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许亮 《国际政治研究》2023,(3):133-160+8
非洲劳工史研究大致可分为缘起、兴起与发展、文化转向和复兴四个阶段。20世纪20—50年代,以罗德斯-利文斯顿研究所为代表的社会人类学家和少数加勒比地区的非洲裔学者开始系统研究非洲劳工问题。20世纪60—80年代是非洲劳工史研究的兴起和蓬勃发展时期,其核心范式是“无产阶级化”,强调非洲工人也能像欧洲工人一样拥有阶级意识,并最终产生社会革命。20世纪90年代至2008年,非洲劳工史研究重点从物质层面转向文化层面,尤其关注劳工文化、身份、性别以及意识形态等议题。2009年至今,非洲劳工史出现复兴,新的学术网络和著作快速涌现。学者们开始重视全球视野比较、历史数据挖掘和经济学方法的运用。中非经济交往的发展给“中国—非洲”研究学者们研究非洲劳工问题提供了便利条件,他们可能会对非洲劳工研究做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
在全球化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传统劳工运动开始突破国界和行业限制,走向跨国、跨阶层和跨领域的联合.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墨西哥与美国的劳工团体联合人权与环保组织等行为体,借助《北美劳工合作协议》这一跨国和跨政府的平台机制,将维护劳工权益的传统议题与全球化扩张下的捍卫人权与社会正义等目标相结合,实现了多层次的广泛合作.墨美两国的劳工团体冲破国界及身份限制,实现跨国、跨阶层和跨领域的联合,既是一种新形式的社会运动,也是反霸权力量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霸权式生产体制”向全球扩张的抵制.  相似文献   

3.
美国作家、"每周电讯"(weekly radio)栏目主持人、移民劳工工会组织者大卫.贝肯(David Bacon)在《每月评论》2010年10月号上发表了题为《组建工会的核心问题——争取移民的平等地位和权利》的文章,根据墨西哥移民工人在美国的生活状况,揭示了移民工人在新自由主义全球化发展过程中的恶劣处境和弱势地位。  相似文献   

4.
社会运动理论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60和70年代,在美国和欧洲,各种社会运动方兴未艾,风起云涌。社会运动理论也因此在西方流行起来。在美国,这个社会运动的大潮首先是民权运动——即非洲裔美国人争取投票权及其他公民权的运动;这一运动还包括了20世纪60年代早期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开始,随后席卷美国的言论自由运动;还包括反对越南战争的反战运动——这项运动后来成为  相似文献   

5.
垄断资本的新发展:垄断金融资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刊《每月评论》2006年12月号发表了约翰.B.福斯特题为《垄断金融资本》的文章,认为垄断资本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陷入危机后,转向依靠金融化进行积累:美国和全球资本主义经济的金融部门极度膨胀,这反过来又对此前由大公司主导的实体经济的结构和功能产生影响,对经济的控制权力开始从制造业大公司手中转到金融市场,制造货币逐渐代替制造货物。作者还认为,金融爆炸加深了垄断资本的停滞趋势,使美国国内工人状况恶化,在国际上导致新帝国主义。文章主要内容如下。正在结束的2006年是保罗.巴兰和保罗.斯威齐的经典著作《垄断资本》出版40…  相似文献   

6.
2011年9月至今,美国爆发了自20世纪60年代争取公民权运动以来最大的群众运动——“占领华尔街”运动,它是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的延续,是美国资本主义失衡的重要表现.该运动的主要诉求有:遏制华尔街金融资本的贪婪,解决贫富分化加剧问题,改善大众的就业务件和水平,反对华盛顿官僚作风和部分官员的贪腐等.这次运动具有参加者逐渐增多,波及城市逐步增加,利益诉求趋于多元,影响日益广泛的特点.“无产阶级”意识的觉醒和非暴力手段的应用,符合欧洲早期社会主义运动时期工人反抗资本家压迫和要求改善自身境遇集会的特征.在当前情况下,这种运动虽然不会撼动金融资本的统治,但对即将到来的总统大选和奥巴马的改革措施,以及现代无产阶级的训练和美国资本主义的变革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回顾了安全研究演进的历史,特别是美国学派和欧洲学派两大理论学派的发展历程及其相互关系。安全研究在20世纪40年代首先兴起于美国,50、60年代步入黄金时代,随后又出现了短暂的衰落期。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安全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进入新的理论生产高峰期。如今两大学派的交流与对话共同推进了安全研究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张天潘 《南风窗》2012,(21):90-92
正如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青年文化运动一样,个体的自由意志与意识形态化的文化制度的冲突,是中国1 980年代中期最具挑战性的文化冲突。而在最近20年,文艺语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伴随着这种变化的,是歌者在国家主义和商业主义意识形态大潮中如何自处的矛盾处境。  相似文献   

9.
美国的移民权利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五一劳动节及其前一段时期,美国爆发了数百万人的示威游行,反对新的反移民立法。其规模之大在美国历史上是罕见的。对这次争取移民权利的群众运动,国际上一些左翼组织和人士纷纷就它的性质及特征、历史背景及社会根源、面临的问题及前景发表评论,其中包括美国社会主义平等党题为《移民的示威运动和美国的阶级斗争》的声明;墨西哥裔美国人政治协会主席及墨西哥人拉丁美洲人兄弟会会长纳蒂沃.洛佩兹题为《移民权利运动在健康发展》的记者谈话;“国际社会主义组织”成员贾斯廷.查孔在《国际社会主义评论》2006年第47期上发表的题为《向移…  相似文献   

10.
本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曾有一个世界范围的学生运动高潮。在美国有反对侵略越南的大学生反战运动,在法国有学生知识分子与工人并肩斗争的1968年红五月运动,在英国、联邦德国等其它欧洲国家千百万大学生上街示威游行,反对垄断资本的内外政策,声援第三世界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在亚洲地区如日本、南朝鲜等也是学潮迭起,空前激烈。当时的中国新闻报刊曾把这个世界性的学生运动说成是中国文化大革命的巨大影响,称之为  相似文献   

11.
英刊《新左翼评论》2006年7—8月号发表了美国著名左翼学者、世界体系理论代表伊曼纽尔.沃勒斯坦题为《美国力量的变动曲线》的文章,分析了美国霸权建立和巩固、下降和加速衰落三个阶段的主要过程和内在逻辑,视野广阔,观点清晰。尤其值得重视的是,作者认为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开始,世界格局进入了大变迁的时代,并以此预见作为上个世界格局一极的美国将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文章内容如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体系的地缘政治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从1945年到1970年左右,美国在世界体系中行使着无可争议的霸权。美国霸权在1970—200…  相似文献   

12.
战后美国劳工运动体现着鲜明的美国特色.其中,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劳工组织的分散性、工会官僚主义等特点严重制约了劳工运动的发展与进步,关系着美国劳工的未来,必须予以重视和改善.  相似文献   

13.
美刊《政治事务》2007年第5期刊登了司各特.马歇尔题为《美国新保守主义政治文化背景下的工人运动新足迹》的文章,介绍了自20世纪70年代美国反劳工的新保守主义政治文化形成以来美国工人运动受到的巨大挑战,以及近些年来美国工人运动逆转这种气氛开始取得的新成绩。文章内容如下。美国工人运动在去年的中期选举中为自己寻找到了发展之路———采取具有创新精神的组织方式并与政治活动结合起来以振兴工人运动。在2006年国会中期选举中,民主党击败极右翼共和党,美国工会功不可没,值此良机工会本身也恢复了生机,走上了复兴之路。几乎每个人——…  相似文献   

14.
小夏 《南风窗》2007,(2):74-76
在共和党出台的偏袒资方的《劳资关系法》施行的60年中,美国劳工组织的地位和实力不断下降,到今天只有1/8的私企雇员还是工会会员。如果这次新的民主党国会能够通过约束雇主反工会活动的《雇员自由选择法案》,或许将把美国劳工运动带上复兴之路。  相似文献   

15.
新的反体系运动及其战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新左派评论》杂志2002年11-12月号刊登了美国著名学者、世界体系论主要理论家伊曼纽尔·沃勒斯坦题为《新的反体系运动》的文章,认为当前方兴未艾的以世界社会论坛为中心的反全球化运动是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继毛主义运动、新社会运动和人权组织运动之后的第四波反体系运动。他还认为,现代世界体系正处于转型的时代,20世纪曾兴盛的运动和党派发现使用自己传统的作法要实现长期或近期目标都困难重重,它们不得不寻求转达变,沃勒斯坦对新的反体系运动应遵循的战略提出了四点建议,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6.
帝国主义与“全球化” 帝国主义从霍布森时代的帝国主义变成了“二战”的帝国主义。在20世纪60年代晚期和70年代,第三次变迁发生了。 随着德日的快速崛起,西方国家之间的经济平衡发生了变化。20世纪60年代初期,日本的制造业出口只有美国的1/3。到70年代末,与美国持平。美国以军事支出维系了世界经济并为此付出了一定的代价。德、日两国不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60年代中期,台湾当局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对美宣传和游说运动,试图通过外交交涉、营造民间反美情绪、加强对美国政客和社会团体的公关等手段来引导和塑造美国对华舆论,防止美国对华政策的可能转变。虽然台湾当局在美的宣传与游说努力在某种程度上为美国对华政策的转变设置了一些障碍,但由于美国援蒋集团势力的衰微,加上美国对华舆论的转变是其内政外交各种因素带来的必然结果,其终究无法阻止中美关系从对峙向缓和转变的大潮流。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50—60年代“持不同政见者”作为一个政治术语被广泛地应用于政治实践和学术研究中,它起源于20世纪50—60年代苏联持不同政见者的广泛出现和持不同政见运动的大规模兴起。弄清楚这一概念的历史渊源和内涵以及它与反对派、“60年代人”和“夜间人”等相关术语的区别,有助于全面系统地丰富对这一术语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俄罗斯学者关于"中国移民"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俄经贸合作的开展及人员往来的增加,“中国移民”问题成为俄有关各界讨论的热点。其中学者的观点尤为引人注目。现将有关观点综述如下。俄媒体围绕“中国移民”问题进行的反华宣传从1992年年中起,俄罗斯报界开始频繁刊登所谓中国向俄远东地区进行“扩张”的文章,并在90年代上半期围绕“中国移民”问题形成了一场影响颇大的反华宣传运动。参与其中的有中央级报纸及西伯利亚的部分报刊。所刊文章从标题和语气看,具有强烈的反华倾向,在内容上,主要是对在俄华人的数量及华人的存在给俄带来的“危害”进行夸大、渲染。这…  相似文献   

20.
2006年6月26日法国“马克思园地协会”网站发表了法国著名左翼学者热拉尔.迪蒙和多米尼克.莱维题为《社会变迁过程中的金融与管理———对美国和法国轨迹的比较》的文章,分析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自由主义对当代资本主义阶级结构产生的影响:当20世纪70年代初大众阶级的政治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