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统计,以信用证结算方式下 的贸易额占世界贸易额的 90%以上,我国目前的国际贸易结算80%以上采用信用证结算方式。但近几年来,国内外不法分子利用这种结算方式疯狂骗取银行资金已成为各国银行普遍关注的问题。据有关国际贸易专家认为,信用证结算风险是指在国际贸易信用证结算下,某些因素在一定的时间内发生始料未及的变动,致使信用证参与各方的期望利益和实际利益相违背,从而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因此信用证结算风险可以分为信用证结算国家性风险、信用证结算经济性风险、信用证结算技术性风险、信用证结算欺诈性风险。而信…  相似文献   

2.
商业信用证作为国际贸易结算中最主要和最常用的结算方式,一直被冠以"国际商业的生命血液"之美誉。信用证的每一次发展创新都对国际贸易产生深远的影响,2007年7月1日,UCP600取代UCP500成为商业银行处理信用证业务的操作指针,势必对国际信用证业务、国际贸易结算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试析国际贸易结算领域信用证欺诈及防范○郭剑荣信用证的出现是支付方式发展的一大里程碑,它较好地解决了国际贸易领域的互不信任及资金周转问题。随着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深化,采用信用证结算的比例不断增大。然而,信用证并未消除国际贸易结算领域的风险,港澳台及国外...  相似文献   

4.
经贸实务中信用证的风险及防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海鹰 《中国律师》2003,(12):42-43
信用证,是国际贸易结算中占主导地位的一种支付方式,它把商业信用转变成银行信用,保障了交易的正常进行。但是,由于信用证交易具有的独立抽象原则,也使得不法商人有机可乘,大行欺诈之能,造成外贸企业在信用证结算方式下面临的风险也层出不穷。本文将从经贸实务角度分析外贸企业在信用证结算方式下面临的风险及防范措施,以期警示企业经贸人员加强信用证风险的防范,确保交易安全。一、“软条款”的风险及防范1.国际贸易术语选择中软条款的设置。如FOB术语下,不规定卖方的派船时间,或在CFR或CIF术语下,规定船公司、船名、装运期、目的港须…  相似文献   

5.
论我国国内信用证结算法律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众所周知,信用证(Letter of Credit,简称L/C)是国际贸易中最广泛使用的结算方式。为了将这种先进有效的国际贸易惯例引入我国的国内贸易,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国内信用证结算办法》,自1997年8月1日起施行,但时至今日,由于各种原因,很少有企业在国内贸易中使用信用证结算办法。这既与我国加入WTO后国内国际贸易  相似文献   

6.
方彦锋 《法制与社会》2010,(12):108-109
信用证是国际贸易中的一种重要的支付手段。信用证诈骗是发生在信用证结算过程中一种比较复杂的犯罪行为,社会危害性极大。本文指出信用证结算贸易的当事人应从自身的角度加强对信用证诈骗的防范。  相似文献   

7.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高科技的发展,信用证已经成为国际贸易中重要的信用支付工具,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国际贸易结算采用信用证方式都已占很大比重。在我国,进出口贸易结算的50%以上采用信用证方式。但是,信用证业务自身的复杂性和游离于基础合同的独立性、抽象性加重了风险防范和金融监管的难度。世界各国不时有信用证诈骗案的发生,发展中国家更成为信用证诈骗的多发地区。  相似文献   

8.
不可撤销的跟单信用证(以下简称信用证),已成为现时使用最为广泛的国际贸易支付制度。信用证结算方式以其“各方处理的是单据,而不是与单据有关的货物”的原则,降低了交易费用,便利了国际商业往来,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买卖双方互不信任,谁也不愿意先履行义务的难题,从而为当事人所乐于采用。但信用证制度的缺陷在  相似文献   

9.
信用证是最常见的国际贸易结算方式,在我国对外经济贸易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但是由于信用证交易的复杂性以及信用证制度本身只关注单证相符而不去考虑其它因素的特点,导致信用证欺诈的频繁发生。本文简要阐述了信用证欺诈的概念、特点,信用证欺诈的分类,并就国际贸易实务中如何防范信用证欺诈以及在发生信用证欺诈的情况下,如何进行有效的法律救济作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在国际贸易支付中,跟单信用证是最主要的结算方式。调整信用证的国际惯例是国际商会1993年实施《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根据该惯例的规定:信用证是指一项约定,根据此约定开证行在符合信用证条款的条件下,凭规定单据向受益  相似文献   

11.
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是指在跟单信用证结算关系中,因欺诈构成而排除适用信用证独立性原则的原则。该原则是相对于信用证独立性原则而确立的。信用证独立性原则是信用证关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该原则主要体现在:1开证行与受益人之间的跟单信用证关系,独立于受益...  相似文献   

12.
李秀芝  刘正 《行政与法》2014,(7):107-112
随着各国间贸易往来的增多,信用证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结算的重要方式之一,又被誉为“国际贸易生命线”.但自信用证产生以来,信用证欺诈就屡见不鲜,尤其是近几年,伴随着世界贸易的快速增长,信用证欺诈案例有增无减,且手段越来越隐蔽,涉案数额巨大,给国际贸易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因此,研究信用欺诈问题并提出相关防范建议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李大程 《经济与法》2003,(12):62-63
保付代理是国际贸易中一种简便、快捷的结算方式。由于能够为进口商、出口商提供多种多样的金融服务并能够给国际保理商带来丰厚的利润,保理业务在国际贸易结算中得以广泛使用。据统计,目前欧美国家间的消费品贸易中,保理结算已经取代了信用证结算。  相似文献   

14.
马灵霞 《中国法律》2007,(5):36-38,100-103
信用证作为国际银行界和国际商业界为解决国际贸易中各方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冲突、风险防范而发展起来的国际贸易结算工具,被形象地比喻为“国际商业的生命血液”。从国际上看.15%的跨国贸易额使用信用证结算。每年约为一万多亿美元。在中国。使用信用证结算的进出口贸易要占到近30%,以2005年进出口总额14000亿美元算,  相似文献   

15.
信用证已成为当前国际贸易和金融领域重要的支付结算工具,对方便买卖双方结算、增强交易稳定发挥了巨大作用,一项国际贸易的当事人一旦选择了信用证作为结算工具,就能够从中获得诸多好处。首先,对卖方而言,其是最大的受益者。在传统结算方式中,买卖双方相距万里,无法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卖方一旦先  相似文献   

16.
信用证的两个最基本特点就是信用证的独立性和单据交易。这种结算方式以银行信用代替了买卖双方的商业信用,对国际贸易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但是,由于信用证交易原则所固有的理论缺陷,加之国际贸易本身的复杂性,致使信用证欺诈日益盛行,而信用证申请人才信用证项下受益人的诈骗行为要求法院出具禁付今,禁止银行付款的情况也相应增多。司法实践中,由于法院发布的禁付令一方面并不能从根本解除开证行及其开证申请人信用证项下的付款责任,另一方面给银行带来了负面影响。因此,对法院发布禁付今的理论依据及实现程序进行探讨,颇有必要…  相似文献   

17.
信用证是国际贸易中一种传统的结算方式,虽然由于国际贸易的发展和诸多因素的限制,该结算方式的使用有下降趋势。但随着UCP600于2007年7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各方对信用证的关注又开始重新热烈起来。跟UCP500相比, UCP600将一个环节涉及的问题归集在一个条款中,将L/C业务涉及的关系方法及其重要行为等进行了定义。  相似文献   

18.
信用证的安全性与规范性使其成为当今国际贸易结算的主要形式。信用证在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的同时,因其自身独立抽象的属性而产生了软条款问题。软条款信用证极大地影响到了信用证作用的充分发挥。本文从软条款信用证的概念入手,分析探讨了信用证软条款产生的原因和法律性质,以期对信用证软条款的防范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信用证是建立在银行信誉基础上的一种国际贸易支付方式,它为贸易的双方都提供了一定的融资便利和信誉保障。但这并不意味着信用证作为一种结算方式绝对安全。由于信用证所固有的"严格一致原则",常为不法商人所利用,使得近年来信用证中的"软条款"导致的信用证案件和纠纷日益增多。本文针对信用证的软条款的定义、表现方式和风险防范措施进行了相关探讨,以期对实务工作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20.
李双双 《法制与社会》2014,(4):25-26,42
信用证是国际贸易中最重要的支付手段,在现今国际贸易日益频繁的大环境下,由于信用证体系本身的不足,导致了信用证欺诈时有发生,本文旨在对为应对信用证欺诈而产生的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的产生及发展进行概述,并对信用证的特点、适用以及其在中国的立法现状及主要问题进行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