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强软实力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要有强大的硬实力,也要有雄厚的软实力,"软硬失衡"必然会造成社会的不和谐。加强软实力建设,必须在弘扬中国先进文化中聚合软实力提升的动力源,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铸就软实力提升的核心力。  相似文献   

2.
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内容,更是世界范围内国力竞争的重要标志。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软实力建设,强调要放眼世界,立足当代中国实际,积极探寻文化软实力提升的战略路径。要通过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夯实文化软实力根基、不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国际话语权、注重软实力和硬实力的协调等方面,创新务实地推进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提升软实力要改革"硬"体制,营造"软"环境。这主要体现在三个问题中。第一个问题是中国企业最大的短板是什么?中外比较表明:中国企业差距不在装备、产出、厂房、物质资本等有形的硬实力,而在品牌、企业文化、公司声誉和智力资本等无形软实力。中国制造已超美国成为第一大国,但世界品牌500强中工业企业数美国77家,中国7家。中国90%以上企业为贴牌生产。  相似文献   

4.
李冬平 《大连干部学刊》2012,28(8):38-41,49
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就要正确看待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问题。文化自觉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首要前提,文化自信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条件,文化自强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目标。只有实现文化"三自",才能在根本上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5.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首先要正确看待传统文化,做到有取舍地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要走文化产业化发展之路,大力培养文化创新创意人才,要进一步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相似文献   

6.
软实力与企业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实力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包括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软实力越来越成为企业发展和参与行业与市场竞争的"硬支撑",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壮大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由于重视经济指标等硬实力的发展,目前我国企业面临软实力重视不够和发展不足的困境,迫切需要通过科学制定企业发展战略、加强企业文化,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影响力等途径和方法来提升软实力,从而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推动我国企业更好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7.
搞好本国的文化建设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一个重要途径。"软实力问题上的传统文化认同论"把传统中国在漫长的农业社会中所抽象概括出来的种种思想因素想当然地视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理论资源,看到了其中的应然维度,却忽略了其背后的实然指向。我们要实现从文化资源向文化软实力的转换,就要"面向"传统文化,区分其实然与应然两个层面。  相似文献   

8.
邓红彬 《求索》2011,(7):76-77,88
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核心,一定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是国家间文化软实力区分的主要标志。当代中国的主导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价值导向;是促进社会和谐的精神力量;是社会主义文化独立与安全的根本保障。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最根本的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9.
张万臣 《中国保安》2014,(24):48-49
“仓廪实而知礼节”,如果说报刊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那么保安企业报刊应运而生,则是企业软实力提升的一个标志,映射了企业可持续发展.进而体现了中国现代保安业的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放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高度来论述就意味着,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内在的一致性,这就要求我们要从二者衔接性的角度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这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冲锋号角。当前,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给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带来了难得机遇,也造成了严峻挑战。在此背景下,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就要强化文化认同,提高中国文化凝聚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提高中国文化竞争力;健全文化发展体制,提高中国文化创新力;坚决抵制文化演变,提高中国文化防御力;推动文化走出去,提高中国文化影响力;构建国际文化新秩序,提高中国文化参与力。  相似文献   

12.
公安文化软实力的价值和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采用"软实力"的概念和理论这一新的视角思考、研究公安工作、公安队伍建设、公安文化建设。深刻理解和认识西方软实力与中国公安文化软实力的概念和价值观的区别,更好地把握中国公安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意义,探寻有效提升公安文化软实力的途径和方法,全面提高公安综合实力和公安民警综合素质。使公安部门的软实力和公安民警的软实力,成为公安工作服务社会、服务人民、完成党和政府交给重大任务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3.
提升公安机关软实力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安机关应切实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公安机关的文化软实力,是社会定位、执法理念、警力资源、警务机制、警营文化等因素的综合反映,可大致分为素质力、文化力、亲和力、凝聚力和科技力五个方面。提升公安机关文化软实力的关键,首先要提高公安机关的硬实力,硬实力是软实力的基础和载体,其次要提高公安队伍的整体素质,要认真贯彻执法为民的理念,走正规化建设道路。  相似文献   

14.
文化生产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中国文化迈向世界的关键环节。在人类社会大变革和大发展时期,要不断提升文化产品的价值内涵。促进文化生产繁荣发展,不仅要提升文化自觉、培养全局思维、制定战略规划,还要具备时代视野、坚持开放导向、不断创新体制机制,从而开拓新的发展空间,打造更多文化精品。  相似文献   

15.
文化软实力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这表明我们党和国家已把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提升国家软实力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战略着眼点。  相似文献   

16.
要提升国家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树立鲜明而富有魅力的国家品牌或国家形象。就中国国家品牌而言,当前尤为需要界定和充实其政治内涵,并在国际媒体和公众心目中形成广泛影响。笔者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民主、人权、法治应成为中国国家品牌中政府形象的四大支柱。中国应在不断完善经济体制和壮大经济实力的同时稳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从而在整体上提升国家软实力。  相似文献   

17.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日益加强的今天,中国要成为全球化背景下不断发展的强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极其重要。提升文化软实力离不开中国文化的国际化,需要促进跨文化交流,展示中国文化和提升中国国际形象。语言是跨文化交流的先导,是人类思维的物质外壳和最重要的交际媒介,是整个文化系统的表层知识文化。语言在文化的建构、传承和发展上,在文化的接触与交流  相似文献   

18.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我们应从文化发展战略理论研究、增进国家文化认同、推进文化创新、提升中国文化影响力等方面,不断探索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吴旭 《世纪行》2007,(6):47-48
何谓“软实力”?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提出此概念时,就是一个较笼统、较抽象,但似乎又无所不包的战略思索框架,所以造成了现今理论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多种解读,视角迥异,各成一家之言。阎教授认为,软实力的核心是政治实力,因此,提升中国软实力,要从提升中国政治实力开始。陆教授反驳说,软实力核心依然是文化实力,“文化实力弱让中国失分”。两住教授都说得非常有道理。其实,正是“软实力”概念的无所不包和模糊定位,使其在各个领域频繁使用、  相似文献   

20.
方丽丽  何凤梅 《传承》2008,(18):58-59
在新时期,如何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对提高文化软实力有着重要意义。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也需要国家软实力的提升。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开发功能、导向功能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