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你可以花一点时间来想象一个对经理来说近乎完美的工作环境。如果我们可以改变五件事情,仅仅五件事情,我们就可以创造出这个完美的工作环境。在这个完美的世界里:有一个完全可靠、客观的方法来度量员工的绩效及其对公司的贡献,还有一套极好的方法来评估每个员工的价值;你的全部员工都很能干,他们善于工作、表现良好,每个人的绩效都很优秀;你的员工对于薪水,提升或其他奖励丝毫不挑剔;你的员工不自负,他们没有过防御心理,他们随时都希望听到体告诉他们如何改善绩效;你的公司不在乎付给员工多少薪水。  相似文献   

2.
谁说只有农民工才被拖欠薪水,谁说公务人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旱涝保收,你看,陕西省澄城县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30名公务人员,已经有10个月没有领到工资了,吃饭问题,还得需要家里救济。有网友表示,原来公务员也有“不走运”的时候。可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问题也摆在眼前:领不到薪水,基本工资又少得可怜,这30名公务人员为何不请辞换份工作呢?  相似文献   

3.
1、把握大局,忽略工资不提 绝大多数公司在招聘广告上无一例外地要求你在求职信上注明你当前职位的薪水以及申请职位的期望薪水,或许你会这样想,我到某公司或企业求职时,工资、福利、待遇是和求职者紧密联系在一起和必不可少的。货比三家是做买卖的基本原则,人才择业,实际上就是推销自己的过程。如果不提及薪水问题的话,岂不是太过悬乎?  相似文献   

4.
陈九 《创造》2019,(2):81-82
美国历史上有过漫长的“欠薪”阶段,那是黑奴时期,只有奴隶才没有薪水。但当今美国,比如纽约,老板如果故意欠薪不付,他要么是神经病,要么找死。倒不是说纽约什么都好,但在付员工薪水方面,即若老板不想付,在严格的执法面前,他只能等着进监狱。其实没什么坏事是无法禁止的,只要真心想管,就一定管得了。经过19世纪末欧洲社会主义思潮在美国的传播,还有以芝加哥大游行为标志的美国工人运动的高涨,美国工人的命运发生了很大变化,八小时工作制终于成为法律。  相似文献   

5.
2007年1月1日.美国出台了一个《2006年度联邦法院报告》.这个报告由联邦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约翰·罗伯茨主笔。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该报告的核心内容是“叫穷”.罗伯茨大法官埋怨联邦法官的薪水太低.而国会却迟迟不给加薪.他称这个问题将引发”宪法危机”。美国法官的薪水是不是真的太低?法官薪水太低为何会引发宪法危机?罗伯茨是不是夸大其词呢?他的“叫穷”引起了多少共鸣和批评?  相似文献   

6.
从警四年了,至今有个心结,就是怕说自己是警察。平常,不是出于工作的需要,我一般不穿着警服上街,与人的初次交往中,除非别人问起,不然我不愿透露自己的职业,我更愿意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融入到社会生活中去。怕说自己是警察,不是因为怕人笑话自己微薄的薪水和不多的福利,不是怕  相似文献   

7.
参差不齐的第一份薪水 2009年12月15日,小陈领到了自己的第一笔工资,两个月3000元。作为毕业后的第一笔薪水,记者以为小陈会激动一下,但是小陈的表现却是很冷静。一个月房租400,伙食费400,除掉这两个大头,交通费、通讯费、置装费,偶尔还要为正在上大学的弟弟寄一点加餐费,月薪1500,接下来的日子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8.
陈言 《创造》2019,(6):81-81
日本汽车价格比中国要便宜很多,年轻人几个月的薪水已经足够买一部称得上“体面”的轿车。但日本地皮太贵,让人买得起车,却养不起车。东京城区一个车位的月租,相当于普通人月薪的十分之一。车位贵,车价便宜,那还买不买车?如果买了,停车难题怎么破?  相似文献   

9.
人物·关注     
《创造》2012,(1)
据外电报道,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及内阁部长的薪水将下调约36%,以回应反对党对他们薪水过高的质疑。即使如此,李显龙仍将是全球薪水最高的领导人,年薪下调后仍高达170万美元。新加坡为吸引高端人才进入公共部门,向政府官员及公务员支付高薪。  相似文献   

10.
收入决定着每个人的"钱袋子",钱在一定程度上又关乎一个人的幸福。收入事关每个人的利益,从来都是热点的问题。所以你可以理解当面问别人薪水收入是不礼貌的,单位的薪酬一般也是保密的。收入就像一个待字闺中蒙着面纱的神秘少女,朦朦胧胧、  相似文献   

11.
大卫  权迎升 《当代广西》2006,(18):63-63
人一出生,就被各种关系包围。时下的大学生就业,更是各种关系大显身手的时候,从“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到“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这无疑说明,关系在找工作中的比重越来越高。工作在前,薪水在后,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毕业了。让关系走开,本身就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挑战。再说了,一个社会如果老是靠关系,而不是靠各种制度运转,这是很可怕的。当关系越来越淡了,社会也会越来越文明,关系不吃香,社会才更健康。  相似文献   

12.
冯薇 《小康》2011,(8):66-68
NBA停摆,这场"亿万富翁球队"和"千万富翁球星"的利益博弈中,那些赚着最普通、最平民薪水的普通雇员,却最先"被裁员"、"被放假"。NBA改变财政,是靠裁掉每小时薪水2美元的人?  相似文献   

13.
一、奢侈品销售总监 不要以为高薪的职位都是给外国人准备的,其实,外国人比中国人更希望这些岗位能由本土的人才接管。因为同样的工作,外国主管的薪水也许是中国主管的几倍。  相似文献   

14.
33岁的香港人Albert在台湾上的大学,现在北京CBD的一家公关公司工作。他说,现在香港人北上工作已经成为一种趋势。香港人的优势在于,他们既在国际市场中滚打搏杀过,谙熟国际化市场运作,又了解内地的市场运作,这正是内地企业急需的人才类型,因此很多内地企业愿意付出比香港更高的薪水。  相似文献   

15.
编读往来     
给我力量和希望 我是一个在城市职场打拼多年的所谓“白领”,在稍高的薪水背后,有太多的挫折和失败让我心境灰暗,我不知道未来是否还有光明,甚至不知道自己还能坚持多久。  相似文献   

16.
透堡的故事     
透堡与我老家马鼻紧挨着,过去两地曾经同属一个乡镇,因此,透堡对我并不陌生,我们那里人管它叫“透街”,不叫透堡。小时候不知是怎么回事,长大后才知道原来这里面有个故事。  相似文献   

17.
或许每个求职者心中都有一个期盼,就是找到好单位,有一份好薪水。因此,名企成了众多求职者心中追求的目标。但是一看到名企的职位要求,大都望而却步,不自信的一面显露无疑。  相似文献   

18.
吴晓灵 《中国人大》2012,(11):19-19
我认为,农田水利建设首先要划分清楚事权,大江大河治理国家管、中央管,不跨省的小流域治理就交给省里管;财政部可以加大资金的转移支付,把大型的水利工程交给水利部管,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交给农业部管,这样有利于问责。我们如果不建立一个问责制的政府,资金的使用效率是提不高的。国家少投一些有收入的项目,如铁路、  相似文献   

19.
新语     
《小康》2010,(6):22-22
感觉长期被工作拖累,但却无法离开;感觉薪水太少,却更不敢放弃;有难以承受的压力,却因为种种原因而不能离开企业。员工的职场身份越来越奴隶化,有人戏称为“上班奴”。很多企业就像是一个个的奴隶营,拼命压榨着自己的员工。虽然表面看起来是雇佣的关系,双方都是平等的,实际上,企业不需要用人身限制,就可以很好地绑住员工,使得员工不得不为自己卖命。  相似文献   

20.
闻杰 《创造》2009,(7):46-47
部长能拿多少工资?一般人知道的恐怕不多。最近,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参加国资委网站在线访谈就国企高管薪酬合理性问题进行讨论时透露:国资委的职工收入也不高,自己一个月的收入大概是一万元。“如果交掉税,到手上的不超过一万,国资委的处长们每月收入约三千多块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