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炒面的贡献     
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人们,回忆起在朝鲜的日日夜夜,没有不深情地怀念炒面的。著名作家魏巍,在他的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里,就生动具体地描述过志愿军指战员们一把炒面一把雪的艰苦战斗生活。谈起炒面,还有一段故事。那是1950年的一天深夜,志愿军后勤部长李聚奎仍然在房间里踱过来踱过去。刚刚接到消息,往前线送给养的车队达到敌机轰炸,流失了一大半,而前线由于没有吃的,也再次告急。他双眉紧锁,,C急如焚:要是能找到一种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而且又随时能吃的食品就好了。李聚奎想起1937年西路军失败后,自己沿路…  相似文献   

2.
谁都知道:当年,志愿军指战员在朝鲜战场是一把炒面、一把雪地充饥。这一方面是为了杜绝“炊烟”,便于隐蔽;另一方面也确实简便易携。这个办法的提出与当时东北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第一次落泪是在乌江南岸.1934年年底湘江血战后,中央红军主力损失过半.在红军路过乌江南岸的剑河县时,人们看到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婆婆和她的小孙子寒冬里仍穿着打补丁的单衣,奄奄一息地倒在路旁.红军指战员们立即围了上来.此时,毛泽东从后面走来,见前面围着很多人,急忙问发生了什么事.  相似文献   

4.
1935年8月下旬,红军右路军长征进入草地.时任红军总政治部巡视员、红一军团政治部副主任的罗荣桓,因中央另有要事,未能跟上红一军团一起前行,而留下来随后卫红三军团四师十二团行动.在过草地的艰苦日子里,罗荣桓不仅积极指导、协助各基层指挥员做好掌握、团结部队的工作,鼓励、教育指战员坚定信心,努力战胜困难,而且身体力行,不搞特殊,坚持与广大基层指战员同甘共苦,生死相依,充分表现了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危难中的高风亮节.  相似文献   

5.
韩振海 《世纪桥》2000,(5):37-38
抗美援朝开始后,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应志愿军后勤部的要求,组织省市机关干部放下工作为志愿军炒面。当时机关工作人员较少,省委机关和省工会、青年团、妇联群众团体,总共才有200多人,要承担紧张的动员新兵支前、地方政权建设、安定社会秩序、恢复生产等工作。为了分担省市领导机关炒面任务,青年团黑龙江省委组织了专业炒面义务劳动队,完成了紧迫的炒面支前工作。  相似文献   

6.
1935年8月下旬,红军右路军长征进入草地。时任红军总政治部巡视员、红一军团政治部副主任的罗荣桓,因中央另有要事,未能跟上红一军团一起前行,而留下来随后卫红三军团四师十二团行动。在过草地的艰苦日子里,罗荣桓不仅积极指导、协助各基层指挥员做好掌握、团结部队的工作,鼓励、教育指战员坚定信心,努力战胜困难,而且身体力行,不搞特殊,坚持与广大基层指战员同甘共苦,生死相依,充分表现了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危难中的高风亮节。  相似文献   

7.
张国华  高嵩 《党史纵览》2006,(11):10-12
活着是红军的人,死是红军的鬼,"七仙女"从容踏上长征路 1934年11月16日,中共鄂豫皖省委和红二十五军近3000名指战员,高举"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旗帜,告别了大别山区的河南罗山县何家冲,开始了长征.在这支浩浩荡荡的红军队伍里,有7名女战士显得格外惹眼,她们就是被称为"七仙女"的红军医院女看护:周东屏、戴觉敏、余国清、田喜兰、曾纪兰、张桂香、曹宗楷.  相似文献   

8.
镇长去吃饭,两个包子一碗稀饭外加一碟小菜。正吃着,派出所王所长来了。两人见面自然少不了一阵寒暄。王说,哎呀,现在像你这样吃包子稀饭的父母官不多了。镇长说,没人规定当官的不能吃包子稀饭呀。两人相视而笑,王也坐下来吃饭。镇长吃完得早,正欲付钱,王所长就拦住了:你走人,我来开钱。说着就将镇长往外推。镇长说还是我来开吧。王说你别管你别管,你只管走人。慷慨的样子很令人感动。下午镇长又去吃饭,一碗炒面。正吃着,镇中学的张校长来了。两人又是一阵子寒暄。张说,镇长不愧是人民的公仆呀,下馆子才吃炒面,难得,难得。…  相似文献   

9.
胡昌方 《世纪风采》2013,(11):46-47
抗日烈士陵园里葬有“日本阵亡将兵之墓” 1942年12月10日,新四军与日本侵略军在朱家岗(今江苏泗洪县境内)进行了一场喋血战斗。遵照彭雪枫师长的命令,新四军四师九旅第二十六团在团长罗应怀的指挥下,歼灭了日本侵略军平林师团280余人,我军73名指战员为国捐躯。  相似文献   

10.
沈阳 《共产党人》2020,(7):37-39
“十串烤羊肉,再加两个炒面!”夜晚的银川市,街上烤肉店里又传出店员的吆喝声,餐厅招牌也再度点亮。走在街上,烤面筋、火爆鱿鱼、牛肉饼等各色美食香气扑鼻,刺激着人的味蕾。2月24日,随着银川市《关于有序开放恢复部分公共服务和经营性场所的通告》的发布,全市已有5800余家餐饮企业复工开业,占银川市餐饮企业的近六成。  相似文献   

11.
敖木台突围     
《世纪桥》2011,(22):62-64
敖木台突围是一场残酷的战斗。在那场战斗中,抗联指战员牺牲了40多人。 张瑞麟、组景芳、李桂林是那场战斗的幸存者和见证人,他们回忆到:  相似文献   

12.
1936年10月下旬,中国工农红军四方面军一部约2.18万人,奉中央军委指示西渡黄河,执行宁夏战役计划.11月上旬,根据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决定,过河部队称西路军.为了打通国际路线、配合河东红军主力和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西路军指战员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孤军奋战4个月,歼敌2万余人,终因敌众我寡,于1937年3月失败.  相似文献   

13.
《湘潮》2016,(8)
正1935年8月下旬,中央红军在党中央和中革军委领导下,进入了川西北的茫茫大草原。草地是一片泽国,天气一日数变。入夜天气更加寒冷,红军指战员们在草地里露天宿营,饥寒交迫,冻馁复加。在极端困难的环境下,红军指战员们以高昂的斗志向困难挑战,并用诗歌反映他们不怕困难的乐观心声。红军宿营时,没有帐篷,他们就席地而坐,乐观诙谐地说:"天当被,地当床,暴雨来了当蚊帐。"没有粮食,他们就煮野菜、牛皮充饥。他们歌唱道:"牛皮鞋底六寸长,草地中间好干  相似文献   

14.
正红军长征路经茅台镇,战士用茅台酒洗脚,是风传甚广的"故事"。关于这个故事,很多回忆录里都有论及,例如,《耿飚回忆录》里就有这么一段描写:"这里是举世闻名的茅台酒产地,到处是烧锅酒坊,空气里弥漫着一阵阵醇酒的酱香。尽管戎马倥偬。指战员们还是向老乡买来茅台酒,会喝酒的细细品尝,不会喝的便装在水壶里,行军中用来擦腿搓脚,舒筋活血。"萧劲光也在回忆录中写道:"茅台镇很小,茅台酒却驰名中外。我们在茅  相似文献   

15.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红四方面军主力2万多人,遵照中共中央的命令,西渡黄河作战,5个月后大部分被马家军歼灭,这支部队史称西路军。由于种种原因,西路军的历史真相长期被掩盖,西路军指战员受到了长达几十年的不公正的待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指导下,西路军的历史逐步走出"禁区",还原了其本来面目,为广大的西路军指战员正了名,给出了公正评价。  相似文献   

16.
少华 《党史文苑》2014,(11):11-20
百丈,南下的拐点分手时,毛泽东与张国焘把话都说得决绝。张国焘预言:红一、红三军团单独北上,"将成无止境的逃跑","不拖死也会饿死"。毛泽东断言:"南下是绝路!"当时,多数人不相信毛泽东的话,特别是红四方面军南下的指战员。红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傅钟为两军合而后分感到担忧,私下问陈昌浩:"究竟出了什么事,为什么到了这种地步?"  相似文献   

17.
文弱书生在战斗里成长那 年我19岁。我所在的湘鄂赣红军抗日游击支 队(对外称湖南人民抗日游击支队)被改编为新四军第一团,汇入了新四军行列。那是1938年。一团当时驻在新四军军部机关驻地皖南岩寺附近的王村。凌晨,指战员迎着曙光到操场,摸、爬、滚、打,反复练习基本功。白天则在坡地里进行刺杀、射击、投弹、爆破和班排连营进攻训练。刮风下雨也不中断。一天下来,个个累得腰酸腿疼,但士气高昂,从没有人叫苦喊累。  相似文献   

18.
正长征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工农红军的伟大壮举,长征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理想和革命风范的结晶,是广大中国工农红军指战员在长征中所表现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作风的升华,也是我们军之魂、党之魂、民族之魂的最高体现。长征精神作为一种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文化,也是促进社会主义核  相似文献   

19.
左骏 《四川党史》2003,(2):34-34
李聚奎,湖南涟源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1928年参加平江起义,战功赫赫。炒面则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一种食品。哪么,作为湖南人的李聚奎与北方民间炒面有什么关系呢?故事还得从抗美援朝讲起。抗美援朝战争初期,志愿军前方和后方都没有空军掩护。敌人空军对我运输线进行不间断轰炸,我军补充的物资只有60%~70%能到达前线。并且敌军还重点轰炸我后方基地,致使志愿军的口粮和副食供应难以得到保障,即使得到补充,昼夜也不能生火做饭。因为在皑皑白雪上,做饭很容易暴露目标。敌机一旦发现哪里有火光或是炊烟,马上就会狂轰滥炸。加之战事紧…  相似文献   

20.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在酒泉机场上,扬声器里传出阵阵庆祝开国大典的礼炮声。就在这举世瞩目、举国共庆的难忘时刻,我们排列在酒泉机场上整装待发的二军四师指战员,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踏上了进军新疆的千里征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