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彭琳 《青年论坛》2014,(3):120-125
近年来,我国对于"三农"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在完善和加强农村金融服务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我国农村地区基本上形成了以"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为主体的农村金融组织,这一金融体系对"三农"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很大的支持作用。但是也存在很多问题,主要集中在农民日益增长的贷款需求与金融机构追求效益偏好之间的矛盾,农村信贷资金供给不足,资金短缺仍然是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2.
李瑞红 《中国发展》2013,13(1):78-82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成为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该文归纳总结了中国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现状,分析_『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及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促进金融支持的合理化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新农村建设财政投入情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落后的重要原因在于资本形成不足,而财政投入是资本形成的重要方式之一。开展新农村建以来,财政对"三农"的投入规模明显增加,投入领域不断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取得了明显进展。但是,由于宏观体制、政策规定和管理制度等不合理,导致新农村建设中财政投入还存在着规模不够大、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为了推进新农村建设,需要推进体制改革,加大政府改革力度,改进政府绩效考评办法,进一步调整财政资源配置格局,提高基层政府财力。  相似文献   

4.
该文针对农村金融的现实问题和既有理论研究、政策主张的不足,将农村金融置于农村经济系统和整体金融系统之中,描绘了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随农村经济发展而不断演变的具体路径。新时期发展农村金融要以发展农村经济,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为主线和依托,以市场化为目标,以商业性金融为方向,以业务为纽带,通过合作性金融改制和金融自由化改革形成商业性金融服务农村的倒逼机制。在发展农村金融过程中,要引导民间金融合法化、规范化、商业化,不断完善农村金融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5.
论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优化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模式是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不同类型的一般描述,即“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由于政府财政的扶持是优化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必然选择,农村金融的支持是优化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必要前提,因而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优化模式应在其一般模式的基础上,加上政府财政扶持与农村金融支持的内容,使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得到优化,形成“政府财政+农村金融+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优化模式。因此,完善政府财政扶持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政策和构建农村金融支持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金融体系,是决定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能否发展壮大的重要环节,也是关系到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建设现代化农村中发挥更好作用的重要措施保障。  相似文献   

6.
乡村旅游中农村妇女就业与发展研究——以江西婺源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以社会性别理论为基础,探讨了乡村旅游对促进农村妇女就业与发展的动力机制,认为乡村旅游的乡村性重构了农村妇女与乡村资源的关系,在权利与责任上出现了社会性别再分配,农村妇女成为主要的参与者.同时,乡村旅游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演变,推动了生产组织形式的转变和劳动分工结构的变化,为农村妇女创造了广泛的就业机会,增强了她们的独立和自我意识,有利于农村妇女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历了近30年的高速发展,城市环境保护已受到高度重视,乡村环境保护需要提到议事日程。乡村环境问题是重要的民生问题,涉及国家食品与生态安全。作者通过中国东、中、西部十多个县市,以及日本和韩国的乡村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环境保护的措施与策略。目前农业与乡村发展中长期的环境问题依然存在。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由于村庄规模扩大、乡村旅游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污染企业向农村转移带来新的环境问题。当前重点要解决乡村的垃圾与污水处理。以及有机肥的使用。  相似文献   

8.
Jing Ye 《当代中国》2015,24(96):1111-1127
The question of why some authoritarian regimes choose to incorporate institutions of democracy such as village elections into their governing systems remains largely unanswered. As a typical case of a resilient authoritarian state that implements democracy in its villages, China has provided an invaluable case for researchers to study. Current theories focus on the influence of political elites and rural forces separately. Insightful as they are, these theories are invalid as an explanation of the variation of local governance in China across time and thus are incomplete. It should be recognized that central fiscal strategies have great effects on local governance. Specifically, if the central government largely relies upon fiscal revenue from rural areas, it has to expand its bureaucracy to the countryside to extract revenue. In contrast, if it does not rely on the rural areas for revenue, the central government will establish local democracy in the countryside. This hypothesis is historically reflected in the authoritarian regimes led by the Nationalist Party (KMT) and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CCP) in China. As opposed to the familiar story about representation through taxation, the logic of representation without taxation seems to be the case in China.  相似文献   

9.
农村社会保障的意义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我国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农村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是乡村政治发展的社会基础和必然选择。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推行 ,进一步深化了农村改革 ,促进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 ,推动了乡村政治的发展 ,为农村城市化、现代化的实现准备了条件  相似文献   

10.
Neo‐authoritarian leaders confront one of their greatest dilemmas when attempting to decide what to do about China's non‐agricultural labor force. Should leaders continue to maintain short‐term order and stability by providing comparatively comfortable employment and benefits to a state‐sponsored workforce, even as two‐thirds of all state enterprises are experiencing financial difficulties and central government deficits are rising? Or should they permit the development of a free market for labor, even though the full implications of a free market — hundreds of millions of surplus rural laborers flooding the cities, tens of millions of surplus urban laborers laid off — are so destabilizing that they are difficult to contemplate?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extent to which a neo‐authoritarian program to reform the labor market has succeeded in practice, and it assesses the destabilizing effects of the program. Specifically, it outlines the goals of neo‐authoritarians as they struggle to reform the labor market; the daunting problems that they confront in this struggle; and their limited successes to date. Despite some successful reforms, the article concludes that ‘the neo‐authoritarian dilemma’ with respect to the labor force — stability vs economic modernization — has not been solved.  相似文献   

1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国家新时期重大历史任务,也是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以辽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进步,许多地区的农民已经开始富裕起来,农村的社会经济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村人口老龄化与家庭小型化趋势为基础,得出当前如何建立和完善一个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辽宁农村已经建立起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但还需要不断完善的思考。最后论述了现阶段辽宁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相关问题,并对如何完善辽宁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立法提出了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2.
精准脱贫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激发贫困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防止返贫现象发生。当前在农村大量男性劳动力外流的背景下,很多农村妇女已成为乡村家庭及其社区的中坚力量,也成为农村脱贫工作中的重要群体。如何激发农村妇女的内生动力成为当前精准扶贫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以内生性脱贫的视角对山西省永济市和河南省灵宝市两个由当地农村妇女主导创办的合作组织进行观察后发现:合作组织的形式可以有效地激发农村妇女的内生动力。自发形成的妇女合作组织更倾向于以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为工作抓手,重塑乡村社区公共文化空间,以此为基础形成可持续、生态化的乡村产业与就业创新模式。可以看到,农村妇女身上蕴藏着的智慧与力量,经过合作组织的形式激发,成为村庄脱贫和社区良性治理的内生动力,这是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3.
该文分析了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及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完善和落实中国农村金融全面发展的宏观政策;发挥农村商业银行为主的合作金融的主导作用;积极发展村镇银行,充分发挥在农村金融中的辅助作用;大力发展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发挥其特殊的金融支持作用;规范扶持农民(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加快互助金融建设。  相似文献   

14.
部分高校债台高筑,究其原因,大多是在寻亲发展过程中资金短缺造成的.既要发展,又要还债,加之沉重的利息负担,无法自救.高校这一财务风险,应该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入手,对内加强财务管理,开源节流;对外争取财政大力支持,吸收社会捐助,置换土地等等.  相似文献   

15.
加强中日韩交流 促进乡村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乡村发展,是中国今后一段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首要任务。该文介绍中国在农业与新农村建设方面的发展与面临的重大问题,作者对日本和韩国在促进乡村发展方面的经验的思考。重点强调农业与乡村建设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确保粮食安全必须建设国家粮食核心生产区,乡村发展要保护环境、保护传统文化;要创建大学生到乡村工作的机制;中国在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有必要加强与日、韩两国的交流。  相似文献   

16.
随着改革开放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明显提高,人流、物品流、资金流越来越频繁,犯罪分子违法犯罪活动也发生了相应变化。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警务工作,有效预防、控制违法犯罪具有重要和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整个民营科技企业的迅猛发展,中小型民营科技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但同时也遇到了许多问题,其中资金短缺、融资困难已成为制约其快速发展的“瓶颈”。文章从中小型民营科技企业产权制度缺陷的角度,分析研究产权制度缺陷对中小型民营科技企业融资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农村金融服务失效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峰燕 《桂海论丛》2006,22(2):30-32
农村金融服务对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当前,农村经济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呈现日益扩大及多元化的趋势,但农村金融服务不论是在体制设计,还是在需求的满足程度上,都存在缺陷,已经成为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彻底解决“三农”问题的一大制约因素。为此要进行农村金融服务的创新,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增加对“三农”的支持力度,提高服务效率,为农民增收提供完善的金融服务。  相似文献   

19.
农村水利建设是西部贫困地区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内容。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广西农村水利事业在扶贫开发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但仍然面临着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多、小型病险水库数量大、农业灌排设施老化失修、水环境持续恶化、水电资源无序开发等突出问题。在新一轮扶贫开发中.必须从更新观念、理顺体制、加大投入、强化队伍建设等方面予以加强。  相似文献   

20.
刘雅静 《中国发展》2007,7(3):78-81
资金是制约合作医疗发展的瓶颈。农村合作医疗几十年的起伏跌宕,都突出表现在资金问题上。为确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可持续发展,必须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不断探索和完善稳定、高效、便捷、持续的筹资思路和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