来中国面临加快发展与加快转变“双重任务”,应明确将“转型发展”作为国家的大战略 当前,世界经济面临主权债务危机、金融动荡、增长下滑、南北发展不平衡等深层次问题,同时人类也面临着能源资源和粮食安全、气候变化等全球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陆静超 《奋斗》2024,(2):18-20
<正>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视察时强调,黑龙江要当好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保障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极端天气频发,  相似文献   

12.
张效廉 《奋斗》2011,(10):3-5
“十二五”时期的主题是科学发展,主线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基础是社会和谐稳定,根本是保障改善民生,一个亮点是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做好“十二五”时期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实现文化建设的规划目标,必须突出主题、围绕主线、夯实基础、着眼根本、打造亮点,不断创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内容机制,努力为“十二五”发展大局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精神动力、文化环境和产业支撑。  相似文献   

13.
《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简称省委一号文件),3月9日正式发布。这是继2005年以来,我省第八次把一号文件锁定在“三农”方面,并把“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主题。  相似文献   

14.
《求实》2007,(9)
“造地增粮富民工程”是省委、省政府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的土地保护制度,保证国家粮食安全”重大决策,将保护资源与保障发展完美结合,是一项功在当代,惠泽子孙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它的实施旨在实现耕地面积、粮食总产量、对国家粮食安全的贡献、农民收入、森林覆盖率、发展后劲的“六个增加”。鄱阳县作为我省农业大县,积极投入到工程实施当中,并得到了省、市领导的高度关注和支持。目前,鄱阳县正在5个乡镇实施土地整理项目7.5万亩,9个乡镇实施造地项目2.3万亩,预计可新增耕地2.5万余亩。一…  相似文献   

15.
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和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对发展现代农业给予了特殊强调,我省的"十二五"规划还明确提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坚持科学发展.统筹推进“三化”.实施“三动”战略,加快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努力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这其中的“三化”是指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中我省特别强调要继续促进率先实现农业观代化。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改对我省具有双重意义:一是作为农业大省,农业现代化对我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基础性的作用。二是我省承担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6.
《党建》1994,(5)
强化宣传思想工作正确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候丙寅,李文杰,高洪钟江泽民同志指出:“在加快经济建设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是我们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也是维护社会安定的重要基础。”宣传思想工作应当...  相似文献   

17.
张磊 《新长征》2011,(9):12-14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加大粮食主产区投入和利益补偿。"这为我省发展现代农业指明了方向。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质上是为了确保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农业持续增效,实现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这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农业竞争力和农民切身利益,利在当代、功在千秋,是新形势下我省"三农"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杨桂榕 《奋斗》2023,(21):37-38
<正>食为政首,谷为民命,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离不开粮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哈尔滨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紧密结合地域特点,深度挖掘“原字号”农产品潜力,协同推进农产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向产业链、价值链提升要效益,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呈现出“龙头企业增强、产业集聚加快、效益增长平稳”的良好发展势头。2022年,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587家,占全省的30.4%;  相似文献   

19.
柳德新 《学习导报》2012,(11):16-17
今年中央1号文件锁定“农业科技”主题,强调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那么,中央1号文件突出农业科技主题,对于我省具有哪些重要意义呢?有利于发挥农业科技的基础支撑作用,从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来看,中央1号文件有利于发挥农业科技的基础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20.
贾玉梅 《奋斗》2006,(6):14-16
“十一五”时期是我省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将成为全省经济工作的主题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