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她有副热心肠,扶贫帮困的事情她做了不少,连队的孤寡老人她也操心.""她丰富了连队的文化生活,义务调解群众间的各种矛盾和家庭纠纷,协助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不愧为一名中共党员."农九师一六六团六连领导职工这样评价唐建玲.多年来,唐建玲从事连队妇代会主任这个只干工作,不拿薪水的岗位.但她无怨无悔,心系连队,满腔热忱地为连队做了很多工作.她组织连队女职工开展"巾帼科技带动"工程.2010年5月,她又被兵团妇联授予兵团"三八红旗手"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2.
她是一个军人,她是一个教师,她是一个领导,她是一个"奶奶".她有着50年的托幼教龄,她当年带出的孩子,如今也成了"爷爷"、"奶奶"了,她一生都在从事着平凡的幼教事业,她培养出的栋梁之材数也数不清.  相似文献   

3.
孟生 《党史纵览》2006,(2):11-13
邓颖超是一位伟大的女性.她一生追求革命,为国家、为人民殚精竭虑,无私奉献.她晚年从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岗位上退居二线后,闲暇时问相对较多.在这些日子里,收听广播成为了她的"消遣"方式之一.然而,这种"消遣"绝非单纯意义上的休闲,其中足见她爱国爱民的真性情.  相似文献   

4.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这是<共产党宣言>中的第一句话.这种别具一格的表述虽然带有鲜明的马克思的语言风格,但其内涵却表明,在当时资本主义非常强大的欧洲,她确实是属于"异类".她的"异类"面貌就在于她的先进性.她的主张先进.她宣告:要代表一切被压迫、被剥削的人们的利益,为解放全人类而奋斗.她的组织成员先进:先进的社会力量--工人阶级,而且是他们中的先进分子.更重要的是她的指导思想先进.她以人类最科学并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理论--马克思主义武装自己,从中获取了永不枯竭的思想理论源泉.  相似文献   

5.
一个女子,人送外号"拼命三娘",她是怎样的一个女子?她是一位知心的调解姐姐、领导和同事心目中的女汉子、父老乡亲交口称赞的好闺女. 这个女人,姓史名静.史静"恬淡平和,安定不动"之意,但她,却是个十足的"女汉子".走进她,就走进了火红的青春,浑身洋溢着激情与力量;走进她,就走进了司法警察真善美的故事,每个故事都充满真情和正能量.  相似文献   

6.
她是一名基层干部,25年来,她扎根农村基层,服务广大农民群众;她是一名群众"贴心人",25年来,她坚持帮贫助困温暖妇女儿童;她是一名致富"领路人",25年来,她积极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她就是江安县底蓬镇文武社区党支部书记赵思学.  相似文献   

7.
党员付妈妈     
"七一"前夕,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付妈妈"的燕山大学东北分院办公室干事付桂荣,又被评为"岗位闪光"先进个人.52岁的她,除了本职工作还兼任宿舍管理员,每天白天在办公室忙活完了,晚上都在学生宿舍靠楼门最近的那个房间陪着学生们度过.学生们有啥事都愿意跟她说.她对学生们真的像亲妈妈那样.  相似文献   

8.
梁春新,肢体三级残疾人,六师五家渠市国贸商城"众信购物中心"和"众信购物超市"负责人,固定资产150万元,解决20多名下岗失业人员就业,成为残疾人自强典范. 命运的安排让她无法选择,两岁多时因为意外,马车从她稚嫩的腿上轧过,使她终身残疾.坚强的她不甘心命运的安排,选择职业高中学习财会专业,在校期间,她刻苦学习会计专业知识,常常是舍友们还在梦乡中酣睡,她已悄悄地拿起书到走廊上学习.  相似文献   

9.
王姐胃病又犯了,中午她丈夫张哥打电话问她,需不需要送病号饭.我们一听便想偷笑,她这招着实厉害,一"病"解千愁. 王姐有胃病不假,但并没有她表演得那么严重,且没犯病时她也常装病人,双手按住胃部,紧蹙眉头,做胃疼状.张哥知道王姐胃病是老毛病了,前几年没少和她求医问药,但胃病就需要养,急不得.王姐一"病",家务活儿也没力气干...  相似文献   

10.
霞飞 《党史文苑》2005,(11):47-51
江青是个特殊人物.她是"四人帮"的核心,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下了累累罪行,于1976年10月6日被中央隔离审查.江青被隔离审查时和之后的情况究竟是怎样的?本文根据江青被捕之后接触过她的人的回忆等真实史料,描述她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  相似文献   

11.
永恒的信念     
尚志市亮珠乡有一个颇具"传奇经历"的古稀老人,叫韩国珍.抗日战争时期,她曾经为党组织送情报,护理伤员,从那时起她就以为自己"是党的人了".几十年来她一直用党员标准要求自己,为党工作.群众也一直认为她是党员.然而,前几年党组织在进行党员登记时才发现,她并未履行过入党手续.于是,老人在古稀之年又满含深情地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相似文献   

12.
在渭河源头的渭源公路段,有一位普通的养路女工.丈夫部队执行任务中不幸致残,1993年又下岗,失去了工作,儿子在小学读书,她一个人担负着一家3口人的生活,但她无怨无悔.在公路战线上,她连续7年被甘肃省定西公路总段评为"双文明建设先进个人"、"青年岗位能手",1998年被甘肃省交通厅授予"全省优秀养路女工",今年"七·一"前夕,她又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  相似文献   

13.
20年前,廖英和许多年轻姑娘一样,怀揣着新疆农业大学毕业证书,分配来到了塔克拉玛干大漠深处的农二师三十三团.她从林园技术员、 连工会主席、副连长到连长,一步一个脚印地记录下了她对工作的执著追求.她先后12次获得"先进生产工作者"、10次荣获"优秀党员"、8次获得"优秀工会干部"和"三八红旗手"等称号,3次被团党委树为"干部标兵".  相似文献   

14.
魏萍是<今天快报>的记者.这天,她应A县县委宣传部的邀请,前去采访该县新农村建设情况.上个月,她采写的一篇A县创办"玉米产业开发区"的长篇报道发表后,被多家媒体转载.为此,A县县委书记特意给她打电话致谢.  相似文献   

15.
随着对京城巨贪毕玉玺的妻子王学英的审判,"贪内助"一词也随之成为一个流行词语.令人吃惊的是,王学英成为毕玉玺堕落过程中的"催化剂",所有的起因竟然缘于一个"爱"字.她爱丈夫毕玉玺,所以纵容丈夫受贿;她爱儿子毕波,所以把贪来的钱财给了儿子.但她没有想到,畸形的爱,害了丈夫和儿子,也最终害了自己.  相似文献   

16.
庭长潘银书--最遗憾给女儿的关爱太少 作为"全国优秀女法官"、全国十佳法庭之一的纳溪区江宁"女子法庭"庭长,潘银书在工作上是"一把手";回到家里,她是女儿、母亲、妻子,生活中的潘银书还是"一把手".打扫卫生、料理家务、买菜做饭……法官的刚正和女性的柔情完美地结合在她身上.她常说,自己能取得一点成绩,是与家人理解和支持分不开的.她最大的遗憾,是给子女儿的关怀与母爱太少.而她最高兴的事,是在成都南光集团工作的女儿、女婿买了一套近100平方米的商品房.每逢全家人团聚,潘银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进厨房为丈夫和女儿做一顿可口的饭菜.  相似文献   

17.
韦尔斯: 在延安的时候,我常与丁玲聊天.她当时仪31岁,却已作为中国小说界首屈一指的女作家而名扬天下.她非常自信,是各方面特别是妇女解放运动的开路先锋.她是厉害的湖南人之一,在坚持自己的思想主张方面,与毛泽东没什么两样.这导致她在1957年被划为"右派"并逐出北京,尽管未被关进大牢.  相似文献   

18.
张兰花,是二师三十三团十九连的一名普通农业女职工,也是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10年来,她所承包的79亩棉田为团场上缴了40多万公斤籽棉;在生活中,她相夫教子,毫无怨言,有一个和谐美满的小家庭.她热爱团场,热爱这片土地,像兰花那样给团场增添一点绿色.她连续十年被团评为"先进生产者"和"五好职工";2007年度被二师授予"植棉高产状元"荣誉称号;2008年被兵团评为"植棉高产个人"荣誉称号;2009年被二师评为"和谐家庭",连续三年被团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致富带头人,连续两年被评为二师"优秀共产党员".这些光荣的称号是和她辛勤劳动、默默奉献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9.
彭苏 《红岩春秋》2022,(2):39-43
浦代英原名浦黛英,是云南"宣威火腿大王"浦在廷的女儿,红7、红10军团政委乐少华的夫人,邓小平夫人卓琳(浦琼英)的姐姐.1952年乐少华含冤自杀后,浦代英独自抚养儿子长大,在"文革"中饱受打击.她晚年写下回忆录,向外界披露了她的家族,以及她和小妹卓琳的丰富人生,为后人留下宝贵的历史资料.  相似文献   

20.
她几乎成了省委七届八次全委会上的"明星".她演讲似的交流发言赢来了阵阵掌声.她发完言后,省委书记周永康破天荒地要求大家再为她热烈地鼓一次掌……她,就是欧阳晓玲,一个在华蓥山等地开辟荒山种植果树的"新农民",一个从事农业综合开发、成功实践农业产业化的年轻林业工程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