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7 毫秒
1.
基本案情周某系某县公安局民警,2002年10月因妻子席某要回娘家,周某在单位值班,家中无人看房,便请女青年李某帮看房子。在此期间,周某和李某发生了性关系,并致李某怀孕,为此,李某做了人流手术。2003年初,席某又回娘家,仍请李某帮看房子,周某、李某二人又发生性关系,致李某第二次怀孕,并产下一名女婴。为方便照顾小孩,周某在外为李某租房,二人又多次发生性关系。此后,李家与周某经协商,决定由周某付给李某1万元补偿费,并由周某将孩子抱回家抚养。2004年8月,县计划生育局对周某与李某非婚生育的行为进行了处罚,向周某下发了征收社会抚养费的通…  相似文献   

2.
2002年初,李某准备将其在市区一处60 平方米的自有住宅出卖,张某得知后向李某提出买房,但因价格没谈妥而未果。孙某得知后,经与李某洽商,双方于2002年5月10案例日签订了分期付款房屋买卖合同。合同签订后,孙某于5月15日按合同规定付给了李某8万元。5月25日,张某因急需住房,提出愿意以20万元购买此房,并一次性付款。李某见有利可图,即同意将房屋卖给张某,双方另行订立了房屋买卖合同。张某于5月27日将全部房款付给李某,同日,双方去房地产管理部门依法办理了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手续。8月31日,孙某再次支付买房款时,才知道该房已被张某买走,…  相似文献   

3.
一、基本案情 张某是某国有企业集团财务总监。李某是该企业集团下属子公司的总经理。2009年,李某因业绩突出获集团颁发奖金300万元。李某觉得该成绩的取得.与集团财务总监张某的支持密不可分.而自己与张某平时素无往来.为感谢张某对自己工作的无私帮助与大力支持,李某从所得奖金中拿出30万元送给了张某。案发后,经侦查查明,张某与李某确无特殊关系。  相似文献   

4.
编辑同志: 审判实践中,有的人民法院将依据发生法律效力的错误裁判已经执行的内容,在再审改判时再行判决,这种做法是有悖于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的。比如吕某与曹某债务纠纷案。吕某持曹某出具的3000元借据诉至某人民法院,要求曹某偿还欠款。该人民法院据此判决曹某偿还吕某3000元。此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后,强制执行了1100元。曹某向原审法院提出申诉后,经该院再审审理认为,吕某虽持有借据,但是没有实际给付曹某3000元的事实,  相似文献   

5.
2006年5月,张某在明知自己没有烟草批发、零售许可证的情况下,将假冒中华软包香烟200条,以210元每条的价格销售给吕某,得款42000元。当日,吕某在明知自己没有烟草销售许可证的情况下,又将上述假冒中华软包香烟以380元每条的价格全部销售给何某,得款76000元,获利34000元,后被买主举报成案。案发后,在张某的租房处扣押未销售的香烟93条,经鉴定亦为假冒伪劣卷烟。  相似文献   

6.
一、基本案情 2007年李某曾与吕某(另案处理)合伙组织偷渡,期间发生了偷渡人员甲和乙因车祸死亡的事故。李某、吕某答应赔偿死者60万元,二人各分担30万元。后吕某逃匿到外地.李某只好垫付了吕某的30万元赔偿金。许某、谢某听后,提议帮李某把钱要回来。  相似文献   

7.
王山 《特区法坛》2007,(5):35-35
【案情】张某与李某是多年的邻居,也是好朋友,两个人平时关系比较密切。2006年6月,张某凭2张金额各为1万元、2万元,落款人为李某的欠条(以下简称欠条1、欠条2),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李某偿还欠款。对于欠条1,李某称已还清,对于欠条2。李某称欠条2不是自己所写,指责张某的行为属于敲诈。对此,李某均未能提供任何证据,张某也予以否认。法官提出对欠条进行笔迹鉴定。但张某和李某都认为应当由对方申请鉴定和预交鉴定费用。由于双方互相推诿,鉴定无法进行。本案的举证责任该如何分配呢?  相似文献   

8.
张某曾向王某借款。法院于1993年3月4日调解张某归还王某人民币2.5万元,限于3个月内付清。张某为逃避债务于1993年4月8日与其妻李某经法院调解离婚。协议的内容是:夫妻共同财产平分。张某应得的份额赠予李某,所欠债务均由张某承担。张某因无力偿还,遂在履行期满后外出不归。王某为主张债权以张某与李某曾是夫妻关系为由,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李某的财产以偿还债务。在查处过程中,对此案有以下几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法院应根据民诉法第108条规定裁定不予受理。李某不是王某诉张某借款纠纷案件中的当事人,与王某无债权债务关系。无…  相似文献   

9.
在我们审判实践中遇到这样一则案例:教师高某(女)诉干部李某(男)离婚一案。高某与李某异地生活,根据我国《民事事诉讼法》(试行)第20条地城管辖的规定,由被告人李某所在地法院管辖,经受理法院调解,双方达成离婚协议,子女由女方抚养,男方一次性付给子女抚养费500元,调解达成协议后,原审法院将调解书直接送达给李某,李某接到调解书后,随即给高某寄出  相似文献   

10.
被告人吕某系铁路公安局乘警。1996年8月10日,被害人李某与张某、孙某等三人受单位指派乘149次列车去广州出差。当日晚17时左右,列车运行至河南省信阳车站与湖北省孝感车站区间时,张某路过该车餐车,被当班列车长叫住,询问张某是哪个车厢的,有无卧铺车牌,张某回答有但没带在身上,列车长遂叫张某回车厢去拿。这时,被告人吕某只穿一条短裤坐在餐桌旁与列车长及另一工作人员说话,并准备饭后着  相似文献   

11.
[基本案情]犯罪嫌疑人张某,女,25岁。张某与李某是恋爱关系,同居二年多时间。2003年麦收时,张某怀孕流产,张母让其到男友李某家暂住,双方未办理结婚手续,也未举行婚礼。2003年11月3日晚,张某因琐事与李某发生争吵。李某外出后,张某产生自杀念头。当时只有张某一人在家,遂将一包  相似文献   

12.
潜入他人家中行窃,被户主李某发现后暴力抗拒抓捕,该起由盗窃转化为抢劫的刑事案件10月20日审结,被告人吕某被法院以抢劫罪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六个月,并处罚金10000元;被告人张某犯抢劫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5000元。  相似文献   

13.
杨卫玲 《江淮法治》2012,(12):54-54
【基本案情】李某因经商缺少资金,想从银行贷款。经朋友张某点拨.两人商量将李某所有的一套房屋过户给张某.以此获得银行贷款。于是李某和张某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并办理了贷款手续和房屋过户手续。房屋过户至张某名下后,李某获得银行贷款28万元,房屋仍由李某居住,并由李某偿还银行贷款。后李某父母知道了此事.担心张某以后不认账,遂准备将银行贷款还清,将房屋重新变更至李某名下,但张某反悔,坚称房屋是自己买下的。李某无奈将张某诉至法院,要求确认其与张某所签房屋买卖合同无效,将房屋恢复至自己名下。  相似文献   

14.
[基本案情]甲公司与张某自1991年至1995年期间一直有业务往来,到1999年11月9日双方签订一份还款协议约定:张某结欠甲公司款项共计15000元,分别于2000年4月30日前归还甲公司8000元,2000年6月30日前归还7000元。协议签订后张某于2000年2月4日归还甲公司7500元,甲公司出具收条给张  相似文献   

15.
[基本案情]犯罪嫌疑人张某,女,25岁,张某和被害人李某是恋爱关系,同居二年多,2003年收麦时,张某怀孕后流产,张母让其到男友李某家暂住,双方未办理结婚手续,也未举行结婚仪式。2003年11月3日晚,张某因琐事与李某发生争吵,李某外出,张某产生自杀念头,当时只有张某一人在家,张某遂  相似文献   

16.
依据婚姻法,恋爱关系和婚约关系都不受法律保护。然而在恋爱过程中或订婚时,男女双方往往产生一些经济联系,互相给与一些相当经济价值的物品。这些经济往来,当恋爱关系破裂或解除婚约时,一般都自行协商或由亲友从中调解得到解决;但是,因要求对方返还财物遭到拒绝而酿成纠纷甚至矛盾激化的也不在少数。对于这类纠纷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否受理,依据什么法律原则解决,各地看法和作法不尽一致。概括起来有三种不同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既然恋爱关系和婚约关系都不属于法律保护的范围,  相似文献   

17.
【案 例】 张某和李某(女)原是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家里的存款都由张某保管。有一次,张某因做生意,急需用钱,遂从李某处拿走两人共同赚取的现金10000元,并打了一张借条,双方约定X年X月X日归还。后欠款到期,张某未还钱,也未要回欠条。2003年2月,张某起诉到法院要求和李某离婚。在分割财产时,李某提出要张某返还借款10000元。张某应该还钱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夫妻间借钱打欠条的事已不鲜见,有的可能是开玩笑,有的则可能是认真的。无论哪种情况,夫妻感情好的时候当然不会有什么纠纷发生,但当他们之间发生严重分歧甚至离婚的时候,则…  相似文献   

18.
金伟 《律师世界》2001,(2):45-46
1998年 5月 7日李某在所在县信用联社贷款 8万元,期限为一年,以临街的 12间房屋做了抵押,并办理了有关抵押手续,但没约定抵押期间。后李某于 1999年 3月 5日与刘某做了一笔生意,欠刘某 3.1万元,并与刘出具了欠条,约定半年后还清。到期后,李以没钱为由拒不偿还。刘无奈于 2000年 3月诉之法院,法院判令李某还清欠款和从 1999年 10月起到还清所欠款额时止的同期银行利息。刘于 2000年 8月向法院申请执行,法院在执行过程中,了解到李某除了临街的 12间房屋外无财产可执行,临街的房屋已抵押给了信用社,且信用社以李某每月偿还贷款…  相似文献   

19.
燕子 《中国律师》2012,(1):36-37
2011年3月,广东佛山同华社区业主李某因小区车位与社区保安班长张某发生争执、斗殴,张某用随身携带的螺丝刀刺伤李某腹腔致其八级伤残。张某被人民法院认定构成故意伤害罪追究刑事责任。李某出院后,就医药费、伤残赔偿等民事责任问题进行多次协商无果,遂向法院起诉张某和同华社区居委会,请求赔偿医药费、伤残赔偿等损失26万元。张某来自山区,夫妻月收入共2000元,养家艰难。社区居委会的唯一经济来源是小区车  相似文献   

20.
基本案情某国有林场职工李某因工伤回外地老家休养后,该林场工会主席张某代表林场与医务人员一起对李某进行了病情鉴定,经研究决定给李某支付工伤工资。此后,从1991年12月至2002年8月,张某主动按时从本单位财务为李某代领工资共计3.2万元,其中给李某不定期邮去9千元,余下的被张某自己截留占用。2001年5月,因李某生活困难,其所在地村委会、派出所向林场发函请求给予李某生活困难补助。张某怕该函暴露自己私扣李某工资的行为,遂将该函私自扣下,未交给组织。2002年7月,李某的堂弟找到张某询问李某工资的事,张某当即承认自己将李某的工资款截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