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时代呼唤青年,新时代的青年展现风貌与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1))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培养民族情怀,展现全新风貌,树立担当意识,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一、新时代塑造新青年时代是青年发展最宝贵的沃土。回首百年前,青年囿于民族危机,空有一身本领难以施展。  相似文献   

2.
田丰 《人民论坛》2022,(9):26-29
党的青年政策始终与时代主题紧密相连,不同历史阶段的青年政策反映了不同的时代特征。从大革命时期的“到劳动阶级中去”,到抗日战争时期的“到延安去”,再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到祖国最艰苦、最需要的地方去”以及“到改革开放最前沿去”,党的青年政策实现了从个人引领到组织领导、从运动鼓励到制度建设的不断发展完善。当前,我们党的青年政策更加鼓励“回到青年中去”,即重视与关爱青年的发展,努力为青年提供更好的发展机遇和社会环境,让与时代同行的中国青年可以在新时代大有所为、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3.
王水雄 《人民论坛》2023,(23):135-138
中国式现代化的全面推进,离不开新时代中国青年的积极参与,需要特别注意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人格塑造。青年阶段作为一个极为重要的人格发展阶段,往往会让传统和新潮汇聚。由此,人类文明中一些新的萌芽可能会在青年群体中获得培育,并进一步发展壮大,与时俱进地推动人类文明演化进步。新时代新征程,理想的青年人格应坚持“以天下为己任”的时代使命感、“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更要具紧迫感和现实感,有意识地自律、自省、自我节制,稳健地迈向自我导向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王水雄 《人民论坛》2022,(16):42-45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被党和人民寄予了“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的殷切期望和时代重托。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而个体社会责任便是新时代青年应有的担当之一。营造勇担个体社会责任的新时代青年文化,需要助推青年个体健全权责平衡意识、增强生活现实感;优化群体互动、鼓励群体间竞争、注重亚文化沉淀的“程序公正性”;以系统性方法把握青年文化营造、将责任意识培育贯彻到青年成长全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5.
步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青年拥有更高质量的发展条件,更宽阔的人生舞台,更全面的社会支持。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新时代青年在面临着丰富人生机遇的同时也不可避免遭遇了诸多风险挑战。文章聚焦2022年,从新型城镇化、数字化时代、风险社会、老龄化社会等四个关系青年成长与发展的现实时空背景切入,关注“小镇做题家”“网络原住民”“985”青年、“90后”“00后”等四类青年画像,总结归纳了青年基层实践、青年人口流动、青年社会交往、青年粉丝文化、青年网络参与、青年社会心态、青年就业择业、青年教育焦虑、青年结婚生育、青年养老责任等十大方面的中国青年发展热点。“青年是标志时代最为灵敏的晴雨表”,通过本年度热点问题的回顾,从描述这些青年发展热点的现象表征入手,剖析现象背后产生的原因,以期如实地反映青年温度,为全社会开展青年工作提供青年真实图景,为开展针对性的政策研究和学术分析提供更多思考和启发,助力形成推动青年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贡献青春力量的强大合力。  相似文献   

6.
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也是一代代中国青年为之向往和不懈追求的伟大目标,正是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旗帜下,凝聚起了中华民族砥砺迸发的精神力量,唤起了无数青年胸中强国的梦想,使他们从一屋走到了天下,成为天之骄子、时代先锋。风雨如磐的岁月,青年是最早的觉醒者;血与火的革命斗争,青年是奋不顾身的冲锋者;祖国建设事业的队伍里,青年是最富朝气的突击队。一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相似文献   

7.
论江泽民的青年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泽民同志作为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面对世界性竞争的挑战,始终站在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历史高度,以深邃的战略眼光,时刻关注着青年,关心着青年,指引着青年。特别是在世纪交替之际,面对国际风云变幻和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他以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青年和青年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为依据,高瞻远瞩地提出了一系列体现时代主题,体现社会发展规律和青年自身发展规律的科学论述,为青年一代的茁壮成长指明了方向,形成了既蕴含青年本质特征,又体现时代特征的青年观思想。研究江泽民同志的青年观,不仅是当前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年工作的需要,而且对培养新世纪的一代青年,使他们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建功立业、成长成才,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催生了一代代青年的快速成长。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中国的青年将以更具时代特征的创新精神、通过"中国式奋斗",书写青春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9.
汪家军 《人民论坛》2020,(3):122-123
青年是时代最灵敏的晴雨表,引领好青年,就可以为国家发展、民族兴旺储备源源不断的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高校要加强青年价值观教育,引导青年坚定理想信念、练就高强本领,积极投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  相似文献   

10.
《人民论坛》2022,(Z1):12-13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归根到底在培养造就一代又一代可靠接班人。生逢伟大时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年轻干部要起而行之、勇挑重担,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真刀真枪锤炼能力,以过硬本领和高素质专业化在大有可为的新时代大有作为,在新征程上留下许党报国、青春无悔的奋斗足迹。  相似文献   

11.
黄涛  林林 《创造》2022,(7):31-34
<正>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明确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需要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人,用党的理想信念凝聚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人,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激励人,培养造就大批堪当时代重  相似文献   

12.
利他精神的培育在新时代具有新的意义,无论是人格的塑造还是道德的养成,利他精神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培育新时代青年的利他精神极其重要,是以责任担当书写伟大时代、以青春力量实现伟大梦想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3.
韩菲 《青年探索》2022,(2):91-99
“打工人”这一网络流行语生动地反映当代青年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是其共同兴趣和价值追求的创意性表达,广受青年追捧。各式“打工宣言”虽只是一场集体的话语狂欢,但描摹青年的生存困境,并以镜像的方式映射了其时代困惑。青年们一方面以自嘲的方式接纳自身,另一方面身陷资本逻辑、沉迷物质消费而无力抗争,呈现出“虚假的积极”。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青年及青年工作,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圆梦人”的新论断。“圆梦人”与当代“打工人”形成理论呼应,为解决当代青年问题提供理论指引。“圆梦人”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时代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青年问题的集中阐明。“圆梦人”不仅是一个具备理想性的逻辑建构主体,还是实践中集政治性和文化性于一体的现实存在,具备巨大的创造性力量,对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世界历史的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因此,有必要用“圆梦人”引领“打工人”,通过国家、社会和学校协同发力,培育青年群体的民族意识和责任担当,形塑具备健全理性人格的无产阶级新一代。  相似文献   

14.
《台声》2020,(17)
正伟大新时代,呼唤乘风破浪的弄潮儿。青春理想,青春活力,青春奋斗,是中国力量、中国精神的重要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确保党和人民的事业薪火相传的战略高度,关心青年成长成才,为做好新时代青年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怀揣远大理想、牢记党的嘱托、肩负时代使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奋勇向前。  相似文献   

15.
一、教学内容分析1.地位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四课“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一框题。第四课是全书的落脚点,是在回顾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进程,阐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应该如何在新时代继续走下去”的问题。本框题是第四课的理论逻辑起点,系统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阶段呈现出的新特征,为第二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第三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打下理论基础与铺垫。  相似文献   

16.
胡锦涛总书记在倡导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讲话中对“八荣八耻”进行了具体论述,“八荣”既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要求,又是社会主义人生观的具体要求,是新时期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应遵循的基本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马克思曾经说过:“一个时代的精神,是青年代表的精神;一个时代的性格,是青年代表的性格”。时代的变换,始终与青年的责任联系在一起,新时代的青年必须在正确的荣辱观指导下才能健康成长。青少年,特别是大学时代是一个特定的人生阶段,是青年学生立志立德的关键时期。当前,社会的深刻变革,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的相互…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善于理论创新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建党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在持续解决实际遇到的各种问题、同各种错误思潮斗争中进行理论创新,从而有力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两次历史性的飞跃,先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五大理论成果。这些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凝聚着一代又代共产党人智慧的理论成果是党和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倍加珍惜和长期坚持。我们从中得到的有益启示和经验为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不竭的强大动力,也是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的巨大力量。  相似文献   

18.
青年的责任     
花开了,草绿了,充满朝气和生机的五月来了。我们不仅迎来了春天的妩媚,还迎来了中国青年自己的节日———“五四”青年节。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虽然五四运动已过去83年,但是五四爱国、科学、民主的精神却代代相传,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为了中华民族的富强,奉献出青春、智慧和力量。在回顾和展望之间,我们蓦然发现,我们正以前所未有的清晰、具体的思路和惊人的速度走在通向民族腾飞的大路上。中国的热血青年置身于一个如此生动的改革创业时代,怎能不朝气蓬勃、蓄势待发。战斗在公安战线上的青年民警是中国青年的一部分,他…  相似文献   

19.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的论述与治国理政的论述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是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实践基础上生长起来的,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逻辑高度契合,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在形成背景上,社会主义五百年发展史和中华民族五千年复兴史定位出习近平青年思想形成的时代坐标。在基本观点上,习近平青年思想包括五个方面具体内容,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目标方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逻辑主线,推进共青团改革创新是根本动力,锻造合格青年干部队伍是组织保障,坚持党管青年是根本原则。赋予习近平青年思想以更加丰富的现实素材、深入研究习近平青年思想的学理特质、用习近平青年思想引领当代中国青年发展,是习近平青年思想在新时代实现新发展的三重前景。  相似文献   

20.
89年前的“五四运动”是中国历史进程的重要转折.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激励一代又一代青年为成立新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畏艰难,奋勇前行。在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时代背景下,弘扬“五四运动”爱国主义精神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