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薛原 《同舟共进》2020,(1):75-76
齐白石老人晚年得到了很高的礼遇,可以说是中国画家能够得到的最高礼遇了。但即便如此,在老人身后,齐白石和他的艺术还是受到了批评和贬斥,如说老人的艺术是腐朽的,是不能代表新的艺术方向的,在人格上也被非议,如说老人吝啬,眼里盯着钱之类。当然,这一切后来都反了回来,齐白石和他的艺术已被公认是中国画在20世纪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戏剧大师曹禺诞辰90周年,这位几乎与20世纪同龄的戏剧家以其创作的为数不多的话剧为中国戏剧史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一个人──曹禺 可以说曹禺是中国话剧的奠基人,他将西洋的话剧艺术非常精妙地移植到了中国,与中国人的生活和艺术很好地结合.成为一门中国人完全接受又将其发展的艺术门类。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曹禺被人们称作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戏剧家。 曹禺,原名万家宝,1910年9月14日出生于天津一个境况良好的家庭,他的父亲曾任当时中华民国大总统黎元洪的秘书,曹禺7岁时就可以对黎元洪所出的对联。10岁…  相似文献   

3.
王献生 《创造》2010,(10):110-111
书法,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文化现象,中国几干年的文化史是这一艺术奇葩的土壤。书法,作为"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从某种意义上说,已成为代表中国形象和精神的文化符号。书法的文化传统折射出中国艺术的生命状态,成就了独特的思维方式种审美理念。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一脉,  相似文献   

4.
拜读江苏教育出版社隆重推出的《中国军旅文学鉴赏》,我突然记起勃兰克斯在《十九世纪文学主流》中说过的一句名言:“艺术是至高无上的,艺术是光明,艺术是火焰……唯有艺术的美和艺术的大胆放肆才给人生赋予了价值。”用艺术的大胆创新和艺术的美概括  相似文献   

5.
中国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最近在谈西部人文资源的价值、保护和利用问题时提到:他发现中国的艺术和西方的艺术,有很大的不同点,就是中国艺术里面有玉器,而西方没有。他说:“玉器不仅是一门艺术,也代表了一种文化观念。”费老提出的这个课题,值得引起重视和探索。这里就个人所知,提出一些看法,以就教于学者专家。  相似文献   

6.
记不清是哪位前辈说过这样一句话:中国文化是艺术的文化。我总觉得,这是一句十分精辟的话,只有深得中国文化的三昧的人才说得出来。据我的体会,这里所以称中国文化为“艺术的文化”,绝不仅仅是指我国传统文化中拥有的那些丰富多采的艺术样式和作品,而主要是指贯穿于我国文化传统中的那种艺术精神。  相似文献   

7.
《大连干部学刊》2012,28(4):62-62
国学泰斗季羡林的弟子、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岳川谈“文化自尊”,“我们自己不尊重自己的文化,全世界没有人会尊重我们。”“中国的文化产值所占GDP比重只有2.5名.甚至不如公款吃喝占的比重高。”王岳川在题为《大国形象与文化创新》的讲座中说。“目前中国在经济上已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在文化上缺乏实力和自信。尤其是对传统文化的漠视和‘全盘西化’的思想让中国文化迷失了方向。北京798的艺术全部是从美国批发来的。《百家讲坛》讲了10年,还没把古人的四书讲完。”  相似文献   

8.
情遍五洲     
60年来,中央民族歌舞团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把绚丽多彩的民族歌舞艺术奉献给各国人民.受到各国观众的高度赞扬和普遍喜爱,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弘扬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谭顺来 《求索》2013,(9):123-125
中国古典关学的理论基点是先秦哲学。作为中国古典美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审美概念.“意境”的哲学基点大致有以下几种学术观点:其一.意境源于老庄哲学.该观点是基于对中国美学思想渊源的整体考察而得出的:其二,美学“意境”说深受禅宗佛学的影响,认为意境之“境”就是禅宗心学中的“禅境”;其三,美学“意境”源于儒释道思想的融合.该观点强调艺术“意境”是一种基于儒家诗学之上的,融入道家之“超然物外”之境并深受佛教“静穆体悟观照生命”之“妙境”。我们认为,从本质上看,意境包含着主客合一的思维模式。是一种“客体主体化”与“主体客体化”的融合互渗状态,意境生于意象,而缘于情思。意境作为艺术审美理想,要获得自身质的规定性。必须回到意境的创造中去。创造才是艺术意境实现的现实环节与中心论点。  相似文献   

10.
《今日上海》2012,(9):2-2
“创新是文化艺术的灵魂。也是文化艺术不断发展的动力源泉”,刘文国这么说,也这么做。 这位现任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党总支书记、艺术总监的国家一级导演,从事文化艺术工作四十余载,始终在创新。  相似文献   

11.
元非 《台声》2009,(1):96-96
杨惠姗.上世纪70年代台湾家喻户晓的演员,曾连续两年获得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而她另一个身份则中国现代琉璃艺术的推动者之一。1987年.杨惠姗在颠峰状态离开电影,投身中国现代琉璃艺术.创立琉璃工房,苦心研究特殊的琉璃脱腊铸造法。时至今日.琉璃工房一直以世界第一个现代中国风格琉璃艺术创作团体深自期许。  相似文献   

12.
谭文旗 《求索》2013,(6):115-117
“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范畴。当前世界思想文化多元趋势不断强化,要重建中国思想文化、艺术审美话语,就必须明晰“道”之要义。本文试图在阐明“道”的传统哲学要义基础上,回溯中国古代哲学的思维路径.以此恰切把握中国思想文化、艺术审美的历史源流.进而克服中国思想文化、艺术审美的失语症,建立一套属于自身而非西方“拿来”的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3.
“音乐家德沃夏克和钢铁大王卡内基恐怕做梦也想不到,他们在19世纪末于纽约创建的世界最高艺术殿堂——卡内基音乐厅,在20世纪末却迎来了我们中国这样一群特殊的艺术家,那些金发碧眼的外国人看得目瞪口呆,他们头一次领教了来自东方的特殊艺术家的风采。”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艺术指导、总政歌舞团团长、中国舞蹈界惟一的“世纪之星”称号获得者张继钢,这样对记者说。  相似文献   

14.
《台声》2009,(4):34-35
见到张肇毅时.他正仔细翻看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他告诉记者.温总理除了说到所有工程都要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给子孙后代留下宝贵财富之外.还说到了要把学校建成最安全、家长最放心的地方。这两句话是有联系的。张肇毅一边拿着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一边激动地说.这两句话的分量都很重。建筑作为一个特定的艺术及一种特殊的商品,质量安全应该放在首位。  相似文献   

15.
许恩 《求索》2013,(12):73-75
承上启下的六朝(东吴、东晋、宋、齐、梁、陈)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历史转折期.也是吴地社会发展的关键期。依托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政权偏安的优势,吴地的文化艺术在六朝艺术自觉的环境中迅速发展壮大并成熟,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艺术特征和人文审美意境。其中以《拂舞》《白贮舞》为代表的一批吴地乐舞在六朝宫廷阶层和文人士大夫的推动下经历了从“俗”到“雅”、好“轻”重“情”、由“形”升“意”的发展过程.艺术性、表现力都大大增强.形成了清秀、飘逸、婉约、雅致的区域性艺术风格。这种艺术风格后随《清商乐》一同融入隋唐(中国)舞蹈主流之中,成为中国传统艺术文化中的一脉。  相似文献   

16.
美发师     
《创造》2006,(4):78-79
毛伟说他从小就立志要当一个美发师.因为他很小的时候就盛觉到自己身上和别人不一样的艺术感:毛伟跟过很多师傅.深圳的、上海的、温州的,这些师傅的教导让毛伟打造了一手扎实的基本功。但是刚开始做头发时还是一度跟不上拍.他说.那时做出来的头发总是和想象中的相差甚远。顾客有时居然还会教他要怎么怎么剪.一度打击了毛伟的热情.  相似文献   

17.
有位著名的美术评论家说,当今许多花鸟画家迷失了方向,失去了本源,在抄袭的基础上标榜传承,在艺术的表象里大呼创新,在浮躁中失去文化底蕴。我觉得中国花鸟画如果没有了传统的根基,没有了文化的底蕴,没有了对中国花鸟画史的深刻理解,再好的工笔也只能停留在概念上,  相似文献   

18.
覃丽丹 《传承》2011,(6):68-69
雕塑是中国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然而,这种最古老也是最重要的艺术向来却被我国学者所忽视。王子云的《中国雕塑艺术史》的出版,无疑是填补中国雕塑艺术研究的空白。无论在资料的丰富性,还是图片的多样性;无论是研究空间的广域性,还是研究时间的跨度性,这本书都可堪称经典,可以说是当前中国雕塑艺术史研究的集大成者。  相似文献   

19.
雕塑是中国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然而,这种最古老也是最重要的艺术向来却被我国学者所忽视.王子云的<中国雕塑艺术史>的出版,无疑是填补中国雕塑艺术研究的空白.无论在资料的丰富性,还是图片的多样性;无论是研究空间的广域性,还是研究时间的跨度性,这本书都可堪称经典,可以说是当前中国雕塑艺术史研究的集大成者.  相似文献   

20.
在今年的金秋时节,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办、江苏省人民政府承办的第六届中国艺术节将在南京隆重开幕,国家艺术节在我省举办,给我省文化事业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机遇。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有长远意义的、值得我们格外珍惜的,是大力开展普及艺术工作的机遇。之所以说第六届中国艺术节在我省举办是一个普及艺术的良机,有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本届艺术节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