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这个任务是由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也就是说,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代人都会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问题。纵观人类历史的进程,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使命,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责任。那么,作为 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生力军的当代青年,“天将降”何“大任于斯人”呢 ?  一、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   就我们国家而言, 21世纪我国经济的发展理所当然地要转移到依靠科技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侗族是历史悠久的古老民疾,在族源问题上,学界存在分歧,当前争议较多的是外来说与土著说。本文似就侗族是由其现居区域古越人的一支发展起来的土著民疾,作进一步探讨。 (一)侗族分布地域的变迁 侗族自称为“干”,有的地方称“仡更”或“仡金”,仡是词头,可简称为“干”、“更”或“金”,汉族称之为“侗家”。“侗家”的“侗”来自唐王朝在湘、黔、桂边境推  相似文献   

3.
古代靖州侗“款”组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款”是原始社会农村公社的组织形式。它的基层组织体系是以家族、村寨分小款、大款,亦以男性为本位并由男性系统的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或部族组成,构成一个较为紧密的共同体,它是部落联盟的躯壳。宋时洪迈著《容斋随笔·四笔·渠阳蛮俗》记载:靖之地“各有门款,门款者,言伍籍也。”说明了它由若干个同一父系血缘小家庭组成1个房族,再由若干个房族组成1个家族,往往是1个家族共居一寨。清时徐家轩撰《苗疆闻见录稿》卷下说:“聚种而居,窟宅之地皆乎为寨,或二三家为一寨,或百数十家为一寨。”  相似文献   

4.
中国"草莓族"现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草莓族"是对于中国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出生的一代人性格特征的形象比喻.他们有知识、有能力、创造力强,但是心理素质较差,对压力的抵抗性弱.本文在总结了"草莓族"的特征之后,用生命历程理论分析了"草莓族"现象产生的原因,最后对企业和高校如何应对"草莓族"现象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王水雄 《人民论坛》2022,(16):42-45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被党和人民寄予了“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的殷切期望和时代重托。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而个体社会责任便是新时代青年应有的担当之一。营造勇担个体社会责任的新时代青年文化,需要助推青年个体健全权责平衡意识、增强生活现实感;优化群体互动、鼓励群体间竞争、注重亚文化沉淀的“程序公正性”;以系统性方法把握青年文化营造、将责任意识培育贯彻到青年成长全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6.
紧跟紧追钱学森 在钱学森的青年时代,有一个对他“紧跟紧追”、如影随形的人物,名叫钱学榘。从钱学粲身上,折射出钱学森家族的辉煌。  相似文献   

7.
词说     
《创造》2013,(6):70
【奔奔族】即"东奔西走"之族。他们多是生于1975年—1985年间的一代人,在事业的道路上到处奔走,他们是目前中国社会压力最大、最玩命工作也最热爱玩乐的族群。【靶向应聘】是一种有针对性的应聘  相似文献   

8.
吉林省通化市柳河县朝鲜族老年协会,是一个由近千名朝鲜族老人组成的群众性组织。十几年来,这个协会充分发挥老党员、老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坚持经常性的理论和时事政策学习,用科学理论武装会员的头脑,开展健康丰富的文体活动,使协会的吸引力不断增强。这个协会没有一个“法轮功”练习者。广大朝鲜族老人表示,协会就是我们的家,这个家绝不允许有乌七八糟的东西存在。柳河县朝鲜族老年人协会近千名会员无一人参练“法轮功”$中共柳河县委组织部@朱健德$中共柳河县委组织部@刘勇  相似文献   

9.
新语     
《小康》2009,(12):16-16
脱光族 这群想在“11.11”光棍节前“脱光”上岸远离光棍的人被称为脱光族。他们会在这一天前展开一系列活动,或寻友,或征婚,或发布单身宣言,他们在网上结成团队相互出主意,帮大家尽快脱离光棍生活。脱光族中不仅有男士,众多剩女也加入其中。从要嫁“猪八戒”到嫁“经济适用男”,再到新标准“嫁人就嫁灰太狼”。单身男女的择偶标准,再度成为网上热议的焦点。  相似文献   

10.
古代“百濮”、“百越”或“百粤”是今天中国境内的壮、傣、布依、侗、水、黎、毛难、仡佬等民族以及境外的掸族、泰族、侬族、沙族和佬族等。在远古的时候,这些民族的先辈,我们暂且称它为部族或部落集团,他们活动和居住在中国南部的江河、山谷地带,经过若干年代的民族斗争和民族融合,后来有一支沿着江河迁移到云、  相似文献   

11.
我国,乡或乡制可谓源远流长。早在周朝的地方行政区划中就有“邑”(居民点),相当于村镇。西周的地方行政系统采用的是“五家为比,五比为闾,四闾为族,五族为党,五党为州,五州为乡”的“乡制”(另有“乡遂制度”)。春秋战国时期,地方由采邑制逐渐变为郡县制,地方行政体制由此发生了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12.
聚焦世界     
《小康》2018,(27)
正《经济学人》孤独成为一种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在发达国家,医生和政策制定者们越来越担心孤独问题。英国、丹麦和澳大利亚已经开始开展相关活动以减少孤独。在日本,政府已经对"蛰居一族"或"把自己关在家里的人们"展开调查。去年,VivekMurthy,美国前任卫生局局长,声称孤独是一种流行病,对健康产生的负面影响就像肥胖和每  相似文献   

13.
“摩梭”一词是自古以来汉、白等族对整个纳西族的称呼,也是晋代以来汉文献对纳西族的通称。这本是很清楚的,但自本世纪五十年代以来,部分有关资料和论著,把“摩梭”一词仅用作纳西族东部方言区内纳恒、纳、纳日等支系的名称。这对正确表述纳西族历史极为不利,且已造成了相当的混乱,有必要纠正过来。纳西族是古氏羌之一支,自汉代以来,历代史书记载不绝。汉代史书上称纳西先民为“牦牛先”或“牦牛夷”,晋代称“摩沙夷”。唐代后则写作“么些”(读),“么些”二字又写作“么梭”、“摩举”、“摩梭”、‘宁些”、“磨些”、“摩些…  相似文献   

14.
财富也有“病”?如果不是招商银行“始作俑者”,国内首次发布有关国人财富状态《中国人财富亚健康报告》,我还真不知道在中国的城市中,尚有那么多的“穷忙族”、“月光族”“存钱族”、“好高族”和“抵触族”。  相似文献   

15.
侗族在很古的时代,也象史籍上说的那样,是“聚族而居”的社会,全氏族的人都集中在一个团寨里居住。 侗语里有一个与“氏族”义近的名词,叫作“wangc”,念起来,与汉文“王”字同音,但它的含义不是“王”,而是“房”族的意思。所以,“wangc”者,“房”也,即侗语“房族”之谓也。“房族”义近“家族”,因此,“聚族而居”即“聚房而居”,这便接近侗语的称呼了。然而,“房”字,汉语念“fangc”,现在50岁以下的侗家人也可以念“fangc”,或“huangc”,但是,侗家人的古代口音没有“f”这个音位,致使“房”、“王”混音,都念成了“wangc”字。  相似文献   

16.
杨澎 《今日广西》2008,(19):52-53
“不知道是不是有人像我一样,同时执行多份Case,加班无数,牺牲假日,当个赚钱机器……”近年来,国内各大论坛上,“working poor”一词开始流行。“working poor”在英文中是个专有名词,被翻译成“穷忙族”或“在职穷人”,是指拼命工作却得不到相应英文中是个专有名词,被翻译成“穷忙族”或“在职穷人”,是指拼命工作却得不到相应的回报、看不到太多希望的人。如今,越来越多的网友在抱怨自己是“穷忙族”,其中不乏一些中等收入的工薪阶层,甚至是拿着每月近万元收入的办公室白领。(11351人参与),75%的人自认为是“穷忙族”,其中有82.6%的人为在职者,9.2%的人为学生。  相似文献   

17.
覃世进 《当代广西》2008,(16):34-34
壮族原为僮族,1965年改为壮族。僮族世居岭南,在古代汉文文献中相继被称为“西瓯”、“骆越”、“乌浒”、“俚”、“僚”等,宋代开始称“僮”。僮族人口众多,分布广泛,支系繁杂,各种自称达数十种。1949年后,经过深入调查和进行民族识别,人民政府把广西及广东、云南等地自称“布僮”、“布土”、“布侬”、“布泰”、“布沙”、“布陇”、“布衣”、“布越”、“布寮”、“布雅依”、“布曼”等等的人们统一称为僮族。僮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方块壮字),有独具特色的生活和风俗习惯,保存了显著的民族特征。  相似文献   

18.
刘玉堂  张硕 《世纪行》2007,(10):10-11
楚民族是一个颇具开放精神的民族,楚人的先民生息在中原,与夏族、商族、周族都有密切的关系,从来都不是封闭的。楚国的君臣奉行的方针,按《左传·襄公十三年》的说法,叫做“抚有蛮夷”、“以属诸夏”。可见,楚人的民族偏见相当淡薄,民族政策较为开明。因此,尽管楚国灭掉了60多个中小诸侯国家,但在它辽阔的疆域内部很少有民族性或地方性的叛乱发生。  相似文献   

19.
对单身"寄生族"文化异化现象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单身寄生族是指那些到了该自立的年龄,却不思离开父母自力更生以及结婚另组家庭;依旧住在父母家享受父母的经济及生活援助,在经济生活、心理上都不同程度对传统家庭存在依赖的单身青年群体。1997年2月8日,在日本的《日经新闻》上首先出现了“寄生族”这个名词,它的原意即为英文“parasitegens”。现在这一群体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也渐渐浮出水面。“单身寄生族”生活的基本条件依附在富裕的上一代羽翼下,住家里吃家里,薪水用来满足自己的吃穿讲究、到处游乐等“贵族”享受,到了适婚年龄却还不愿独立门户,是“食客”的一代。他们有…  相似文献   

20.
纳西族是我国主要聚居于云南省的少数民族。四川与云南相邻,因而四川的纳西族主要聚居于川滇交界的盐源、木里、盐边、巴塘等县和攀枝花市邻。根据最近一次人口普杳,四川的纳西族有8542人。纳西族属古羌系的“越西羌”、“牦牛夷”。其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分东西两个方言区,西部方言区自称“纳西”,东部方言区自称“纳日”,历史上也被称为“么些”、“摩梭”。纳西族文字曾经有两种:一种是象形文字“东巴文”,一种是音节文字“格巴文”。四川的纳西族是明朝时从云南迁入并定居的,至今我省还有一个纳西族乡。我省的纳西族主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