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民主党派参加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进行SWOT分析可知,民主党派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是其职能必然要求,各民主党派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具有独特的优势,起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民主党派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应进一步加强参政党利益表达功能,建构参政党参与社会管理的基本理论,加强基层组织社会管理服务能力建设,增强民主监督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优化提升民主党派参政资源系统等。  相似文献   

2.
一、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的主要内容与要求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中发[1989]14号文件)颁布以来,各民主党派普遍加强了自身建设,并取得了积极成效,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履行参政党职能提供了重要保证。1998年8月,各民主党派中央有关部门和部分省级组织负责人举办民主党派自身建设专题研讨班,之后民主党派中央领导人及秘书长又多次举行座谈会进行研究,进一步总结  相似文献   

3.
1989年12月,中共中央颁布了14号文件。这一文件对我国民主党派来说是一个纲领性的文件,是我国统一战线工作进入一个新阶段的重要标志。文件明确了我国各民主党派参政党的地位。明确了民主党派的发展方向.使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既坚持了共产党的领导,又注意发扬民主,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的作  相似文献   

4.
由中共和平区委统战部举办的民主党派中青年骨干培训班2005年5月20日至5月21日在区委党校举行,来自全区8个民主党派的近60名学员参加了培训。这次培训以提高民主党派中青年骨干政治思想觉悟和领导能力水平为重点,是中共和平区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2005]5号文件精神,支持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的具体举措。市委统战部副部长朱勇同志,区人大副主任、区民建主委欧成中同志和市委党校的教授分别讲授了《中共中央[2005]5号文件辅导》、《努力提高参政党的参政能力》、《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做合格的领导者》等课程。和平区委常委、…  相似文献   

5.
2006年4月12日,和平区召开民主党派换届工作协商会。会议由中共和平区委常委、统战部长马洁泉主持,各民主党派主要负责人参加了会议。马洁泉部长在发言中强调,这次民主党派区级组织换届工作,是《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中发[2005]5号文件)和市委《实施意见》颁布后的第一次换届。做好换届工作,对于进一步加强各民主党派区级组织自身建设,更好地发挥参政党作用,进一步推进多党合作事业不断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马洁泉部长指出,做好我区各…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1989]14号文件)明确将我国的八个民主党派定位: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同中共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是参政党”。创造性的第一次正式提出参政党的概念,为新时期民主党派的地位、性质、作用等作出了明确的回答。因此,加强参政党建设,是事关“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参政党和怎样建设参政党”这一重大问题,事关参政党能否承担和完成其历史使命,事关我国基本政治制度、…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概念的提出对民主党派社会服务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如何顺应时代要求明确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社会服务的内涵,探寻社会服务的新形式、新方法、新途径,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有效开展社会服务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即中共中央[1989]14号文件)颁发15周年来,统一战线呈现出崭新的气象。民主党派同志感到振奋,对完善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事业更加充满信心。为进一步增强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我认为,首先应该准确把握[1989]14号文件中提出的“民主党派享有宪法规定的权利和义务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地位平等”的深  相似文献   

9.
2004年12月22日。民革上海市委举行《探索与实践》一书首发式与纪念中共中央[1989]14号文件发表15周年大会暨学习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座谈会。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革上海市委主委厉无畏和中共上海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周箴参加会议并讲话。厉无畏主委说,回顾民革走过的历史,特别是中共中央[1989]14号文件发表其参政党地  相似文献   

10.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即 14号文件 ,首次界定了民主党派在我国国家政权中的参政党地位 ,明确规定了民主党派的参政范围和民主监督职责 ,构筑起民主党派参政的制度保障体系。颁布十五年来 ,我国政党制度建设逐步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1.
在新时代,中共中央提出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的意见,在总结新时期参政党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新时代新要求,提出了支持民主党派“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的命题,明确了加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内容,赋予参政党建设以新的内涵。同时,明确了中国共产党支持民主党派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的原则和要求,推动了新时代参政党建设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发[1989]14号文件及2005年的《意见》,都确定了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这一定位,是马克思列宁的政党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优选择,是中国政治体制建设的最优选择,是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进步性给予肯定的最优选择,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要求实现“和谐的政治局面”的最优选择之一,同时还赋予了各民主党派重要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3.
中共中央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中共中央[2005]5号文件,以下简称《意见》)是指导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多党合作事业的纲领性文件,对民主党派自身建设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中发[1989]14号文件)发表至今已经十年了。十年来,中共云南省委在贯彻落实[1989]14号文件上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是,我们同时也认为,在全省范围内,就完善和发展这一基本政治制度,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特别是对民主党派后备干部的培养、选拔和  相似文献   

15.
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工作是参政党的一项主要职能,也是参政党存在价值的体现。从广义上讲,参政议政包括了参与决策、参与执行、参与咨询和参与监督四个大的方面。从细目上讲,这里面又包含了许多具体内容和多项工作。几个方面中的有些工作主要由民主党派的领导人参与,而针对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问题提出提案、议案和建议的工作是需要广大党员共同参与的。担任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民主党派成员提出提案、议案和建议是参政议政的主要表现形式,而集体提案又是参政党发挥参政议政职能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 经过近十年的实践,集体…  相似文献   

16.
今年是中共中央[1989]14号文件颁布十五周年,十五年来爱国统一战线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日益完善,我们农工民主党在“三个文明”的建设中正发挥着积极有效的社会职能。回顾十五年来的工作.我们深切感到,民主党派在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重要职  相似文献   

17.
民主党派作为制度性意见表达团体,如何适应法治社会建设要求,在履行职能的过程中全面参与立法过程,是参政党贯彻落实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重要理论问题。本文通过理论探讨和问题分析,从两个方面提出了民主党派参与立法过程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多党合作事业发展,提出要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新型政党制度,对民主党派提出了"四新""三好"的要求。近年,中共中央又出台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系列重要文件,对参政党自身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基层组织是民主党派的"细胞",基层组织建设是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基石"。如何深刻认清新形势、把握新要求,在"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主题教育中,不断提升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自身建设的水平和实效,筑牢参政党履职尽责的根基,是民主党派当下面临的时代新课题。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观对参政党建设的新要求及其实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行动准则,也对参政党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新时期作为参政党的民主党派工作要与时俱进上台阶、上水平,就必须针对民主党派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加强建设以更好地履行参政议政职责。参政党参政议政能力的提高又会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提供思想、组织、制度等多方面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20.
社会服务在民主党派发展历程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是民主党派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的重要途径。随着《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的颁布,民主党派开展社会服务的活动不断得以规范,还需深入探讨民主党派社会服务的内涵、功能、目标、工作重心、制度化建设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推动民主党派社会服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