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石勇 《南风窗》2016,(4):30-33
中国社会,将更加变成一个"生活世界"。春节过后,我们在心理上、身体上,又一次进行"转身",从"家"出发,继续向中国社会的未来走去。这是在走向哪里呢?我们会—遭遇什么?从认知上讲,这些问题让人好奇。但现在已没那么多好奇心可以激发了,有些"改变"的可能性已经被锁定,而曾经担心的一些东西,也许会渐次发生。我们关注这些问题,更多是一种心理上对自己已有  相似文献   

2.
石勇 《南风窗》2014,(16):62-64
<正>如果可以,我们不妨把这一种"报复社会",称之为当一个社会在阶层结构、财富分配、价值观念上出现问题时,它的"自我报复"。社会机制和人的心理机制配合,生产出了个别在心理上比较特殊的人,然后他们反过来破坏社会。  相似文献   

3.
石勇 《南风窗》2014,(3):2-2
<正>贫穷的背后只要有社会不平等的刺激,富贵的背后只要有特权在支撑,都容易扭曲人性。它们的区别只是背后的社会心理机制不同——贫穷的人遭受到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双重剥夺,心理畸变,人性被破坏;有钱、有权的人,在既定的制度环境下,则往往要先压抑自我,付出人性的代价才能获得权力、金钱这些稀缺资源。人性被破坏后,其后果就是人们会倾向干"报复",在心理上、行为上都对自己、他人、制度、社会具有破坏性。穷人因其生活环境和实施条件,破坏可能是指向自己(极端是自杀),也可能是指  相似文献   

4.
王波 《法制博览》2015,(8):237+236
保险法的自杀条款是人寿保险的特有条款,晚近以降各国都将其纳入保险法之中。自杀条款的理论也随着社会的发展由"自杀即为犯罪","自杀在技术上具有不可测量性"等发展到"自杀免责期间制度"。我国自95年制定保险法时便引入了自杀条款,09年在修订时更是对其进一步完善。我国保险法中的自杀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一般意义上的自杀,另一类是自杀时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自杀",在理解和适用是一定要对二者的涵义做精准把握。  相似文献   

5.
正翟书涛,我国著名精神病学家、南京脑科医院教授,擅长治疗各种精神疾病,尤其在自杀学、人格障碍和妇女精神卫生方面有深厚造诣。2018年2月4日,翟书涛病逝,享年92岁。在中国人的眼中,心理上的问题向来要比身体上问题更加讳莫如深,因为文化传统以及各种复杂的因素,由心理问题而导致的疾病被带上了某种疾病以外的歧视性色彩。自杀,很大程度上作为一种心理危机而导致的行为,长期以来同样难以得到科学和理性的解释,批判的声音很多,包括"自绝于社会,自绝于人民",但认识到自杀是一种可以预防的行为,并建立一种持久有效的公共支持系统,这种努力,翟书涛进  相似文献   

6.
石勇 《南风窗》2014,(8):8-8
<正>在现在的中国,这种"逃避现实"、"逃避自我"的心理需要更为普遍,更为蚀骨。不仅那些没有心智水准的人在玩"娱乐至死",采用"娱乐疗法",从政治、社会领域中撤退的人也在玩。有一个算是中产阶层的朋友问我,对文章出轨"的事件有什么看法,其心理是什么?然后,不等我说话,她对文章和某人发生(或保持)不正当的男女关系表示了极大的愤慨。  相似文献   

7.
楼市心理战     
《南风窗》2016,(8)
正现在,正是人们在社会价值排序上相对焦虑的时候—害怕锁定在"无房阶层"、"小房阶层"、"非学区房阶层"上。从这个层面上讲,这样的心理背景,成为楼市上涨的强大"需求"。在这篇文章中,我想提供一个从心理博弈去看房价涨跌的角度。但还是先来看一个美丽的传说。传说中,股市弥漫着两种心理:贪婪和恐惧。它们是影响股市涨跌的重要变量。我发现,这两种心理,传染性都很强。你的贪婪会激发我的贪婪,你的恐惧也会触发我的恐惧,一旦某种心  相似文献   

8.
四川省雅安市公安局长李海自杀得很不是时候,正好赶在中国的贪官将自杀作为一种"自我解脱"的时候。若是查一查互联网关于"贪官自杀"的信息,那么出现频率最高的是香港《文汇报》1月29日报道中引述的一组数据:"2003年上半年,中国共有6526名党员及党员干部失踪;8571人贪官外逃;1252人自杀。"1252人自杀"这个数字说明什么?说明"贪官自杀"不是一两个人,而是已达千人之余的一群人,如果用社会学的标准来看,这已经够得上一种现象了,因而值得人们关注。  相似文献   

9.
石勇 《南风窗》2013,(26):88-90
2013年,"土豪"的大众话语狂欢,是一种高级版本的"弱者的武器"。在一场命名游戏中,中国社会确实"被土豪化"了。准确地说,中国社会的文化心态="屌丝化"+"土豪化"。一个在社会中低层,以及底层挣扎谋生的人,无论他是写字楼白领、服务业职员、小生意人,还是农民工,在粗鄙的权贵、富人阶层面前,今天还能有什么心理优势吗?利益分配的食物链,也就是心理的食物链—当拥有强大的政治资本和经济资本的人在利益上吃定大众时,在心理上当然也吃定了。但回答是:有。战场转移到了文化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的基本人际状态的特点是:亲属集团在"心理社会均衡"模式中占据至高无上的地位。由于亲属集团成员的资格具有恒定、自动和不可转换的特点,个体生活在一个高度稳定、较容易得到心理社会均衡的亲密圈子中。与之相联系的两个层面的心理文化取向是"人伦中心"和"人与人之间的彻底和谐"。这些特点不仅反映在中国人的日常行为上,也反映在中国这个行为体对"外部世界"的态度和行为上。当今中国提出的"和谐"理念的心理文化基础有消极和积极两种含义,消极意义的和谐是指伦人这种基本人际状态具有较高的均衡度,行为体的行为较趋于静态、消极、内敛;积极意义的和谐是指在伦人这种基本人际状态下,人们有一种把人际关系的和谐作为最值得追求的东西而加以提倡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将行为导向追求和谐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1995年5月6日。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由中华慈善总会组织的以“人人拥有健康的心灵”为目的的“健心活动月片拉开了帷幕。当天进行的是活动月的第一项活动:“大型义务心理咨询”. 近9000人参与了该项活动,人数超出平时游园人数的好几倍。实际咨询超过1200人次。现代科学研究表明.30一75%的病人的疾病与心理因素、生活境遇有关.“百病从心生”,心理社会因素对人们健康的影响比以往我们所想象的更广泛更复杂。心理障碍警钟长鸣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自杀已成为人类非正常死亡的前三位原因之一。目前,国内的自杀率为万分之十二,每天至少有400人死于自杀,而自杀未遂者是这个数字的10倍。在这些自杀者中,以20~24岁的青年人和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为多。另据有关方面的统计.学生的自杀率已占整个自杀人群的1/4左右。其中又以中学生居多,大学生次之。总体都因心理承受力脆弱所致。心理医生在心理咨询中发现,当今人们最大的心理困扰来自人际关系。国人的大部分心理能量都被消耗在人际关系的调和处理当中。另外,从自杀调查中发现,在自杀诱因中,人际冲突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杭州市对在校学生的一份调查表明,目前,中小学生患各种心理疾病的比例已达16.n纬。同时发现,有教师使用“心理虐待”方式对待学生。  相似文献   

12.
石勇 《南风窗》2014,(13):46-47,50
<正>可以在心理上让人回到童年,可以在心理上修改现实秩序,而且还总有未来,完美地打通了过去、现在和未来,这才是世界杯如此富有魅力的秘密所在。用精神分析老祖宗弗洛伊德的话讲,足球,世界杯,绝对是"力比多"(以性能量为领导核心的心理能量)的"投射"。把心理学术语翻译成现代白话文,意思就是:足球是以"国家"为单位的较量的"替代性满足",是最富刺激性  相似文献   

13.
《南风窗》2016,(23)
正语言,其实只是社会,还有心理的一个外壳。还记得"恐龙、"美眉"、"东东"、"I服了YOU"、"神马都是浮云"、"鸭梨"、"人艰不拆"、"不明觉厉"、"我也是醉了"……这些语言吗?如果现在你还在看到有人用这些网络词语,有没有一种很土的感觉?换一些词语呢,比如现在仍然在流行的"特么""、酱紫""、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蓝瘦香菇"……认真想一下,是不是发现了一点造作,一点low气?17世纪英国剧作家本·琼生说":语  相似文献   

14.
《南风窗》2016,(17)
正中产阶层需要在心理上去突破,去超越,需要一种价值和审美的因素来让自己暂时忘记现实,并投射在政治、社会、人生、文艺、商业等领域上。可以说,情怀是对他们心理上的一种治疗。在"宝万之争"掀起舆论巨浪,王石可能难逃"出局"命运的时候,我和一个朋友一边围观,一边坐在广州一家咖啡馆里聊天。我们聊到了很多人想逃离一线城市的话题。大家逃到哪儿去呢?或许是大理,  相似文献   

15.
石勇 《南风窗》2013,(22):5-5
<正>没有一个政府,一个政府官员会说自己是不负责任的。这是在政治上的自杀。可是,当"保定硬汉"郑艳良"锯腿自医",当北漂小伙小周回乡办理护照6次遭遇刁难,他们可以找谁来负责呢?又有谁站出来,对那些难以维权的工人、求告无门的冤屈者、因治安恶化而没有安全感的市民,以及社会不公正负责?房价调控,越调越高,买不起房的更加买不起,到现在有人为此负责—哪怕表示一下歉意了吗?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将心理人类学家许烺光的"心理-社会均衡"(PSH)理论和"基本人际状态"概念应用到中国政治的研究,考察了中国人的人际关系模型与《尚书.禹贡》描述的"服国"模型、"朝贡体系"模型以及儒家的"修齐治平"模型之间的相似性和本质特征,以及中国传统国家形式"服国"的特点及其与"伦人"这种基本人际状态的关系,从一个新的视角解读了中国人的人际关系模式、国家形式以及中国人独特的"政治经验"。作者的分析表明,基于"伦人"社会的中国政治经验可能暗示着一种比现代国际秩序更高、具有某种"后现代"特点的国际秩序原则。  相似文献   

17.
情感模式主导了人类的行为,并且决定其行为的观念,文化基因遗传的关键就在于情感模式的精确复制。通过对两岸中国人进行文化基因检测后发现,在亲属关系场域的人、物、价值理念中,两岸民众仍然投入了浓厚的感情,情感模式表现出同一性。当局因政治需要进行宣传的内容,是情感模式的差异所在,属于文化基因的不同变异,已成为现今两岸之间矛盾的根源。应当舍弃"组织体"侧面,以"文明体"来解决两岸问题,促进交往,使两岸民众在血缘上、情感上相互融合,成为彼此维持心理社会均衡方式中的一部分。目前,以"恋家者"来描述中国人维持心理社会均衡的特点仍是合适的。这个文化基因的检测工作,也验证了许烺光的心理社会均衡理论。  相似文献   

18.
石破 《南风窗》2013,(11):8-8
正当我们以为富士康工人"连环跳"已成往事时,今年4月底,富士康郑州园区再现"两连跳",一男一女两名工人相继跳楼身亡。公平地说,发生在富士康这家巨型企业里的自杀率并不算高。2010年中国人自杀死亡率为10.15/10万,远高于发生在富士康的自杀死亡比率。但"富士康工人式的自杀"仍然值得研究,因它  相似文献   

19.
刘柠 《南风窗》2010,(20):78-79
不愿接受一个随时可能被检方起诉的国家领导人及不愿换掉一个刚上任3个月的领导人的普遍社会心理,使党内广大中间层选择了"策略投票",从而造成了菅直人"被选择"的客观结果。  相似文献   

20.
石破 《南风窗》2014,(9):9-9
<正>在战争年代,革命者可以"视死如归"。"归"到哪里呢?"归"到他所属的"群体",以及该"群体"为之奋斗的事业。小时候,我们最不想看到老师的评语就是"这孩子不太合群"。在计划经济时期,"群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存在,谁都不愿背上"脱离群众"的坏名声,每个人都有非常强烈的"群体归属感"。当然,客观来说,它是以一定程度的压抑和丧失个人尊严与自由为代价的。现在,在陌生人社会,我们成了一个一个的个体。邻里没有了,亲戚也少了,过去一个村或一个社区的人你全都认识,现在你只是跟临时"有用"(对你的谋利、晋升以及满足感情需求来说)的人快速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