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回首刚刚过去的20世纪,人们不禁有沧桑巨变之慨。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20世纪是十分独特和显要的。它创造了过去几个世纪都不曾有过的巨大的物质财富,它爆发了人类历史上仅有的两次世界大战,它产生的科学技术足以复制和毁灭人类自身并推动人类开始向广袤的宇宙迈进。更重要的是,20世纪给我们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遗产。一些思想的政治的观念今天看来可能“浑是司空见惯事”,但放在历史坐标系里一看,不能不惊叹它们的革命性意义的价值。在中华民族争取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共和、民主、科学、独立、解放、改革、开放、法治、创新等观念堪称20世纪的世纪命题,对于它们,我们可能习以为常了,浑然不觉了,或正在逐步接受了,这恰恰说明这些东西日益深入人心、渐渐根深蒂固了。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是20世纪的历史伟人。从青年时代到晚年岁月,从革命年代到建设时期,毛泽东曾经20余次踏上河南的土地,他的足迹给河南人民留下了永远难忘的深刻印象,他的作风成为河南人民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3.
拥抱你,我们渴盼已久的 2001年;神秘而富有魅力的新世纪,将给我们带来新的希望,新的祥和之气 !   拥抱你,充满活力与生机的新世纪之春,你给我们的生命注进了创新的力量和勇气 !   拥抱新世纪,我们思绪如潮。对于我们这个民族来说, 20世纪是一个苦难与抗争的世纪,又是一个复苏与奋起的世纪,中国人民毕竟站起来了,并且找准了自己的特色之路。在这条路上,奋进的足音汇合成创造的交响,辛勤的汗水描绘出时代的锦绣;竞争与繁荣在召唤新的飞跃,机遇与挑战在激发新的追求。 12亿儿女正以沸腾的诗情和严整的方阵,从长江涌来,从…  相似文献   

4.
9月3日,是一个在20世纪具有重大意义的日子。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在投降书上签字:9月3日从此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这是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凯旋的日子,这是结束在211世纪给人类带来最大灾难的侵略战争的  相似文献   

5.
人类即将奏响第三个千年的钟声,“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作为地球村一隅的居民,不能不考虑,不能不思索,我们应当把一个什么样的中国带入21世纪?过去:100年前,我们的先人是把一个什么样的中国带入了20世纪?当我们把深邃的目光投向未来的时候,不能不首先回眸相顾,100年前,我们的先人是把一个什么样的中国带入本世纪即20世纪的。打开尘封的史册,好一幅血迹斑斑、令人窒息的画面:当中国进入20世纪时.国家“瓜分豆剖”,民族备受凌辱.人民愚昧无知,内政和混乱不已.外敌长驱直入……是什么原因导致出现这幅悲惨的画面?历史已…  相似文献   

6.
20世纪即将过去,21世纪正向我们走来。 成立近80年的中国共产党,不仅给新世纪留下了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极其丰富的历史实践和历史经验,而且留下了评价自身历史问题的两个重要历史文献,即:1945年4月20日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1981年6月27日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题词     
红旗渠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典范,不仅给人民留下了可以浇灌几十万亩田园的水利工程,更重要的是留下了宝贵的红旗渠精神,这不仅是林州的、河南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整中国家、民族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8.
古往今来,瘟疫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丝毫不亚于战争、饥荒和地震。20世纪 80年代出现的艾滋病,与人类历史上的 历次瘟疫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今天, 艾滋病已不仅是某个国家或民族的灾 难,而且成为全人类的死敌。 疫情如火 被喻为"世纪瘟疫"的艾滋病,是人 类历史上危害最深广、灾难最严重的传 染病。艾滋病起源于非洲,后由移民带人  相似文献   

9.
周恩来波澜壮阔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极其丰富的精神遗产。这种精神遗产是一个巨大的思想宝库。他的革命精神和光辉思想,他的丰功伟绩和崇高品德,是举世公认的,在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心中,树立了一座丰碑!周恩来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领导生涯中,充分  相似文献   

10.
应克复 《唯实》2000,(3):3-6
人类在20世纪突飞猛进的同时,也留下了令人头疼的难题。恩格斯说过,文明的每一次进步,也是一种退步。看来,我们不能沉醉于20世纪人类所取得的成就,特别是不能将这种成就仅仅归结为物质财富的富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提高。当人类所拥有的物质财富的增长是以索取自然、破坏自然为代价时,这种“成就”是令人忧虑的,甚至可以说是灾难性的。因此,当我们说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时,不能再将生产力的概念仅囿于物质生产力的狭隘内涵了;当我们说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时,也决不能再将发展的概念仅囿于追求经济的发展。为了人…  相似文献   

11.
《共产党人》2006,(24):53-54
20世纪30年代后期,中国人民的伟大抗日战争开始,大江南北、黄河上下的回族同胞,与各族群众紧紧团结奋战在每一条抗日战线上,成为保家卫国的先驱之一,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诞生于 20世纪初。 80年来,整个世界包括我国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今天,我们党要致力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历史任务也给党的自身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党的十五大提出,“要把党建设成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就告诉我们,在新的世纪,党面临双重任务:一是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一是实…  相似文献   

13.
过去的一个世纪是人类社会发生深刻变化的一个世纪,是人类文明获得巨大进步的一个世纪,也是中华民族在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征程上扬帆远航的一个世纪。在这个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今天,站在新旧世纪交替的路口上,每一个中国人都有理由为我们的过去骄傲。但是明天呢?我们面临的考验会更大,我们肩负的使命会更沉重,不过,我们深信,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的产生、发展和曲折前进,构成了20世纪历史画卷的主要内容。回首社会主义发展的百年历程,它给我们留下了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展望21世纪的前景,社会主义前途一片光明。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文学正处在一个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延续中国文学近三千年的业绩,再创新世纪中国文学的辉煌,是当代作家特别是青年作家义不容辞的职责。伟大的中华民族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留下了光辉灿烂的文化瑰宝。中国文学历史之悠久,内容之丰富,形式之多样,世所罕见。从“四书五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形成了几次大的文学高潮。每一次高潮都出现一批文学名家,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精品佳作,绵延不绝,久传于世。进入20世纪,“五四”运动掀开了中国文学新的篇章,文学的形式和…  相似文献   

16.
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了建国60周年。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庄严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贴近现实。革命胜利的60年在20世纪后半叶和21世纪都留下了独特的印记,未来的50年更将见证中国的再次崛起。  相似文献   

17.
他是中国近代史上首屈一指的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教育家;他的一生都在为国家崛起和民族振兴而奔走呼号。在那个风雨飘摇,政权瞬变的世纪里,他以对国家和人民永恒不移的至爱情感,为后世子孙留下了弥足珍贵的财富。1939年4月,在他百年寿诞之际,中国共产党以"国家之光,人类之瑞"的祝词电贺,表达对他的崇高敬意——他就是中国文化教育界的  相似文献   

18.
余玮 《党史纵览》2010,(3):16-20
在刘源看来,人民在父亲的心目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说起父亲,他那深深的怀念之情溢于言表。刘源说:“我父亲曾说过,他光着屁股来到这个世界,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也要作为一个无产者。他做到了。我们为他没有给自己的亲属们留下任何资产倍感自豪。他给后世之人留下的是光辉的思想、高尚的品格和不朽的功绩。现在,人民群众怀念他,也正因为此。我想,能继承他的这笔巨大遗产,并发扬光大.正是他老人家唯一寄望予我们的。”“父亲对我们一直是很严的,从小就给我们定了严格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任何国家不可能违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中华民族进行了长期艰辛的道路探索,在实践中不断认识和掌握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断开辟中国人民救国、建国、兴国的正确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遵循规律。  相似文献   

20.
冯都 《世纪风采》2007,(12):6-8
宋庆龄是20世纪伟大的女性。一生继承孙中山的遗志,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为新中同的创立呕心沥血.被周恩来称为“国之瑰宝”。她晚年把加入中国共产党,毕生做人民公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当作自己的奋斗目标,因而留下了许多感人肺腑的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