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泰波 《湘潮》2021,(2):42-44
在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之际,在纪念“红七军转战湖南”90周年之时,我们重温红七军转战湖南那段风雨如晦、信念如磐的峥嗓岁月,追忆那段艰苦卓绝、千里转战的铿锵历程,缅怀老一辈革命家和无数革命先烈的历史功勋,弘扬革命前辈的崇高风范,意义重大而深远。  相似文献   

2.
胡振荣 《湘潮》2021,(2):45-47
7000将士7000里,三湘四水载辉煌。90年前,以邓小平为首的红七军7000多将士,从广西右江革命根据地出发北上,多次转战湖南,行程7000多里,在我军建设发展史和湖南人民革命史上,留下了极其灿烂的一页。在纪念“红七军转战湖南”90周年之际,穿越历史的沧桑巨变,追思邓小平、李明瑞、张云逸等老一辈革命家创造的历史功勋,进一步深化“红七军转战湖南”的历史研究,对于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记初心使命,传承红色基因,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李安葆 《湘潮》2014,(4):49-49
1931年4月29日,邓小平写给党中央的《七军工作报告》中,沉痛地说:“武冈作战时阵亡了一个很好的团长何子初同志。”这位何子扔同志,就是跟随邓小平转战湘桂大地的红七军第五十五团团长何莽。  相似文献   

4.
《湘潮》2021,(1):64-64
2020年12月23日,由湖南省中共党史学会、永州市中共党史联络组、中共永州市委党史研究室联合主办,中共东安县委、县人民政府承办的"红七军转战湖南"学术研讨会在永州市东安县隆重召开。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原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中国中共党史学会原常务副会长龙新民,湖南省中共党史学会会长、省党史联络组副组长、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杨泰波出席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5.
资料卡片     
邓小平生平大事年表(三)1931年2月,同李明瑞率红七军转战到江西崇义后,根据前委决定,赴上海向中共中央汇报工作,8月,到达江西中央革命  相似文献   

6.
进军连县 1929年12月,邓小平、张云逸领导了百色起义,成立红七军。邓小平任军前委书记、政委,张云逸任军长。1930年9月,红七军奉命东征。11月,当红七军占领全州时,邓小平接到中央的指示:“广西苏区的发展,只有向着湖南、北江发展,才能与中央苏区直接地联系起来。”据此,邓小平召开前委会议,经讨论研究,确定红七军在小北江建立立足点,向湘赣边靠  相似文献   

7.
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邓小平同志,从他率领红七军转战湘桂粤边境到驻足常德,指挥50万大军挺进大西南;从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到第二代领导核心,三湘四水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一个个名垂青史的足迹,就如一幅幅惊天动地的壮丽画卷,在潇湘儿女们的心中树起了一座座不可磨灭的丰碑。转战湘桂粤:邓小平在湖南江华果断作出决策———沿着湘粤边界走,到江西与朱毛红军会师去!大革命失败后,邓小平奉命到广西领导了百色起义,创建了红七军,开辟了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经过几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根据地发展到13个县、100…  相似文献   

8.
黄陂位于武汉市北部,总面积2261平方公里,总人口113万人,是武汉市版图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生态最好的新城区。区南部有被誉为“大武汉城市之根”的商代古城遗址——盘龙城;北部有被誉为“武汉后花园”的木兰生态旅游区。这里是巾帼英雄花木兰故里,也是红七军和李先念、徐海东、刘华清等老一辈革命家挥师转战之地。区内有1500年历史的道教、佛教并兴的宗教名胜木兰山,更有大别山余脉绵延跌宕造就的山水奇观。  相似文献   

9.
程国清 《湘潮》2012,(2):46-46
1930年12月,红七军抵达湖南绥宁县城后,得知国民党部队正全力对付江西红军,军前委决定去广东北江发动群众斗争,牵制敌广东部队,以声援江西红军。然而部队从右江出来后,一路行军打仗,人员装备未得到补充,军费严重不足,物质上更是缺乏。严冬将至,湖南大地已开始结冰,部队给养急需解决。据侦察得知,绥宁附近的武冈历来为“天府之乡”,粮草富足,并且只有民团七八百人驻守,宝庆虽有敌军两个团的兵力驻防,但距离较远,增援困难。因此,红七军决定乘敌不意速取武冈,以解决部队的给养,扩大政治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工农红军的战史上,有一次与二万五千里长征有着某些相似的远征,其路程之长亦仅次于二万五千里长征.那是1930 年至1931年间,由邓小平率领的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的红七军,由广西到江西的转战.关于这次转战的路程,党史学界有两种说法,一说七千里,一说一万二千里.前者为传统说法,后者则出现较晚.本文仍取七千里之说.  相似文献   

11.
1929年,邓小平等发动百色起义,创建左右江根据地和红七军。红七军由邓小平任政治委员,张云逸任军长,下辖3个纵队(师)。为了扩大革命根据地,发展红军,邓小平、张云逸率红七军第十九、二十两个师约7000人从河池北上,韦拔群率二十一师坚持根据地斗争。红七军一路攻占怀远、四把、三防、长安等地,进攻桂林受阻,转进湖南。1930年12月21日,红七军占领湖南绥宁县。24日攻打武冈县城。数日不克,敌援兵至,红七军被迫撤出战斗,进入新宁。  相似文献   

12.
史继忠 《当代贵州》2008,(13):55-55
贵州是一片”红土地“,在革命处于危难时期,贵州支持了红军。从1930年4月邓小平、张云逸创建的红七军进入贵州开始,到1936年3月底红二、六军团离开贵州,红军在贵州活动前后达6年。在这一时期,红军的足迹遍及全省68个县市,先后建立了黔桂边革命委员会,还在大定·(今大方)、毕节成立了中华荔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  相似文献   

13.
正"立三路线"的冒险计划和给红七军的任务1930年5月,红军利用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之间在中原大战这一有利时机打了一些胜仗,但这却致使党内一些人却滋长了骄傲情绪,特别是6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李立三的主持下通过了《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或数省的首先胜利》的决议案,形成了第二次"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在中央的统治,随后李立三等人制定了  相似文献   

14.
正"红军曾两次到达榕江!""1930年4月30日,红七军攻占榕江古州城,这是红军入黔攻占的第一座县城,第一次在贵州召开庆祝五一劳动节大会;红七军攻打古州胜利之后回师右江革命根据地。1934年底,一部分红七军将士随中央红军再次进入贵州,并到达榕江县朗洞镇……"侗族女孩李慧,声音甜美,笑容可爱,在榕江红七军历史陈列馆从事讲解工作的两年多时间里,每一场讲解,她都以第一次的新状态要求自己。  相似文献   

15.
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在王明“左”倾机会主义的错误指挥下,迭遭失利。至1934年夏,中央苏区已遭敌层层围困,局势危在旦夕。中共中央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在实施这一战略之前,中国工农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简称中革军委)决定抽调红七军团部和所属的红十九师,组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1929年12月中共赤水合江特别支部在贵州境内的建立,以及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第八军部分队伍千里转战贵州,传播革命思想,使得中共地下组织在贵州高原上如雨后春笋般地纷纷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17.
我系福建省连城县新泉人。一九二九年秋参加革命,一九三○年二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三月任乡党支部书记。一九三○年五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红十二军连政委,红四军大队政委,红五军团连指导员、师政治部总支书记、团政治处主任、团政委,以及国家保卫局保卫总队政委等职,经历了中央根据地一至五次反“围剿”斗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红军长征胜利已经五十周年了,五十多年前的艰苦历程,回忆起来至今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18.
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邓小平同志。从他率领红七军转战湘桂粤边境到驻足常德.指挥50万大军挺进大西南;从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到第二代领导核心,三湘四水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一个个名垂青史的足迹,就如一幅幅惊天动地的壮丽画卷,在潇湘儿女们的心中树起了一座座不可磨灭的丰碑。  相似文献   

19.
日前 ,在兴国县方太乡宝石村农民邱昌生、邱博生老屋的墙上 ,发现一批红军标语和壁画。这批标语和壁画共五幅 ,内容有“争取三期革命战争胜利”、“国民党军阀强奸妇女”等 ,画面 2米左右 ,主题鲜明 ,线条清晰 ,形象生动。这批壁画落款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政治部”。红七军是 192 9年 12月 11日邓小平等组织领导百色起义时创建的一支劲旅 ,1931年 2月在邓小平、李明瑞的率领下 ,从广西百色长途征战到达中央苏区 ,参加了第二次反“围剿”战争 ,并于 7月在于都与中央红军会合 ,成为中央红军的一部分。这批标语和壁画面世 ,为研究邓小平及其…  相似文献   

20.
正在中共党史和军史上,邓小平等人于1929年、1930年领导的广西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占有重要地位。然而,起义后的红七军和红八军的结局,尤其是两军被迫转战贵州的征程却鲜为人知。笔者收集了大量的文史资料和当事人回忆录,以再现这段历史。保存实力,兵退桂黔边区1929年,蒋介石与新桂系李宗仁、白崇禧因争夺国民政府领导权爆发了"蒋桂战争"。蒋介石利用新桂系的内部矛盾,成功策反李明瑞和俞作柏。后来新桂系被击败,李宗仁、白崇禧等逃往国外。随后,蒋介石任命俞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