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高校研究生学术道德状况不容乐观,存在学术道德规范知识不足、学术道德意识淡薄、学术剽窃等突出问题。为此,要强化导师和任课教师在学术道德教育中的作用,提升研究生学术道德修养,制定科学合理的研究生学术评价体系,健全研究生学术不端惩处机制,联合学术期刊、学术团体等共同进行研究生学术道德的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2.
对中学生的基础道德教育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基本走上了科学化、制度化的轨道,道德教育途径也得到了逐渐的拓宽,但是在一些学校、一些班级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的不平衡性,这其中不但是“智育一手硬,德育一手软”的“小气候”所形成的不平衡问题,而且这其中还包括着道德实践性的不平衡问题。相当一部分学校或班级往往过分地注意道德理论的教育,而比较地忽视了道德教育的实践性或者对道德教育的实践性存在着认识偏差。  相似文献   

3.
科尔伯格的道德教育策略有两种:道德讨论策略和公正团体行为培养策略。它们是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运用于儿童道德教育实践而提出的重要方法,对于提升我国现阶段学校道德教育具有重要启示:即更新德育理念,构建以学生为本的思想道德教育新模式;改革德育内容,注意教育对象的层次性和序列性;完善德育目标,重视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提升;加强德育课程,加大隐性课程对学生影响的力度。  相似文献   

4.
道德文化传递论、主体性德育论与科学主义的德育观是当前社会上广泛流行、颇有市场的德育理念。这些德育理念既有现实存在的合理性 ,也存有或忽视教育对象的内在发展需求、或忽视道德要求的社会性、或忽视人的主体性与创造性等缺陷。分析指出这些德育理念中存在的不合理因素 ,可以为我们探索建构更为符合时代需要的德育理念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学校教育应首先致力于学生道德思想品质的培养.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因为文化教育而忽视道德品质教育.忽视学生灵魂的塑造.在中学阶段.德育主题班会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渠道.是班级道德教育的平台。  相似文献   

6.
今天,许多人在谈论、争论、褒扬、批评“道德”及其道德教育,这种道德领域中纷繁而激烈的争执、开放而宽阔的视野,对当代中国的道德重建和德育观念的更新、确会是一种推进.对当今的道德教育的手段、方法和观念进行考察,改变长期以来单一的、简单化的道德教育,甚至将德育等同于政治宣传,将道德知识与信念教育相分离,道德知识传授与道德践履相分离的现状已是当代中国道德重建面临的重大问题.只有改变这一现状,才能做到使道德真正鼓舞人、打动人和教育人.  相似文献   

7.
网络的普及和自媒体蓬勃发展不仅改变普通民众工作、生活的方式,也日益成为广大民众参与社会事务管理的新途径,同时赋予普通网民一定的话语权。技术推动教育变革,对研究生德育来说,即是机遇也是挑战。在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和教育体系中,研究生德育居于重要位置,而现实中高校对研究生群体德育应对仓促,德育载体建设重视不足,造成高校研究生德育发展缓慢。本文将以马克思恩格斯道德教育理论为指导,探讨自媒体时代中研究生德育困境,以与网络空间联系紧密的研究生为研究对象,试图从德育载体建设方面为研究生德育建设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8.
针对当前我国德育存在的种种缺陷,文章重新解读了孔子的“仁”学思想,认为其对当代德育有许多启示,包括创建重在道德学习的德育模式——学会关心、提倡回归现实生活的道德教育、促进道德教育的连贯性与一致性,等。  相似文献   

9.
我国历来重视道德教育,但道德教育实效性低下也是我们目前无法回避的事实。造成德育实效性不高的内在原因很多,但忽视思想道德教育活动中存在大量的缄默知识,忽视缄默知识在思想道德教育活动中存在积极和消极作用。缄默知识理论对思想道德教育的启示是:重视实践教学,推行缄默教育,重视社会教育,倡导终身道德教育观念。  相似文献   

10.
作为对善的愉悦体验的"荣感"以及对恶的痛苦体验的"耻感",是道德意志形成的必不可少的两个环节。当前我国的道德教育中,往往注重正面教育("荣感"的教育)而忽视负面教育("耻感"教育)。道德教育中耻感环节的缺失,不利于个体道德信仰的确立。应当重视"耻感"教育在我国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学校道德教育实效性低下的主要原因在于教与学的二元对峙,即德育目标的统一性与教育对象的多样性之间的矛盾、规范性德育理念与学生道德主体性之间的冲突、理论型德育范式与学生实际道德生活的分离、理性泛化德育模式与学生道德情感的断裂。造成这种二元对峙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主客二分思维模式的影响。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实现道德教育真、善、美的统一,即实现教与学之规律的统一,实现从主客体到主体间的转换,进行欣赏型德育教学尝试。  相似文献   

12.
创新是新媒体时代的鲜明特征,也是适应高校德育工作新情况、解决德育工作新问题、提高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道德教育工作针对性、时代性、实效性的根本方法。新媒体时代要求高校德育突出理念、内容、载体、方法四个维度的创新。高校德育理念创新,主要是树立符合新媒体传播规律、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德育理念;高校德育内容创新,主要是拓展大学生道德教育核心内容,加强大学生道德选择能力教育;高校德育载体创新,主要是创新利用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开展大学生德育;高校德育途径创新,主要是注重培养大学生的道德人格,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13.
创新是新媒体时代的鲜明特征,也是适应高校德育工作新情况、解决德育工作新问题、提高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道德教育工作针对性、时代性、实效性的根本方法。新媒体时代要求高校德育突出理念、内容、载体、方法四个维度的创新。高校德育理念创新,主要是树立符合新媒体传播规律、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德育理念;高校德育内容创新,主要是拓展大学生道德教育核心内容,加强大学生道德选择能力教育;高校德育载体创新,主要是创新利用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开展大学生德育;高校德育途径创新,主要是注重培养大学生的道德人格,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14.
现代道德教育应重视生命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人为本”是现代道德教育的核心理念,以人为本的关键是把人的完整生命纳入道德教育的视野之中。通过反思我国道德教育走向困境的现状,笔者认为要重视开发生命教育的德育功能,积极促进每一个学生完整人格的发展,实现道德生命的回归,这样才符合德育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5.
魏大乔 《唯实》2006,(5):60-62
社会主义制度下加强青年学生道德教育,是贯彻"以德治国"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基础工程,是保证富民强国的长期任务.当前青年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重视道德知识传授而忽视道德品质培养等问题,因此,应当更加注重青年学生道德教育的人本化、生活化、层次化和开放性.  相似文献   

16.
班级日常生活是学校教育与个人发展的重要场域,也蕴藏重要的教育价值和教育契机。依据相关的文献与研究,当下学校道德教育出现了四重困境:道德教育过程的知识逻辑化、学校道德教育权威弱化、道德主体的自我迷失、脱离生活的道德实践等。文章重点在于论述学校道德教育的困境与解决对策,提出基于班级日常生活的道德教育实施模式,强调教育者应该从班级日常生活入手,挖掘蕴藏的道德教育资源,直面道德发展中产生的道德冲突,最终推动道德教育从思维转向行动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荣辱观高度凝练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要求,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生动体现。胡锦涛同志提出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抓住了当前社会风气的要害,抓住了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关键,也抓住了学校教育的根本。一、当前,学校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当前,学校德育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第一,德育与学生实际严重脱节。德育偏离了学生的认知特点、道德需求和生活空间,难以实现学生自身知情意行的整合,使道德教育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第二,采用灌输式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只能…  相似文献   

18.
学校道德教育实效性低下的主要原因在于教与学的二元对峙,即德育目标的统一性与教育对象的多样性之间的矛盾、规范性德育理念与学生道德主体性之间的冲突、理论型德育范式与学生实际道德生活的分离、理性泛化德育模式与学生道德情感的断裂。造成这种二元对峙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主客二分思维模式的影响。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实现道德教育真、善、美的统一,即实现教与学之规律的统一,实现从主客体到主体间的转换,进行欣赏型德育教学尝试。  相似文献   

19.
德育中的道德内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道德内化,是指学生在一定的社会思想、道德要求的影响下,将其转化为自身需要,形成社会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德育中,道德内化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关键,实现内化既是德育的出发点,也是德育归宿。道德教育的主要意义在于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铸造他们良好的道德人格。在实施德育过程中,教育者是组织者和领导者,因此,教育者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来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既是教育的主体,也是教育的客体,学生经过教育者恰当的启发和引导,当其主观能动性被调动起来后,学生就会由客体变为主体,道德教育就会由被动变为主动。  相似文献   

20.
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德育工作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生德育是指研究生培养单位在对研究生进行专业知识传授和科研技能培养的同时进行的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品格和心理素质等方面的综合教育。研究生教育不仅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最高层次,而且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生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