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孟威 《人民论坛》2022,(4):112-116
从李子柒到“张同学”,越来越多的“新农人”开始娴熟运用短视频等新媒体形式展现农村生活、描绘乡土变迁、书写时代风貌。“张同学”短视频爆火引人深思,从传播需求心理和媒介文化功能角度,探究揭示以“张同学”为代表的一批乡村文化视频传播者“出圈”的多重原因,进一步思考乡土文化传播的影响力及其发生效果的优与弊,探索借力新媒体平台引导“新农人”乡土文化发展,促进乡村文明、振兴乡村经济的可持续路径。  相似文献   

2.
周勇  毛逸 《人民论坛》2023,(18):61-63
政务新媒体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的重要渠道,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手段,是引导网上舆论、构建清朗网络空间的重要阵地,是探索社会治理新模式、提高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国家统计局“统计微讯”微信公众号为例,梳理分析其推送内容,从主题类型、话题词与叙事方式、情感倾向三个方面探讨提升政务新媒体传播效能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3.
自推进放管服改革以来,政府部门采取“重组”策略进行智慧政务服务的业务再造,其本质是科层制度占据主导的技术辅助与内部协同,显露出政务服务的服务需求侧低弱位、数字技术工具化、持续互动效果不明显,眼光“向上看”的管理者服务逻辑等短视化弊端,忽视了人的服务需求,亦导致政务服务改革缺乏强有力的全局统筹性,处于分散化状态。过程整体性思维导向下的政务服务智慧化改革,突破了“业务驱动”的服务范式,具有凸显公共价值理念、治理面向多维性、服务过程灵活性等特征,体现了对数字政府转型中的积极变革与数字治理思维升级,在复杂治理情境中更为契合“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型政府发展导向。因此,在未来的政务服务深化改革中需要注重过程整体性,基于人的需求进行服务设计,发挥整体智治,构建灵活性组织,深化智慧型政务服务改革,为完善数字政府治理形态提供一种可能方案。  相似文献   

4.
<正>伴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新型传播已嵌入政治、经济、社会运作的基本环节,我们进入了一个深度媒介化时代。在这一时代,媒介不再仅仅是反映社会的平台和介质,而是直接介入到社会政治运作的具体环节,成为其不可或缺、且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就对现行政府治理运作的机制、法则和模式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政务公开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实现现代化参与民主和协商民主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制度安排把政务公开贯穿政务运行全过程,权力运行到哪里,公开和监督就延伸到哪里。  相似文献   

5.
张迪 《人民论坛》2020,(9):52-53
政务新媒体能以通俗易懂的网络语言、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传播政务信息、开展政务服务等,实现政府和民众的无障碍沟通,提升政府部门的亲民度和公信力。但在用户存量资源不断减少的网络环境中,许多政务新媒体都面临着用户数量减少、点击量下降等问题,陷入无人浏览的尴尬境域。为此应以社群化促进新媒体发展,打造以用户为中心的政务新媒体社群,提高政务新媒体的用户黏性和传播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媒介化政务模式正处在探索期和磨合期,存在政务与新媒体粘性不足、媒介影响力弱化、互动效率低以及舆论危机引导滞后等问题。因此要进一步在政府职能转型中加强媒介化政务模式的纠偏与创新,提高政府在媒介政务发展方面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7.
孙九霞 《人民论坛》2023,(9):98-102
随着社交媒介的普及和旅游直播的兴起,全国多地文旅局长“出圈”形成热议,促使政府、学界、业界共同思考新时代文旅产业发展和营销创新所面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在新媒体的助力下,文旅直播成功地打造了丰富的地方形象,构建了亲和的人地关系。在本质上,这是对媒介化社会新型市场需求与营销手段的积极回应,与旅游创作者经济的兴起密不可分。在新的社会背景与技术条件之下,地方文旅产业正在发生蝶变,其核心在于重构人-技术-地方关系。具体来说,需要营造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兼具的文旅直播生态圈,有效地整合旅游内容生产中的“稳”与“变”两股力量,构建以地方文化为核心的文旅产业。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时代,公安需要借助新媒体的力量来实现与公众之间更有效的互动。公安政务抖音号作为一种新型的媒体可以也应该成为公安宣传工作中的助力工具。公安政务抖音号的受众、传播内容、传播形式都呈现出一些新特征,在其运行管理过程中存在着内容缺乏深度、影响力范围有限、管理不规范、缺乏整合互联等问题。未来,需通过加强内容上的把关、管理上的规范、多渠道扩散传播范围、互联融合等策略,提升这一公安新媒体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算法作为计算机通过模拟人的思维在数据的喂养下将输入数据转化为输出数据的计算模型,是推进公共文化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技术要素。随着公共文化传播日益“算法化”,作为技术、权力、媒介的算法成为公共文化传播的重要中介。算法基于用户画像进行公共文化精准推送、以虚拟趣缘社群助力文化共同体构建、促进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在方式、目标和主体维度赋能公共文化治理现代化。算法是一柄双刃剑,算法落入数据陷阱放大治理公平困境,平台造成的过滤气泡固化受众文化审美“茧房”,对算法的依赖掣肘治理主体能力提升,由此产生普惠均等困境加剧、公共文化空间逼仄、主流文化价值遗失的症候,阻滞公共文化治理现代化,因而算法赋能公共文化治理现代化表现为一种悖论。为此,需要彰显人文关怀,观照算法“弃民”以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普惠均等;提升算法开发者和公众的算法素养,冲破文化审美茧房;强化协同思维,聚合多元主体治理合力以克服算法依赖。  相似文献   

10.
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新媒体不断涌现,其在信息传播领域具有显著的传播优势,但也存在传播弊端.传统媒介在新媒体语境下局限日渐暴露,但是优势犹存.二者可以从媒体形式互补、信息共享、信息传播和吸引受众关注等方面融合.新媒体与传统媒介的融合是两种文化的融合,是“速度”与“信度”、“广度”与“深度”的结合.加强新旧媒体的融合有利于媒体核心竞争力发生巨变,实现二者的互利共赢和线上线下有机统一的社会舆论空间的打造.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政务服务"是政府顺应当前时代要求的必然选择,有利于优化政府服务,推动智慧政府建设,使政务服务渠道向多元一体化发展。"互联网+"要做到让政务服务更智慧,就需要着力加强法治化管理,保障网络信息安全,加强政务新媒体建设,筹集"互联网+政务"建设资金,树立现代服务意识,为进一步打造智慧政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新媒体环境下,传播形式的改变对原有媒介素养提出新的课题,而新媒体的传播特征也在不断消解和挑战现有媒介素养的体系和内容。新的媒介生态环境,对尚未完全成熟的媒介素养体系既是挑战也是机遇。结合新媒体的传播形式和特征,研究媒介素养的必要转向,将对其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政务微博、政务微信和客户端为代表的政务新媒体犹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近年来,我国各级地方政府和部门认真践行网络群众路线,积极打造"指尖上的网上政府",充分发挥政务新媒体在推进政务公开、优化政务服务、凝聚社会共识、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作用,取得了良好成效。但在政务新媒体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如功能定位不清晰、建设运营不规范等突出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4.
社会治理具有对象复杂性、主体多元性、目标明确性、结构网络化等特点。相较于传统媒体,新媒体更契合社会治理需求的特点。创新社会治理宣传教育工作机制、创新社会治理参与机制、构建社会治理信息机制、完善网络舆情管理机制、严厉打击新媒体犯罪是新媒体在社会治理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政府和市场“双重失灵”决定了公民参与公共治理的必要性。当前中国公民参与公共治理面临着参与空间小、公民参与意识不足、制度供给不足等诸多方面的障碍。我们必须积极改变管制式的公共治理模式,加快政务公开步伐,提高公民参与能力,形成多元主体共治和彼此良性互动的治理格局。  相似文献   

16.
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是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现实背景下,由人口流动和生产要素流动催生的结果,这既是传统政务服务的升级版,也是政府治理模式的创新。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既需要强化顶层设计和制度供给,界定政策目标和政策路径;又需要以数字化为技术支撑,构建信息数据融合机制,满足政务服务对数据全面、持续、及时更新的需求;还需要健全不同部门、不同层级、不同地域之间协同配合的治理网络,强化行动主体的协同,如此才能保证预设政策目标的达成。本文以婚姻登记“跨省通办”试点为考察对象,系统剖析政务服务“跨省通办”的现实挑战和推进梗阻,并依据整体性治理理论,基于“制度—技术—结构”框架分析政务服务“跨省通办”的实现路径,为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持续扩大和“放管服”改革纵深推进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思路。  相似文献   

17.
从传播政治经济学视角来看,全媒体时代的环境问题不仅呈现出高度信息化和媒介化特征,而且传播与社会的双向建构引致环境信息问题的复杂多元。我们将环境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由于全媒体社会的诸种政治经济因素叠加导致的意义性偏差称之为环境信息变异;环境信息的权力化、碎片化、污名化、虚假化是全媒体背景下环境信息变异的典型表现;如果说引发环境信息变异的根本诱因在于社会结构,那么具体诱因则主要包括信息、人为、技术、环境等因素。为此,构建起破除传统思维、权力垄断、信息壁垒和传统管制模式"四位一体"的多元治理模式应是破解这一乱象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18.
马志远 《人民论坛》2020,(3):102-103
当前,新媒体已经成为最具影响力的媒介形式,受开放性的网络环境、多元参与主体等因素影响,新媒体舆论环境较为复杂。我们应掌握新媒体内容建设的根本原则,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实现对网络舆论的有效引导,营造健康积极的网络舆论空间。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化媒介生态的系统中,苗族形象的发展也经历了从纸质研究走向新媒体符码传播演变的过程。传统媒介形象因媒介“他律”之力受到新媒体媒介技术的遮蔽,苗族网络文化符像的光晕快速流动而离散开来去,造成苗族符像也从基于传统媒介“本真”倾诉,转向一种“仿真”的符号衍义与自我对空言说。基于此,文章运用内容分析法,探究苗族形象在历时性与共时性两维度“有形符码”的权重效果,进而整体观测在符像述真的过程中苗族现代媒介化形象图景的展现状况。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媒体的飞速发展,"媒介化"渗透进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所谓的媒介化是基于媒介特性对社会的一种改造力量,Vlog (Video-Blog)以视频记录片、视频博客、视频网络日志的形态在各个互联网平台的兴起,是一种媒介实践的新体验,它以其新的传播逻辑重新建构文化和文化发生情境.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独具特色,其蕴含的视觉美和他者视角,具备Vlog视频传播特性,因此在各种短视频平台可以看到有关贵州少数民族风情的Vlog作品.这种全民参与的传播态势使少数民族的文化以个人视角用短视频的UGC(用户生产内容)模式更直观地呈现在网络上,形成了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新情境.文章将用媒介化的视角分析Vlog短视频对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