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许多老一辈的中国人眼中,高尔基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是列宁和斯大林的亲密战友。而真实的情况又如何呢?  相似文献   

2.
郑异凡 《党建》2009,(6):62-63
斯大林时期一些著作都特别强调,是列宁提议斯大林担任总书记的。例如经斯大林本人亲自修订的《斯大林传略》写道:“1922年4月3日,中央全会根据列宁的提议选举列宁最优秀最忠诚的学生和战友斯大林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对此一说历来有不同说法。中央全会参加者托洛茨基在《我的生平》(1929年)中认为:“斯大林正是在党的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由季诺维也夫推荐,违背列宁的意愿而被任命为总书记的。”托洛茨基还说,谁也没有赋予这次选举以特殊意义。“在列宁生前这是个技术性的职务,不具有政治性质”。  相似文献   

3.
在苏联曾出现过经久不息的"持不同政见者运动"。苏联的"持不同政见者"主要是知识分子,是在赫鲁晓夫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和"解冻"背景下出现的。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也就是勃列日涅夫执政初期,"持不同政见者"逐渐成形为运动。苏联政府采取了各种措施,打压"持不同政见者"。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把计划和市场都作为经济手段,辩证地处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明确提出了中国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邓小平的计划与市场思想,突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推动了体制的创新,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斯大林对计划经济和经济计划作用的过分强调,使他对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采取了"限制"的态度。商品经济、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存在的必要性及其作用的论述,构成了斯大林市场理论的基本内容。斯大林虽然承认商品交换的存在,承认价值规律的作用,但他却把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放在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计划根本对立的位置上。  相似文献   

5.
《先锋队》1995,(Z2)
周恩来谈雅尔塔协定和斯大林给毛泽东的电报1967年4月,周恩来在北京和越南总理范文同会谈时,谈及1945年先后发生的两件事。"雅尔塔协定"和斯大林给毛泽东的电报。周恩来说:1945年日本投降之后,美国支持蒋介石。那时,苏联打得损失很大,签订了雅尔塔协...  相似文献   

6.
拉票是一种顽症。近年来,惩治拉票行为取得了很大成效。面对不断"拧紧"的高压态势,一些干部开始改变策略:自己不能拉票就找人帮助拉,直接拉不行就曲线拉,通过同乡、同学、战友或老同事、老领导为其拉票;有的干部自愿当"帮手",  相似文献   

7.
刘明钢 《党史纵横》2012,(12):38-39
1965年9月,毛泽东召见彭德怀,动员彭"出山"。从表面上看,谈话气氛融洽且富有成效。于是,有些文章写道:毛泽东与彭德怀促膝长谈,用战友之情融化了他那颗冰凉的心。彭老总顾全大局,不计前嫌,欣然应命去"三线",留下了一段"将帅和"的佳话。然而,笔者认为,事情并不像文章写的那样美好。在"文化大革命"狂飙席卷全国的前夕,毛泽东动员彭德怀去"三线"显然是另有考虑。  相似文献   

8.
赵乐 《新湘评论》2010,(16):55-55
"小秀才"四句小诗 牛宝源,1956年3月从辽宁省北镇县入伍,成了一名坦克兵。当时年仅18岁的牛宝源只有小学文化,但他勤奋好学,很快成了军中"小秀才"。军队大家庭涌现的新人新事,都被善于观察的牛宝源记录下来,写成小诗、数来宝、相声,深受战友们喜爱。  相似文献   

9.
赵乐 《学习导报》2010,(16):55-55
"小秀才"四句小诗 牛宝源,1956年3月从辽宁省北镇县入伍,成了一名坦克兵。当时年仅18岁的牛宝源只有小学文化,但他勤奋好学,很快成了军中"小秀才"。军队大家庭涌现的新人新事,都被善于观察的牛宝源记录下来,写成小诗、数来宝、相声,深受战友们喜爱。  相似文献   

10.
苏联演变的关键原因,在于斯大林逝世后正当苏联面临解决"斯大林模式"弊端的重要历史关头,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到戈尔巴乔夫等苏共领导逐步放弃了马列主义指导思想,使党丧失了思想理论上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从而导致执政党垮台和国家解体。中国共产党早在1956年就开始警觉苏共指导思想陷入误区的端倪。长期以来,党中央一贯重视吸取苏共指导思想失误的深刻教训,始终高举马列主义伟大旗帜,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在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相继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并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与时俱进的宝贵经验,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今年是雷锋牺牲50周年,为了缅怀这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发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雷锋精神,各地展开了各种各样的学雷锋活动。其中武警某部提出一个口号:"甘当永远的雷锋传人"。为此他们爱民为民,争当"雷锋战友";忠于职责,坚守"雷锋岗位";爱洒大地,燃旺"雷锋之火"。连续49年学雷锋,做好事,不间断,不动摇。(1月20日《人民日报》)雷锋的生命只有22岁,但他却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留下了一种精神。  相似文献   

12.
刘永生  步平 《湘潮》2012,(5):17-20
提起勇猛善战的钟伟,苏北淮安、涟水一带不少七八十岁的老人还能活灵活现地讲述当年他和他带领的部队沉重打击日本鬼子和伪军的故事。战友们说:"在苏北不管是军人,还是老百  相似文献   

13.
人文荟萃     
人文荟萃新中国为何在1949年10月1日成立新中国在1949年10月1日成立,这与斯大林有关。1949年7至9月刘少奇访问苏联。据当时刘少奇的翻译师哲回忆,8月的一天,斯大林问刘少奇:"你们打算什么时候正式成立中央政府?因为国民党政府实际已经垮了,等...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苏联解体的决定性原因,在于戈尔巴乔夫走上了由科学社会主义转到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这种改旗易帜的邪路;他通过全盘否定斯大林,把苏联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历史自我丑化为"犯了罪"的"极权社会主义"、"专横社会主义",从而创造了苏联解体的最根本前提;他又通过倡议"公开性、民主化、社会多元论",召唤反共势力集结起来推翻共产党的领导,这就促成了苏联解体这一20世纪的最大灾难。  相似文献   

15.
否定斯大林是苏联亡国的根本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斯大林的态度,是一块鉴别马克思主义与修正主义、鉴别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试金石。有的派别总是把批判的矛头指向斯大林,一个重要原因是斯大林坚决同帝国主义斗争。其实,斯大林的历史功绩在20世纪无与伦比。"斯大林模式"的生造,是西方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歪曲;斯大林的实践和理论是当代社会主义运动的活水源头;斯大林问题对中国与世界的意义在于:它关系到21世纪的中国与世界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尽美的人生     
1961年8月21日,董必武在赴武汉视察的列车经过济南时,情不自禁地回忆起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与邓恩铭,遂挥毫写下《忆王尽美同志》七绝一首:"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该诗亲切朴素,落地有声,充分表达了董必武对战友的深切缅怀之情。  相似文献   

17.
列宁、斯大林之后苏共意识形态的嬗变,历经赫鲁晓夫时期的舛驰、勃列日涅夫时期的僵化、戈尔巴乔夫时期的终结,最终导致苏共亡党、苏联解体,社会秩序陷入全面混乱。其结果是,人们的共产主义信仰被摧毁,社会主义制度被取消,西方的"和平演变"在苏联得逞。以苏为鉴,如果以教条的态度对待意识形态,如果对抽象的人道主义思潮放任自流,必然产生恶果。  相似文献   

18.
在65521部队的军史馆里,陈列着一块"雷锋和我们在一起"的专版,向参观者"讲述"了雷锋与该部3个战友"交往"的动人故事。参观者常常驻足于此,听着解说员的介绍,被照片背后的故事所深深感染。雷锋为他流下了热泪平凡而伟大的雷锋在日记里,记载了一位同样平凡而伟大的战友,他就是郑春满。但两人却素昧平生。郑春满,1950年10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成为高炮营的一名战士。小时候家境贫寒的郑春满,给地主砍过柴、养过猪,常常挨打受骂,饱受欺辱。这个苦大仇深的孩子,在党的培养下,在革命大家庭的熏陶下,逐渐成长起来。1957年7月,郑春满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在入党志愿书上这样写道:“我愿意把我的青春和热血,献给人类最伟大、最光辉的共产主义事业,为了实现党的最终目标,我不惜牺牲自己的鲜血与生命。”  相似文献   

19.
在井冈山,有一座纪念毛泽东和他的战友的雕塑园。其中英姿威武伫立于园门醒目处的,就是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何长工。他对中国革命的贡献,尤其是在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的光辉业绩,彪炳千秋,永留人间。南联"朱陈":初创红军担重任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血的教训中,深切认识到枪杆子的重要。  相似文献   

20.
《学习导报》2010,(20):20-20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毛泽东这首写于1957年的词《蝶恋花·答李淑一》,在中国早已家喻户晓。词中深情怀念的"骄杨"就是他的夫人和战友杨开慧。杨开慧纪念馆位于湖南省长沙县开慧乡开慧村,距长沙市约70公里,由杨开慧故居、烈士陵园、杨公庙、陈列馆四部分组成。陵园前方塑建了这座高3.8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