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国共两党关系的调整,中共采取了不同的抗战动员政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之前,中共独立自主地开展了抗战动员,形式或明或暗。统一战线建立后,两党配合密切时,抗战动员做得有声有色;当两党磨擦产生时,抗战动员暗中鼓动,做到了不露声色。从动员对象看,全员覆盖,有的放矢;从动员机制看,借鸡生蛋,双管齐下;从动员形式看,方式灵活,激发了各阶层抗战热情;从动员效果看,为抗日战争凝聚了人心,也为中国抗战胜利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2.
王锋 《党史文汇》2014,(6):43-46
正抗战前的"党"与学校学校是政治社会化的重要场所,中国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学校的政治功能和教化作用。科举制的推行,更使学校与政治紧密关联。可以说,"道"、"治"合一是几千年来绵延不绝的传统。但是,民国初年,一方面由于军阀混战、政局动荡,国家权威衰落;另一方面,由于各种势力只重视军事,尚未意识到向民众尤其是青年学生进行意识形态宣传的重要性,加之科举制废除所产生的深刻影响,一时政治对学校的干预急剧减少,"传统"似有中断的趋势。1919年的五四运动改变了这种状况。国民  相似文献   

3.
梁严冰 《党的文献》2017,(2):92-101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先后创建了十多所不同类型的院校,这些学校不仅都是边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教育。边区高等教育中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革命实践经验紧密结合;邀请党中央领导人及边区负责人到校兼课或演讲;讲课方法及具体学习形式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翻译出版了一批马列主义经典著作。边区高等教育中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与任务所决定的。在边区高等教育中开展与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使广大青年廓清了马克思主义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界限,并逐渐成长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普及、宣传和提高,为新中国干部教育奠定了坚实基础、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4.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一直是抗击日本侵华战争的中流砥柱。日本侵略者对之极为仇视并妄图扑灭。为此,日本政府、军方乃至于一些民间侵华机构长期搜集相关情报并据以作出叙述、分析。这些资料所涉及的大量史实及当时日方的态度,在今天反倒成为历史见证,充分反映出这样的历史事实:中国共产党在九一八事变后是东北抗战的主要发动者和领导者,广泛发起并有力领导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而在七七事变爆发后促成了全面抗战的局面,围绕抗日战略提出了持久战这一正确指导方针,大力动员和组织民众,领导军民英勇奋战,建立和不断扩大抗日根据地,同时坚决反对投降及消极抗战,为最终战胜日本侵略者作出了伟大贡献。从上述资料中还可看到,日本在其侵华战争败局开始显露之时,已有人预感到中国的未来将由中国共产党来肩负。  相似文献   

5.
卢毅 《党的文献》2020,(3):114-117
网上不时流传的所谓"抗战期间日机从未轰炸过延安,日军也未进攻过延安"的谣言,与当年国民党的造谣诬蔑如出一辙。事实上,抗战期间,延安曾经遭到日机的多次轰炸,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陕甘宁边区的积极应对下,延安军民不仅减少了损失,还把日军炸弹的碎片和未爆炸的炮弹加以利用,变废为宝。抗战期间,日军曾企图攻占延安并多次进犯,但均未得逞。铁的事实证明,所谓日军从未轰炸和进攻过延安的说法是根本站不住脚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的社会公信力有了极大的提升,普通民众对中共的认可程度不断提高,中间派人士增加了对中共的理解和支持,全国人民对中共领导抗战的期望值空前提高.中共社会公信力提升的主要原因,一是中共组织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凝聚全民族的力量,提高中共的政治声誉;二是中共发动人民武装,建立抗日根据地,提高中共在下层民间社会的影响力;三是中共积极参与和领导民主宪政运动,推进政治民主化进程,有力地争取社会中间势力的同情和支持;四是中共注重发展自身力量,加强自身的建设,提升进步势力在中国社会中的比重.中共社会公信力的提升体现了始终注重和强化全民族的社会动员、始终坚持和代表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始终致力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任务、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全面抗战时期是中共宣传思想工作日趋成熟的重要时期。《群众》周刊以宣传中共的路线方针政策为主旨,在国统区的宣传工作,体现了中共宣传的灵活性和原则性。全面抗战初期,中共在国统区的宣传主要侧重于两党"合作"方面,宣传内容上侧重宣传国民党的正面抗日,同时对国民政府的抗战政策提出一些批评与建议。抗战中期,中共在国统区的宣传主要侧重于两党"矛盾"方面,宣传内容上对国民党反共、对日妥协倾向进行抨击,同时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战后期,中共在国统区的宣传又侧重于两党"合作"方面,要求民主反对独裁,继续团结国民党共同抗日。  相似文献   

8.
抗战时期中共民主政治建设的当代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建立了各级抗日民主政权,为党夺取全国胜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抗战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的启示是:民主政治的建立是加强政党执政合法性的根本途径,民主政治的发展是提高行政效率的重要手段,民主政治的完善必须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是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前提,没有监督就没有民主。  相似文献   

9.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学习活动的开展,建立了比较健全的学习组织、学习机构,制定了比较完善的学习制度;从实际出发,形成了灵活多样、因地制宜的学习形式和方法;坚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其它科学文化知识相结合、与总结历史经验相结合的学习内容.这种学习活动的组织模式,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中,为毛泽东思想的确...  相似文献   

10.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学习活动的开展,建立了比较健全的学习组织、学习机构,制定了比较完善的学习制度;从实际出发,形成了灵活多样、因地制宜的学习形式和方法;坚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其它科学文化知识相结合、与总结历史经验相结合的学习内容。这种学习活动的组织模式,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中,为毛泽东思想的确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共运用反日统一战线策略在东北地区坚持抗日,引发日本方面的高度关注。日方观察到,中共起初灵活运用下层统一战线策略,领导团结东北抗日武装力量进行抗日斗争。1933年1月,中共中央发出"一二六指示信"后,中共东北党组织开始实施"反日的统一战线"策略,使东北的抗日斗争迎来新的突破。中共将党领导下的赤色游击队和红军改编为人民革命军并联合或改编其他抗日武装共同抗日,在农村的政权建设从创造苏区转变为建立人民革命政府,在宣传与苏联的关系时从"武装保护苏联"调整为"实行中国民众与苏联兄弟友谊的联盟"。基于大量观察分析,日本方面关于中共反日统一战线策略,在策略的性质、领导者、活动对象方面形成了一些认识:中共在东北实行的反日统一战线策略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雏形;中共始终是反日统一战线策略的有力领导和坚强核心;中共反日统一战线策略极大限度地动员了中外民众共同加入到反日战争中。日方的观察进一步证明,自九一八事变起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抗日斗争,积极凝聚民族力量,是夺取抗日战争胜利的民族先锋。  相似文献   

12.
曾经在土地革命后期被破坏殆尽的中共四川地下党组织,到抗战之初借助新的形势开始重建,并取得较大成就。在重建的过程中,四川地下党组织充分利用新的民众救亡组织形式,旧有失散党员的线索与关系网络,并采取有力的组织手段,一度实现迅猛发展。但在组织急剧膨胀的过程中,也出现不少问题,包括党员严重不纯、组织效率低下、党员作风浮夸、组织凝聚力不强、合格干部严重匮乏等。在随后日益恶化的客观环境的逼迫下,以及上级机关的指导下,四川地下党开始有针对性地自我整顿,初步解决了组织力涣散和干部匮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医疗救助工作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宋庆龄于1938年创建保卫中国同盟,动员国际力量援助中国革命,向全世界募集医疗器械、药品、现款及其他救援物资支援中共。与此同时,在宋庆龄和保盟的帮助下,抗日根据地建立起多所国际和平医院以及医学院校,构建起了一个覆盖根据地全体军民、高效现代的医疗卫生体系,为中共战时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4.
上海浙江中路137弄1号,在解放前曾有个“富川商号”,主要业务是采购上海商品运往四川销售。50多年前,中共设在上海的地下经济机构——华益公司,最先就在这里开张。公司的“老板”,是共产竞员肖林和他的妻子王敏卿。  相似文献   

15.
政治信仰“是指将来要实现的一种社会制度”,也包含“关于为什么要和怎样才能实现这种社会制度的思想”,是人们对政治目标和学说的崇敬、仰慕、坚持和奋斗。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理想信仰的党,从建立的那天起,“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6.
抗日战争期间,苏联出于国际主义和维护自身战略安全的双重目的,通过共产国际向中国共产党提供了一定数量的财政援助.1931至1937年局部抗战期间,苏联通过共产国际在上海的分支机构,向中共中央提供了161万美元和210万卢布的资金;而在1937至1945年全面抗战期间,苏联和共产国际通过汇款、委托专人转交等方式,向中国共产...  相似文献   

17.
全面抗战初期,中共未能注意黄帝符号的独立阐释对政权合法性论证上的意义,在黄帝宣传上多次遭受挫折。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在黄帝陵资源上的排斥举动凸显了中共自身文化资源与黄帝作为民族国家始祖所需要求上的差距。在多次尝试运用黄帝陵符号未果后,中共开始寻求黄帝符号新的阐释路径。在新民主主义文化理念的指导下,中共同知识分子积极合作,通过将黄帝文化资源的地域范围扩大至陕北边区,以黄河为纽带,尝试发现黄帝与延安之间的联系。与此同时,唯物史观指导下的历史研究对黄帝时代意义的抽象提炼,证明了黄帝与中共的精神传承关系。中共黄帝符号构建的形成,表明团结各方力量,充分利用因时制宜的各项策略与机构的外部形塑作用,是中共在战争特殊时期改造传统文化符号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18.
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地下党组织自身建设与群众组织策略发展成熟和正确运用的时期。适应沦陷区和国统区城市环境的变化以及党组织的状况,改变自身组织形式与领导方式,坚决执行"荫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方针;在险恶的环境中,采取灵活多样的组织策略,创立并利用各种形式开展组织和团结群众的工作;在缺乏民主政治资源的条件下,地下党组织以共产党员的"三勤""三化"融入社会并在社会扎根的方法以立足,并进而开展党的群众工作。这些策略不仅使城市地下党组织隐蔽了骨干、积蓄了力量、争取了人心,而且也为抗日战争后期党组织的发展积蓄了充分的组织力量。  相似文献   

19.
关于什么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可以有很多种概括,从建党的最根本目的来说,概括成想方设法让老百姓过好日子的历史更好一些。中国共产党90年的发展历程显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能出好主意,想好办法,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只有坚持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才能使国家富强起来,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只有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始终保持和不断发展党的先进性,才能使老百姓更加信任,团结一致,共同奋斗,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只有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各职能部门相互协调,正确处理社会矛盾,才能使社会更加和谐,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相似文献   

20.
抗战时期,苏联与中共的意识形态关系比较复杂。意识形态既是维系双方关系的纽带,又是存在分歧的一个根本点。双方在意识形态上有过相互支持,但也有深刻的矛盾。苏联对中共在意识形态上存有偏见,习惯于以教条化的态度审视中共的性质,对中共在党的建设上的创造精神作出非马克思主义的评估。中共则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方向,勇于打破教条主义的束缚,表现出一个走向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独立自主精神。双方意识形态关系总体呈弱化趋势,其隐含的必然性就在于: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基本原理,只有与具体国情相结合才能体现其生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