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柿子熟时     
夏局长是从那年当上副局长后才把家安进城里的。但夏局长坚持每年重阳节这一天回山里老家摘一次柿子,顺便看看仍然住在老家的父亲。那棵柿树在山里老家的门前,庞大的树冠遮天盖日,秋天,红红的柿子挂满枝头,像夜空缀满亮亮的星星。每年的这一天,老人会显得很兴奋。早早地就等着儿子的到来,看儿子上树摘柿子,仿佛又看到了儿子小时的身影,好像自己也变得年轻了。老人站在树下禁不住唠叨两句:“慢些啊,小心啊!”儿子笑笑:“放心吧,还当我是几岁的小孩呀。”老人说:“哦,不是,你现在不经常上树了,生疏,还是小心些好。”摘完柿子,小车载着儿子渐渐…  相似文献   

2.
红色记忆     
松毛岭是美丽的。举目四望,漫山遍野的山花争奇斗艳,野山梨、柿子、山桃等野果挂满枝头。走近松毛岭,人们神情肃然,因为在这经历过硝烟弥漫浴血奋战的山峰,那看似平常的每一块山石每一根草木都有不同寻常的经历。  相似文献   

3.
<正>"我这些甜柿是广东引进的,名叫‘富有’,不用脱涩,摘下来削了皮就能吃,不信你尝一下!"秋日暖阳洒在岑溪市波塘镇和村大段组果农欧显似家的柿子林,黄澄澄的柿子挂满枝头,一派丰收景象。今年已经52岁的欧显似摘了一个甜柿递给笔者。眼前黄里透红的甜柿,外表与普通的涩柿子并无太大差异,只是个头较大。削了皮放入口中一咬,十分脆甜爽口。欧显似一边继续采摘柿子,一边兴奋地说着自己与甜柿结缘致富的故事。  相似文献   

4.
蛙叫塘畔,蝉噪枝头,又一个暑夏正在走进我们的生活.在享受现代科技、现代文明给我们带来消暑降温乐趣的同时,笔者禁不住穿行文海字林之中,追溯古代人的"低碳生活".  相似文献   

5.
深秋时节,走进永定,这块闽粤边界的红土地,层林尽染,绿色依然为主色调的山野夹杂着金黄、淡红、浅紫的斑驳色彩,犹如一幅立体油画,让人感受大自然的丰富多彩。遍布山坡的熟透柿子,如同一个个小灯笼般缀满枝头,把寂静的秋野映照得红里透亮,  相似文献   

6.
杨晨 《今日浙江》2021,(16):58-59
绿叶在枝头摇曳的风景,正成为浙江各地优化乡村生态、美化环境、重塑乡风的生动载体. 今年是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开展40周年,浙江启动新一轮"一村万树"五年行动,全域推进"万树"进村.作为全省"大花园"建设和新增百万亩国土绿化行动的抓手之一,自2018年启动"一村万树"三年行动以来,已建成示范村1216个、推进村10461个.  相似文献   

7.
李忠东 《中国减灾》2006,(11):53-54
有这样一则很新鲜的见闻,听后令人深思—— 在韩国北部乡村公路的两旁,一片片的柿子园映入眼帘.每当采摘季节结束后,总会有一些熟透了的柿子留在树上,构成了当地一道特有的“风景线”.路过此地的游人很奇怪,觉得不把这些又大又红的果实摘下来真是太可惜了.  相似文献   

8.
《时代潮》2001,(22)
这一直是我引以为傲的事情,甚至美国的朋友来,我都带着去看——我工作、生活的大院里栽满了柿子树,每年夏天以后,柿子树枝就被柿子压弯了腰,沉甸甸的柿子挂在甚至比人腰还要低半截的空中由青变黄。柿子让我骄傲的原因有两条:一是柿子满枝,特别是熟了的时候,把整个院子装扮成丰收的世界,煞是好看,让人有一  相似文献   

9.
柿话     
吴凯 《中州统战》2001,(8):38-38
我国是柿树的故乡,已有3000余年栽培柿树的历史。全国各地均栽种柿树,台湾嘉义地区也盛产柿子。不过,柿子主要产地还是在黄河中下游及我省西部山区。柿子晶莹如玉、红似灯笼,古人视其为祥瑞、吉利、美满的象征,被列为祭祀供品之一。目前,全国约有800多个柿子品种。人们常吃的柿子是烘柿子和漤(音懒)柿子。烘柿子糖分大,水分也大,颜色鲜红,一般个儿较小,看起来像小红灯笼似的惹人喜爱。吃时洗净拔掉柿盖,用嘴一吸溜,净剩一张皮,甘甜之味直沁心脾。街上卖的烘柿子大多是摘后存放焐出来的。在树上熟透了的烘柿子叫树头烘,现摘…  相似文献   

10.
王希泉 《人民公安》2007,(24):56-56
懒是人的一大罪状,但人天生似乎就是八月十五的柿子。八月十五的吃食里,除了常规的月饼苹果桃,水果里边还有柿子。柿子并不在这个季节完全成熟,刚下树的柿子,涩得人拉不开舌头,根本没法吃,  相似文献   

11.
生活万花筒     
生活万花筒配食禁忌1、白薯与柿子不能同吃。白薯吃多了,会在人的胃肠道里产生大量的盐酸,再吃柿子,柿子在胃酸的作用下产生沉淀,沉淀物积结在一起,形成不溶于水的结块,会在胃里造成结故石病。2、萝卜与人参不要同服。由于有“十月萝卜小人参”之说,因此有人认为...  相似文献   

12.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前人总结出了丰富的治国理念,对我们有很好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最近一些时间,人们议论的中心话题中有几个出现频率很高的人名:成克杰、徐鹏航……这几个均因经济犯罪被人民送上了法庭.他们几个人情况不一,但有着共同的特点:都是所在单位权倾一方的头面人物,年龄均为50上下.  相似文献   

14.
再话柿子     
侯铁军 《中州统战》2001,(11):40-40
欣读贵刊第8期吴凯同志的《柿话》,颇感兴趣,他说出了我们豫西人民想要说的话。我与柿子相伴40余载,现仅就柿子的食用和药用问题略抒己见,以为补充。柿子的吃法很多,《柿话》已述之。文中说到空腹吃柿子或长期吃柿子会形成胃结石,但这种结石症如何治,则未言及。我们豫西人从生活习惯中得到一方,就是将烘柿和白面烙饼,用瓦片在火上把饼烤至焦黄而不发糊变黑,最后把它碾成细面,口服2至3天,饭前服用,效果甚佳。烘柿汁可作为哺乳期孩子缺奶的补充品。柿子含糖、蛋白质较高,且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多种微量元素。豫西群众过去没钱…  相似文献   

15.
2020年6月,张家口市残联对当地几家精神残疾人康复定点医疗机构进行走访,发现各医疗机构存在资金垫付周期长、运营压力大的情况. 这件事还得从几年前张家口市实施的精神残疾人住院救助政策说起.张家口市有持证精神残疾人7998名,其中大部分为低收入者.为了减轻贫困精神残疾人家庭的经济负担,2017年,张家口市残联、市财政局、...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整个社会的消费环境和人们的消费观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不仅对青年的消费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同时也波及到在校中学生,致使中学生消费出现了"超常"现象,其发展趋势令人担忧.(一)通过对长春市几所中学300份问卷的分析,当前中学生"超常"消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交往活动.在300份问卷中有271人(占90.3%)认为交往是中学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补充.现在  相似文献   

17.
晓泉 《中国减灾》2005,(8):50-50
在我家的旁边,柿子树上有一个鸟窝。它们的啾啾叫声,总是让我比常人多一份牵挂。那个鸟窝,准确地说是个麻雀窝。它高高在上地安落在一株粗大而又老态龙钟的柿子树杈上。清晨的阳光带着昨夜春雨的潮湿,明亮而滋润。麻雀们金子般地飘洒下来,也落进了树权上那只鸟窝,远远近近都响起比歌声还好听的啾鸣。  相似文献   

18.
领导干部的自我监督是领导干部进行道德修养的一个关键环节,具体说来有这样几种方法: "内省"法.也叫"照镜子".是修养者自我省察、自我观照、反省内求的一种心理活动.  相似文献   

19.
一月:柿子、猕猴桃。如果猕猴桃太硬,可把猕猴桃装入塑料袋内,再把切开的梨或苹果同袋混装,然后将袋口密封3~5天,催熟后食用。柿子有去疲劳的作用。二月:甘蔗。冬天吃甘蔗,最好将其切成20厘米-30厘米的小段,放入锅里煮十来分钟后捞起趁热削  相似文献   

20.
龙年到了,又唱起那首熟悉的歌:"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他们全都是龙的传人……"鞭炮响了,照例要讲几句祝福的话.在同事亲友的贺年片中,有一张格外引人瞩目.上面是回良玉副总理工工整整的字迹:"小文同志:五福临门.祝愿我们的社会和事业:福泽民生,福源和谐,福自厚德,福惠包容,福兴中华.""五福"源至《书经·洪范》,原指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现在推而广之,讲到"福泽民生,福源和谐,福自厚德,福惠包容,福兴中华",颇有创意,值得品味.这个"五福临门",倒真是龙年到来时我们大家最好的祝福和愿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