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陆学艺 《传承》2012,(21):80-80
搞好社会建设,建设社会现代化,是一个新领域,还需要我们"摸着石头过河",这也是我们今后5年、10年、20年工作的重中之重。现代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进程,不仅要实现经济现代化,而且要实现社会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文化现代化等。社会建设解决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失衡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基本实现了经济现代化。2010年,中国的GDP达到39.8万亿元(约合  相似文献   

2.
韩跃民  张哲 《长白学刊》2012,(1):134-137
调整社会结构是推进社会建设的前提。从一定意义上讲,众多社会矛盾和问题都可以归结为社会结构的矛盾。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期,也是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因此,必须把解决好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作为社会建设的一项根本任务来抓。具体来说,就是要解决好城乡二元化、社会阶层结构不合理、收入分配失衡、利益关系不协调、社会管理不科学等矛盾。  相似文献   

3.
《求索》2014,(2):192-192
产业经济研究所邓子纲副研究员撰文指出,在社会快速转型的背景下,社会结构相对滞后于经济结构,社会的结构性矛盾逐渐显现,特别是公众利益与社会利益矛盾的凸显和社会期望的提升,使社会冲突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4.
潘虹 《前沿》2010,(14):142-144
现代化是国家各领域持续转变的过程,面对这一过程,社会各成员会产生不同的反映。从近现代中日社会结构的比较看,社会结构对现代化的型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中日社会在家庭结构、社区结构、农村经济结构、基层政权四个方面各具特征,成为了中日农村现代化不同的发展轨迹与发展模式的结构性原因。  相似文献   

5.
李春玲 《阵地与熔炉》2002,(3):56-58,68
1978年以来实施的经济改革使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和经济体制转轨也促使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结构性的改变。原来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分化,一些新的社会阶层逐渐形成.各阶层之间的社会、经济、生活方式及利益认同的差异日益明晰化,  相似文献   

6.
从社会学的角度而言,社会的和谐必须建立在社会结构和谐的基础之上,而社会结构的和谐则意味着庞大的中产阶层为主体的“橄榄型”的现代化社会结构。中国经济的腾飞,正在使中产阶层不断地壮大、积极地参与社会事务,但中国的中产阶层距离一个稳定、和谐的“中产社会”还有很远的路要走,我们仍然需要稳定的经济环境和宽松的政治环境,不断完善相关的制度安排与政策设计,为中产阶层的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这样才能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充分发挥中产阶层的积极性,调动这一社会和谐的生力军作用.  相似文献   

7.
杨建华 《公安学刊》2006,(1):13-16,36
社会结构转型时期,浙江社会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最大困境和问题还是来自于社会的二元结构。城乡发展的二元结构主要表现在农村公共产品供应不足、农村的现代化进程滞后于城市的现代化进程、农民的市民化滞后于农村的城市化等方面;贫富发展的二元结构主要表现在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和高低收入家庭收入差距倍数扩大等问题;居民身份的二元结构主要表现在流动人口收入明显偏低、融入城市存在制度障碍、婚姻家庭问题严重等方面;区域发展的二元结构突出地表现在各地区之间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上和城市化发展水平的差距上;计划与市场管理体制的二元结构主要表现在政府还在一定程度上主导市场、社会就业仍是计划和市场的二元体制、第三产业发展还受制于市场化体制的不完善等方面。这些困境和问题,也都是浙江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问题。  相似文献   

8.
在发展中国家,政党和政党制度与现代化的关系同发达国家有着很大的不同。中国实现经济和社会现代化面临的特殊国情条件,决定了中国政党制度在推进国家经济和社会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中国政党制度的功能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功能需求有着紧密的内在契合性。中国政党制度是推进国家经济和社会现代化的强大制度力量。  相似文献   

9.
中国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高风险的时期。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可能更复杂、更突出。”(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5年6月27日)随着现代化进程和社会转型的迅速推进,随着社会经济结构已经和即将发生的深刻变化,中国社会当中各种各样的、大量的风险必然会集中出现,在某个时期甚至会以一种比较激烈的、爆发性的形式表现出来。社会的高风险必然会引发社会危机。  相似文献   

10.
林辉奉 《新东方》2001,10(4):68-71
如何实现海南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我们的思路应该是结合海南实际,认真探索 振兴海南经济的模式;整饬史治,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加速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把发展高 新科技和教育事业放在首位,加速海南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1.
周青梅 《青年论坛》2009,(6):111-113
"奥肯定律"在我国出现变异的原因在于我国现有的经济结构并不促进就业。经济结构决定了我国的就业结构和就业现状,经济结构又取决于一国的政策选择。就业问题说到底是一个制度问题,政府在进行经济结构调整时要把就业优先作为原则之一,扶持第三产业、中小民营企业等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我国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变迁中的复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社会转型期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的复杂性,在很大程度上是从高度集权的总体性社会和总体性社会组织,向社会资源控制权力的多层次化、多元化和社会利益主体的多元化转变中形成的。社会群体分化、利益主体多元化所导致的利益群体博弈的复杂性造成了社会组织结构的复杂性。而我国现代化的复杂性就在于国家要同时面对原发现代化国家所不曾遭遇到的多个时代交织在一起的问题和矛盾。  相似文献   

13.
王思长 《淮海论坛》2013,(2):30-30,29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大批的农民工涌人城市务工经商,这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变革的产物,也是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考察这一社会经济现象的起因及影响因素,不仅是“三农”问题研究中的一个重点,也对我国城市化、现代化的实施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重庆市大渡口区因重钢而生,因重钢而立,其经济结构、城市形态和社会结构与重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重钢的环保搬迁,意味着大渡口重钢时代、重化工时代的结束,意味着大渡口的城市功能、产业形态以及社会结构的根本转型。而创建环保模范城市工作涵盖了社会经济、环境质量、生态建设、园林绿化等诸多方面内容,给我区经济转型、城市转型、社会转型提供了难得的平台和载体。  相似文献   

15.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特别是现阶段,我国的改革发展已处于"黄金发展期"与"矛盾凸显期"并存的关键时期,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等问题突出,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干扰着我国政治稳定,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16.
邱珉芾 《创造》2010,(6):48-49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还必须关注和忧虑社会代价,从而以公共政策和社会理念的创新来支持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转变、经济结构的具体调整。  相似文献   

17.
信息化是指社会经济的发展从以物质和能量为经济结构的重心向以信息和知识为经济结构的重心转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采用现代信息技术装备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社会各领域,从而极大地提高社会劳动生产力。  相似文献   

18.
人力资本结构优化与区域经济增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剑 《桂海论丛》2006,22(4):1-4
文章提出了个体人力资本与区域人力资本的概念,并将人力资本分为一般人力资本、专业人力资本与企业家人力资本。区域经济增长不仅取决于人力资本存量、质量,还取决于区域人力资本结构是否协调。区域经济增长的人力资本结构模式有双高型、双低型、专业人力资本充裕型和企业家人力资本充裕型,其中双高型人力资本结构是区域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关键所在,文章最后提出了不同人力资本结构向双高型人力资本结构转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杨竞业 《岭南学刊》2003,46(6):49-52
本文从社会经济结构的角度对市场经济进行了科学定位,分析了市场经济在社会经济基础中的重要地位、对社会政治和文化的决定性影响,阐明了市场经济这种定位对推进中国全方位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张宇 《前沿》2007,(2):170-173
社会是人的总体存在,人是社会的细胞,社会总体的现代化,必须由个体———人的现代化来实现。人的现代化并不是现代化过程结束后的副产品,而是现代化制度与经济赖以长期发展并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人是一个国家向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根本。一个国家,只有当它的人民是现代人,它的国民从心理和行为上都转变为现代人格。社会是人的集合体,没有人的现代化,便没有社会的现代化。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缺乏一种能赋予现代制度以真实生命力的广泛的现代心理基础,如果执行和运用这些现代制度的人,自身还没有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上都经历一个向现代化的转变,失败的结局是不可避免的,最完美的现代化制度和管理方式,最先进的技术工艺也会在一群传统人的手中变成一堆废纸。可见,要想实现现代化,就需要人们从心理和行为上都具有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现代素质。我们研究当代的社会心理问题,就是要促进人的现代化,以此推动社会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