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散木 《党史博览》2006,(9):25-27
蔡元培(1868—1940),浙江绍兴人,号孑民。中国民主革命的元老,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毛泽东曾称之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在他的一生中,推翻满清封建专制统治和建立共和,主持北京大学和中央研究院以及确立“思想自由,兼容并蓄”的办学方针,与宋庆龄等发起成立中国民权保障同盟  相似文献   

2.
1940年3月5日,蔡元培在香港病逝。这时,僻居四川江津的陈独秀也已是个心力交瘁、疾病缠身的老人。“人生自古谁无死”,历经艰险,出生入死的他,早已将之超然身外,无所谓惊异和不堪。但是,对于蔡元培先生,他却在公义和私谊上,“禁不住有很深的感触!”当北大准备登载公祭蔡元培先生特刊时,他应嘱撰写《蔡孑民先生逝世后感言》,深情地回忆起他们俩人近40年的交往经历,对蔡元培的人品风范,表示出感佩  相似文献   

3.
蔡元培不聘请陈独秀、李大钊,北大就不会成为最早在我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地方。蔡元培任校长前,北京大学—仍晚清封建衙门的旧习,可谓陈腐不堪,改革旧北大成为他义不容辞的使命。北大改革千头万绪,文科改革理应率先垂范。可是,文科学长久乏其人,蔡元培为此犯愁。一次,他走访北京医专汤尔和与北大教授沈尹默时,谈及此事,汤、沈二人不约而同地向他推荐陈独秀为北大文科学长,并以10多本《新青年》相赠,称陈独秀“确可为青年的指导者”。蔡元培和陈独秀有过交往,他们都曾是爱国协会会员,同在上海的一家实验…  相似文献   

4.
1940年3月5日,蔡元培在香港病逝。这时,僻居四川江津的陈独秀也已经是心力交瘁、疾病缠身。"人生自古谁无死",一生历经磨难、出生入死,对待生命的终结,陈独秀早已有坦然面对的心态。但  相似文献   

5.
1940年3月5日,蔡元培在香港病逝。这时,僻居四川江津的陈独秀也已是个心力交瘁、疾病缠身的老人。当北大向他发出蔡元培纪念文章征集函时,他立即抱病撰写《蔡子民先生逝世后感言》,深情地回忆起他二人近40年的交往,并抒发“四十年来社会政治之感触”。相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挟着血雨腥风,踉踉跄跄走到20世纪,已如强弩之末,气数将尽。但是,蔡元培与陈独秀作为晚清封建社会的读书人,大清帝国的最后一代“臣民”,他们与封建主义的决绝也决非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处于社会变革的前夜,伴着历史的阵痛,他们注定要经历一…  相似文献   

6.
7.
发生于80年前的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爱国主义运动”。今天,我们纪念这场伟大的爱国运动,就不能不想到坚定的民主主义者——蔡元培先生。 说起蔡元培与五四运动的关系,就得从他出任北京大学校长谈起。 蔡元培,浙江绍兴人,生于1868年。前清曾任翰林院编修,但他自绝仕途,投身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中。  相似文献   

8.
张家康 《党史纵览》2006,(11):34-39
蔡元焙在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倡导"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于是,马克思主义在北大可以作为学术自由讨论,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运动的启蒙者从而在此聚首,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便是由这些人担当的.后来,蔡元培虽然和中国共产党也曾有过"过节",但是,他在晚年主事民权同盟、投身全民抗日救亡运动时,又与中国共产党声应气求.他一生救助过许多共产党员和革命者,历史应该铭记.  相似文献   

9.
影响到鲁迅生活颇深的人应该推数蔡元培吧!这位有名的自由主义者,对于中国的文化教育界贡献相当大,而他对于鲁迅始终是刮目相看的.鲁迅的进教育部乃至进入北京教育界都是由于蔡元培的援引.一直到鲁迅的病殁,蔡元培是尽了没世不渝的友谊.--郭沫若.  相似文献   

10.
审美现代性是现代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蔡元培对审美现代性的巨大贡献在于 :(1)对人主体性的张扬。(2 )他大力提倡美育。 (3)通过强调审美的独立来突出审美现代性。这几方面彰显了审美现代性的特质 ,加速了现代性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王刚 《党员文摘》2009,(5):10-11
1919年5月3日.凌晨.一辆疾驰的马车停在了北平东堂子胡同——北大校长蔡元培的家。从车上下来一个人。他是蔡元培的挚友,北洋政府原外交总长汪大燮.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巴黎和会外交后援会的委员长。他给蔡元培带来一个坏消息:巴黎和约上,原来德国在山东的权益全部被让给日本。消息传到国内.国人心中的愤怒像火山一样喷发出来。  相似文献   

12.
蔡元培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民主革命家和学者。他一生重视教育 ,为改革中国的教育制度 ,为我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建立了不可磨灭的业绩。他的教育理论与改革实践 ,始终是同代先进知识分子的表率 ,为新文化运动的产生和发展开辟了肥沃的土壤 ,在打破封建束缚 ,传播民主科学、唤醒中国人民方面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正如梁漱溟所言 :他“从思想学术上为国人开导出一新潮流 ,冲破了社会旧习俗 ,推动了大局政治 ,为中国历史揭开新的一页。” ①蔡元培 ,字鹤卿 ,号孑民 ,1868年出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他的青少年时代 ,正处在中国半…  相似文献   

13.
彭忠富 《党课》2013,(8):127-128
北大校长蔡元培。一生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开新文化运动之先河,堪称“后世楷模.学界泰斗”。蔡元培不苟言笑,坚持原则,如果谁做得不对,他就会毫不客气地加以批评,甚至会大发雷霆。  相似文献   

14.
想象蔡元培     
绍兴很有名。它那里出了许多历史名人。现今的绍兴街上悬挂着陆游、徐文长、鲁迅、秋瑾等人的画象,蔡元培先生的画象也在其中。画象是写意的,留给人很大的想象空间。六十年代初到北大上学,知道蔡先生曾是北大的校长。那时,没有人说蔡先生不恭之辞,但对他所提倡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总觉得有些不对味儿,因当时正是主张无产阶级思想一枝独放的时候,想象中便对蔡先生存有那么多解不开的疑惑_“文革”中曾有暇与当时的系王任。康德专家郑听先生请教起哲学系的历史,方知道蔡先生当时在北大的一些作为,知道了当时“中学…  相似文献   

15.
蔡元培用人     
蔡元培是中国著名的民主主义革命家和教育家,一生大部分时间从事教育行政管理工作,在每一个岗位上都显示出卓越的管理才能,政绩斐然,在用人方面,也表现出精湛的艺术。一、洗革时弊,唯才是举辛亥革命前的清“学部”和其他官僚机构一样,盘根错节,弊窦丛生,非门生故旧、党僚同阀,无以进身。作为辛亥革命后的首任教育总长,蔡元培清醒地认识到要洗  相似文献   

16.
1940年 3月 5日,蔡元培在香港病逝。这时,僻居四川江津的陈独秀,也已是个心力交瘁、疾病缠身的老人。“人生自古谁无死”。他已历经艰险、出生入死,对待生命的终结,再已没有那种惊恐、慌张的心态。但是,对于蔡元培的逝世,他却有着深切的哀悼和思念之情。当北京大学发出蔡元培纪念文章征集时,他立即抱病撰写《蔡孑民先生逝世感言》,深情地回忆起俩人近四十年的交往经历,并抒发“四十年来社会政治之感触!” 1940年 3月 5日,蔡元培在香 十二年(1896 年),他总算通过县 命。港病逝。这时,僻居四川江津的陈独 考、府考。院试时,试卷…  相似文献   

17.
蔡元培故居     
正北京市东城区东堂子胡同,是1917年至1923年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租住的居所,门牌33号,为东、西各三进的院落,现分为75号、77号两个院落。蔡元培寓居此地时,将5间倒座作为客厅。2009年故居修缮后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18.
蔡元培是中国共产党所敬重的朋友,这不仅因为他是辛亥革命的先驱者和著名的教育家,更重要的是他任北京大学校长时塑造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校风校格可以使马克思主义作为学术自由讨论,从而聚首了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运动的启蒙者,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便是由这些人来担当的。蔡元培和中国共产党也曾有过不愉快的“过节”。但是,他在晚年主事民权同盟、投身全民抗日救亡运动时,又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声应相求、殊途同归了。蔡元培一生救助过许许多多的共产党员和革命者,历史应该铭记他的不朽功德。“诸君不可视蔡元培为一书生,当视为十万雄师……”蔡元培执掌北京大学后,给大学下了最精辟的定义,他说:“大学者‘囊括  相似文献   

19.
我国近代杰出的民主革命家、科学家、教育家蔡元培先生(1868~1940),作为一代宗师,德、才、学皆为世人所共仰。他的两次荐人之举,充分表现出爱憎分明的高尚品格。 1832年4月20日,担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校长的刘海粟先生,收到蔡先生的一封亲笔信,内容是为一位失业工人找工作的。信中  相似文献   

20.
从京师大学堂改变为今天人们心目中的"北大",乃是蔡元培先生的功劳。可以说,没有蔡元培就没有"北大"。因此,在中国的高等教育领域,蔡元培先生是一个符号,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巅峰象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