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渡铸魂,峨眉毓秀,嘉州大地英才辈出。1995年,乐山籍科学家黄尚廉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这是乐山人民的光荣与骄傲。在他之前,我市有过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郭沫若和欧阳予。 黄尚廉于1936年8月16日诞生在乐山县城区(今市中区)泊水街。乐山一中和乐山四中留下了他聪明好学的纪录。1950年7月考入川南工业专科学校机械系;1957年7月毕业于重庆大学机械工程系制造专业。之后,一直在重庆大学从事教  相似文献   

2.
乐山古称嘉州,嘉州古城历史悠久,早在近三千年的巴蜀时期(约为春秋中期),今乐山即是蜀王开明故都,成为史称“土地活美,人士俊义”的“三蜀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在1994年元月4日,国务院批准并公布乐山为第三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这标志着乐山历史、文化地位和知名度的极大提高,说明她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承栽,而且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只有正确认识这个定性问题,才能保住历史文化名城原来的文化神韵,才能真正谈乐山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问题。 一、乐山历史文物古迹是乐山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实物见证  相似文献   

3.
1906年,曹葆华诞生于四川乐山县城(今乐山市中区),从 小聪明好学,悟性极高。1926年,从四川省立乐山中学(今乐山 一中)考上北京清华大学外国文学系。他如饥似渴地阅读了大 量家乡看不到的外国优秀文学作品,打下了  相似文献   

4.
乐山大佛世界遗产保护工作走过10年的历程,10年来,乐山大佛景区管委会(文管局)严格执行《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始终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加强管理,合理利用”的方针,使以乐山大佛为主体的世界遗产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利用。  相似文献   

5.
乐山旅游从最初的接待型到近十几年的观光型已完成了一个应有的旅游时间段落。但乐山旅游资源挖掘远远不够。游人到乐山就冲着大佛而来,而乐山除了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佛文化外,山水旅游资源也相当丰富。因此,开发潜力巨大的山水旅游资源,使之与佛文化相结合,共同发展,是值得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乐山大佛是世界上年代久远的最大石刻弥勒佛坐像,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它位于乐山市中区东南的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流之处。1996年12月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在墨西哥历史文化名城梅里达举行的第20届全委会上,全票通过蛾眉山——乐山大佛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乐山大佛列入世界遗产后,1996年——2006年的10年,是乐山大佛景区保护与发展最快、最好的10年,也是成绩最辉煌的10年。10年来,乐山大佛景区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10年来,景区保护与建设共投入资金7亿元。在加强对文物遗产保护的同时,不断完善景区基础设施的建设,通过加强宣传营销,使景区旅游人次与旅游收入逐年增长,取得了文物保护与旅游经济发展的双丰收。景区旅游接待人数从1997年的4573人次增加到2005年的231.5万人次,相应的旅游收入也从1392万元增长到9685万元。截至2006年11月底,今年景区已接待中外游客271.7万人次,门票收入达1.063亿元.特别是2004年以来,由于“中国第一山”国际旅游区项目的逐步实施,景区环境及景区形象不断提升,景区发展步入快车道,同时也带动了乐山地方经济的发展,为旅游产业成为乐山市经济的支柱产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10年来,乐山大佛景区获得以下殊荣“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旅游40佳”、“中国世界遗产管理先进单位”、首批国家“4A级旅游区”、“省级最佳文明单位”、“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单位”、“四川省军警民共建安全文明旅游区先进单位”,2001年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2005年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等。保护世界遗产、传承人类文明。乐山大佛景区管委会将努力把景区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保护好,把乐山大佛这一人类瑰宝、艺术珍品传之万世。  相似文献   

7.
乐山大佛,依山凿就,脚跳三江,背负九峰,面对峨眉,巍然屹立已有1200多年历史,堪称世界最大的古代石刻弥勒佛像。1956年,乐山大佛被四川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乐山大佛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随着社会、经济的  相似文献   

8.
乐山自1979年被批准正式对外开放,现代旅游业开始起步。经过40年的发展,为全国旅游提供了"乐山经验"。回顾历史,总结经验,乐山旅游要继续坚持开放发展理念,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发展模式从政府主导逐步向市场主导转变,进一步推进产业融合,促进旅游公共服务与社会公共服务相融合,宣传方式要紧跟时代步伐。  相似文献   

9.
乐山市档案馆所藏的1950年中共川康地下党特委副书记马识途同志向时任乐山地委书记鲁大东同志推荐6名乐山地下党员的公函背后,隐藏了一段上世纪乐山解放前夕中共乐山地下党秘密发展壮大、艰苦斗争的光辉历史。  相似文献   

10.
乐山大佛景区位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乐山,景城隔江相望,相距峨眉山26公里。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归一,浩荡东流。景区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景区以唐代摩崖造像为中心,散布着秦蜀守李冰开凿的离堆、汉代崖墓群、唐宋佛像、宝塔、寺庙、明清建筑群等。1982年,乐山大佛及景区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99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2001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举世闻名的乐山大佛坐落在中国乐山市域东南凌云山西壁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流处,  相似文献   

11.
乐山物华天宝,水秀山灵,其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阳刚雄壮与阴柔秀丽相渗透,拥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的“峨眉山-乐山大佛”,对国内外旅游者具有独特的魅力。乐山旅游资源丰富,以轴(乐山大佛,峨眉山)连点的旅游网络已形成。乐山大佛属世界最大的古代石刻佛像艺术珍品,巍峨俊秀的峨眉山,气势磅礴,堪称“峨眉天下秀”,是颇带神秘色彩的“仙山”。以乐山大佛和仙山峨眉为轴心,一个星罗棋  相似文献   

12.
正1984年,乐山文史工作者在乐山大佛右侧发现了《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记》摩崖碑刻,碑中清晰显现"剑南西川节度……韦皋记"。韦皋(745——805年),京兆万年(今西安市)人,曾任陇州刺史、奉义军节度使,唐德宗贞元年间任剑南西川节度使,曾遣使与南诏(今云南)通好,并多次击败吐蕃。治蜀凡21年,功高绩显,封南康郡王。他是修凿乐山大佛的功臣之一。此碑是他叙写世界第一大石佛建造始末的记事碑。嘉州是乐山的古称,北周大成元年(579年)始设嘉州。作为这项宏伟工程最后阶段的主持人,韦皋在竖刻碑文中有"贞元初天子命我守兹坤隅"  相似文献   

13.
历史是根基     
秉承“历史是根基、文化是灵魂”的理念,乐山公安经过一年的筹划和建设,于2007年11月正式建成乐山公安史馆。史馆位于新建的乐山公安文化中心,馆区面积1600平方米,展平面面积2800平方米,属行业性博物馆范畴,目前是全国二级城市中首家公安行业史馆。  相似文献   

14.
乐山民营经济占非公有制经济的9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但这与乐山到2017年实现"两个翻番,两个建成"目标相比,尤其是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为了进一步推动全市民营经济健康协调发展,乐山要着力优化服务环境,创新融资服务体系,科学规划产业布局,实施创新驱动发展,重点促进三产发展,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进一步激发本地民营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旅游资源非使用价值的概念和研究方法--意愿调查价值评估法(CVM),并设计CV调查表对乐山大佛的国内游客进行抽样调查,得出游客的社会经济特征、支付意愿(WTP)和WTP值。计算得出游客的人均WTP值为21.76元/年,把2004年到乐山大佛的旅游总人次作为总体人群,可推导出乐山大佛旅游资源2004年的非使用价值为4.60×107元,其中存在价值为1.79×107元,遗产价值为2.47×107元,选择价值为3.4×106元,即游客每年愿意出资4.60×107元保护乐山大佛旅游资源质量的提高和永续存在与利用。  相似文献   

16.
丝绸业是乐山市历史悠久的传统产业,80年代后期高速发展,产量连年攀升,出口量猛增,曾一度为乐山地区经济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为社会就业、改善职工生活起到过重要作用。90年代中期,该行业发生了严重亏损,至今仍然困难重重。面对入世和西部大开发,业内多认为该行业能明显获利。而实质上,对乐山而言,入世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冲击同在的。 一、乐山丝绸业的特点 乐山丝绸业不仅具备我国丝绸业的传统性质,还有其特有的一些特征: 1.生产萎缩,产量下滑。仅乐山市中区,1995年可生产蚕茧37078担,而到2000年减至9000担。生丝、坯绸出口市场几乎丧失殆尽。入世对乐山而言,实际上意味着乐山丝绸业还需要在供求已相对稳定的市场中重新开辟出口贸易途径。 2.蚕农经营规模小,生产水平降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一方面调动了蚕农积极性,另一方面带来了单户桑园过度分散、经营规模过小的弊病,桑园和其他农作物种植呈现插花式交替,农药污染和交叉污染时有发生;再加上蚕桑生产涉及种养二业,生产周期长、技术含量高、风险大等特点,以及由农村致富途  相似文献   

17.
随着乐山岷江航电工程的开发建设,港口及其交通运输网络体系的形成,临港经济建设必将对乐山的经济定位、港区经济布局、临港经济发展及其乐山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产生重大影响。通过对乐山临港经济的系统研究,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围绕港口、港区经济特点,拓展发展视野,理清发展思路,培育新兴产业,扩大城市功能,不断拓宽发展新空间、增添发展新路径、强化发展新动力,实现乐山发展理念、发展思路的创新,推动乐山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8.
乐山市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工作方针,紧紧依靠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调整升级,支撑经济社会发展。2012年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6.2%。全市成功创建了乐山国家高新区、乐山国家硅材料开发与副产物利用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相似文献   

19.
乐山旅游业历经了30年的发展历程,旅游产业已成为乐山市的重要产业。但其旅游产业价值和品牌效应,横向与国内外同类地区和城市相比,与第一批对外开放的旅游城市相比,其发展速度、品牌形象、规模效益、旅游品种的多样化和经营模式已有较大的差距。乐山需要确立一个新的旅游主题形象,走新的旅游发展模式。为此,提出应当整合乐山的旅游资源,走出一条"山水城一体化"发展的旅游之路,通过创新旅游发展的理念和手段,提出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的对策措施,使乐山旅游业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并步入良性发展轨道,以获得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相似文献   

20.
从旅游的角度来看,乐山的文化主脉主要表现为:山、水、(佛)禅、茶文化,与主脉共生的乐山文化主要是农耕文化、名城文化、名人文化、饮食文化、峨眉武术文化、码头文化、小凉山彝族文化和爱国主义文化,乐山精神还可以有另外一种表述,就是"上善若水,大德如山",乐山的城市口号应该是"山水禅茶,灵秀乐山",要促进乐山文化的繁荣兴盛,就要理清山脉,做强山文章;理清水脉,做活水文章;理清文脉,彰显文化灵魂;弘扬乐山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