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郑玄是东汉时期著名的经学家,注经派易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对易学研究多有建树,本文仅就“太极”和“九六之变”问题阐述其易学思想。  一、关于“太极”  我国古代先哲很早就致力于世界本原的探讨与研究,先民曾以五行或五行中的某一行(如水)作为世界的本原。但就生成宇宙化生世界万事万物的最初本原而言,五行仍称不上最为原始的本原,而仅仅是具有抽象普遍意义及客观实在性的世界真正本原化生万物的某种基本物质而已。那么这种真正的本原是什么呢?在中国哲学史上,老子第一次提出了“道”的本原说及其宇宙生成和万物演化的理…  相似文献   

2.
(二)探求宇宙之大本大源 恩格斯说: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来说是本原的,组成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 青年毛泽东一九一七年在《〈伦理学原理〉批语》(以下简称《批语》)中曾经对这一问题作过回答,他说:“一人生死之言,本精神不灭、物质不灭为基础(精神物质非绝对相离之二物,其实即一物也,二者乃共存者也)”。他肯定世界上有物质与精神两样东西。后来他说自己早年曾经信奉过心物二元论,就是指的这种观点。  相似文献   

3.
轨迹     
浩瀚苍穹,无限宇宙。一颗蓝色的星球运行在天体的轨道上,孕育着生命和奇迹。公元2003年10月15日,地球依旧沿着轨道在公转,然而,就在他自转的同时,一艘白色的飞船挣脱了“束缚”,在太空中划出了一道很不起眼的轨迹,并成为宇宙中的一个新访客。飞龙在天——这个只用几十小时完成的轨迹,却是中国人几千年的梦想。中国人用自己的“神箭”,搭着自己的飞船“神舟”五号,载着第一位宇航员杨利伟,飞向太空,完成了中华民族的美好愿望。在国人还把皇帝奉为“真龙天子”的明代,一个叫万户的奇人,把自己捆在了自制的“火箭”上,随着一声巨响,他没有飞上…  相似文献   

4.
论心理学的科学观及其方法论意义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论心理学的科学观及其方法论意义丁道群一在阐述心理学的科学观之前,有必要对科学的产生和科学观的形成作一简要回顾。古希腊哲学一直奉行实体还原论或理智主义的传统,这种实体还原论的哲学追求用单一的“实体”、“本原”、“一般”来说明整个宇宙,认为只要把握了宇宙...  相似文献   

5.
西方传统本体论认为,本原是世界上万事万物的基础,是世界上万事万物由之构成、万物消灭后又复归于它的东西,世界的本原是物质或者是精神。但在海德格尔看来,哲学的根本问题并不是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而应该是“在”的问题。由此海德格尔重提了“在”的问题并深究了“在”的意义,批判了无根的西方传统本体论,反转了西方形而上学的整个方向。而当海德格尔运用现象学的方法,并找到了人(Dasein)这个“此在”的时候,他的有根的生存论思想终于建立了起来,从而也就完成了他对传统本体论的批判。  相似文献   

6.
中国文论中关于“气”的阐释,看起来五花八门,各自不同,但由于它是建立在一定的哲学体系之上的,是作家及文论家对文学进行哲学思考的一个重要范畴,我们也就可以从哲学的层面对其加以把握。本文据此作些初步探索。 一作为文学本体的气 文学的本体或本原是什么?这是每一位文论家都必须面临的问题。从文学反映论的角度来看,这实质上就是物质与精神、存在与思维的问题,它要研究文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关系。而从宇宙本体论上讲,我国儒学强调世界的本体是“气”(在朱熹那里是形而上的“理”,形而下的“气”)。张载认为:  相似文献   

7.
“无限宇宙是纯粹的思想创造物”。“无限宇宙不可知”。“无限宇宙的无限是形而上学的坏无限”。“无限宇宙是人类认识中心论的产物”。这些论点,是吴鹏同志在《关于“无限宇宙”的新探讨》一文(载于《学习与探索》1987年第3期,详见《新华文摘》1987年第8期。以下简称《新探讨》中向我们提供的。  相似文献   

8.
向军 《求索》2011,(12):147-148
《道德经》是一部有着宏伟完整思想体系的智慧之作,它以其特有的视角,探究了万物的本原、宇宙的形成、国家的治理等一系列重大的哲学和政治问题。“道”是老子哲学中的最高概念,也是老子哲学中最为根本的概念,要了解老子的思想及影响,必须首先探讨《道德经》之“道”,揭示老子“道”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9.
形而上学最初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一部著作的中译名。这个词的希腊文原字为“ta meta ta Physica”,意思是“在物理学之后”。《形而上学》这部著作是公元一世纪安德罗尼克根据亚里士多德的遗稿编纂而成的。之所以起这样一个书名,是因为亚里士多德在此以前曾写过一部《物理学》,它是研究宇宙中具体事物运动规律的。而安德罗尼克在编纂过程中把亚里士多德专讲宇宙的本原和普遍规律等抽象问题的内容放在《物理学》之后,起名就叫做“在物理学之后。”中世纪时有人把“在物理学之后”合成一个词,如果直译成汉语,应该是“后物理学”。此书在明朝时传入我  相似文献   

10.
宇宙浩瀚,生命短暂,每当夜深人静,我常扪心自问:忙忙碌碌所为何来?你是否怅然若有所失?生命到底在追求什么呢?是自己快乐,还是别人快乐?有人告诉一位不快乐的国王:“找到世上最快乐的人,然后穿上他的衬衫,你就会快乐了。”后来,国王终于找到了世上最快乐的人,可是他却穷得连一件衬衫都没有!有人在求道的路上,遇到一位卖点心的老婆子,遂趋前向老婆子要点心。老婆子问:“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亦不可得,你到底要点哪个心呢?”我们忙碌了一生,要点的,究竟又是哪个心呢?有一位货车司机,每天都载花到花市拍卖。有一回,他载了女儿去上…  相似文献   

11.
王强 《求索》2008,(11):118-120
《黄帝四经》提出“道生法”的命题,暗含着老子的宇宙本体论向宇宙生成论的转向,它继承了老子的“道”论,吸收了古代的阴阳学说和气论。“道生法”的命题包含了“推天道以明人事”的思维方式,在理论形态上集中体现为对“阴”与“阳”的反思。老子的宇宙论虽然是为了建立人生行为、态度的模范所构造,但他所说的“道”、“无”、“天”、“有”等观念,主要还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性格。而《黄帝四经》宇宙论的意义渐向下落,向外展开,“阴阳”成为宇宙万物化生的根本动力,由动力又逐步转化为宇宙生成的法则,以此来完成了“道生法”的宇宙生成逻辑。  相似文献   

12.
吴鹏同志题为《关于“无限宇宙”的新探讨》的文章(以下简称“吴文”,载于《学习与探索》1987年第三期),对哲学意义上的“无限宇宙”提出了质疑。我认为,吴文试图以物理学的有限宇宙来否认哲学的、无限宇宙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13.
论古代彝族的宇宙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广泛流传于贵州毕节地区的《宇宙人文论》、《彝族源流》和《西南彝志》 ,在气一元论的基础上 ,系统地阐述了彝族先民对宇宙本原、人类起源以及宇宙万物产生和发展变化的认识 ,因而它们可以看作是古代彝族宇宙论哲学的代表作。指出这些哲学典籍蕴含了自古以来彝汉文化交流的大量信息 ,彝汉文化都可能溯源于伏羲画卦 ,彝族宇宙论是源远流长的彝汉文化交流的一个具有多层民族文化信息的智慧之果 ,它最早萌芽于春秋末年 ,形成于明代后期 ,较之汉族宇宙论的形成要晚两千年左右。从这一角度讲 ,彝族宇宙论是汉族宇宙论的“流” ,而不是“源” ,然而它却具有比较完整的朴素唯物主义、比较深刻的辩证法思想和系统论认识方法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台湾当局领导人上台至今已有两年,如果对他的大陆政策进行回顾,就会发现它的轨迹:他走的是一条危险的“边缘路线”。这条路线早在他上台的第一天开始就已经确定下来了,这就是:以“四不一没有”为“下线”,以不接受“一个中国原则”为“上线”,只要不突破这两条线,就要极力靠着“下线”的边  相似文献   

15.
《中国青年报》近日报道了山西省临汾市公安局原局长邵建伟因受贿被一审判处有期徒刑9年的案例。“在邵建伟被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前,他禁不住流下了愧疚、悔恨的泪水、他真诚地向组织请求,做‘反面教员’来教育大家,警示大家”。从拒收100元感谢费到敛财480余万元,邵建伟在其忏悔书中讲述了其堕落轨迹和心路历程,可以概括为“四阶段说”。其实透过这个“四阶段说”,我们看到堕落和犯罪恰恰是“无阶段”的。邵的忏悔书思路清晰,概括能力很强,他说在接受钱物的过程中,自己经历了这样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全部拒绝;第二个阶段,收了心不安,不收心…  相似文献   

16.
《新华文摘》1987年第8期在《论点摘编》的栏目中,向我们介绍了这样一个论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未做过“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的结论。这一论点出自王守义、荆学民同志的文章:《对“世界的本原是什么”问题的思考》(载《山西师大学报》1987年第2期)。文章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什么”与“物质与意识何者第一性”,这是“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问题。混淆它们的本质差别,会造成“理论上的一系列混乱”。“世界本原”问题的提出和存在,是建立在科学尚未分化或分化还不发达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哲学的角度对自然法这一西方法哲学史上重要的法哲学观念作了探讨。作为一种法哲学观念,自然法观念的萌芽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早期的自然哲学时期。笔者认为,早期的自然哲学家在对宇宙万物本原及宇宙秩序和规律的探讨中孕育出最早的自然法观念。赫拉克利特对“逻各斯”的发现标志着早期自然法观念的萌芽。  相似文献   

18.
以世代理论为视角,探索青年群体在元宇宙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作为重大社会事件和社会情境的“元宇宙”,将人类世代区分为“前元宇宙世代”和“元宇宙世代”,并存在“世代转换”和“世代更替”的可能性。“元宇宙世代”的本质属性是“玩工社会”,“元宇宙世代”可以通过兴趣爱好寻找职业,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和应变力,进行“边玩边工作”的社会活动。通过“元宇宙特区”建设推动元宇宙的落地,在“元宇宙特区”中,以青年群体为主体的“元宇宙世代”作为生力军应发挥主体作用,促进人类在元宇宙的持续存在和发展。而作为人类生命存在的基础,生活和生计合二为一的“元产业”将是元宇宙和“元宇宙世代”的存续之道。  相似文献   

19.
释魅     
魅字在汉语里有两解:一是“鬼之为祟者”,转意为魅惑;二是指吸引人、使人陶醉的特质,谓之魅力。前者为贬义,后者为褒义,这是钱钟书所说的语言“背出分训”的典型例子,如“乱”兼训“治”之类。在古人眼里,大自然恰恰具有这种双重的“魅性”。克雷特(A.C.Kruijt)指出,原始人觉得自然物拥有神秘的灵性,似乎有一个能够到处渗透的弥漫本原,一种遍及宇宙的力量赋予万物生命,  相似文献   

20.
’92新闻透视:北京摇滚青年的文化命运杨长征1992年是令人注目和回味的。年初,“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南巡讲话给沉寂一时的中国政治、经济生活,注入了新的血液,激荡起阵阵呼唤加快改革开放步伐的浪潮。当代中国的青年文化市场是从不甘寂寞的。尽管它有自身的运行轨迹和超前的指向,但始终是社会生活与心态的最敏感的神经,在主体政治文化的刺激下跌岩沉浮。在1992年渐趋宽松的氛围中,随着“股票潮”、“第二职业热”、“王朔现象”、“影视明星大追逐”、“张艺谋电影解冻”,一直身分不明的摇滚青年们带着特有的冲动,再次闯入社会文化的大舞台,吸引着新闻舆论界凝视的目光。崔健“从头再来”1992年1月2日《北京青年报》“乐土”栏登了一篇豆腐块似的“崔健谈心片羽”。崔健说:“常有人拿许多乐手的音乐和我作比较,或问我受了什么启发”,“爱觉得像什么,像哪儿的音乐都随他,至于我,我说这是‘北京的’。”崔健,这位是是非非的中国摇滚乐“无冕之王”,自1990年为亚运会义演嘎然而止一年多了,肯定有不少忙于生存的人已将他忘却。猴年伊始,“火爆”的《北京青年报》以不引人注意的方式,传出崔健的只言片语,多少有些投石问路的味道。果然,5个月后,该报发表了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