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弘扬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弘扬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重要的价值意义 :民族精神培育的精神力是小康社会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族精神的内化整合功能是凝聚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力保证 ;民族精神的能动实践效用是推动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力量源泉 ;民族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真正腾飞的精神条件。  相似文献   

2.
艰苦奋斗是一个历史性范畴,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艰苦奋斗有着丰富的新内涵和时代要求.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既要继承传统,更要开拓创新.要着重从思想作风、价值取向.工作作风、精神风貌等方面弘扬艰苦奋斗精神,通过创新理念和方法、营造氛围、建立健全制度和机制等措施,努力在全党全社会形成艰苦奋斗的务实之风.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必然要求和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3.
十六大为21世纪头20年中国的发展规划了一个美好的蓝图,那便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4.
《研究与交流》2003,(1):F002-F002
党的十六大全面分析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科学总结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推进各方面工作的方针政策。现在,目标已经确定,蓝图已经绘就。要实现宏伟目标,把蓝图变成美好的现实,需要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艰苦奋斗。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丰富和完善了邓小平同志“三步走”发展战略的思想。与“总体小康”不同的是 ,我们建设的“全面小康”社会将是一个更高水平的、全面发展的、发展比较均衡的小康社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新的发展思路、新的改革突破、新的开放局面、新的工作举措扎扎实实推进建设全面小康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杨春风 《桂海论丛》2004,20(1):86-88
文化深深地蕴涵在小康社会的总体内容当中 ,文化建设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也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它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 ,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文化发展意识 ,坚持综合创新的文化原则 ,处理好与传统文化、西方文化的关系 ,同时要避免重经济轻文化、重宣传轻建设、重短期轻长远、重设施轻素质、重事业轻产业等错误做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新型理性精神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推动力。新型理性精神成为内在推动力有其必然性。当代中国应采取各种措施,以促使新型理性精神的形成,进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内在推动力。  相似文献   

8.
黄义超 《桂海论丛》2003,19(3):11-13
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起步时 ,我们要正确认识艰苦奋斗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统一性 ;充分认识艰苦奋斗建设小康的重要性 ;丰富艰苦奋斗新内涵 ,从而把党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9.
文章指出了“小康”一词的源出及“小康社会”概念的提出 ;论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战略地位 ;提出了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面”之理解方式 ;分析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目标的量化标准 ;论证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这一目标 ,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三大产业之间的关系 ,东西部之间的关系 ,工业化与信息化之间的关系 ,经济结构调整与扩大就业之间的关系 ,科技教育与知识经济之间的关系 ,城乡之间的关系 ,三大文明之间的关系 ,经济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国内发展与国际环境之间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的小康社会思想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呼唤声中产生和发展的,它的形成与发展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小康社会思想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必然产物,是“三步走”发展战略的中心环节,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集中体现,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具体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对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释了“小康”、“总体小康”、“全面小康”的基本内涵,并着重分析论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和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3.
新的社会阶层是由工人、农民、干部和知识分子分化形成的,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举足轻重的重要力量,是党的重要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出现和形成了新的社会阶层。必须在加强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团结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把新的社会阶层团结  相似文献   

14.
1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由于中国在20世纪末已建立了小康社会,因此党中央在制定新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同时,明确地提出“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旱在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时,党中央就宣布:“原定到2000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任务,将于1995年提前完成。”同时提出  相似文献   

16.
葛婷 《青年论坛》2005,3(3):26-28
当代大学生缺乏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精神的现状值得深思。邓小平关于艰苦奋斗精神有十分独到的表述,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条件下加强大学生艰苦奋斗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江西政报》2008,(21):1-1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是我们党在十七大之后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科学总结了一年来的工作,全面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形势,要求全党要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推动科学发展。会议还明确提出了今后工作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号召,体现了我们党带领广大人民开创幸福生活的决心,顺应民心,令人振奋。小康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社会。正如报告指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  相似文献   

19.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十六大主题的一个实质性内容。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首先要清醒地认识我国所处的历史方位;其次,要准确地把握其科学内涵;最后,还要在推动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践途径上努力。  相似文献   

20.
黄文虎 《群众》2007,(1):22-23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吹响了江苏在全国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前进号角,把“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确定为今后5年全省人民的奋斗目标,深得人心,令人振奋。为了使人们更为清晰地把握“全面达小康”的内涵和前景,李源潮同志在省党代会报告中特别强调了“三个不能代替”,即:我们所要建成的全面小康社会,“是要以县为单位实现全面小康,不能以市域总体达标代替县县全部达标;多数城乡家庭达到全面小康的收入和生活标准,不能以平均数代替大多数;多数老百姓认可全面小康的实际成果,不能以统计数据代替直观感受,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