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陪审制度的历史演变及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陪审制的起源与发展作了简述 ,并阐述了陪审制具有防止司法腐败 ,促进司法公正、民主、廉洁和传播培养公民法律意识的功能。并且阐述了我国人民陪审制度的发展及揭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文章指出了中西陪审制的区别 ,分析了当前的司法改革中坚持陪审制的重要性。本文对改革与完善我国陪审制提出了确实可行的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司法民主是司法权属于人民的体现,是民众通过有效途径参与司法和有效地监督司法以及独立的司法机关通过体现民主精神的程序所进行的适度反映民意的审判活动。列宁认为,司法民主是基于苏维埃国家的民主制政体的要求,政治民主是司法民主的基础;司法具有人民性,要使法院的人民性质得以保持,就必须通过人民陪审制和法官选举制保证民众参与司法活动;司法具有社会性,应当做到司法公开以及社会监督。  相似文献   

3.
黄兴与孙中山让位刘云波长期以来,在涉及孙中山让位问题的著论中,黄兴多被视为革命派内部右倾妥协势力的代表而受到贬抑,即使偶有对民初黄兴政治态度持肯定意见者,也从未否认过其妥协倾问,只不过认为这种妥协是资产阶级革命家的阶级局限。笔者以为,不论是个人的弱点...  相似文献   

4.
周艳华 《传承》2010,(18):123-125
陪审制是英美法系中具有特色的法律制度,在历史上,陪审制作为一种民主的象征而被广泛采用,是抵御非正义的堡垒和与自由民主相称的一种制度。因而,陪审制首先是一种政治制度,扮演的政治角色要比司法角色更为重要。评价陪审制需从其历史发展着手,回顾不同阶段陪审制的发展及其所扮演的政治角色,在此基础上探讨在现代政治体制中陪审制所体现的政治价值。  相似文献   

5.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一个显著的论题引起人们的关注: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已经引起我国学界的极大兴趣,特别是中国式现代化,更是引起学界的热烈讨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过几个发展阶段已经处于一个新的时代,即现代化的全面建设时代。现代化早就有之,我们的现代化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这是世界之问、历史之问、中国之问、人民之问。中国式包含有马克思主义解读的方法论,现代化包含着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发展逻辑的理解。我们的研究着重从思维逻辑方面来进行,探寻它的历史逻辑与发展规迹,以便科学地认识它、遵循它。对于这样的一些问题,它不只是哲学的问题,而且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模式的问题。我们的研究将从一个新的观点——“从后思索”逻辑方法开始。  相似文献   

6.
陪审制是英美法系中具有特色的法律制度,在历史上,陪审制作为一种民主的象征而被广泛采用,是抵御非正义的堡垒和与自由民主相称的一种制度.因而,陪审制首先是一种政治制度,扮演的政治角色要比司法角色更为重要.评价陪审制需从其历史发展着手,回顾不同阶段陪审制的发展及其所扮演的政治角色,在此基础上探讨在现代政治体制中陪审制所体现的政治价值.  相似文献   

7.
洛克认为司法权的产生是政治社会区别于自然状态的主要标志;司法职能是国家的重要职能;司法权具有被动性的特点,其功能在于实施法律,解决纠纷,保障人权;司法权由法官独立行使;法官裁判纠纷的依据是议会通过的法律;司法权应是一种独立的权力.论文最后指出,洛克司法权理论具有英国特色,符合英国国情;它与孟德斯鸠的司法权思想并无轩轾之别.  相似文献   

8.
《人民政坛》2009,(1):37-37
孙笑侠在2008年6月22日《法制日报》撰文认为,司法为民是人民司法的宗旨,我们追求司法为民的理念主要因为它是党的根本宗旨在司法工作中的体现。司法通过特殊的方式为民服务。司法权是一种判断权,它不同于国家其他机关,它是以特殊的方式为人民服务的。具体表现在:第一,司法权总体上看是一种以判断为功能的服务方式。既然是判断权,它原则上总是以被动性运行为人民服务。消极地而不是积极地去干预人民的生活。  相似文献   

9.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搞好党的建设必不可少的思想武器。 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式不外有两种:一种是有意见者不出面,而用书面写上批评性意见经他人转交给接受意见者,这种批评形式被称作“背靠背”式;另一种是有意见者在会上当着接受意见者的面提出批评性意见,这种批评形式被称作“面对面”式。无论是“背靠背”式还是“面对面”式提意见,都是共产党人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和接受广大群众批评监督的最好形式。在革命战争年代,在和平建设时期,  相似文献   

10.
匡海学是谁?谁都没有想到,匡海学能把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鼓捣”得这么好。一直以来,“教授当官能行吗?”这一话题始终是舆论界争论的热点,好事者曾经在网上发起过问卷调查,问卷很简单: A、能行。B、不行。结果,认为专家教授可以当领导的人与持反对意见者,几乎各领半壁江山,到现在也没整出个所以然来。也许匡海学自己并不知道,他走的路,会令持A意见者们欢欣鼓舞。“专家当然能当官,你看看我们匡校长,把学校建设得全国闻名。”提起匡海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学生处处长徐国庭的语气十分肯定。  相似文献   

11.
胡海林 《人大建设》2004,(10):47-48
沈阳今报4月26日刊登了一篇以《辽宁地方人大首次出示“红牌”撤销法院判决》为题的文章,报道地方人大行使特定问题调查权对法院审判工作进行监督。笔者认为,该文标题似有不妥,有人大干扰司法权之嫌:从文章内容来说,也存在地方人大越权的情况。人大应如何正确行使特定问题调查权?笔者想谈谈自己的一点拙见。  相似文献   

12.
人大及其常委会对法院、检察院的工作开展监督,是人大与"两院"关系的宪法定位所决定的。宪法规定,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和地方各级人大,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由人大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这从权属、赋权、行使和制约四个方面,明确了我国司法权的运行框架,同时赋予人大履行国家权力机关对"两院"的监督权,以监督和支持"两院"正确行使司法权,确保"两院"忠实履行法定职责。依法充分行使好人大对"两院"工作的监督权,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  相似文献   

13.
原生态,一个新生的文化名词近年来广泛流传。学术界对这个概念的指认各持观点。笔者从当代人类学视角对此进行了综述与反思。笔者认为,所有文化事象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考察它一定要从其文化生态环境与社会生活环境入手,寻找其强劲的生命力;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阳光之路是还其纯有。  相似文献   

14.
斯大林对列宁的党内民主思想有一个背离与嬗变的过程。一是利用列宁关于扩大中央委员会的思想来巩固个人权力;二是把列宁在特定条件下实行的干部委任制绝对化;三是改变党内监督机构的地位和作用,将其作为打击异己的工具;四是滥用列宁时期禁止党内派别的规定来打压党内持不同意见者。通过以上措施,斯大林最终把列宁时期所确立的党内民主制度破坏殆尽,为苏共亡党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15.
<正>从执政、发展和治理的角度看问题,即使不能完全"去掉"中国模式中的政治内涵,但是却可以有效地"超越"之中国模式的争论集中在两个问题上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尤其是中国经济在全球金融危机中的不凡表现,国内外学界和舆论界对中国模式的关注持续升温。与之相应,对中国模式的研究也出现了百家争鸣、各持一端的局面。不过,据笔者观察,当前有关"中国模式"的争论主要集中在两个问题上。一是有没有中国模式。有人以西方社会的标准来衡量中国的发展,认为  相似文献   

16.
时下,少数领导者存在一种领导病:忙症。笔者试图从它的症状、成因及克服途径方面作些粗浅思考。“忙”症之怪现状 如今领导者很忙确是事实,不仅领导者有切身之感,连人民群众也这么认为。一般而言,忙是件好事,共产党的干  相似文献   

17.
作为根本性的监督,人大监督权是深化民主和完善法制的一项重要制度性支持。它能否有效地行使,不仅可以衡量人民主权理论的实践程度,而且有助于强化政治体系中的整个监督系统,规范行政权和司法权。那么,如何依法行使好地方人大监督权,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依法履行好地方人大监督,应着重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比较文学形象学本土化问题应该引起中国学者的高度重视。笔者以为,拓展中国形象学的研究内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中国文献中的西方形象;地域文学的形象学研究;形象与文学传播的关系。比较文学形象学作为一种从西方引进的批评理论,存在着一个如何使之具有中国特色的问题。必须经过某种调适以加强其有效性,必须从中国文学的实际出发把握它的一般性特点和特殊形态,换句话说,中国的比较文学形象学研究必须具有中国文化的眼光。  相似文献   

19.
首先,司法独立是分权制的产物.资产阶级思想家们认为,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必须实行代议制,而为了保证代议机关能真正成为人民的代言人,必须把国家权力分成三种,分别委托给三个不同的国家机关来行使,并使之相互制约.这一思想的代表人物当属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他认为,每一个国家有三种权力: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这三种权力必须分立,任何两种权力的融合,必然产生专制.这种三权分立的思想,后来作为政权组织原则在资产阶级各国被普遍付诸实践.司法独立正是基于此而提出的,它指的是司法权的独立.有两层含义:一是司法权力的独立,即司法权力是国家权力的首层组成部分之一,具有独立的法律地位,它与其他两项权力一样地位平等,不受其它权力的领导与支配,它通过对纠纷的处理来制约和纠正立法权与行政权的偏差;二是指司法运行机制的独立,即法官只忠于法律,独立地审理案件,法院系统的人财物的管理体制独立.因此可以说,司法独立是分权制的政权组织形式之下的产物,是三权分立原则的派生.  相似文献   

20.
<正>目前,我国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环境保护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纵观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有关生态环保法治建设的部署,笔者认为有五大亮点:一是树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总目标;二是明确了中国生态环境法治建设的政治方向;三是改革了生态环境立法的模式;四是明确人民的生态环境法治主体地位,把环境行政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五是强调司法权的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其中,在环境保护工作之中,完善立法体系是基础性工作。2010年,全国人大宣布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建成。截止到目前,中国制定了近20部环境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