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法治社会的今天,重视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教育工作,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素养,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任。必备的法律素养,已成为现代市民特别是青年大学生立足社会的基本要件,成为实现依法治国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深入的法律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加入WTO对当代大学生法纪观的冲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TO在推进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同时,也进一步加剧了全球的经济竞争尤其是人才竞争。而WTO的关键问题是法制问题,核心是人才的法律观念、法律意识、法律素养及法制精神问题。高校作为人才培育的摇篮和基地,既要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出发培养各级各类专门人才,又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着力培养具有较高法律素养的复合型人才。  一、当代大学生法纪观念概况《中国汉语辞典》把“法纪”解释为法律和纪律。笔者认为当代大学生的法纪观不仅指当今大学生关于法律和纪律的意识观念,更侧重于大学生应有的法律素养及法制精神。大学生作为广…  相似文献   

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同学们进入大学后第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了充分了解大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认识态度和看法,以及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成才观、道德信念和理想信念等;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完善学生的个人品质。本文为了更好的组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育教学,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时效性,进行了本次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4.
我国高校法制教育应当从附属于思想教育的阴影中解脱出来,赋予其本身的体系完整的独立地位,着手培育青年大学生们的法律素养。目前的法制教育的方式、内容有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相似文献   

5.
构建和谐高校:加强法制教育 提高法律素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法律素养是大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内容之一,法制教育是培育大学生良好的法律品质、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的有效途径,关注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对依法治国的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面对当代大学生,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应该反思原有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教育观念滞后、内容僵化、方法简单等问题,法治社会要求高校的法制教育在主体、客体、内容以及方法上有所创新,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养已经成为高校的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大学生道德缺失严重及法律素养急需提升的现状,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师应在深化认识道德与法律的内在关联性基础之上,努力开拓基础课的实践教学模式,并以此作为推进基础课核心价值取向实现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张本顺 《法制与经济》2009,(10):135-136
针对目前大学生道德缺失严重及法律素养急需提升的现状,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师应在深化认识道德与法律的内在关联性基础之上,努力开拓基础课的实践教学模式,并以此作为推进基础课核心价值取向实现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井然 《法制与社会》2010,(8):214-214
随着我国法治化进程的加快,大学生的法律素养和维权意识也在不断加强,这对高校辅导员提高法律素养,开展工作的法治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法律意识,依法进行高校学生管理成为了学生工作的新的挑战。高校辅导员还应该具备必要的法律素养,并通过自身学习和创新管理体制等途径将法治校园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9.
法律信仰是推进中国法治建设的强大驱动力,法律信仰的缺失会严重阻碍中国的法治化进程,大学生作为建设未来社会的重要群体,其法律素养关乎国家社稷.本文通过对西藏大学生法律信仰危机的现状、原因进行分析,寻求培养西藏大学生法律信仰的途径与方法,抛砖引玉,以期对大学生法律信仰危机的相关问题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伴随法治话语权力提升的是对民众法律素养要求的提高,如何有效培育在校大学生的法律素质已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亟需思考和解决的课题.公共基础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主渠道,可以以该门课程为依托,通过明确教学目标,适当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加强法制教育的实践环节等具体教学改革路径来提升大学生的法律素养.  相似文献   

11.
人文素养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人的内在德行修养。人文素养教育包括了法律素质教育这一重要组成部分,法律意识的培养成为现代大学生教育中的一个最为关键的环节。法律意识的培养既可为一种社会规范功能,又可引导大学生自觉提升自我修养,促进大学生对人文素养的学习、吸收和理解。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大学生的维权意识逐渐觉醒,维权活动从无到有并逐渐发展。但就整体而言,大学生维权现状并不乐观。学校应当根据现状引导大学生学习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增强法律素养,树立正确的权益观,健全规章制度,构建大学生维权体系。  相似文献   

13.
法律基础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做好法律基础课教学对于学生基本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在法律基础课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运用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而且有利于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案例教学法在法律基础课中的重要作用和具体应用,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希望能够为今后的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4.
1986年以来,我国高校先后开设了"两课"框架下诸多公共理论课,其中《法律基础》课成为大学生思想品德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对大学生进行法律基础理论教育,提高大学生法律素养,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法制观念,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提供帮助。因此,如何学习《法律基础》课程,如何教授《法律基础》课程也就成了普法教育中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5.
熊英  汪德平 《法制与社会》2011,(20):227-228,230
青年大学生道德、法律信仰的失落已成现实。建立有效机制,建塑一代大学生社会主义道德、法律信仰是以德治国、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和实践需要,加强社会主义道德、法治建设,优化教育环境;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提高大学生道德、法律素养;倡导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德治校、依法治校,使大学生在德治、法治校园环境里得到良好熏陶与充分实践;引导大学生加强自我教育、自我修养,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法治教育的任务在于培育大学生具有适应现代法治文明发展的法律素养,其内容包括法器物层面上的传授及法意识层面上的培养。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实施要求教育主体依法治校,在教育的形式上注重养成教育,关注教育的实用价值,重视实践环节,并依托新的教育教学载体以实现法治教育的有效性及其价值。  相似文献   

17.
法制教育是目前我国大学生法律素养的主要培养模式。随着我国法治理念的演变以及法治建设步伐的迈进,高校法制教育向法治教育的转变势在必行。大学生法治教育在内涵、目的和教育方式上均有别于法制教育,是法制教育顺应时代变迁所发展的趋势。法治教育主导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养成与提升,推动和谐校园的构建与维护,有利于培育社会良好法治氛围,提升国民整体法律意识,进而为我国法治国家的构建奠定法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8.
陈媛 《法制与社会》2014,(32):223-224
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提高大学生法律素养,在中国有许多高校开设有法律课程或者是与之相关的课程,且理论教学体系已经比较完善,但是不足之处是实践模式仍需不断探究,以下将从"完善高校法律实践教学课程";"建立稳定的专业化大学生法律团队";"开展大学生法律诊所式教育";"开拓社团法律情境模拟体制"这四个方面,以《劳动合同法》为例,对法律实践模式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9.
浅析大学生创业法律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军 《法制与社会》2010,(34):300-301
在当今大学生创业过程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大学生创业所涉及的法律意识、法律素养教育亟待加强。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创业法律意识的培乔目的和意义的分析,提出了对大学生创业法律意识培养的内容以及培养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单忠献 《行政与法》2005,(3):51-52,55
我国法治社会的建设,客观上要求高校环境下接受教育的大学生群体应成为法律主流文化的承载者。法律文化的社会化是目前高校为社会培养合格成员所必须承担的基本任务。为此,教育者应树立正确的教育目的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文化观念,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文化素养,使法治社会倡导的基本价值理念根植于受教育者心中,最终养成其法律理性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