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维熙 《法制博览》2010,(16):22-23
近读世界史书,读到美国将军麦克阿瑟,留下这样几句妙语,引起笔者浮想联翩。他说:“我既要天才,也要奴才。人才不好用,奴才好用没有用;因而我的用人之道,是人才加奴才。”  相似文献   

2.
曹苏宁 《法制博览》2010,(19):24-24
“用人不疑”与“疑人不用”是孟不离焦的.前者的意思是用人就要信任,后者的意思是如果你不能信任某人,就不要用他。但那些有缺陷、历史上犯过错误、甚至可能“有二心”的“可疑之人”,是该疑而不用,还是用而不疑呢?  相似文献   

3.
古有刘备为得诸葛亮而三顾茅庐,当今著名跨国集团的招人、用人之道似有过之而无不及。  相似文献   

4.
丰子恺 《法制博览》2008,(24):10-10
我似乎看见,人的心都有包皮。这包皮的质料与重数,依各人而不同。有的人的心似乎是用单层的纱布包的,略略遮蔽一点,然而真的赤色的心的玲珑的姿态,隐约可见。有的人的心用纸包,骤见虽看不到,细细摸起来也可以摸得出,且有时纸要破,露出绯红的一点来。有的人的心用铁皮包,甚至用到八重九重。那是无论如何摸不出,不会破,而真的心的姿态无论如何不会显露了。  相似文献   

5.
1.此刻打盹,你将做梦;而此刻学习,你将圆梦。 2.我荒废的今日,正是昨日殒身之人祈求的明日。  相似文献   

6.
朱仲南 《南风窗》2014,(26):110-110
口号这东西是要看场合,看对象,看事物的性质,必须十分讲究,必须用科学态度去看待。而乱编口号,乱喊口号,没一点好处。  相似文献   

7.
恢复性司法的根本价值是恢复业已遭到破坏的社会关系,使得一定地区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趋向和谐:这一价值取向和我们正在进行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是一致的,但是我们不应该简单机械地移植过来,而应该加以认真的分析。特别是恢复性司法中关于修复已经被破坏的社会关系,促进人与人之间和人与社区之间关系和谐的理念,应该加以充分地研究并在法治的前提下积极运用到司法实践中去。  相似文献   

8.
刘继兴 《法制博览》2009,(19):48-49
大干世界无奇不有。历史上,曾有过不少富而且贵的吝啬之徒,好多还是身居要职的官场之人。现根据古籍记载对其进行盘点,择出十大最吝啬的古代官员供各位看官观瞻。一是曹洪。三国时期的曹洪,是曹操的堂弟,曾数次舍命救过曹操,随曹操南征北战,屡屡征伐有功,被拜为都护将军。曹丕称帝后,任曹洪为卫将军,再升骠骑将军,封野王侯,后再转封都阳侯。  相似文献   

9.
杭州退休的陈大妈近日有笔不小的存款到期了,正在为不知投向何处而发愁:存银行吧,心有不甘;搞集资吧,风险太大;买债券吧,无从下手;炒股票吧,无人指点。持这种心态的人并不是少数。众多储户持币待投,不断打听有没有利率高一点的债券可买,只可惜适合自己心愿的金融商品太少。 真可谓“没钱烦,有了钱也烦”。  相似文献   

10.
喜子 《法制博览》2011,(8):44-44
东汉时,一名叫崔烈的人,用500万铜钱买了个相当于丞相的司徒官职。 一天,崔烈问儿子崔钧:“吾居三公,于议者何如?”崔钧如实回答:“论者嫌其铜臭。”这就是“铜臭”一词的来历。由此人们便以“铜臭”一词来讥讽俗陋无知而多财暴富之人。在《笑林广记》说:“天下物唯铜最臭,头衔乃铜钱所捐,谓之臭也。”  相似文献   

11.
徐澄 《法制博览》2010,(10):30-31
看电影时,谁会情到深处哽咽不语?兴奋至极时,谁会一跃而起,拥抱素不相识之人?一段感情结束时,谁更接近崩溃?答案出人意料——男人。情感外露被认为是女性的专利,但专家称,当男人不再克制和封闭自我情感时,他更可能成为一个好丈夫.好父亲。  相似文献   

12.
胡志强 《工会博览》2013,(29):20-23
52岁的王敬波提到年轻时受过的苦说道:“那是笔财富!”从上世纪生活在北京内城两进的四合院,到全家被遣送山东农村监视劳动,再到回京读北大,去美国读生物学博士,做纯科学研究,王敬波原本的生活里除了家中用过保姆阿姨外,和家庭服务行业没有过一点关系。  相似文献   

13.
依靠20世纪挽救者们的智慧与技能,斜塔受重力拉引而可能倒塌的日子将可能永远过去。挽救此塔的有功之人是都灵大学的教授、工程师,62岁的波兰人米切尔·贾米奥利科乌斯基,他仅用10个月的时间就使钟塔停  相似文献   

14.
少壮与老姜     
日前,广西桂平市一名信访办退休主任因住房被强拆而踏入了上访的道路。他得到的仅有的“优待”是,工作人员给“老领导”倒茶,让他快点签上名,好排得靠前一点。他自言“我是搞信访工作的,知道上访没太大作用”。  相似文献   

15.
“狗恶酒酸”乙是成语,典出《韩非子》,说的是宋人开酒铺,质美量足,服务态度好,店标又醒目,可怪的是酒却卖不出去而发酸;长者指点他这是因为他铺有猛狗,吓退了欲往沽酒之人。韩非子以狗猛酒酸为喻,  相似文献   

16.
人性的没落     
人,来自于自然,终归于自然的本性。为了一点小益,始终显得一点自私,而这一点,恰反映出人性的恶。有人说,人性本善。究其因,只是一种社会性的说法罢了。曾经,达尔文就说过:自然界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强者生存。  相似文献   

17.
莫幼群 《法制博览》2011,(16):74-74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个帖子,名日《从中日女明星的婚姻看中日差距》。说的是当今日本女明星所嫁之人多非显贵,有的甚至只是嫁给了普通的公司职员;而在中国,女明星则纷纷做着豪门梦并削尖脑袋将其变成现实。  相似文献   

18.
张学刚 《工会博览》2011,(10):354-354
在安全工作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议论:在安全生产中“管、卡、压”太多,而工人的“自由”太少,违章似乎有其“合理性”。之所以如此,不外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种是确实因为不自由而引发的行为上的反抗,由于对自由的片面认识而导致的行为上的异常。这里就有个对安全生产中自由的如何理解和认识问题。  相似文献   

19.
我国自古分分合合数千年,演绎出一段段悲欢离合、纷纷扰扰的乱世风云。正所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成者为王败者寇”,历史上涌现出多少令世人敬仰的王者,他们以自身的才略胆识以及超凡的用人之道,开创了一个个历史先河,为后人称道。如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成吉思汗、明太祖等都称得上是叱咤风云,冠绝一时的人物,极富英雄气概,实有王者风范。  相似文献   

20.
倪匡 《法制博览》2011,(2):59-59
我们的眼睛,总是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 孔夫子能够教给我们的快乐秘诀,就是如何去找到你内心的安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