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正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其首要命题就是为谁育人、育什么样的人和怎样育人的问题。那么幼儿园的思政课和党史教育应该是什么样子呢?3~6岁这么小的孩子要不要渗透党史教育?怎么上好思政课呢?生活中学行动中学在我看来,幼儿的思政课要靠行动支撑,而不是靠灌输式的教授。生活就是孩子思政课最好的课堂,教材不在于书本,而在于生活中爱党爱国故事的影响。幼儿的思政课重在育人,关键不在于讲,而在于用实际行动去做。  相似文献   

2.
自然禀赋与一些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贞相关关系,由此形成所谓的“资源诅咒”效应。本文利用计量经济模型,深入分析得出了内蒙古各旗县之阃不存在“资源诅咒”的结论,并以此现实问题为背景,讨论了内蒙古未落入“资源诅咒”效应的成因及预防途径。  相似文献   

3.
刘飞 《工会博览》2009,(5):118-119
农村“留守子女”现象的出现,是社会发展中的问题,是城乡就业壁垒打破以后必然出现的现象,也是当前户籍管理制度的“副产品”。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留守子女”的数量会进一步加大,“留守子女”的教育、成长问题日趋凸现出来。农民工留守子女往往缺乏应有的教育,容易出现“情感饥饿”、性格缺陷、厌学、逃学,甚至辍学等“留守综合症”。 农民工子女教育难的问题,虽然逐步引起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教育部门及有关部门也做了大量工作,但事实表明收效甚微。“留守子女”的教育问题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因此对于结局农民工“留守子女”教育问题的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主要是通过对当今我国农民工留守子女教育存在着很大缺陷的基础上,分别从家庭教育的缺乏。学校教育的缺陷;社会整体发展的不良影响等方面分析了造成当今我国农民工留守子女教育问题的原因,然后针对遗成农民工留守子女教育问题的原因再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从完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发展农村经济等方面阐述了解决农民工留守子女教育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随着高职院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路的确定,高职就业指导课也走进了课堂。由于种种原因,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效果还不尽如人意,需要进行大胆的变革。  相似文献   

5.
黄艳群 《法制博览》2023,(11):27-29
“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各类课程与思政理论课同频共振、同向同行。”本文从《经济法》在线课程设计、《经济法》教材开发以及线下授课等现状分析《经济法》课程专业教学、思政教育和双创元素的孤立现状及其制约因素,以“专思创融合”为目标,提出提升师资知识与技能结构、开发“专思创”融合教材、健全“专思创”融合教学体系等建议,达到《经济法》课程多元育人目的。  相似文献   

6.
曹先玲 《工会博览》2009,(7):145-145
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幼师物理课程的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具有传统物理教学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但目前辅助幼师物理教学的多媒体课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谭予星 《工会博览》2009,(10):49-49
在分析当前职业学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职业学校教学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以能力为中心”的指导思想,突破学生技能培养“瓶颈”,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中等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经济法基础是高职财经商贸大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同样承载着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在国家狠抓课程思政建设的背景下,经济法基础课程思政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文章从经济法基础课程思政建设目标入手,厘清该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破解课程思政建设问题的方法,以期对经济法基础课程思政建设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唐玉霞 《工会博览》2009,(6):147-147
本文结合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根据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从课程建设方面,侧重课堂教学“教”的角度,对高等数学模块教学进行理论探索,为基础课,特别是高等数学的教学模式改革提出了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龙英彪 《工会博览》2009,(2):116-117
以《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口语交际”能力训练的要求为依据,阐明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中加强“口语交际”训练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加强“口语交际”训练中听和说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赵明昊 《当代世界》2010,(12):55-58
从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的“前位外交”讲话到总统奥巴马的亚洲四国之行,美高层近期高频度、高姿态涉足亚太,加紧推进其“重返亚洲”战略。某种程度上,“重返亚洲”这一概念并不准确,因为美国从来就没有离开过亚洲,美国当下的种种努力应是整合旧资源、运用新方式、施展巧实力来“重现凸显”美国在该地区的战略存在及主导优势,通过“重构”亚太地区的安全(同盟)体系、经济体系和多边机制确保美国在该地区的领导地位。面对当前国际体系的变局和变数,有必要全面、深入地审视美国亚太战略调整的“大棋局”。  相似文献   

12.
岳忠强 《工会博览》2009,(3):112-112
“我国当前的法律筐架,能支撑万忆经济刺激计划下的政府采购吗?”这是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曾富国在“2008公共采购国际论坛”上提出的问题。这再度引发了我们法治社会建设性下的政府人去深入地思考,反诂,探索,力求能够觅寻一条有理、有利、有节的公共采购法治之路。本文意从当前我国政府采购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之间存在冲突“打架”现实出发,探索一条“和谐劝架”之路。  相似文献   

13.
张添翼 《工会博览》2010,(7):237-238
本文就笔者所在城市壁山当前“三合一”建筑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对策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李萍 《工会博览》2009,(10):53-53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恰当、正确的借助计算机辅助教学,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中融“声、图、文”于一体的优势,不但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而且有利于调动课堂气氛,创设学习情景,使整个课堂教学洋溢情趣、充满生命的活力。怎样才能让课堂教学活起来呢?下面本人通过自己几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5.
海德格尔通过对传统形而上学正本溯源式的清理,揭示了使其走向终结的致命原因,并且理清了形而上学的基本问题,把被其所遗忘的“存在”拉到了世人面前,对“科学不愿与闻的‘无’”作了精辟的论述。认为传统形而上学追求的“存在”实则是片面的,它缺失了对同样为“存在”本质的“  相似文献   

16.
黄周炳 《法制博览》2022,(14):151-153
近年来慕课课程的兴起,推动了法学学科与慕课教学的融合.从教育发展的趋势来看,这是一种必然的趋势.本文以经济法与慕课教学的融合为中心,通过分析经济法慕课教学的必要性及优势,同时总结出经济法慕课存在课程质量、课程同质化、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7.
刘韬 《工会博览》2010,(2):64-65
“美的本质”是美学学科的基础问题,是各种美学流派理论差异的根源所在,在荚学研究中处于基础而重要的地位。笔者受到康德“哥白尼革命”的启发也形成了自己对“美的本质”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孙倩 《工会博览》2009,(5):28-29
针对于福利国家的弊端,20世纪90年代欧洲各国普遍开始了对传统福利国家的改革,执政的社会民主党及其理论家提出了建立“社会投资型国家”的主张,目的在于改革原有的福利制度,帮助福利国家走出困境。“社会投资型国家”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其中的很多思想对于就业问题的解决很有启发。本文将以“社会投资型国家”的理论内涵为基础,从理论角度来分析“社会投资型国家”在解决就业问题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何赟  何艳丽 《工会博览》2009,(5):128-128
“反训”这一传统训诂学术语,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颇具探讨的的问题之一,到近现代,“反训”现象成为一个专题研究,从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了极大的拓展。  相似文献   

20.
29岁的北大教授李大钊 李大钊(1889~1927),字守常,河北乐亭人。1895年人私塾,熟读四书五经。1907年夏考入刚刚创办的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1913年夏毕业,同年底东渡日本留学。从1920年7月起,李大钊担任北大教授,兼任北大图书馆主任职务。他为北大史学系学生开设“史学思想史”、“史学要论”等课,在经济系开设“社会主义与社会运动”课,在法律系开设“社会主义”课。同年9月,又与人在政治系举办“现代政治讲座”,还开设“唯物史观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