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前,我国公证机构已达3000余家,形成了覆盖全国的公证服务体系,存在着行政、事业、合作三种体制,其中事业体制的公证处又分为全额拨款、差额拨款、自收自支三种类型,且以自收自支型事业公证处数量最多。公证机构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提供公益服务的主要载体之一,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各地区积极探索公证机构改革,不断创新公证机构体制机制,稳步推进公证行业体制改革,积累了有益经验,取得了明显成效,为进一步推进公证机构改革奠定了基础。公证机构提供公益服务总量不断扩大,服务水平逐步提高,在预防纠纷、减少诉讼,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公证工作改革、公证处转制、公证业务的发展,均离不开财政经费的支持。具体的经费管理模式,与公证的发展息息相关。国家实行财政分级核算,因此各地公证处的经费管理也不尽同。探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公证处的经费管理模式,有利于针对性地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和措施,积极稳妥、因地制宜搞好公证改革,有利于建立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公证经费管理模式,更好地发展公证业务。 贵阳市公证处目前仍然是行政体制、公务员身份、预算内财政全额拨款单位。多年来,我处预算外公证费收入实行的是比照全额事业单位进行经费管理,不同时期有所调…  相似文献   

3.
地处经济欠发达县区的嘉祥县公证处是山东省公证行业改革的首批试点单位。1993年以来,该处历经由行政单位转为全额事业单位,由全额事业单位转为差额补贴单位,再由差额补贴单位转为自收自支单位的艰苦历程。然而,嘉祥县公证处却在改革的阵痛中,得到新生。尤其是1999年5月1日,彻底改为自收自支单位后,嘉祥县公证处向改革要活力,靠服务促发展,打造出公证事业  相似文献   

4.
司法行政机关的行政管理、公证协会的行业管理和公证处内部管理确立了当前公证管理工作的基本架构。其中.公证处既是执业主体,又承担自律管理的职责要求.这种双重性决定了公证处内部管理的基础。而“以行政管理为主导、行业管理为辅助”的“两结合”管理体制则是对公证执业的监督与指导,既要确保公证预防纠纷职能作用的充分发挥.又要不断推动公证事业的改革、  相似文献   

5.
吴玲 《中国司法》2002,(3):49-50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政府的职能、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大政府、小市场”到“小政府、大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必然要求相应的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政治体制组成的公证制度的改革正在进行中,而公证体制的改革是其重点和难点,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证机构是其终极目的。我们现在正朝着这个目标迈进。我国的公证组织模式从单一的行政性质的公证处发展成为行政、事业、合作和合伙等性质公证处并存的局面。哪种性质的公证处最适合当前公证制度改革的需要?《关于深化公证工作改革的方案》(…  相似文献   

6.
最近一段时间,司法部对法律服务队伍建设和公证管理都提出了非常明确的要求,就队伍建设的要求而言可概括为四句话,即:法律服务队伍要坚持信念、精通法律、维护正义、恪守诚信;而在公证管理要求上,司法部强调要加强行政管理、行业管理和公证处的自律管理.就公证处的自律性管理而言,很大一块工作就是公证处主任如何落实这三个层面管理中的基础管理,这是我们拓展规范法律服务工作的基础,同时也是我们公证事业发展的一个基础.  相似文献   

7.
王月 《中国公证》2005,(1):31-31
为了加快公证工作改革的步伐,尽快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公证体制,充分发挥公证机构的服务、沟通、公证、监督作用,根据司法部<关于深化公证工作改革的方案>的要求,全国各公证机构已相继由行政体制转变为事业体制,由全额预算拨款行政机关转变为公益性、非营利的事业单位.  相似文献   

8.
公证改革是我国机构改革和法律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大的系统工程。中国的公证事业今后要向什么方向发展?怎么发展?是值得每位业内人士认真深思的问题。但只要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我们就可以进行大胆的探索和实践,力争成为公证改革的创新者和成功者。基于这一指导思想,笔者就市辖区公证处的发展模式试从以下几个方面略述己见,以供探讨。一、市辖区公证处现有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依照《公证暂行条例》关于在省、直辖市、县(自治县)、市辖区可分别设立公证处的规定,客观上构成了在一个市辖区内同时独立存在多个公证处…  相似文献   

9.
段伟  李全息 《中国司法》2011,(11):58-61
目前,我国公证处存在着行政、事业、合作三种体制。伴随着我国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如火如荼地在各地推进,实行事业体制的公证处站在改革的十字路口。在这样的分类改革中,公证处体制何去何从,是当前亟待厘清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目前公证业务因没有立法而难以开拓,原有的公证业务也日渐萎缩。但是,一些行政机关却在大量办理鉴证,律师和法律服务所亦在大量办理见证业务,导致县和县级市的公证处业务严重不足。有的县公证处只有一名公证员,亦终日无证可办。这种情况严重地阻碍公证改革的进程,影响公证事业的发展。因此,本人认为应该对鉴证、见证与公证的效力加以区别,借以引导当事人自觉运用公证程序来维护其合法权益,从而促进公证事业的发展,促进公证改革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1.
王映明 《中国公证》2004,(11):15-17
随着司法部<关于深化公证工作改革方案>的出台,公证行业的改革进入到规模化、系统化的实施阶段.按照<方案>的要求,大部分的公证处将改制为"执行国家公证职能、自主开展业务、独立承担责任、按市场规律和自律机制运行的公益性、非营利的事业法人".  相似文献   

12.
我原来从事律师工作,因为公证处缺人,按照组织上的安排改行到了公证处。十三年来,尽管有很多具备行业资格的人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不愿从事公证工作,但我还是一如既往地执著于我的事业。  相似文献   

13.
当前,企业管理已经进入了文化管理的层面,文化建设在企业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公证处作为行使国家证明权的事业单位,如何构建自身的公证文化,借以推动公证事业的长足发展,成为管理者更深层次的思考.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如何利用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使之服务于公证处文化建设,应是公证工作改革发展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14.
我原来从事律师工作,因为公证处缺人,按照组织上的安排改行到了公证处.十三年来,尽管有很多具备行业资格的人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不愿从事公证工作,但我还是一如既往地执著于我的事业.  相似文献   

15.
对公证体制改革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证体制改革酝酿并实践多年,时值今日,似乎改事业单位成了唯一出路。但全国事业单位的改革已经开始,河北省委、省政府近日根据中央精神,规定不再增加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暂时停止审批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公证处进行事业改革已难进行。我们一直认为,改事业单位不应是公证体制改革的唯一选择,更不是最佳选择。1995年,我们曾对公证体制改革的模式做过一些探讨,现再提些看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公证》2005,(11):8-12
一、公证的性质 公证的性质说的是公证机构、公证员的属性问题.这个问题众说纷纭,两大法系对公证人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什么作用看法基本一致,但对公证性质的认识差异较大.原司法部张福森部长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做关于<公证法(草案)>的说明时,首先简要回顾了公证性质的来龙去脉,先提到<公证暂行条例>对公证性质的规定,讲到2001年国务院<关于深化公证工作改革的方案>明确提出,现有行政体制的公证处要尽快改为事业体制,改制的公证处应成为执行国家公证职能,自主开展义务,独立承担责任,按市场规律和自律机制运行的公益性、非营利的事业法人.公证处从国家公证机关转变为事业法人.  相似文献   

17.
居里 《中国司法》2002,(9):45-46
重庆市的公证工作改革,是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落实司法部《关于深化公证工作改革的方案》(以下称《方案》)的基础上,在重庆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以抓公证机构的改制入手,积极进行公证处运行机制及模式的改革和探索,并以此来推进全市公证工作的改革和发展的。截至今年5月底,我市45个公证处中,有42个公证处已经完成了机构的改制,占总数的96%。其中转为事业体制的公证处38个,合作制公证处4个,新设立合作制公证处1个。在38个事业体制的公证处中,已有5个公证处进行了税务…  相似文献   

18.
一、强化和规范行政监管,努力推动广州公证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加强规范,充分发挥市一级公证管理部门的管理职能 一是开展公证改革专项检查活动.成立全市公证改革专项检查小组,由市司法局和市公证员协会共同制定自检和全面检查的内容和计划,采取公证处自查自检和全市集中检查的方式,分两个阶段开展工作.检查对象涵盖全市所有公证处,重点检查改制后各公证处人、财、物的管理和运作情况.  相似文献   

19.
冯荣  杜云 《中国司法》2003,(4):46-47
(接上期) (三)公证处编制问题悬而未决。按照《改革方案》的精神,在公证工作的改革中对编制问题应按照如下原则进行,即:原由司法行政专项编制下拨给各公证处的行政编制应在公证处转制时一并收回司法行政机关;原列入行政编制的人员不愿留在公证处的,由司法行政机关在收回的行政编制内调剂解决,并按行政机关机构改革的有关政策另行安排;符合离退休条件的可申请离退休,离退休关系一律转到同级司法行政机关。也就是说,公证处在转制后应向  相似文献   

20.
伊毋 《中国司法》2001,(7):41-42
浙江省义乌市公证处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这一中心,1995年以来,对机构体制、经营模式、质量管理、分配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改革,几年来,实现了从行政体制到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的转换,建立了“统、分”结合的办证框架,健全了质量保障体系,实行了效益与工资挂钩的分配制度,有效地发挥了公证职能,公证处的实力得以迅速的增强。目前,义乌巾公证处的业务量、收费额、经济实力均列金华地区各公证处之首、浙江省的前茅。义乌市公证处先后被司法部评为全国公证质量评比先进集体,被省司法厅评为省文明公证处,被金华司法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