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第二十五军进行了伟大的长征。我们党领导红军,以非凡的智慧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战胜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胜利完成震撼世界、彪炳史册的长征,宣告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图谋彻底失败,宣告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肩负着民族希望胜利实现了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开启了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斗争的新的伟大进军。  相似文献   

2.
第二次国共合作使中华民族空前地团结起来,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合作不仅对中国共产党有利,对国民党也是非常有利的.合作的达成阶段,使国民党一洗过去不抗日的阴影,树立起抗日的高大形象;合作的过程阶段,共产党由于抗日路线正确,得以发展壮大,成为重要的抗日力量,这对国民党不是有害而是有利的;合作的最后阶段,抗战的胜利为国民党赢得了荣誉和利益,使其力量增强.合作破裂后,国民党政权的迅速覆灭是其自身因素造成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主要表现在:率先举起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旗帜;制定全面的抗战路线;提出持久战的战略方针,开展敌后游击战争;组织和推动国民党统治区的抗日民主运动;坚持、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因如此,抗日战争才能够成为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赢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共产党不在正面战场而是在敌后战场的原因分析入手,从中国共产党率先高举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旗帜,与国民党建立全民族广泛统一战线,制定全面抗战路线,坚持持久战争方针政策等,阐述了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胜利的中流砥柱这一重大历史问题。  相似文献   

5.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 ,国民党顽固派表面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 ,但对延安和人民抗日力量仍然实行包围、限制和孤立等政策。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 ,采取“宣传出去 ,争取过来”的方针 ,击败了国民党顽固派设置的种种阻碍 ,热情邀请有国民党顽固派参加的中外记者考察团到延安参观访问。中外记者团在延安进行了历时 4 0余天的详细考察后 ,比较客观地向全世界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和不可战胜的抗日力量。这是中国共产党打破顽固派封锁的胜利。本文略记了中外记者团在延安的考察历史情况。  相似文献   

6.
简论中共抗日民主政权王朝彬中华民族为期8年之久的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了。我中华民族抗日战争中悲壮慷慨同仇敌忾,谱写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民族壮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民主政权建设是抗日民族壮歌中激昂响亮的乐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在抗日战争中相继...  相似文献   

7.
王标 《世纪桥》2010,(6):13-15
<正>台儿庄大战的胜利,是继平型关大战后又一次伟大的胜利,也是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胜利。这场大战,充分体现了国共两党在共同抗日这面旗帜下,各派政治力量与军队之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己经整整80周年了。8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经过艰苦卓绝的万里长征,在甘肃会宁会师,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妄想消灭共产党和红军的图谋,实现了红军北上抗日的战略大转移。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史的一项伟大壮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创造的人间奇迹。它不仅拯救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保存了红军队伍和革命力量,使我们党和革命事业转危为安,而且在这场远征中产生出来的伟大精神——长征精神,永远铭刻在中国革命丰  相似文献   

9.
《奋斗》2016,(9)
正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工农红军从内战漩涡走向救国救民战场的壮举。红军长征实现"北上抗日"的战略方针,一方面粉碎了国民党的围剿,促成国共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日的局面,另一方面,长征的胜利也影响了东北抗日斗争形势发展。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建立陕甘革命根据地后,党中央对东北抗日武装的领导与关注,进一步推动了东北抗日游击战争,使正在东北地区抗击日本武装侵略的东北抗日联军,有了坚强的后盾和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与抗战初期八路军战略方针的形成和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与抗战初期八路军战略方针的形成和实施刘益涛抗日游击战争是中国人民战胜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重要斗争形式,是中国人民反抗侵略战争史上的奇观,它对于实行中国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开创全民族的抗日新局面,以至取得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有着极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共产党是引导全民族抗战走向胜利的一面旗帜,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也是中国革命史、中国共产党史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广东地方组织领导华南敌后抗战具有鲜明的特色,总结和研究广东党组织对抗战胜利的...  相似文献   

12.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担当起民族自卫战争的中流砥柱;而国民党蒋介石集团不顾抗日大局,背信弃义,在1941年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此为国家之殇、民族之痛,于国家和民族、于共产党、于军队、于个人可谓"千古奇冤"。它留给后人深刻启示:内和、外刚是一个国家,民族走向强大的深层支撑。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空前规模的全民族的反侵略战争,是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奋起反抗外来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共产党是这场反侵略战争的中流砥柱,她的重要功绩之一就是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高举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旗帜。这面旗帜激起了全中国亿万人民群众的抗日热情,团结了各种爱国政治力量齐心协力参加抗战,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全民族抗战的局面。正如毛泽东所说,中国人民的大联合和中国抗日统一战线的完成,是战胜并消灭侵略者的主要条件。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胜利,是我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胜利。  相似文献   

14.
正一、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抗日根据地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抗日战争,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在反对外国侵略者的斗争中,全国上下团结一致、万众一心,共同进行的全民族反侵略的战争,也是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战争。在这场气势恢宏的民族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高举民族解放和团结抗日的旗帜,推动建立起全国范围内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把自己经过10年创建起来的人民革命军队的主力开赴抗日前线,投入到抗日战  相似文献   

15.
抗日战争时期,许多日本反战进步人士纷纷投入到中华民族的抗日洪流之中,为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其中,在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与中国共产党合作进行反战工作最为有名的是日本共产党领袖、延安日本工农学校校长、在华日人反战同盟负责人冈野进(即野坂参三);而另一位则是在国民党统治区进行  相似文献   

16.
抗日战争胜利已经整整50年了。这场波澜壮阔的战争,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洗雪了百余年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转折点,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作为参加过这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的老战士,回顾历史,我深刻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抗日军民不愧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我们党用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自己的模范行动,指导和推动抗日战争在曲折的道路上不断走向胜利的历史经验,对于今天我们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在党的领导下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加强新时期军队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的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是全民族利益的最坚定的维护者,是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是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力量。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关键中国共产党是民族革命战争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积极倡导者和组织者。日本的全面侵华战争,使  相似文献   

18.
1937年7月7日,日军以“芦沟桥事变”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伟大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 抗日战争爆发时,在国内存在着人民、国民党和汉奸三种力量。人民坚决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共产党是人民力量的政治代表和领导者。国民党的主体是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蒋介石集团,它依附于英美,与人民有矛  相似文献   

19.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从三十年代中期开始,在中国共产党倡导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主要内容,由全国各抗日派别和团体、各阶层爱国人士参加的共同反抗日本侵略的政治、军事联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对于团结一切民族抗日力量,发动和取得中国抗战的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1  相似文献   

20.
伟大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取得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仅就中国民主党派在全民族抗战中的历史作用,略抒己见。一、促进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反对亡国论和卖国投降活动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在长征途中发表了《为抗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