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民论坛》2022,(6):12-13
深刻领会“国之大者”的重要内涵、深入贯彻“国之大者”的内在要求,是推动“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的关键一步。面对更加艰巨繁重的历史任务,面对越加复杂的风险考验,广大干部要始终胸怀“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既要准确把握“国之大者”的关键所在,又要在“国之大者”中找准奋进坐标,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使“国之大者”真正了然于胸、笃定于行。  相似文献   

2.
国防安全是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国之大者”,与作为中心任务的经济建设等其他“国之大者”历来有密切关系。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和果断部署下,确保支撑国防安全的“国之大要”坚实有力,为国防安全各方面的“国之大计”的合理布局和有效实施提供了可靠的器物和制度保障,为护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领域的主要理论创新观点有:“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实现中国的现代化,本身就是最大的政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  相似文献   

4.
于林惠 《群众》2022,(10):70-70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校的职责使命。学校纪检监察机构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国之大者”,善作“分内小事”,通过具体的人和事,做实政治监督,把履行监督首责同立德树人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以监督工作高质量推动教育教学工作高质量。“分内小事”蕴含“国之大者”。“国之大者”,就是“政之要者”“责之重者”。  相似文献   

5.
经济工作是党的中心工作,党的执政能力首先表现为党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对于各级领导干部来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适应新时代要求,必须提高政治站位、更新发展理念、坚守底线思维,这是新形势下领导干部经济工作能力的集中体现。提高政治站位,就是要牢记“国之大者”,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更新发展理念,就是要贯彻落实习近平经济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守底线思维,就是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在经济工作中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相似文献   

6.
党和国家重要文献中的“国之大者”逐步形成了“一概念一话语”的出场形式,即“国之大者”这一标识性概念和“国之大者”及其他概念组合衍生而成的话语。作为标识性政治概念,“国之大者”经历提出、形塑与发展的演进历程,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科学内涵和话语体系。在学术建构中,“国之大者”被阐发与解读为党和国家所关心的“大事”“大计”“大略”“大思”的根本问题以及“经邦”“纬国”“济世”的价值追求。中国政治话语中的“国之大者”具有相对稳定的概念内核,呈现出三种类型的表达方式与三个层次的使用形式。守正创新是“国之大者”话语生产的内在机制。理解“国之大者”是把握党中央与党的领导干部、党中央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关系的密钥。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国之大者”,明确要求对“国之大者”要心中有数。“国之大者”是指关乎党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大使命、大方向、大格局、大利益、大战略,是党和政府关注的最核心、最关键、最迫切的问题。“国之大者”是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要事,具有深刻的价值、理论和实践内涵,同时具有鲜明的时代指向。做到心怀“国之大者”,必须树立共产主义信念和远大理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锤炼共产党人的政治担当,恪守共产党人的敬畏之心,永葆共产党人的斗争精神。  相似文献   

8.
国之大者,事关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深刻理解和全面贯彻落实“国之大者”需要准确把握“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维护谁”的根本问题。明确“我是谁”就是要坚守初心使命,勇于自我革命,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明确“为了谁”就是要一切为了人民,让人民生活幸福,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明确“依靠谁”就是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和支持;明确“维护谁”就是要坚决维护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不断增强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相似文献   

9.
史俭松 《群众》2023,(12):56-57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树立求真务实的作风,具有追求真理、修正错误的勇气。”广大党员干部必须胸怀“国之大者”,旗帜鲜明地坚持实事求是,大力发扬真抓实干、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精神,真正解决工作实践中实事求是“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刘意 《长白学刊》2022,(4):36-45
习近平关于“国之大者”重要论述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大局观,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顺应时代发展而生,回应当代面临的现实问题,立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洞悉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中国共产党人治国理政的理论升华,蕴含了坚定不移讲政治、“算大账”思维。习近平关于“国之大者”重要论述内涵丰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其鲜明主题,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其价值取向,保护好生态环境是其重大责任,把握大势、敢于担当、善于作为是其行动方略。习近平关于“国之大者”重要论述意蕴深远,凝练了新时代党治国理政核心理念,为党的政治建设质量提升贡献智慧,指明了务实功、求实效的新航程,增强了党真正成为世界上最强大政党的底气。  相似文献   

11.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从环境保护理念到生态文明理念的转换,从对工业文明的科学扬弃到对推动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地位的认知发生历史性变化,并形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为基础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生态价值观、认识论、实践论和方法论的总集成,是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国之大者”的科学思想武器。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我国进入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2.
陈可可 《群众》2022,(3):30-31
<正>2022年全省宣传部长会议指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先行区,推动文化强省建设实现新跃升。贯彻落实全省宣传部长会议精神,镇江将牢记“国之大者”、捍卫“两个确立”,突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工作目标,突出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工作主线,扎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大力营造齐心协力迈向新征程的浓厚氛围,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指出:“党中央要求党的领导干部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胸怀‘国之大者’,对党忠诚、听党指挥、为党尽责。”“国之大者”秉持人民至上,彰显历史自觉,坚持实事求是,突出问题导向,强化战略思维,发扬斗争精神。理解“国之大者”的重要内涵和时代价值成为我们理解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点。这需要我们正确理解将现代化战略目标定为“政治目标”重要意义,把握党的领导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内在关系,牢记“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同时把发展问题提到全人类的高度来认识。  相似文献   

14.
《群众》2022,(11):6-7
<正>保通保畅工作是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畅通经济“内循环”以及保障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社会大局稳定的重要举措。江苏交通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交控”)会同公安、交通执法等部门作为全省高速公路里程运营保畅管理主体,始终牢记疫情防控是“国之大者”,深刻、完整、全面认识党中央确定的疫情防控方针政策,坚持“外防输入、  相似文献   

15.
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党的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紧贴全党的工作中心。邓小平同志曾说:“我们的政治路线,是把四个现代化作为重点,坚持发展生产力,始终扭住这个根本环节不放松,除非打起世界战争。”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服务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为经济建设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6.
《前进》2005,(6):1-1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是指导我们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应对更加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和各种新挑战的强大思想武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这一战略举措,是我国处…  相似文献   

17.
文化与经济协调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文化建设却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为此,客观分析和研判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创新为动力,推进重点领域文化改革发展;以传统为根基,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和创新性发展;以价值为核心,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以开放为手段,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以安全为保障,构建国家安全防范体系。推动经济强国与文化强国建设同频共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相似文献   

18.
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全国社会治安工作会议上,谈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时强调指出,全党同志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我们把这条基本路线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坚持“中心”不能动摇,坚持“两个基本点”也不能动摇,都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要紧紧围绕“中心”,抓好“两个基本点”,一个也不能放松。 江泽民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解决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恢复和转型升级的关键期,明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将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不断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建议: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强化引导市场预期;坚持创新驱动,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稳步恢复和推动消费;聚焦重点领域,积极恢复和扩大有效投资;促进外资外贸发展,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格局;防范潜在风险,保障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0.
《党建研究》2023,(7):21-22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天津大学党委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部署,提高政治站位,心怀“国之大者”,聚焦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对新时代高校工作提出的新使命新任务新要求,积极推进综合型、研究型、开放式、国际化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