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私了”在一些民事纠纷的解决中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如今,很多民事诉讼案和一些刑事案件则通过受害人和犯罪嫌疑人双方或者借助于中间人的操作,在一定的附带条件下“私了”了。“私了”是福?是祸?  相似文献   

2.
来信摘录     
注意农村犯罪“私了”隐藏的问题 湖北 三元 一些农村发生犯罪案件后,被害人与犯罪分子“私了”的现象比较普遍。“私了”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有些犯罪分子利用人们怕打击报复的心理,软硬兼施,恐吓加上金钱诱惑,那些贫困的受害者只有含泪默认;二是有些地方因为种种客观原因使得  相似文献   

3.
目前,在农村,特别是在比较偏僻落后的农村,发生矛盾纠纷甚至刑事犯罪后,当事人不是运用法律手段“公断”,而是用“私了”的方式解决。这种现象非常普遍。“私了”现象不  相似文献   

4.
用法律来保护自己是每个公民应该享有的权利,但有些人面对不法侵害,却放弃了法律这个武器。在受害以后,往往采取与犯罪分子“私了”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使少数犯罪分子逍遥法外,上演了一幕幕悲剧。(一) 在“私了”案件中,以“钱”作为达成“私了”砝码的为数不少。前不久,浙江省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钱师尧、钱云枢等5名强奸  相似文献   

5.
《时代潮》2004,(4)
面对“抓住小偷”还是“防备小偷”,乘务员选择了后者,这其实是一种错误的行为,纵然小偷在你车上没有得手,那么在其他车上呢?如果说是小偷天天上车,那么即使天天进行“扒窃预报”也难免会“大意失荆州”。如果  相似文献   

6.
“私了”指纷争双方为了谋求自身的利益,授意对方以某种有利可图的条件来交换,以平息纷争为诱饵,让对方逃避法律追究和道德遣责的这样一种行为。一些不太严重的纠纷,通过协调双方当事人“私了”和解,可以节约司法资源,促进社会和谐。而对那些严重而复杂的纠纷,如果仍寄希望于“私了”,其弊就明显大于其利,甚至容易成为社会主义法治进程中的障碍。  相似文献   

7.
警察与小偷是一对矛盾体,就像猫与老鼠一样。 小偷也懂“业精于勤”的道理,手勤、脚勤、“技术”不断提高,老百姓遭了殃,警察跟着忙坏了。有关部门曾有过统计。一年的刑案,一大半是盗窃案。百姓对小偷有着切齿之恨。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警察也在研究对手,“知已知彼,百战不殆”。摸清了小偷的路数,将其一一化解,告知百姓,百姓多一些防范手段,小偷少一些“成功”的机会。警察也少办几桩盗案。  相似文献   

8.
因工受伤后和单位签了私了协议,还经过了公证,定残后却发现能获赔的费用巨增60万,这样的协议能否撤销?今天上午,大兴法院认为该协议显失公平,判令撤销了吕先生和某设备租赁公司的“私了”协议。  相似文献   

9.
薛振泉 《新东方》2000,(8):40-40
巴西警方抓住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小偷。这个小偷不仅印有自己的名片,而且喜欢四处分发。这个小偷专偷“宝马”牌豪华轿车。他一旦相中并且偷走了某辆轿车后,他会把自己印制的精美名片悄悄地寄给轿车的主人。他的名片非常的特别:上面赫然印着自己的公司是“盗窃和抢劫有限公司”;公司的地址:666犯罪大街违法花园;自已的头衔当然是“小偷”了。  相似文献   

10.
小偷告失主 2002年4月3日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节目报道:某村民刚买的一辆新摩托车被盗,经查系自己邻居所为,当即向公安部门报案。小偷为逃避法律追究,与失主签订了一份合同:“小偷退还失主摩托车,并补给失主3000元,失主不再追究此事。”但司法部门还是将小偷拘捕归案,并判有期徒刑一年零九个月。小偷刑满释放后,欲向失主索回2500元,被失主拒绝。小偷一纸诉状将失主告上法庭,要求追回自己的3000元。经审理法院判决如下:“令失主将3000元交出上缴国库,并对失主与小偷各罚款500元。”  相似文献   

11.
休闲长廊     
我也没办法 警察在市场的人群中抓到了一个小偷,他们把他带到法官那里。原来,这小偷才放出去不久又作案了。法官说:“你不记得我对你说过,我再也不愿见到你吗?”“记得,可我也没办法。”小偷说,“我把你的话跟他们说了多遍,他们就是不听。”  相似文献   

12.
艾滋病、小偷与立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艾滋小偷”正在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艾滋小偷”对他人的种种不法伤害,是 现阶段一种新的违法行为,造成实际传染后果的应当构成犯罪。“艾滋小偷”不仅犯有盗窃罪,同 时又伴有吸毒、贩毒、嫖娼、敲诈、抢劫等多种犯罪。我国应尽快修改和完善《刑法》、《看守所条 例》、《强制戒毒法》、《传染病防治法》、《监狱法》等法律法规,早日出台《艾滋病防治条例》,以便统 一监管和及时惩治各类艾滋病犯罪。  相似文献   

13.
刑事私了行为对我国法治权威性和公正性造成负面影响。为完善对刑事私了行为的法律规制,应对轻微刑事案件私了行为进行合法化,将刑事私了行为纳入从重处罚情节,并承认刑事私了行为中民事赔偿部分。  相似文献   

14.
“任天堂”之迷 佛罗里达州有一名小偷很爱玩任天堂电子游戏机。有一次他私闯空门,看见屋里有一台“任天堂”,一时技痒,忍不住坐下来就玩,没想到欲罢不能。等屋主回来,从窗外瞥见情况不对,马上报警,把小偷捉个正着。据警方称,这名小偷已有过一次同样的纪录。  相似文献   

15.
小偷偷东西,失主追赶,小偷摔倒死亡,失主竟然还要被起诉?乍一看,这确实让人无法理解,也难怪网友吐槽:“被偷了东西,难道我只能默默欢送,并且祈祷他一路平安?” 显然,网友的感叹是很情绪化的.小偷偷东西,该不该追?答案是肯定的.追小偷以及拿回失物,这是制止违法犯罪的正常与正当行为,但追小偷并不是没有行为界线,更不是用相关追、打等行为,致小偷于死地.  相似文献   

16.
“撞了白撞”被否定,发生车祸先救人交警拖车不收费,拖车损坏要赔偿高速飙车要重罚,电动车告别“黑户”守法司机受奖励,城市都要设盲道交通事故可“私了”,抢救费用有新解  相似文献   

17.
笨牛 《中国保安》2005,(6):30-32
安徽省合肥市有一位摄影记者,在街上被小偷掏包后突发奇想:偷拍小偷,把“钳工”们的行为公之于众。这位记者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拍下了小偷们的偷窃过程。——贼有“第三只眼”,偷拍屡次失败。——苦练功的记者,还是斗不过小偷。——守株待兔,小偷终于进了记者的镜头。——假奶奶的精彩表演、亲密恋人的高超偷技、5岁小男孩的边玩边偷……都曝光在世人面前。38岁的刘兵生是个老摄影记者了,肩上背个摄影包,脖子上永远挂个照相机,他是走到哪儿拍到哪儿,觉得只有这样才不会漏掉最精彩的瞬间。有一天,刘兵生在大街上抢拍一个突发事件,完工后急急…  相似文献   

18.
6月15日凌晨2时许 ,居住在漯河市海河路郾城国税局家属楼的李某半夜醒来 ,发现楼下停放自行车、摩托车的小平房前有小偷活动 ,李某立即叫醒邻居并拨打了110 ,小偷闻讯逃窜 ,居民们发现小偷正在给防盗门“输水”。输水的工具和方式跟医院一模一样 ,门框上方吊着输液瓶 ,针头插在锁孔里并用胶布固定 ,液水输进锁芯发出“滋滋”的声音。随后赶来的公安民警判定说 ,输液瓶里装的是浓硫酸 ,小偷想通过化学反应把锁芯腐蚀掉 ,借此打开防盗门。现场正在“输水”的防撬门有两个 ,多余的液体从锁孔渗出在地上湿了一大片 ,显然针头已插上多时。…  相似文献   

19.
1999年国庆节,对全国人民来说,是欢乐的节日,而对徐州市体委原主任王铜山而言,却是痛苦的日子。原因不是别的,他家百万巨款被盗,是小偷揭开了他这个“勤俭公仆”的面纱,小偷,成了他仕途中的“克星”,成了他人生的“滑铁卢”。  相似文献   

20.
拯救小偷     
一边是失去理性的群众仍在高喊“打死他”.一边是失去理性的小偷在众人的怒喝下更加惊恐而走向深渊,本着一个民警以人为本的职责,我们在刹那间做出了人性化的抉择:挽救小偷比抓住小偷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