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中国对中东欧国家政策研究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冷战结束后 ,中东欧国家摆脱“雅尔塔体系”的束缚 ,其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发生重要变化 ,欧盟、美国以及俄罗斯都已把对中东欧政策作为各自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安全利益和经济利益是中东欧国家对外政策的基本出发点 ,与北约和欧盟结盟、发展与俄罗斯等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是其外交政策选择的优先点。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关系具有友好传统 ,近年来出现良好发展势头。随着中东欧国家入盟的实现 ,今后中国对这一地区的政策将纳入对欧政策的整体框架之中 ,中国应更加积极主动推动与之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申林 《亚非纵横》2013,(1):50-56,60,62
冷战后,印度与俄罗斯保持着密切的政治关系,两国高层互访不断。印俄关系发展源于双方没有重大利益冲突并互有重大需求。但印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印美关系的影响,并对中俄关系和中印关系都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3.
投稿须知     
《西伯利亚研究》2014,(6):F0003-F0003
《西伯利亚研究》的宗旨是探索真理、弘扬学术、促进交流、服务社会。本刊发稿原则是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发稿范围:1.俄罗斯研究;2.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研究;3.俄罗斯对外关系研究(以中俄关系,俄与独联体和东北国家关系为主)。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是关乎中国战略机遇期及中国能否真正崛起的核心外部要素之一,中俄关系则是中国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样板.但目前中俄关系仍面临两国实力差距拉大、大国制衡、“政热经冷”等问题.增强内生性、优势渗透性并促进共荣性是确保未来中俄关系稳定发展的关键.中国需要正视俄方关切,坚持共同繁荣、升级合作模式、改善贸易结构、扩大利益纽带,并努力缓解因俄试图制华而给中国带来的不利影响,为中俄关系注入更多正能量.  相似文献   

5.
跨入新世纪的中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进入21世纪以后,中俄关系取得一系列重大和突破性进展,中俄新型国家关系更加完善和成熟.除了中俄基本的国家利益以外,新世纪又出现了许多新的因素推动两国关系向前发展.经贸合作滞后和"中国威胁论"是中俄关系发展中的两大问题."中国威胁论"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在俄罗斯自身.  相似文献   

6.
中俄美三角关系出现于20世纪7090年代,至今仍然是存在的,只不过时代环境和条件、各国力量对比关系、影响范围和程度等都发生了变化而已。作为当今世界最复杂、最微妙、最重要的三角关系之一,中俄安全、政治关系好于经济关系,中美经济、金融关系好于政治关系。中俄政治互信强于中美。中美经济联系优于俄美。俄美安全关系胜于中美。中俄关系是"准同盟"关系,是大国关系的典范。中美关系是"非敌人"的关系,是大国关系的关键。即中俄高级政治关系好于中美,中美低级政治关系好于中俄。中美关系和中俄关系对于中国来说是最重要的两组大国关系。中国要实行双向、双线同盟战略,即在全面提升与俄罗斯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同时,着力推动与美国的战略相向关系。即在高级政治方面,发展与俄的战略协作关系,在低级政治方面,发展与美的互利共赢关系。  相似文献   

7.
中俄建交70年,双边关系70年的发展历程是宝贵遗产。中苏(俄)关系经历结盟、对抗、缓和和当前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历史进程。中苏结盟是双方战略需要,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忘记苏联对中国的援助;中苏关系破裂的主要原因是主权和平等问题;中苏(俄)对抗使双方都受到极大损失与伤害;今天的中俄关系来之不易,是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基础上确立的面对长远未来的新型国家关系,其基础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世界经历百年未有之变局形势下,中俄关系的健康发展有利于世界和平,有利于地区稳定,有利于两国长远战略利益,即包括发展利益,也包括安全利益。  相似文献   

8.
中国和平发展进程中的中俄日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俄罗斯、日本是东北亚地区最重要的三个国家,彼此的关系是该地区最重要的国家间关系.研究三国间的相互影响对于国际政治而言,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而且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的和平发展将无法回避地区政治及与周边邻国的关系.一边是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平稳务实发展的中俄关系,一边是因参拜靖国神社等历史问题而长期陷入低谷的中日关系,一边是受领土问题钳制冷漠无为的俄日关系.中俄日三大国的关系在东北亚地区形成极大的反差.此外,中俄日关系还与美国在东亚的安全政策有着直接的关系.本文将研究中国的和平发展进程对中俄日三国关系的影响,着重从中国和平发展的角度看中俄日三国关系中社会与政治因素的变化,并探讨美国对中俄日三国关系的影响,同时提出对推动三国关系发展的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当前是中俄关系有史以来真正平等和健康的时期,搞好对俄关系对中国具有特殊战略价值。俄罗斯在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需要一个稳定可靠的俄中关系,也会高度重视对华关系。今后十年中俄关系的发展将影响未来新型国际关系体系的建构,影响两国及两国人民的重大利益,这需要中俄双方继续予以高度重视和认真谋划。  相似文献   

10.
俄中两国的经济及投资关系极度不平衡 作为中俄关系资深专家、俄罗斯原驻华大使、俄罗斯联邦上院议员罗高寿指出:尽管中国是俄罗斯在世界上的第三大合作伙伴,也是俄罗斯在亚太地区的第一大合作伙伴,但在俄罗斯境内实施的长期经济投资合作已不符合俄中关系发展的总体水平。  相似文献   

11.
自从1991年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的转型已经走过了14个年头。其间,中俄之间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关系一直处于不断发展与协调之中。如何对中俄关系作一个准确的定位,是处理好未来中俄关系的关键。把中俄关系定位为“共生性”关系比较符合两国关系发展的现状,就这种关系进行系统的论证具有很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当前中俄关系处在历史上的最好时期,并成为新型大国关系的典范。相互尊重和平等是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最重要的前提。随着形势的变化,中俄关系将会在现有的基础上,迎来大发展的新时期。影响中俄关系的主要外部因素是美国。中俄与美国之间存在结构性的矛盾和利益冲突,但是现在的中关俄"三角关系"与历史上的中美苏"三角关系"有质的不同。在政治和安全领域,中俄关系的水平大大超过中美关系;在经济和社会方面,中美关系的发展水平大大超过中俄关系。推动中俄关系发展的主体主要是政府;推动中美关系发展的主体主要是民间和市场。美国企图同时对付中俄两个大国,是注定要失败的。中俄各自的战略处境不管发生什么样的变化,都必须坚守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基本原则,否则两国关系的基础就会遭到破坏。良好的中美关系对中国极为重要。中美应该避免走历史上大国冲突的老路,坚定不移地致力于建立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在复杂多变的多极化时代,"进取性的均衡外交"应该是中国明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智库对乌克兰危机的认知主要基于现实主义分析范式,背后是鲜明的地缘政治逻辑。独特的地理特征与18世纪以来与欧洲国家的外交实践,让地缘政治思想在俄罗斯经常发挥底层逻辑作用。为向公众和国际社会阐释本国地缘政治代码,俄罗斯学界提出“无界之域”的概念,从地缘角度重新建构俄乌关系。他们认为,鉴于传统力量对比、没有自然边界和数百年共同历史经验,俄罗斯与后苏联空间邻国是没有边界的整体空间;邻国领土不被对俄罗斯不友好的大国利用,才能确保俄罗斯国家利益;乌克兰危机将对俄罗斯外交、地缘环境和经济政治产生重大影响,俄罗斯应重新思考和定位对外政策及国际关系理论。俄罗斯学者认为发展中俄关系有助于俄罗斯走出危机,但俄罗斯更应该依靠自身力量。俄罗斯将以何种方式立足世界,是俄罗斯学者主要关切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国内政治与对外政策具有极大的关联性。中国的对外战略也深受国内政治因素的影响。从1979年中美建交以来,在中美俄三角关系框架下,中国的外交战略可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79~1989):以苏联为共同对手、没有经济联系的中美安全准同盟;第二阶段(1989~1991):失去了共同对手的、失效的中美准同盟;第三阶段(1991年12月~2001年9月):经济基础不足的中俄准准同盟;第四阶段(2001年九一一事件后至今):中国平行发展与俄美关系,实行双向合作战略。中俄之间准准结盟关系主要体现在地区与国际事务合作、军事关系和部分政治关系,但并不意味着结成反美联盟。中美经贸、文化、知识联系非常密切,但政治、军事互信水平不高,也不可能形成G2集团。由于国内政治的复杂性,国内利益的多元化和多样性,中国平行发展与俄、美的关系,双向合作,良性互动,争取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5.
中亚各国独立后,有关国家在中亚国际政治舞台上展开了激烈角逐,最终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伊朗和俄罗斯凭借其固有的地缘政治、经济优势以及民族、宗教联系,成为中亚地缘战略棋盘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棋手,并因各自的利益需求而走向结盟。与美国和土耳其在中亚的利益主导型结盟关系不同,伊、俄两国在中亚结成一种借助型联盟关系。由于受文明因素、战略侧重点和中亚各国之间矛盾的制约,伊、俄两国关系不会一帆风顺。  相似文献   

16.
印俄关系及其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二战后,美苏冷战,印度提出不结盟的对外政策,把印变成美苏争夺的对象,使印度在美苏之间左右逢源。但由于种种原因,印度实际上逐渐倾向于苏联,使印苏关系不断发展,并达到军事结盟的程度,从而在印苏之间形成一种特殊的关系①。90年代初苏联解体,俄罗斯成为前苏联的继承者。?..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东北沿边地区的开放离不开俄罗斯政治和经济的发展以及中俄关系的总体走势。俄罗斯想利用外力来实现现代化,不可能仅着眼于美欧,亚太也是重要资源,发展对华合作是其重要任务。因此,我们应时时关注俄罗斯政治和经济局势的变化,调整合作政策与策略,以推动中俄地方间合作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国内政治与对外政策具有极大的关联性。中国的对外战略也深受国内政治因素的影响。从1979年中美建交以来,在中美俄三角关系框架下,中国的外交战略可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79~1989):以苏联为共同对手、没有经济联系的中美安全"准同盟";第二阶段(1989~1991):失去了共同对手的、失效的中美"准同盟";第三阶段(1991年12月~2001年9月):经济基础不足的中俄"准准同盟";第四阶段(2001年九一一事件后至今):中国平行发展与俄美关系,实行"双向合作"战略。中俄之间"准准结盟"关系主要体现在地区与国际事务合作、军事关系和部分政治关系,但并不意味着结成反美联盟。中美经贸、文化、知识联系非常密切,但政治、军事互信水平不高,也不可能形成G2集团。由于国内政治的复杂性,国内利益的多元化和多样性,中国平行发展与俄、美的关系,双向合作,良性互动,争取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与苏联的关系可能是20世纪中国对外关系中最值得研究的内容之一。中苏关系不仅对世界与中国影响巨大,也极富戏剧性。在短短20年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苏联两国就从结盟到亲如兄弟,又反目成仇以至兵戎相见。中苏关系的这种重要性与戏剧性,使得探讨中苏关系具有双重反思意义:第一,反思中苏关系,可为当前如何协调中国外交与与内政提供极为重要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一、中俄关系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自从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把俄罗斯作为首访国以来,中俄关系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习近平主席在索契出席冬奥会开幕式期间接受俄罗斯电视台采访时指出,“当前中俄关系发展是基础最牢、互信最高、地区和国际合作影响最大的一个时期”.普京总统也高度评价俄中关系,称“现在俄中关系在贸易和经济联系、高技术合作、国防和安全领域的协作以及国际问题的合作,都处于前所未有的高水平上”,又称“俄中关系是国际安全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