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合肥,迈向现代化大城市本刊记者魏毅合肥市代市长马元飞在近日召开的城市建设工作调研会议上宣布,合肥市本届政府任期主要目标是:动员全市人民,为把合肥市建设成为"大快美强"的现代化大城市而奋斗。马元飞代市长是在经过对合肥市环保、土地、公交、煤气、自来水、污...  相似文献   

2.
悠悠环路情     
悠悠环路情魏毅合肥市一环路建设系列报道之一引子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记载,合肥在汉代即为"全国18个大城市之一"。──转引自《合肥城市建设志》概述"安徽需要大城市,目前首先要把合肥建设成为现代化大城市"。──摘自回良玉省长《政府工作报告》一、决策合...  相似文献   

3.
1998年是合肥市实现创文明城市“三年步入良性循环”目标关键的一年,建筑施工现场是现代化大城市文明建设中的一个闪光点。为迎接合肥市第四次全国城市卫生检查评比活动,促进全市建筑行业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各施工企业的现场管理水平,合肥市建管局在加强行业管理,...  相似文献   

4.
开拓创新做好一环路建设拆迁工作合肥市拆迁办公室合肥市一环路建设是为实现省、市党委和政府确定的把合肥市建成现代化大城市这一目标的重大举措。从规模和投资上看,它在我市城建史上史无前例。其中,拆迁工作对一环路建设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一环路建设拆迁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1998年以来,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内需以拉动经济增长,合肥市借此契机加快了建设现代化大城市的进程,多方位开放融资渠道,调动一切可用资金进行建设,国家、省、市、财政大力支持,城市建设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通过几年来对建设项目的审计实践,我们发现,合肥市投资建设管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合肥市重点项目尤其是市政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来源主要是财政资金、城建资金、各种借款和少部分社会集资,近两年又争取了部分国债,引来了外资。投资管理基本上是以财政、城建及计划等有关主管部门为主,谁投资,谁管理,这…  相似文献   

6.
近十年来,合肥市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相继扩(改)建了一大批城市主要干道和主要出入口。尤其是一环、二环路的建成,对推动合肥市两个文明建设和促进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随着道路工程建设的不断延伸,合肥市也陆续建成了一大批城市铁路立交桥,如三里街立交桥、长江西路立交桥、全椒路立交桥、濉溪路立交桥、当涂路立交桥、合作化南路立交桥,桃花店立交桥、淮南线及新客站引入线立交桥等。上述立交桥全部采用铁路上跨城市道路形式。一般情况下,这种桥型设计具有节省工程造价、减小车行…  相似文献   

7.
合肥市新区抗震防灾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展开为适应合肥市迈向现代化大城市的发展需要,根据市规划局合规字[1993]96号文件精神,合肥市建委抗震办公室开始编制"合肥市新区抗震防灾规划"(简称新区抗防规划)。"抗防规划"工作内容包括两部分:一是工程地质和工程...  相似文献   

8.
为了实现合肥市到21世纪初期基本建成现代化大城市的发展目标,应该充分认识到,城市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保障。首先,应对合肥市域水资源条件进行分析研究。合肥市辖肥东、肥西、长丰三县和市区,土地总面积7266平方公里(巢湖水面积232...  相似文献   

9.
探索城建加快城市资金筹措方式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建设资金严重不足一直是制约我们城市建设的难题。随着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国家财政相当紧张的情况下,单纯地按传统体制,依靠政府的财政拨款已远远不能满足城建资金扩张的需求。近年来,合肥市以加快现代化大城市建...  相似文献   

10.
“要特别加快(合肥)三个县城的面貌,把它们的水平迅速推到全省先进行列。我们要从建设现代化大城市的全局来看待三个县城的建设和改造问题,通过改造老城区、开发新城区、扩大开放度,把它们建成现代化大城市的卫星城。”──摘自合肥市委书记钟咏三的讲话作为省城合肥的郊县,肥东、肥西县近年来始终把小城镇建设视作经济建设的全局性、龙头性、基础性工作,大胆探索,创出特色,一副规划科学、设施完善、功能齐备的现代化城市框架正在两县徐徐拉开……肥东:改变省城通道和县城形象位于省会合肥市东部的肥东县可谓占尽地利之优势,合宁…  相似文献   

11.
刍议合肥建设现代化大城市徐守榜在年初的安徽省六次党代会上,提出了安徽发展现代化大城市的战略任务。回良玉省长在今年人大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首先要把合肥建设好,按照"大、快、美、强"的要求,尽快把合肥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大城市。省委省政府的这一战略...  相似文献   

12.
龚海宏是合肥市市政工程管理处一名炒拌工,10年来,经他亲自手炒拌的沥青碎石料达10万多吨,能铺80万平方米的城市道路。可以说,合肥市的每一寸沥青路面都凝聚着他的心血与汗水,他为合肥市建设现代化大城市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党和人民没有忘记这位普通的市政工人,10年来他共获得25次先进荣誉称号,其中12次出席市级以上先进人物代表大会,1995年荣获合肥市劳动模范称号,今年又荣获安徽省劳动模范称号。建设社会主义重在苦于、实干合肥市政工程管理处担负着全市近百条道路的养护维修任务,其中修补、大中修、新建沥青道路,沥青碎石混合…  相似文献   

13.
去年年底中央电视台在黄金时间播出的专题节目《再说长江》,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沿江城市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合肥市被作为沿江“科技城”进行了专题报道。经济发展的共同需求已把我市经济建设从多层次、多领域融入了长江流域开放开发的大潮之中。 近年来,合肥市经济能快速、持续、健康发展,得益于全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更得益于由沿海、沿江向内陆辐射的改革浪潮的推动。为顺应历史潮流,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我市在1993年初适时提出了“开放开发,再造新合肥”的重大举措,明确提出要把合肥建成著名的科教城、园林城、家电城;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上海经济区乃至长江经济带以科技为先导的重要加工工业基地;多功能、开放型的现代化大城市。1995年初安徽省委省政府又作出了“尽快把合肥建成现代化大城市”的战略决策。去年12月,中共合肥市委在《关于制定合肥  相似文献   

14.
超大城市是中国特色的全新共同体形式,它在政府与公众之间关系、公共事务、公共舆论三个方面呈现了超前意义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使得超大城市治理获得了超越地方性的意义,无论是在国家统治逻辑转型的意义上还是在执政逻辑转型的意义上,超大城市治理已经上升为国家治理的新时代前沿。作为国家治理前沿的超大城市治理,必须聚焦于超大城市的公共权力体系现代化建设、超大城市的公共政策供给体系现代化建设和超大城市的公共服务体系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5.
合肥市当涂路大桥是合肥市二环路跨南淝河的一座城市道路桥梁,设计为一座五跨不等距的中承式连续拱桥。桥长256米,桥宽43米,设上下行六车道。基础设计为132根大直径泥浆护壁钢筋砼灌注桩;下部构造为6个大体积砼承台和砼摩阻板,以及2个前墙及6道横撑;上部...  相似文献   

16.
结合现代化大城市建设进一步发展合肥园林事业尤传楷尽快把合肥建设成现代化大城市已成为安徽省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被提上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日程。园林绿化作为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对于美化城市环境.改善城市生态,形成城市风貌特色,提高城市知名度,扩大对外...  相似文献   

17.
决心·信心·措施──合肥市绿化事业要更上一层楼合肥市副市长厉德才区要成为花园城市中的花园,园林城市的园林;各开发区内单位要成为花园中的花园单位。所以我讲,改革开放、建设大城市、城乡一体,为合肥的绿比创造了更好的发展环境,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天地。第六、各...  相似文献   

18.
2001年11月14日,经北京中设质量认证中心专家组审核,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顺利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在全国规划设计行业处于领先地位。这为打造优秀品牌,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参与国际国内市场,为合肥市现代化大城市提供富有前瞻性、合理性、创造性的优秀设计成果,注入新的活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成功并非一蹴而就,也非朝夕之功,而是多年来坚持不懈的努力耕耘所致。从1978年4月开始成立合肥市规划院,到1984年10月更名为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建立以城市规划为主,包括市政建筑设计等专业的国家甲级…  相似文献   

19.
过去的几十年中,特别是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中,合肥的经济、社会和城市建设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实现了人们的安居乐业,城市现代化的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已初步形成,进一步发展的前景十分广阔。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合肥的发展正面临着十分严峻的环境问题。合肥要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大城市,必须改变现有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即实施可持续发展。在合肥的可持续发展规划战略中,城市绿地建设和环境保护是两个重要内容。合肥市植物园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绿地建设和环境保护具有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0.
二环路上的常青人合肥市二环路拆迁工作第一期工程在短短的二十天内迅速完成,安徽第一镇──常青镇人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二环路在常青镇境内5.1公里,涉及仰光、姚公、老洪、白水塘4个行政村,拆迁面积6400平方米。6月28日,常青镇开始拆迁,7月12日全部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