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社会公众参与行政立法是提高行政立法民主性与正当性的根本途径,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通过网络参与行政立法是新兴的,也是最具有冲击力的公众参与方式。杭州市人民政府为社会公众通过网络参与规章制定程序提供了机会,但应进一步扩大网上征求意见和建议的规章的数量,及时回复社会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并根据规章的内容设计征求意见和建议的“前言”部分。就社会公众而言,他们以诚挚之心提出若干意见和建议,但参与度总体偏低。  相似文献   

2.
试论网络参与下的政府决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民参与政府决策是公共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客观要求。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参与作为公民参与政府决策的一种新方式,越来越成为公民政治参与的有效途径。因此,探索在网络参与环境下如何趋利避害,使公共决策更加科学、合理、民主并符合社会全体成员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政府决策为研究对象,以网络参与为研究视角,通过案例实证分析,探讨了网络参与和政府决策之间从冲突走向协商的可能性和途径,以期引起学术界对此问题的进一步研究和思考。  相似文献   

3.
政府信用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政府信用在社会信用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着基础性、决定性、导向性的作用。没有良好的政府信用,就无法建立良好的社会信用。本文从政府信用的概念与内涵、政府信用的地位和作用研究、政府信用缺失的成因研究、政府信用的评价体系与评价模型研究和提高政府信用的途径与对策研究等五个方面回顾和分析了政府信用领域的相关成果,以期推动我国学术界政府信用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随着网络的蓬勃发展,网络舆论监督成为了一种新型的监督形式,对地方政府创新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因此,本文从网络舆论监督的特征进行分析和把握,积极探索网络舆论监督对地方政府创新影响的两面性,最后对其全文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5.
政府信用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政府信用是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石.政府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倡导者、规划与设计者,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程的启动者.政府信用功能发挥的程度,直接影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成效.本文剖析了我国政府信用功能缺失的原因,提出了政府功能有效发挥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付云根 《行政与法》2005,2(12):16-17
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应包括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三大方面。其中政府信用是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石,起着表率作用,个人信用、企业信用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信用的好坏。因此,完善信用体系,加强政府信用的建设是当务之急。本文对政府信用建设若干问题加以探究。  相似文献   

7.
在大力倡导社会信用的今天,建设政府信用具有重要意义.行政规则随意多变,执法方式简单粗暴,政府行为"黑箱运作"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损害着政府的信用和权威.政府信用缺失,损害的不仅是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更是公众对法律的信任.通过法制途径,规范政府行为,推进政府信用建设.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政府管理体制形成的过程,是国家法治建设演进的过程,也是政府信用产生和积累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质上是建立在稳定的信用关系之上的法治经济。转型期中国社会领域信用普遍缺失有其多方面的复杂原因。中国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入世后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使得在我国重塑信用、尽快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统一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已经变得刻不容缓。我国政府在信用重塑系统工程中将面临着严重地挑战,必须肩负起其不可或缺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一、政府倍用及其社会意义 政府,是指国家权力的执行机关,即国家行政机关。政府信用就是国家行政机关的信用,是社会组织、民众对政府信誉的一种主观评价或价值判断,它是政府行政行为所产生的信誉和形象在社会组织和民众中所形成的一种心理反映。它既包括民众对政府整体形象的认识、情感、态度、情绪、必趣、期望和信念等,也体现为民众自愿地配合政府行政,减少政府的公共管理成本,以提高公共行政效率。政府信用具有以下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不断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已成为我国各级政府努力的方向和发展的趋势。面对社会矛盾增多,改进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等艰巨任务,面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与群众要求存在的差距,如何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改善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是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各地政府开展的公民参与政府公共服务绩效评估活动,拓宽了公民参与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路径。本文在阐释政府公共服务绩效评估中公民参与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政府公共服务绩效评估中公民参与的现状,并提出优化公民参与政府公共服务绩效评估的路径:强化和提高公民的参与意识与能力;增强公民与政府间公共服务绩效信息的对称性;加快公民参与绩效评估的制度化建设;鼓励和发展独立性和专业化的第三方评估组织;建立健全评估中政府与公民的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12.
林华 《行政法学研究》2009,(2):89-94,102
随着5月1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正式实施,中国现实中方兴未艾的公众参与实践或许会藉此获得强有力的制度性支撑,同时,一个必须正视的事实是,当今世界的信息化与网络化程度不断提高。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对"互联网——政府信息公开——公众参与"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一番尝试性解读,或许会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作为舆论发展的新形态,网络舆论在继承舆论对政治作用一般机理的基础上,通过聚焦并揭露经济变迁中因权力纠葛而产生的利益分配问题,通过政治民主化背景下的公民政治参与的机制再造和条件创造,通过反映社会权力的扩张趋势并为其发挥作用提供现实支撑而对政府公共权力结构产生了多维影响。基于上述原因,政府公共权力结构必然有所回应,从而发生权力分配从集中化到均等化的变迁,具体形态从科层制到扁平化的变迁,作用范围从全能型到合作共治的变迁。为了规范和引领上述复杂而影响深远的变迁过程,必须以职能转变为基础要件明确变迁方向,以电子治理为技术支持加快变迁速度,以法治化为约束手段规范变迁过程。  相似文献   

14.
网络舆论作为一种新的舆论形式,其发展状况和影响已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网络舆论影响力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对其积极的影响,我们要充分利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对于负面的效应,则要采取相应的举措,使危害性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5.
诚信原则不仅显耀于私法,在公法领域也逐渐得到认可.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是民商法的调整范围,与民商法相对应的基本法的是经济法、行政法,经济法和行政法的关系是实体(经济法)和程序(行政法)的分工.在政府控制经济活动的领域中,经济法与行政法分别以实体法规范(授予行政权力)和行政法规范(设定行政行为的程序)的方式互动地实现政府控制经济生活,规范政府经济行为的目标,本文拟从行政法与经济法的角度研究政府信用制度.  相似文献   

16.
公众参与机制是现代行政法的核心内容.就理论层面而言,该制度所包含的内在价值与共和、自由、法治之间存在着紧张关系.就实践层面而言,该制度也存在参与不足与参与过度的问题.国外公共参与制度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为重构公共参与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非政府组织正以多种方式参与管制和行政过程的各个方面,越来越多地行使本属于“公共职能”的内容。此种公共行政的变革给行政法的理论和实践带来了冲击,行政法在基本观念、研究范围、基本范式、法制建设等方面都正在发生着变革。  相似文献   

18.
Commentators have documented the disturbing use of the courtroom to silence those who speak out on important issues. Too often, parties resort to meritless lawsuits in response to another's free expression or communication with the government. These lawsuits are called SLAPPs, or Strategic Lawsuits Against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the USA, they have emerged as a significant threat to the rights of expression and petition guaranteed in the First Amendment to the US Constitution. A majority of the US States have passed 'anti-SLAPP laws', but there is no uniform protection. The model legislation outlined in this paper is intended to guide those who seek uniform, comprehensive protection against SLAPP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