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黎  周霖 《理论月刊》2023,(2):152-160
元宇宙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使得医治传统在线教育所固有的“离身化”弊病成为可能,在线教育场景中的师生角色将由信息化在场转变为身体在场。然而,从技术现象学视域出发,可以发现在元宇宙赋能在线教育具身化转型的过程中亦存在诸多隐忧。首先,体现在具身关系的“虚妄化”,即在线教育主体的自反性丧失与技术具身的本质抽离;其次,体现在诠释属性的“模糊化”,即包含教育意义的宏观知觉获取受阻;最后,体现在技术意向的“风险化”,即资本逻辑与技术控制逻辑下人的异化。消解隐忧的出路在于,探寻在线教育主体数字素养的培育机制,超越元宇宙规训下的单向度育人方式;复归教育之“善”的先验地位,匡正“元宇宙+在线教育”的具身化发展;诉诸教育艺术沉思与道德吁求,拒斥元宇宙背后裹挟的技术沙文主义。  相似文献   

2.
镜像神经元的发现及具身认知研究的兴起,在认知心理学领域掀起了一场全新的研究热潮,诸如记忆、情绪等的具身性特点的研究。这些研究的成果,给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带来了全新的视角及科学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
游戏与科技“双螺旋”式的耦合共生承载着不同时代的青春记忆,内嵌着青年群体游戏消费样态的演变逻辑,剧本杀游戏的具身叙事特性契合了青年新生代对线下沉浸式社交游戏的诉求转向。剧本杀叙事结构的开放性和叙事模式的媒介化,提高了青年游戏体验的交互性、沉浸性。研究认为,游戏沉浸的认知动力机制表现为青年的具身交互,其中青年参与游戏实践的“体认性”能够激发和承载完整的身体体验、嵌入游戏空间的“情境性”能够匹配和叠加主体认知、融入游戏角色的“交互性”能够孕育和释放耦合动力。在主流叙事的文化实践中,实践-认知图式应成为主流叙事嵌入青年文化的新范式,要以身体在场的回归启动青年完整的身体实践,通过情境叠加叙事触达青年的现实生活世界,在认知耦合交互中释放青年文化共创的内驱力。  相似文献   

4.
剧本杀游戏通过赋予青年玩家主导权而实现其地位变革,同时迎合了近年来文娱节目及社会风向带来的更新“期待视野”,青年玩家在协作参与中形成社交意义上的“共同创造”。本文认为,游戏沉浸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也映射出当代青年所面临的“主体”文化困境、“理性”理想困境及社会“脱域”困境。这些困境既与具体的文化生产机制相关,又是青年群体步入现代社会过程中的必经之路。虽然剧本杀只是一个可以让玩家暂时“抽离”现实的意义空间,却也蕴含着青年的内在需求与改变社会的潜力,需要加以积极引导。通过接受美学视角诠释剧本杀青年受众的接受现象、接受心理与接受成因,有助于把握当代青年群体的文娱审美趋向、内在需求以及精神困境。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于自己的身体愈加关注。作为身体改造术的健身运动也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并成为其日常活动的一部分。健身所承载的身体观虽然与审美价值、消费理念以及阶层品味有所关联,但其主体性常被过往的研究者所忽视。以梅洛-庞蒂的具身性研究为理论基础,通过对广州市青年健身群体的民族志研究表明,身体并不总是被权力与技术规训,它也是个体生命情感表达的空间和联系世界的意义纽带。  相似文献   

6.
王鹤翔 《理论月刊》2024,(2):154-160
人主体地位的确立,知识的去蔽与下沉,以及注意力经济的刺激是当下短视频持续火爆并进入日常生活领域的根源。而短视频在发展中暴露出的现代性问题同样不容忽视,赛博格、加速化和假象化倾向不仅影响了人对自身经验的把握,而且还妨害到对他人、对世界的真实感知。因此,必须从人的内在精神体验着手,为短视频审美“立法”,以唤醒人们对乡土家园的情感,加强人们的责任意识,提升人们的艺术鉴赏力。  相似文献   

7.
在西方哲学漫长发展历程中,哲学家习惯将“身体”与“思维”作为绝对对立的概念进行争论。传统形而上学漠视、贬抑身体,将思维、理性置于重要地位;具身哲学将身体视为认知主体,对传统认识论进行重大颠覆。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身”“思”之辩体现于人工智能领域。作为人工智能的两种发展方向,表征主义以“算法”“推理”为核心,崇尚理性;行为主义以“身体”“知觉”为主导,追逐感性,二者均存在局限。漠视身体感知,表征主义将面临框架难题;疏忽思维理性,行为主义将陷入表象困惑。唯有优势互补、“殊途同归”,人工智能才能逃脱“莫拉维克悖论”怪圈,实现精确性与灵活性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8.
康德道德哲学的基础是建立在笛卡尔的身心二分的二元论基础上的,因此,康德将道德看作是理性这一心灵的因素为自身立法,而将身体的偏好、情感等因素排除在道德之外。这一理论预设带给康德道德哲学自身难以解决的困境。第一,属于心灵的理性何以能为属于另一领域的身体立法?如果可能,那么理性为身体立法对于身体以及情感、欲望来说是不是他律的而不是自律的?第二,身心二分的必然结果是知行分离,由此,理性为自身所立之法如何能成为人的行动?康德承认这是一个无法解决的困难。最后,理性与身体的割裂是否可能?现代科学的发展支持的身体在认知与推理等理论思考中的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土疾痛的身体体验,既是中国人世代知识经验的传递,又是文化认同的关键。脉诊是认知能力与治疗能力相对应的具身性理解方式。中医具身性体验,可以拓展和丰富民族志研究的传统方法。多重世界的系统独立性,可作为理解中医不同流派的工具。在科学主义的间隔下,病痛体验是人们理解替代医学体系的现实基础。中西医百余年来的间隔,需要用人类学来打破。具身性与多重世界的视角,可以帮助形成一种对中医"内外交织"的研究态势。  相似文献   

10.
王志德 《求索》2010,(11):62-64
在有关科学想象的探讨中,人们往往将科学的想象与艺术的想象,甚至生活中的想象混为一谈,极力鼓吹想象具有一种与神接近的能力,混淆了我们研究科学想象的视野。其实,科学的想象不但以统一性作为它的理论指归,而且在通往不在场的过程中是在知性的规范下进行的。科学的审美想象所引起的思考不像艺术是为了否定思考,而是在自己的深度体验中将复杂性导向简单性。  相似文献   

11.
詹玲 《探索与争鸣》2023,(10):136-145+180
与科技天然血脉相连的科幻小说,在回应后人类时代提出的新人学及其价值观问题上,不仅承担着展望未来的预演使命,还肩负了回应现实的时代重任。当前,多数科幻小说仍坚持强调人之为人的特质,由于算法技术的突进,迫使作家强调具身性,从情感转向知觉系统及欲望本真。少量科幻小说开始试图超越有机/无机,虚/实界限,以更开放、包容的姿态重构人与技术/技术物的平等关系,并推演人和人类社会的未来新可能。无论哪一种想象,都是科幻小说践行科技核心精神的体现,即以认知为基础的创新和超越。从科技维度建构的以人为本的新价值立场,既呈现出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人学肌理,又为文学反思、叩问科技与人的关系问题,提供了更富阐释力度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全燕 《学习与实践》2024,(2):123-131
虚拟现实与我们共在已多年,当其携数字基础设施的强大力量回归后,成为重新定义用户生活体验和所在空间视角的媒介形式,并引发了独特的美学体验。围绕这一美学体验的中心问题不是虚拟对象是否真实存在,而是虚拟现实媒介如何将我们日常的感官和知觉能力虚拟化,从而使我们在虚拟世界中具有知觉主动性。虚拟现实媒介的美学逻辑表现在沉浸式美学体验和计算美学体验上。这些体验基于计算视觉文化的支持,强调物质世界可能总是悬浮在身体、技术和审美调解之间。主体似乎在审视着一个可以随意支配的世界,但忽略了他们自身也被算作其中的一部分。虚拟现实媒介并没有使世界变得触手可及,更多地是体现了海德格尔所描述的只剩下“技术关系”的境况。  相似文献   

13.
14.
邓天白 《探索与争鸣》2022,(10):147-155+180
“智媒城市”作为智能化的媒体城市,是人类与城市之间中介化、智能化传播关系的体现。当前,主宰着现代性的技术自治模式与人们身体内部的主体模式之间,呈现出界限消弭、动态融合,而体验与现实又日趋分离的状态。随着城市传播领域对身体议题的召回,重新建立身体与空间的感性连接成为一个重要面向。我们在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及麦奎尔的“关联空间”驱动下提出“人机共生的关联城市生态系统”概念,即营造一个人机共生、智能化关联,具有技术、自然与人文“可供性”的“城市生态系统”。智能时代的“融合革命”在整合了多重感官智能身体的同时,人自身所引发的技术反制也要求人重新确立自我的主体地位,消解技术异化,实现城市智媒及其数字系统的自然生态化、人文生态化以及“具身公共性”,并以道德和审美、物质与人文的和谐统一来实现后现代具有文化归属感的“城市家园”建设。  相似文献   

15.
吴可 《求索》2006,(11)
基于渴求对人类精神本质的认知,以及对影响人类个体性格形成因素的更深层次意义上的探讨。那些像呼吸和空气的关系一样始终环绕在我们身边,并且有时会对我们产生至关影响的语言、当然不可分离的是由语言演绎着的文学,还有音乐、绘画与雕塑。探求它们存在的机理,它们的造物主在创作时的心理机制,以及这些传世之作在它们的造物主手中诞生时被赋予了何等样的生命力,而这些生命力对视线的吸引以及对受众潜移默化的影响。探讨的终极目标在于它们在与受众的视界达到融合之后对受众个体性格形成所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冶进海 《理论月刊》2022,(8):136-146
多种技术糅合进化中的媒介平台越来越智能化、人性化、场景化和艺术化。元宇宙等模糊虚拟与现实界限的媒介平台,一方面是媒介汇聚众多技术后镜子般模仿物理世界的深度实践的产物,另一方面与媒介环境学派提出的“艺术的接生婆”遥相呼应。元宇宙时代的媒介图景将会在现实物理世界基础上以巨大的想象力依靠媒介技术搭建出镜像虚拟世界、想象虚拟世界、混合虚拟世界乃至多维虚拟世界,由此需要防范化解脱离肉身的风险、技术控制的风险、放逐自我的风险、文明跃迁的风险,尊重现实中“臭皮囊”的自由选择,铸好虚拟形象之魂魄,实现人之为人的“本真性”超越。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文化多元性的发展,依托百花齐放的影视文艺作品和自由的社交媒体,以爱慕人物恋爱关系为中心的CP文化逐渐走上舞台,影视剧“嗑CP”现象更是突出。影视剧受众“嗑CP”的心理动机是出于对拟态亲密关系的渴望,包括对情感、身份以及关系的情感需求;其行为本质上是想象性的互动仪式,包括圈地自萌式的搭建粉丝空间,通过二次创作完成衍生想象,以及观剧行为中的仪式互动;另外,CP文化背后也有“塌房”和粉丝混战的隐忧,对此,应开展主流文化舆论实践、文化产品再生产的引导及规范符号生产等改善措施,进行正向价值传递,建设绿色和谐的网络生态。  相似文献   

18.
胡健  杨子 《求索》2014,(1):37-41
虚拟主体是现实主体将其行为扩展到网络虚拟世界而创造的数字化身份代表,这无疑促进了主体的虚拟化。虚拟空间对人类生存空间的扩展,为人的主体性的进一步发展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虚拟主体性与现实主体性相比的一个最重要区别在于允许“身体缺场”。这一重要区别引发了虚拟主体性原本不具有的一些特点,即虚拟主体是隐身交往的承载者,也是网络语言的缔造者。同时,虚拟主体性把主客交汇融合的境界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与之相适应的虚拟主体的虚拟语言不断地成为了重要问题。由于网络地位不断上升,虚拟主体之间的关系也随之变得更为重要,虚拟主体间性哲学以此为契机应用而生。  相似文献   

19.
身体、缘身性及其相关体验问题的研究对于人的主体建构、性别认同和性别关系塑造,以及身心关系、精神健康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而如何联系当代主流哲学、当代神经科学新发展的相关成果来研究这一问题是当代女性主义哲学面临的一个挑战。文章将从"身心二元论"到"身体现象学"、缘身性与缘身认知:当代神经科学的新观点、女性的"缘身性"体验等方面入手探索这一理论争论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20.
何述强 《当代广西》2006,(15):57-57
有一段时间,因随宜州市文物管理所的李楚荣先生到宜州城北白龙洞拓碑,得以遍览洞内外的碑刻。这些或清晰或模糊的荒野文字大多刊刻于明清时代。宋代的碑刻也是有的,只是风剥雨蚀,多数已残损不堪。清晰可见的两块宋碑都与佛教有关。一块位于白龙洞口一面倾斜的石壁上,境地险绝,像一面有字的旗帜悬挂在幽暗的空中。千年的风雨飘摇,竟撼不动这方匀净的石头。这块碑叫《婺州双林寺善慧大士行迹应现图》,它以图文呼应的形式记录了善慧大士的各种事迹。善慧大士又名傅大士,是南朝佛教界的神异人物,被尊为维摩禅的祖师。他在双林树下结茅苦修7年,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