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宣部政策法规研究室副主任刘伟忠撰文指出,宗教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对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发展和民族的进步,都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在社会主义时期,宗教方面的矛盾大量的是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对这些矛盾,总的原则是要按照人民内部矛盾的处理方法,化解矛盾,消除隐患,增进团结。对宗教纠纷要尽可能解决在萌芽状态。由于宗教与民族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
祭祖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几乎所有的民族都保留着自己的祭祖风俗。这种在中国社会里特别发展的文化,它具有的信仰和宗教方面的特征与意义,它的各种类型和复杂程式与活动,它对于国人及其文化的影响都很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3.
贺萍 《实事求是》2013,(6):70-72
从目前新疆宗教活动的现状来看,厘清和规范信仰表达的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的边界,管理引导信仰主体有序表达宗教信仰;正确认识和把握宗教文化的变与不变,积极引导信仰主体主动适应社会人文环境和时代发展要求;全面把握伊斯兰信仰、伊斯兰文化与民族传统文化的辩证关系,妥善处理带有宗教色彩的民族风俗习惯问题是宗教事务管理必须破解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4.
朱春梅 《世纪桥》2008,(9):139-141
英语里的习语浩如烟海,了解它们的渊源不仅能帮助我们对习语深刻含义的了解,也有助于我们了解西方文化。英语习语大多来源于历史、地域、文学、宗教、生活和生产实践、神话及民族心理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英语里的习语浩如烟海,了解它们的渊源不仅能帮助我们对习语深刻含义的了解,也有助于我们了解西方文化.英语习语大多来源于历史、地域、文学、宗教、生活和生产实践、神话及民族心理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秦坤 《理论与当代》2012,(12):32-35
思南文化包括乌江文化、黔东地域历史文化、土家族民族文化三个板块。思南不仅集中了乌江文化的精髓,民族文化方面更有由思南花灯为代表的土家族艺术文化、以傩堂戏为代表的宗教文化、以生活习俗为代表的民族民俗文化。思南文化的开发利用,必须在保护的基础上注重思维创新,尊重市场规律与文化规律,以确保文化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民族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它不是孤立存在的单一问题,而是一个往往同政治、经济、文化乃至宗教等问题交织在一起的多因素、多层次、多侧面、多序列的复杂问题,它反映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贯穿于民族存在和发展的全过程。与此相适应,作为民族工作,必然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涉及到社会的各行各业,涉及  相似文献   

8.
马姝  袁瑛  管文杰 《世纪桥》2012,(3):66-67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大国,宗教与民族密不可分。以赫哲族为例,宗教对于少数民族的经济生活有着特殊的教育作用,有利于少数民族旅游业的发展,还有利于与周边其他民族的交流。另外,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对于宗教来说,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经济发展了有利于宗教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也给宗教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相似文献   

9.
宗教问题影响世界的稳定,对我国的社会生活也有着重大影响。宗教对民族的发展具有整 合功能,促使人们更好地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对文化具有重要的积极影响。与此同时,宗教也带来许多 民族问题,宗教问题总是制约着社会政治,一些国家利用宗教问题干预他国事务,成为当今国际政治斗 争的一种新趋向。我们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宗教思想,坚决反对和抵制邪教,用全面发展的眼光来认识和 处理我国的宗教问题。  相似文献   

10.
张晓军 《世纪桥》2008,(6):155-156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主要结论:满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民族、生产、生活和封闭等属性,这些属性是研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满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西双版纳的宗教文化具有类型多样、氛围浓郁、教教合一等特征。这些特征来历久远,并且至今仍对西双版纳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传统道德和民风民俗的继承与发展,各民族群众中各种个体的心理特征和民族性格的生成发挥着这样那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共存的地区,这就决定了新疆在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中有着意识形态斗争的独特性。新疆意识形态领域一直以来都与宗教民族问题息息相关,这是由自16世纪以来以伊斯兰教为主多种宗教并存的分布格局所决定的。目前,新疆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伴随着“三多”(即信教群众多、宗教活动场所多、教职人员多)情况,而日渐变得复杂与严峻。  相似文献   

13.
对我国西部民族文化与市场经济接轨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的历史时期 ,缩小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步伐 ,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是党和国家的重要任务。现代化的过程与民族文化发展的过程是一致的。民族文化发展需要适应现代化的时代要求 ,现代化也需要民族文化提供切合实际的支持。民族习惯法、民主议事传统、宗教文化以及其他多样纷呈的民族文化 ,都需要与市场经济接轨 ,以推动经济社会向前发展 ,同时也使传统文化本身得以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一祭祖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几乎所有的民族都保留着自己的祭祖风俗。这种在中国社会里特别发展的文化,它具有的信仰和宗教方面的特征与意义,它的各种类型和复杂程式与活动,它对于国人及其文化的影响都很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5.
和谐的宗教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在克州,柯尔克孜族既是自治民族,又是跨界民族,同时克州的维吾尔族在历史上就有同中亚通商的习俗,这种特殊的民族关系和克州所处的地位置,其宗教关系的和谐对当地乃至全疆、全国的社会稳定和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文化全球化"是学术界争论非常激烈的一个话题,要对这一问题有所了解,就必须研究文化的概念和特征;世界文化发展的客观趋势--文化全球化及其原因;加强各民族先进文化建设,反对文化霸权与文化保守是维护和发展本民族文化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7.
衣芳 《发展论坛》2001,(2):13-15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极端重要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十分重视民族、宗教问题,形成了我们党在各个时期关于民族、宗教问题的理论和政策。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推进改革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不断丰富和发展邓小平关于民族、宗教的理论,为我国新时期民族、宗教工作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指导。深刻理解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民族、宗教思想,对于做好新时期民族、宗教工作,巩固和发…  相似文献   

18.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地区,43个民族中约一半人口信仰宗教,有近10个少数民族几乎是全民信仰伊斯兰教。宗教信仰在教民的精神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构成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一部分。因而全面正确理解江总书记关于“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指示精神,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新时期我们党的各级党组织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9.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多种宗教并存的地方。各民族在适应现代化的过程中,在文化交流碰撞中,必然会遇到文化差异的问题,这种差异和不同也必然会影响到民族关系的发展。现代文化提倡在彼此相互尊重、相互包容、求同存异的基础上,促进文化一体多元的发展,以此来减弱文化冲突的影响,力图通过现代文化的引领,实现各民族对共同文化价值的认同,使民族和谐成为全体成员的共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0.
成都市拥有丰富的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好这些文化资源,不仅是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客观需要,也对成都市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升城市形象和城市竞争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简要梳理成都市道教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对实现其综合开发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