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云霞 《中国减灾》2014,(10):10-13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各类极端灾害事件发生频率明显提高,我国正面临更加巨大的自然灾害风险。灾情信息管理作为一项基础业务,支撑着防灾减灾救灾各项工作,在防灾减灾救灾全局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灾情是我国基本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灾情信息管理是综合防灾减灾救灾整体实力跃升必由之路的实践认识,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  相似文献   

2.
<正>国家自然灾害灾情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灾情管理系统")是基层开展灾情信息采集、处理、分析等工作的基础业务平台,2009年6月1日正式在全国上线运行。为帮助县乡灾害信息员开展网络灾情统计报送工作以及各级灾害信息员修改灾情快报过程中错误的灾情信息,现就操作难点进行详细解析。  相似文献   

3.
<正>灾情信息管理工作是做好救灾工作最基础性的工作,直接关系到救灾工作的顺利开展,关系到受灾群众的切身利益。近年来,福建省南平市民政局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积极探索,不断提升灾情信息管理水平,取得了一些成效。为进一步做好基层灾情信息管理工作,现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合理核定人员编制。要主动向党委、政府汇报工作,积极与有关部门协调,争取领导和相关部门支持,重视民政队伍建设,着力解决基层民政机构、编制建设的薄弱环节,核定人员编制,合理配置干部,稳定基层民政干部队伍,缓解基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江苏省苏州市气象灾害频繁发生,雷雨、大风等自然灾害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较大损失.面对频发的自然灾害,苏州市各级民政部门更为重视灾情信息工作,通过建立制度、完善网络、加强合作、强化预警、注重培训等措施,全面提升了苏州市灾情信息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5.
张云霞 《中国减灾》2016,(5):17+16+18-19
正中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情已成为中国基本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灾情数据作为防灾救灾工作的基础支撑数据,其管理与服务能力直接影响着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水平。运用大数据理念,打造灾情管理与服务能力,提升灾情数据的获取和分析水平,推动灾情数据资源的开放与共享,将灾情大数据打造成新常态下防灾减灾工作提质增效的新动能,无疑对于完善国家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国家自然灾害灾情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灾情管理系统")是基层开展灾情信息采集、处理、分析等工作的基础业务平台,于2009年6月1日正式在全国上线。灾情管理系统为地方各级灾害信息员提供了自然灾害情况年报、受灾人员冬春生活救助情况报告的填报和审核功能。为帮助各地在填报时正确理解填报要求和掌握填报要领,现就操作难点进行详细解析。  相似文献   

7.
解析灾害信息管理——灾害信息管理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娜 《中国减灾》2006,(10):18-19
近期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因灾损失严重,因灾死亡人口等灾情指标的公布一时间成了敏感的话题,公众对相关报道反应非常强烈。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在整个灾害信息管理的过程中,影响灾情信息及时准确的主客观因素有很多,如何及时准确地报送和发布灾害信息也一直是各级民政部门积极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中国减灾》2006,(10):21-22
灾情上报工作是救灾救济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整个自然灾害管理金字塔型体系中起着基础性作用。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部门管理体制与地方管理体制之间的矛盾。一方面,《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制度》对灾情上报时间有严格的要求,县级民政部门要在第一时间了解掌握灾情,并在灾害发生后2小时内向地级民政部门报告,重大灾害可越级上报;地级和省级民政部门也要在2小时内向上级报告。  相似文献   

9.
灾情管理是民政部门的传统性业务和基础性工作,既是民政部门的职责,也决定民政部门在救灾工作中的位置和作用发挥。1993年,民政部与国家统计局共同制定出台《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制度》,并历经几次修订,对灾情报送流程、灾情统计指标解释、灾情报送时效性及规范性等多方面进行明确。同时,民政部建成了覆盖中央一省一地市一县的4级国家自然灾害灾情管理系统,实现了全国县级以上灾害信息员在统一的业务平台上开展灾情信息的采集、处理和分析等工作。  相似文献   

10.
《中国减灾》2013,(13):29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江苏省苏州市气象灾害频繁发生,雷雨、大风等自然灾害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较大损失。面对频发的自然灾害,苏州市各级民政部门更为重视灾情信息工作,通过建立制度、完善网络、加强合作、强化预警、注重培训等措施,全面提升了苏州市灾情信息管理水平。一、健全工作制度,灾情信息管理有效运行苏州市民政局始终把灾情信息管理工作作为减灾救灾工作的重要内容,着力建立健全了五项工作制度:一是灾情信息发布制度,明确了新闻发布的工作程序、发布渠道和要求;二是灾情上报制度,建立了三级报灾工作责任制,严格按照《国家自然灾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发生频度高,分布范围广。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进一步恶化,中国自然灾害呈现出极端气候事件频次增加、损失加剧、灾害连锁反应、多灾并发等特点,灾害形势日趋严峻,对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的威胁日益突出。据统计,1990—2012年间,中国平均每年因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约3亿人次受灾,倒塌房屋300多万间,紧急转移安置人口i000多万人次,直接经济损失2000多亿元。  相似文献   

12.
《中国减灾》2012,(17):50-51
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自然灾害多发,救灾工作任务十分繁重。特别是近几年,受气候异常影响,旱灾、风灾、虫灾、雹灾、洪涝等自然灾害发生频次明显增多,给农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极大困难。为提高灾害应急救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发生频度高,分布范围广。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进一步恶化,中国自然灾害呈现出极端气候事件频次增加、损失加剧、灾害连锁反应、多灾并发等特点,灾害形势日趋严峻,对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的威胁日益突出。据统计,1990-2012年间,中国平均每年因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约3亿人次受灾,倒塌房屋300多万间,紧急转移安置人口1000多万人次,直接经济损失2000多亿元。  相似文献   

14.
《中国减灾》2007,(1):F0002-F0002
2006年,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尤其是台风和旱灾等极端性气候事件来势猛、强度大,灾害损失严重。综合各项灾情指标判断,2006牟是本世纪以来我国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一年,也是1998年特大洪涝以来灾害最为严重的一年。一年来,国家减灾委员会、民政部针对各地灾情,按照《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规定启动应急响应40次,其中四级响应32次,三级响应8次。灾害发生后,国务院相关部委及时应对、密切配合,全面部署抗灾救灾工作,各地政府也及时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全力开展抢险救援和灾后救助工作。2006应急响应在行动$国家减灾中心…  相似文献   

15.
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自2003年成立自然灾害救助中心以来,根据国家减灾规划,组织开展了灾害信息员培训,通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总结了一些经验,也发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当前基层灾害信息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临澧县位于湘西北,澧水中下游,东、西、南三面环山,总面积120343.2公顷,境内澧水、道水横穿其境,山丘岗平纵横交错。全县辖18个乡镇(区),339个村(居)委会,4039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45.1万,其中农业人口36.6万,耕地  相似文献   

16.
《中国减灾》2012,(7):37
延安市属陕西省自然灾害多发区,如何做到及时掌握灾情、启动预案、落实自救措施,是提高灾害应对能力的关键所在。在长期的灾害应对历练中,延安市着力加强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把灾害预警触角延伸至最基层,畅通了灾情信息传递渠道,有效提高了抵御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正国家自然灾害灾情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灾情管理系统")是基层开展灾情信息采集、处理、分析等工作的基础业务平台,于2009年6月1日正式在全国上线运行。为帮助地方各级灾害信息员掌握灾情管理系统的填报要领,现就操作难点进行详细解析。  相似文献   

18.
《中国减灾》2014,(5):52-53
正问:如何做好灾情统计报送工作?答:灾情统计报送工作的基本要求就是要及时、准确、规范地反映自然灾害损失情况和救灾工作开展情况。所谓及时,就是灾害发生后,第一时间收集、整理、上报信息。这里的"第一时间",是指采取一切  相似文献   

19.
<正>自然灾害应急救助工作是我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二〇一四年我国各类自然灾害多发频发,我国的自然灾害应急救助工作在不断健全救助制度、迅速启动救灾响应、及时下拨救助款物、提高科学决策支撑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灾工不断应、显著效  相似文献   

20.
马旦珠 《中国减灾》2012,(5X):57-57
<正>十年锐意进取,十年风华正茂。十年硕果累累,十年春华秋实。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从2002年成立至今,走过了10年的发展历程。作为承担中国减灾救灾信息交流、技术支持、政策咨询、人员培训和基础研究等职能的专业部门,中心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新形势下,根据国家防灾减灾工作的需要而设立的。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自成立之日起,就与中国的防灾减灾事业发展同步,担负起培训防灾减灾管理人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