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丽娟 《前沿》2012,(1):145-147
近年来,高校"泛行政化"问题已经非常普遍并且成为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热门话题之一。高校泛行政化、官僚化现象导致大学社会功能的弱化和价值目标偏移。高校去行政化,守候人本理念,追求学术自由,培育大学精神是恢复大学自由与活力,实现重返象牙塔的旨归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2.
制度变迁视角下的大学"去行政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去行政化"实质就是要对现行的大学制度进行变迁.目前,大学"去行政化"的主体尚未形成,"去行政化"的制度装置还未出现.变迁方式上,根据成本收益分析,虽然现实中存在大学"去行政化"的动机和力量,但是力量还不够强大,也就是有"去行政化"的动机而无"去行政 化"的力量.潜在的制度需求虽然能够变成现实的制度需求,但潜在的制度供给却不能变成现实的制度供给.由此可见,大学"去行政化"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在改革中不断尝试与试验.  相似文献   

3.
刘大卫 《人民论坛》2010,(12):212-213
在高校"去行政化"的热议声中,取消高校的行政级别也饱受争议。其实,行政级别并不是导致"行政化"的原因,充其量只是"行政化"的诸多弊病之一。"去行政化"的本质任务是限制行政权力,包括政府行政权力和高校内部行政权力对学术事务的过度干预,切实保障学术的独立自主。  相似文献   

4.
火热于去年三月的"大学去行政化"争论,随着温家宝总理的"大学不应该有行政级别"的表态,以及大学"要逐步地去行政化"被写入<教育发展规划纲要>,而渐渐地归于平息,并且变得似乎不成问题.然而,参与讨论的双方都明白,在大学是否去行政化的问题上,其实并没有形成共识,一些围绕去行政化问题的意见,还经常地见诸报端.而关于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同为大学活动"两个车轮"的理论(<科学时报>2010年8月27日A1版),可以说就是这种现象的一个表现.  相似文献   

5.
正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是现代大学制度的精神内涵,行政管理是保证现代大学制度有效实施的必要方式。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到来,在政府的主导下,大学扩招、合并的步伐日益加快,大学内部和外部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矛盾与冲突不断加剧,大学与政府、市场的合作与博弈更加紧密和激烈。在矛盾与冲突的过程中,大学行政化无疑成为众矢之的,有学者指出,大学  相似文献   

6.
李博 《前沿》2012,(15):41-42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高校被蒙上了强烈的行政化特点,高校行政化的形成有其内外原因,高校行政化也有其内外的表现特征.“去行政化”应该客观地对待这些内外的原因,真正做到“去”行政化.  相似文献   

7.
大学"去行政化"的关键:确立大学行政管理的科学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学"去行政化"的要义,就是既承认现代大学行政管理的合法性、必要性.更强调大学的行政管理有别于政府管理、企业管理和社会管理的特殊性.在大学组织文化的"场"内确立大学行政管理的科学性,即服务并切合大学的学术活动、教育活动的特性.我们有理由相信.大学去行政化有利于那些由教授、博导、院士出任校长、书记的学科专家向真正的教育家的转变.而且他们中的佼佼者,也可能成长为真正的教育家.  相似文献   

8.
王东 《探索与争鸣》2012,(12):106-107
大学自治、学术独立和学术自由是中国高校得以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真正培养出创新性人才,有效回应"钱学森之问"的重要保证。目前高校在"去行政化"方面并没有实质进展,要么停留于高台讲章,要么流于形式。这样一条通达实现高校变革的合理途径,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则困难重重。  相似文献   

9.
朱清时校长在南科大的办学治校中,未致力于这所新建大学奠基性的工作,尤其是对自己治下的行政化毫无意识,过度热衷于应对政府层面的"大学去行政化"的诉求,由此注定了南科大遭遇困境的命运。朱清时校长如果不从自身找到问题之所在,其办学理想很可能会中途夭折。  相似文献   

10.
《民主与法制》第8期《学术博弈权力》这组报道,标题就很引人思索。学术居然能去博弈权力?会不会类似堂吉诃德挑战风车呢?但仔细想来,我觉得还是有道理的。大学该不该去行政化?大家都会说:该!大学啥时候能真正去行政化?大家都会说:不知道。  相似文献   

11.
今年以来,高校“去行政化”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尽管大多数人都坚决地认为高校“去行政化”势在必行,但部分高校校长的质疑之声也预示着这项改革必将充满荆棘。本刊力图透过一所高校“去行政化”实践的酸甜苦辣,一些高校校长的内心告白和国外一所著名大学管理模式的介绍,揭示出一个道理:高校“去行政化”并不能孤立而行。它需要法律的支持和全社会的配合。而在当今中国,需要“去行政化”的也不仅仅是高校这样一个“众矢之的”。  相似文献   

12.
这些年大家一直说大学的病像是大学行政化,解决这一病像的根本是去行政化.这样的说法很有道理,但更有道理的不是大学行政化的问题,而是权力太自由的问题.大学行政化只要把"化"去了就可以.去行政化只能解决"化"的问题,解决不了权力滥用问题.去行政化解决权力运用的程度,去权力自由化则既能解决权力运用的程度,又能解决权力运用的性质和边界.与其去行政化,不如限制权力自由化,给权力设置边界,让权力在规则的轨道上行进.  相似文献   

13.
陈香兰  张振 《前沿》2012,(8):16-17
行政化,是以行政为价值本位,也就是官本位。大学行政化就是采用政府系统的组织上的党政同构,绝对的下级服从上级,一切以"官本位"为准的行政。大学行政化是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大学行政化的实质是高校"官本位",大学"去行政化"的关键就是要对现行的大学制度进行改革,要从厘清政府与学校的关系、学校内部管理的关系,加强监督和法律保障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4.
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现代大学制度,首先必须去行政化.管办分离改革通过分权和利益协调,转变政府教育管理职能,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成为高等院校"去行政化"的基本路径.在此基本路径之下,理顺政府与高校关系,提供高等院校自主管理制度和政策安排,健全委托代理机制,选择合适的制度变迁模式,是高校教育"去行政化"的现实对策选择.  相似文献   

15.
龚放 《传承》2011,(3):64-66
今年"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在回答网友提问时强调,教育行政化的倾向需要改变,最好大学不要设立行政级别,引起了全国范围内关于大学"去行政化"的讨论。  相似文献   

16.
"大学去行政化"多年来一直是中国教育改革中深层关注与思考的问题。今年年初温家宝总理在多个场合表示:"教育行政化的倾向需要改变,大学最好不要设立行政级别"。二月底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提出了"逐步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适逢全国"两会"开幕,引起了代表、委员的激辩。  相似文献   

17.
2010年6月25至26日,由大学文化研究与发展中心主办、浙江师范大学田家炳教育科学研究院承办的"大学文化与育人为本"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师范大学召开,大学文化研究与发展中心顾问王翼生、浙江师范大学田家炳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眭依凡教授主持会议,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的50余位学者、大学管理者就求解"钱学森之问"、培养杰出人才以及大学去行政化等话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8.
郑宇 《人民论坛》2015,(8):163-165
高校管理行政化的弊端主要体现为"官本位"思想严重和不利于实现高校特色发展,这主要是由历史、"官本位"价值观的消极影响和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束缚等因素造成的。要实现高校管理去行政化,首先要确定科学的权力观和现代大学办学理念,转变政府职能,加快"管办分离"步伐,同时,科学权衡高校内部的行政权力、坚持实施特色化办学,最后积极推行教授治学模式,做到依法治校。  相似文献   

19.
《传承》2016,(6)
科技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强化、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的冲击及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是影响我国大学人文主义教育发展的外部因素。大学内部的泛行政化是影响大学人文主义教育发展的主要原因。大学行政化对人文主义教育的影响有大学的工具主义意识浓厚、大学的官僚主义色彩强烈、大学的意识形态教育僵化等。  相似文献   

20.
剑桥大学.世界十大学府之一.英国最耀眼的一张名片:培养了牛顿、达尔文、罗素、培根、李约瑟、霍金等科学巨匠以及哈佛大学创始人哈佛,是81位诺贝尔奖得主的母校,还是英国名校联盟“罗素集团”和欧洲大学联盟科英布拉集团的铁杆成员。这所闻名全球的公办大学,俨然就是一个独立的王国,自由弥漫的学术空气、民主开放的管理体制.为世人所津津乐道。考察剑桥大学的“去行政化”,令人印象深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