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杨鑫 《传承》2010,(9):110-111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显示了明显的特征,即改革目标内容指导原则的连续性、改革路径自上而下的整体推进性和改革策略选择的渐进性。虽然这30多年的改革,中国政治体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也出现了许多难点。对这些难点进行分析,提出可行性对策,对中国政治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毕节试验区20多年的建设,是中国政治发展的基本范型.以多党参与毕节试验区建设和以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为标志的政治实践,为中国当代政治建设的发展提供了思考,探讨毕节试验与中国政治发展的关系,对理清中国政治发展方向,推动中国政治治理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的经济社会发生了令世人瞩目的变化。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与原苏联和东欧国家改革失败最终导致解体的对比明显。这其中的深刻政治逻辑就在于,改革开放前30年毛泽东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放权,并始终坚持以群众路线为基础的"延安道路",为改革开放后30年邓小平的改革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邓小平的改革,正是在毛泽东时代留下的这些政治遗产基础上的延续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当"中国"和"改革"两词在30年前被郑重地书写到一起的时候,相信无人能准确言及其对30年后今天的真正意义.中国改革近30年的印痕,深深地嵌入了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悄悄地改写了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生活,渐渐地形成了中国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也缓缓地积累了中国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突破的诸多瓶颈.  相似文献   

5.
中国30多年的改革开放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本人的改革家素质和政治智慧无疑是我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重要主观原因:他具备高超的政治技巧和大局意识,善于引领和动员各种社会力量,能正确处理和把握改革中的各种关系.  相似文献   

6.
中国政治30年:变迁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政治改革与政治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上世纪80年代以党政分开为取向的政治改革、90年代以来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为取向的政治建设、新世纪关于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的探索。经过30年的政治改革和政治建设,中国政治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表现在党和国家领导体制、行政管理体制、中央—地方关系以及国家与社会关系等方面。30年的政治改革与政治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也积累了重要的经验。这些基本经验既是进一步制度创新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制度创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7.
杨帆 《人大研究》2008,(10):9-13
社会主义应不断地进行政治改革,以政治改革的方式实现政治发展。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政治改革也取得了长远的进展。中国的改革没有前人成功的经验借鉴,30年来,在经济改革的同时如何进行政治改革,我们进行了艰苦的探索。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政治改革路径的探索可以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8.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难点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卫华 《前沿》2011,(18):45-47
30多年来伴随着思想解放的号角,迈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勤劳的中国人民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与此形成反差的是政治体制改革却雷声大雨点小,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各色新老问题越来越盘根错节的与政治体制改革连在一起。本文在回顾了30年政治体制改革进程的基础上,总结出当前政治体制改革的三个难点:政治体制改革缺乏明确的、具体化的步骤措施和目标取向;既得利益集团对于深化改革的阻力作用;关键在于使市场经济、公民社会与依法治国良好契合。  相似文献   

9.
中国政治体制的改革,远远落后于中国经济改革的发展,30多年的积弊已经显现。说实话,中国国内的政治环境,较之30年前,已经好上太多。人民不仅有了一些体面的生活,也有了较多的民主,这是经济的发展和民主法制建设带来的结果。如果说“拿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是过去的一句牢骚话,那么今天基本已经成为事实。比如互联网可以看做是普遍“骂娘”的平台。遗憾的是,民主并不只是抱怨几声而已。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历来注重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并将民主政治建设视为党长期执政的重要基础.2012年,在学界围绕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相关研究中,传统议题得到深化,新兴议题得到开发.本文试从5个方面作简要梳理.民主政治与治理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教授在2012年出版的新书《敬畏民意》中重点分析了当今中国社会治理与民主政治的关系.在俞可平看来,新中国第三个30年的改革重点应该从经济领域转为社会政治领域.这使得民主政治发展对社会治理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当“中国”和“改革”两词在30年前被郑重地书写到一起的时候,相信无人能准确言及其对30年后今天的真正意义。中国改革近30年的印痕,深深地嵌入了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悄悄地改写了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生活,渐渐地形成了中国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也缓缓地积累了中国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突破的诸多瓶颈。此时此刻,我们编发一组关注中国命运的青年学者对中国改革30年的回顾和展望,以期有更多的声音共同参与到对中国改革30年经验的深刻反思之中。——主持人:李梅  相似文献   

12.
《创造》2012,(4):4-4
今年“两会”期间,从政府到民间都对改革十分关注。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了近60次的“改革”两字。我国从启动改革到现在的30多年中,中国的经济、社会、政治和国际环境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为改革提供了新的资源,也为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在这篇<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以下简称<改革>)讲话中,邓小平以一位无产阶级政治家的胆识和勇气,针对中国政治体制的弊端,吹响了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号角.30年弹指一挥间,当我们站在新的起点重新审视历史时,更能感觉和领悟到30年前<改革>的深远历史意义,也更能认识到作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助推器的这篇讲话恒久不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4.
回顾30年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包括了政治与思想两个方面的拨乱反正.在此后的改革发展中,唯物史观始终是改革开放的根本指导思想,它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已融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5.
李静雅 《传承》2010,(6):10-11
中国30多年的改革开放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本人的改革家素质和政治智慧无疑是我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重要主观原因:他具备高超的政治技巧和大局意识,善于引领和动员各种社会力量,能正确处理和把握改革中的各种关系。  相似文献   

16.
今年是邓小平同志的著名讲话<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发表30周年.这一讲话在中国政治发展历史上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是现代中国走向民主化制度化治理的起点.  相似文献   

17.
方宽  方进进 《前沿》2013,(20):105-109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农村面积大,农民数量多,且生产和消费大量的农产品.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的农业、农村、农民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发展成果喜人.但是近几年来,中国农业生产增长减缓,这表明农业从改革中的获益正在逐步减少,中国农业的发展正陷入困局,农业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怎么来解决中国的农业问题,再一次成为中央和地方关注的焦点,笔者在文章中提出对目前中国的农业进行四项改革的设想,并认为只有推行好农业的四项改革,才能迎来中国农业辉煌发展的明天.  相似文献   

18.
中国铁路已初步实现政企分开,铁路运输收入清算制度将是影响铁路进一步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文章首先通过回顾中国铁路60多年来运输收入清算制度的演进历程,总结了现行收入清算制度未能真实反映市场供需,未能真实反映运输企业成本,未能有效激励铁路运输企业兼顾运输数量与质量等三点主要不足之处,然后有针对性地对运输收入清算制度的市场化改革和完善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世界银行副行长、首席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先生,不久前就中国改革问题作了题为《中国改革的第二代策略》的报告。在报告中,他赞扬了中国在20多年改革中取得的辉煌成就,同时又指出了中国改革现阶段面临的难点和挑战,提出了中国改革的第二代策略。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随着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迫切地提到议事日程上来。那么,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如何推进?选择何种发展模式?如何开拓政治民主化的进程?这是每人关心祖国前途和命运的中国人着力思考的问题,也是中国改革的难点所在。一、政治发展的经济基础和条件纵观现代政治民主发展历史,政治体制改革基本上有这样两种模式:行政改革优先,还是政治民主化优先。行政改革优先首先解决的是政府行政能力问题,这就是明确政府的职能定位,惩治政府内部腐败,强化政有内部管理,健全法制和制约机制,从而建立一个有权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