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黄梅  陈敏 《法制与社会》2011,(24):265-267
《婚姻法司法解释三》(征求意见稿)一出台,便引起轩然大波,尤其是夫妻一方婚前按揭房在婚姻存续期间房屋增值部分的归属应如何认定备受关注。意见稿第六条对相关问题作了与现行婚姻法不同的规定,引起较大争议。本文从我国现行的法律制度入手,借鉴国内外一些专家学者及司法实践中的具体做法,认为离婚时个人婚前按揭房增值部分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且分割应遵循特殊规则。  相似文献   

2.
由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婚前按揭房产"没有明确规定,在法院的实践工作中出现了相应的问题,本文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寻求了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由于相关法律的不完善以及法官对于法律适用的不同取向,我国关于婚前按揭房的利益分割仍然存在很大的争议,各地法律规定和司法判例很难统一。许多司法判决往往借鉴房地产领域相关的物权性法律,却忽视了家庭伦理关系的特性和婚姻法的立法精神。应考虑到现实中存在的婚前按揭房纠纷,对离婚时如何定性和分割婚前按揭房所涉利益作出明确统一的规定。在司法实践中,不应单纯强调个人财产权益,可以更多地从家庭共同体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夫妻双方在婚前按揭房取得和维护中的相应贡献,合法、合理、公平地处理离婚财产纠纷。  相似文献   

4.
婚姻、房子,两者都是人生中的重头戏。随着社会经济压力的增大,婚前按揭购房,日益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结婚的模式理念。同时,伴随社会体制的深化变革,原有传统婚姻观也受其冲击,加之大部分家庭没有子女的束缚,离婚率不断处于上升趋势。当离婚成为现实,处理房产时因其价值较大,及近几年房产增值幅度较大,又因现有的法律法规没有就婚前按揭房产的分割问题作出明确的规定,往往成为当事人争执的焦点。  相似文献   

5.
《法庭内外》2010,(11):57-58
法官:我与李某订婚后,我拿出积蓄10万元,把李某父母名下的一套房子装修一新,作为我们的新房。后来,我们领了结婚证。办了结婚宴,在这新房里开始了幸福生活。可惜,幸福并未能持续太久,两年后的今天,两人已是恩断情绝,到了非离婚不可的地步。可李某父母名下的这套房子,我花了10万元的装修款,总该有一份。李某却是铁公鸡,一个子儿也不肯给,那我当然只能用法律来说话了。要么要房,要么要钱?请问法律会支持我吗?  相似文献   

6.
这起案件表面上说是离婚财产纠纷,实质上是赠与合同撤销权的相关法律纠纷,当事人选择不同的法律途径进行诉讼,所得出的法律结果却是完全相反。有些法律问题在情理上似乎是说不通的,而法律却有据可循。律师在情与理、情与法的碰撞中如何维护委托人利益的最大化,这便体现出律师深厚的法律策划功力。  相似文献   

7.
离婚时处理按揭房屋的法律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婚姻期间购买的按揭房屋在夫妻离婚时如何处理是司法实践中的难点问题,《法释[2003]19号》第21条将按揭房认定为"尚未取得所有权"的房屋,要求人民法院在夫妻离婚时仅就按揭房屋的使用权予以判决。这一处理方式,既不符合物权法定分止争、物尽其用的立法宗旨,也不符合婚姻法确立的夫妻财产分割原则,更有违法律的公平正义。本文试图通过探讨按揭房屋的产权问题,特别是夫妻以一方名义购买的按揭房屋在离婚时的分割问题,突破现有的处理方式,以解决因处理按揭房屋衍生出的各种矛盾。  相似文献   

8.
我国离婚夫妻按揭贷款住房分割之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屋是人们生活所必须,因其用途大、价格高、增值快等特点,一直是离婚时夫妻财产分割之重点。本文将从按揭房屋产权取得的时间入手,从公平的角度出发,提出在夫妻未对财产进行约定的情形下,夫妻共同财产分割应考虑按揭房屋的增值部分,并根据双方投入比例进行分割。基于问题的复杂性,本文仅限于离婚时清偿完贷款的情形为例。  相似文献   

9.
吴静 《法制与社会》2010,(28):55-57
随着当前房价飞涨,按揭购房的夫妻不断增多,离婚时夫妻对该按揭房的归属与分割产生的争议也越来越大。因我国当前缺少按揭方面的法律规定,各地观点、做法不一,在该问题的解决上较为混乱。本文针对离婚案件中按揭房分割这一问题,对按揭房制度与涉及的法律关系、房屋增值部分的性质与归属等进行了梳理分析,并就按揭行为从婚前持续到婚后这种最为复杂的按揭房分割情形展开了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一则真实案例,阐释对婚前个人成立的公司离婚时的分割问题,包括股权及收益的分割及其立法缺陷,进而论述婚姻家庭纠纷与企业股权纠纷属不同法律关系,离婚纠纷不应涉及个人股权问题,最后提出立法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房屋按揭制度是现代化社会的产物,其本质是一种担保融资购房的方式。据调查,在我国的离婚诉讼案件中,相当一部分涉及按揭房屋的分割。鉴于房屋之于社会家庭生活的重要性及司法实践存在的种种问题,2011年我国出台了《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其中第十条对按揭房屋的分割作出了统一规定。但是现有的法律规定仍然不能完全涵盖私法实践中出现的各类婚前按揭房屋纠纷,加之因房屋的具体情况不同其分割方式也会不同,所以针对于各类按揭房屋的权属认定及分割方式的研究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周静 《法庭内外》2014,(2):22-23
正爱情修成正果却败给了距离林芳菲和王哲,在大家眼中堪称一对完美夫妻。两人从大学开始相识相恋,毕业后就选择相守一生。结婚后,各自进入了不错的公司,收入颇丰,生活十分惬意。当然,在婚前,两个人还是遇到了不少阻挠。原因在于,林芳菲的父母嫌男方家庭条件一般,并要求女儿结婚后一定要与公婆分开住,要王哲家先把小两口儿的住房问题解决了再谈婚论嫁。丈母娘撂下话:没有新房,一切免谈。林芳菲虽然向着王哲,但也不可能与母亲翻脸,也只好希望男朋友能尽快解决房子的事情。这未来丈母娘一声令下,王哲也不敢怠慢,为了早日娶得娇妻,王哲不得不硬着头皮四处凑钱。终于,在父母的帮助下,2009年,王哲首付了50万元在北京市朝阳区买了一套100平米的两居室,房屋产权登记  相似文献   

13.
14.
《法庭内外》2009,(5):58-58
法官: 在我与男青年罗某谈恋爱时,他主动赠给我金项链、手机等物品,价值约有6000多元。经过交往,我们牵手踏上了红地毯。可在结婚后,双方之间在家务、养老等方面产生了矛盾,最终闹得不可收拾。最近,我们双方经过协商同意离婚,但在分割财产时产生了分歧。我认为,罗某在婚前赠给我的财产应是我的个人财产,归我个人所有,可罗某却说他赠给我的财产,在我们结婚后就成了双方共有的财产,离婚时共同分割。请问,丈夫在婚前赠给我的财产,在离婚时应作为共同财产分割吗?  相似文献   

15.
一、问题的提出近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离婚案件。林威与吕萍萍(化名)婚后一直住在林威单位分配的位于海淀区北下关的一套两居室里,2001年5月,夫妻二人花费78000元购买了该房屋产权,房屋产权证上写的是林威的名字。2003年2月,吕萍萍以自己的名义,通过向银行按揭贷款的方式购买了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北辰绿色家园的一套三居室住房,房屋总价款为32.7万元,吕萍萍交纳了首付款9.7万元,又向银行贷款23万元,贷款期限为20年,自2003年2月起,吕萍萍就开始每月向银行还款1600元。诉讼中,双方都同意离婚,但是在财产分割问题上分歧很大。吕萍…  相似文献   

16.
《法庭内外》2008,(9):60-60
我与前夫李某于2003年9月婚后不久,性格不合的问题便暴露无遗,李某甚至常常对我实施暴力。为此,我曾多次提出离婚,可李某就是不同意。前不久,我抱着只要能够达到离婚目的,不惜放弃一切的心理,终于与李某达成了一份离婚协议书。  相似文献   

17.
《法庭内外》2009,(12):59-60
法官: 我半年前与前夫因感情彻底破裂而离婚。我们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购得商品房两套及少量基金,离婚时法院对我们的离婚案件进行了调解,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财产进行了平均分配。离婚半年后,我偶然得知:在我们办理离婚时我前夫隐瞒了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存款和另外两套房产。  相似文献   

18.
预售商品房按揭是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广为流行的一种以在建甚至未建的商品房作为担保物取得银行贷款的融资购楼方式。这种方式可以刺激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 对拉动内需,提高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盘活银行资金,具有重要作用,但同时亦存在较大风险。鉴此,笔者通过时我国现今房地产市场的现状和问题分析,研究预售商品房按揭制度的本质,明晰商品房按揭中相关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同时重点探讨商品房按揭中贷款银行的风险及防范, 提出在预售商品房按揭中引入保险机制,抵押证券化等调整, 力求完善法律机制和配套制度,以保障预售商品房抵押贷款的信用与安全。  相似文献   

19.
按揭作为新型的融资购物方式,在我国大陆得到迅猛发展,涉及按揭银行的诉讼纠纷日益增加。按揭的法律定性应是一种独特的准抵押。本文以商品房按揭为主线对按揭银行的诉讼地位及实体权益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江淮法治》2010,(10):52-52
编辑同志:2009年6月,我和我前夫因夫妻感情不和在当地民政局办理了离婚手续。当时,在签订离婚协议时,我们写明将双方结婚后购买的住房给儿子所有,但没有办理过户手续。离婚后,前夫带着儿子住在该房子里,我搬到单位给我的一间单身宿舍住。现在,前夫已再婚,并且又购买了一套房子,而我由于经济危机被单位裁员。现在无房可住,生活困难。我想要回当时赠予给孩子的房子可以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