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兰溪是浙江中西部重要的工业旅游城市,总面积1313平方公里,人口66万,下辖15个乡镇街道,646个行政村。“兰花十里照春水,山鸟无声香自幽。”因境内崖岸多产蕙兰,故溪以兰名,邑以溪名。作为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兰溪自新石器时期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山环六洞之奇,水揽三江之胜;这是一个神秘的地方,邑有仙乡之誉,村有八卦之玄;灵山胜水,滋养出一代又一代华夏名人;仙乡奇境,孕育了一处又一处人间美景。“兰花十里照春水”,水以兰名,邑以溪名,她有一个深情而富含诗意的名字——兰溪。"兰溪,1313平方公里的土地,经历了1300多年的洗礼,感受了古代商潮与现代工业文明的熏陶,几度得到命运之神的垂青,六十六万双勤劳的手,演奏出工业、生态和休闲旅游城市的三步曲。"这是一座亲和的城市,正张开胸襟欢迎八方来客,这是一座财富的城市,华商推崇的财神黄大仙故里,一项项美誉:中国…  相似文献   

3.
<正>兰溪市是传统农业大市,拥有“兰溪小萝卜”“兰溪枇杷”“兰溪毛峰”“兰溪杨梅”“汇潭甘蔗”“兰江蟹”等6个地理标志农产品,总数居浙江省第一,地标农产品种养植(殖)面积达15.3万亩,占全市种植业的20.8%。近年来,兰溪市锚定“地理标志富农”跑道赋能农业转型升级,创新形成了“地标共富九法”。2022年,  相似文献   

4.
吴琳 《学习与实践》2009,(11):156-163
我国城市从改革开放前以“工业生产为主”转变为今天“以人为本”、“宜居城市”建设为主导,其间在城市管理理念上大致经过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上世纪50年代至改革开放前,发展工业主导城市;第二阶段,上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期,发展经济主导城市;第三阶段,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今,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和谐发展成为城市发展的主旋律。即新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管理理念经历了从“发展工业的城市”到“发展经济的城市”再到“和谐发展的城市”三大转变。  相似文献   

5.
赵狄娜 《小康》2023,(28):54-56
<正>目前,兰溪杨梅不仅通过了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还获评全国精品杨梅金奖、浙江省十大精品杨梅、浙江省著名商标。杨梅正成为兰溪的“品牌果”“形象果”“共富果”。“六月杨梅红江南,兰溪独占第一枝”,杨梅在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市有千年栽培史。这里是浙江中西部最大的杨梅产区,是“中国杨梅之乡”,种植杨梅近7万亩,其中2500亩为大棚杨梅,居浙江省第一。在其下辖的马涧镇、柏社乡、香溪镇等地,多数家庭以种杨梅为生。“紫黑乌亮、肉柱丰满、肉质细嫩、汁多味甜”是兰溪杨梅的特色。  相似文献   

6.
以交通、通信、电力等为重点,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努力推进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完善浙中城市群基础设施,提高中心城市的承载力。共建快速交通网。积极实施“外通内畅”工程,进一步完善对外交通网络和浙中城市群内部快速交通网络。“外通”,规划建设杭金衢、金丽温、金甬、台缙、临金、诸永、东永及杭金衢支线8条高速公路。目前杭金衢、金丽温两条已经建成通车,金甬高速金华段建设进展顺利,诸永、台缙高速已开工建设,临金、金华绕城高速正在开展前期工作。同时抓紧完成浙赣铁路电气化改造、金温铁路改造工程,积极做好金华-宁波、金华-千岛湖-黄山铁路建设的前期工作。“内畅”,重点建设金华-义乌-东阳、金华-武义-永康-磐安、金华-兰溪、浦江-义乌等8条一级公路。至2004年底,全市“半小时交通圈”已基本形成。将兰溪港、金华港水运列入规划改造日程;启动实施义乌民航机场改造工程,增强辐射能力。  相似文献   

7.
兰溪“溪以兰名,邑以溪名”。兰江两岸盛植兰花,兰香盈盈,遍地滴翠。山水、人文处处透兰香,时时溢清芬。兰溪曾留下“兰花十里照春水,山鸟无声香自幽”等脍炙人口的诗句。兰溪人有一种爱兰、养兰、种兰的“兰荫情结”。  相似文献   

8.
马在学 《政策》2006,(1):59-60
金华的火腿、双龙洞,义乌的小商品市场、永康的小五金城,对许多人来说,早已耳熟能详。但我这次赴金华挂职锻炼后,印象最深的是金华发展城市群、建设大金华、实现浙中崛起的情况。现状:金华已成为浙中中心城市金华位于浙江省中部,下辖婆城、金东两区,兰溪、义乌、东阳、永康四市和武义、浦江、磐安三县。全市人口 450万,陆地面积10918平方公里。金华作为浙江省的内陆市,既无沿海之便利,又无资源之优势,但近几年来, 金华走工业强市之路,大力实施发展城市群、建设大金华战略,实现了在浙江中部崛起。——经济结构优化,综合实力增强。2005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095亿元,比“九五”末增长84.2%;实现财政收入123.9亿元,五年间翻了一番。人均GDP达到  相似文献   

9.
<正>“工业城市中山水最美,山水城市中工业最强。”从前,人们这样描述“西南工业重镇”柳州。在这个老牌工业城市,汽车、钢铁、机械等传统产业一头连着过去,一头连着未来。如今,柳州正加快建设现代制造城,打造万亿工业强市和广西副中心城市,久久为功推进绿色转型,让工业与山水交相辉映,不断焕发新荣光。  相似文献   

10.
市县瞭望     
湖州接轨上海建设“三园”建设上海工业的“加工园”。改造和提升水泥、铝材、耐火材料等传统建材产业,确保上海城市建设原材料的重要产地地位;采取成果转让、技术入股、共同开发  相似文献   

11.
许海生  方兴 《人民政坛》2011,(10):40-41
截至今年7月底,莆田市的木兰溪等流域、城市内河、饮用水源的水质均发生可喜变化。木兰溪水质功能达标率为94.4%,提高了8.3%;萩芦溪水质功能达标率为87.5%,提高了12.5%;城市内河水质功能达标率为75%,上升了37.5%。东圳水库水质达标率提高了10%,外渡水库水质自去年10月份以来符合饮用水水质标准,古洋水库水质达标率为100%。那么,变化从何而来?  相似文献   

12.
" 到兰溪之前,听见这个名字,就想这是一方美丽的土地,溪里流淌着兰花瓣儿一样的碧波,风里整日飘荡着兰草的香味……想江南这个温婉的小城,取了一个如此诗意的名字,该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 后来又读到了唐戴叔伦的《兰溪棹歌》,“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以及元萨都刺的《兰溪舟中》:“水底霞添鱼尾赤,春波绿占白鸥洲。越船一叶兰江上,载得金华一半秋。”愈觉其间风物无限。待身临其境地亲近这块古老的土地,才知道原来它有如此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才知道这确实是个人杰地灵、风光旖旎的小城。…  相似文献   

13.
柳州,一个以工业为发展标志的城市。 2005年,柳州实现以工业为主轴的“三个八”奋斗目标,工业经济发展创历史新高,为全区实现“双过千”目标作出了重大贡献。 2005年,为了探寻工业发展新路,柳州进一步推进工业自主创新,力图实现“柳州制造”到“柳州创造”的历史性跨越。  相似文献   

14.
何金铭 《江西政报》2007,(12):45-46
近年来,横峰县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建设四省交界区域中心城市和快速发展地区”的战略思路,按照“把横峰建设成为上饶西郊工业新城”的定位要求,解放思想,干事创业,经济社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先后被评为全省“工业崛起年度贡献奖”、“工业经济三年翻番全面先进单位”和“财政收入三年翻番奖”。2006年,全县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分别增长15.1%和22.1%,财政总收入占生产总值比重达10.53%。  相似文献   

15.
《上海人大月刊》2007,(12):23-24
和谐法治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主题。近日,有三个法学研讨会在沪举行,分别围绕“长三角立法协作”、“城市安全”、“惩治与防范非法金融活动”三个话题展开。与会专家和学者从理论角度,探讨了构建和谐法治城市的设想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着眼未来重塑芜湖芜湖市副市长胡佩丽芜湖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历史上曾是一商埠,并以全国“四大米市”之一而名闻遐迩。如今已发展成为工业门类较齐全的工业城市。芜湖为省辖市,辖芜湖、繁昌、南陵三县,币区设新芜、镜湖、马塘和鸠江四个行政区。市区面积2...  相似文献   

17.
<正>山清水秀、风光旖旎的莆田,是一座千年古城,文化底蕴深厚,被冠以“海滨邹鲁、文献名邦”美誉。近年来,莆田市人大常委会通过立法、监督、督办代表建议等方式,积极助推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跟踪问效优化环境夏秋之交,木兰溪畔,荔林深处,项目施工火热。现场,木兰溪企溪片区至白塘湖、玉湖水上岸上正热火建设、加快连通。今年国庆期间,企溪至白塘湖的“水上巴士”将试运营,  相似文献   

18.
旅游,虽然被我戏称为“换个地方受罪”,但是,-fit)-L会,我还是经不起诱惑,这次随众来到浙江的金华、兰溪。且按下这里有1.5亿年历史的金华溶洞和快心IA-l的金华火腿不表,单说人兰溪睹葛八卦村落“追随”诸葛后裔──村落导游诸葛小姐追问诸葛家族的历史、游身八卦的愉悦经历,以作“到此一游”的证明和注释。诸葛八卦村位于兰溪小西乡观山下,我们一行人,一到诸葛八卦村落,就‘阳入”兰溪诸葛旅游公司导游小姐的“节制”中。在引导我们进入村落中心的过程小,我得知导游小姐本人是正宗的诸葛后裔,八上什I也十八卦村里长。到…  相似文献   

19.
周玉龙 《群众》2006,(4):41-42
近年来,新沂市紧紧围绕“建设东陇海线上第三大城市、第三大工业城市”和“年年进位、项项争先”两大目标,按照“开发区建设率先、经济增长领先、各项工作争先”的“三先”要求,突出“工业化、城市化、产业化”三大抓手,努力开拓进取,积极创优创新,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城乡面  相似文献   

20.
农民增收是硬任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指出,工业化国家发展过程中,初始阶段是“农业支持工业”,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就成为两个“普遍性趋向”。在2004年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总书记又进一步要求:“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我们应当顺应这一趋势,更加自觉地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更加积极地支持‘三农’发展。”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提出,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两个趋向”理论的提出和“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的定位,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