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的快速增长,我国城市化进程已经驶入快车道.在此背景下,新进入人口尤其是城中村“新市民”的市民文化培养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积极培育城中村“新市民”的市民文化是一个城市全面进步、和谐发展的历史必然,也是城中村“新市民”真正融入城市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
加强城中村文化建设是实现城中村内涵式发展的需要、构建城中村和谐社区的需要和保障城中村居民基本文化权益的需要,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中村的数量急剧增多,与城中村居民物质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的现状相比,城中村文化建设则明显滞后。鉴于城中村文化建设存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不协调、主体综合素质偏低和"文化自觉"意识淡薄等问题,应通过加强城中村文化队伍与文化设施建设、培养城中村居民高度的"文化自觉"意识及其他有效路径来确保城中村文化建设沿着正确的轨道稳步前行。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各大城市出现了很多城中村。它们就像漂浮于城市汪洋大海中的孤岛一样,呈现出景观孤岛、经济孤岛、社会孤岛和文化孤岛的特征。城中村之所以会呈现出孤岛形态,除了城乡二元体制的因素外,与市场机制对城中村村民的驱动作用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只有将政府、开发商和城中村村民的利益统一起来,将对村落景观的改造与对经济形态、社会形态和文化形态的改造结合起来,才能彻底消解城中村表现出的孤岛现象。  相似文献   

4.
所谓“城中村”,是指由于地域的历史演变,尤其是在城市规划建设中,被城市高楼大厦“圈挡”在城市之中的村落。其主要特征是在地域上已经成为城市的一部分,但其经济组织形式和行政管理体制方面仍保持着农村的模式,大多具有经济欠发达,交通不便,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卫生状况差等特点。“城中村”的存在,制约了区域经济发展,也影响了城市的形象和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是城市化建设进程中较难解决却又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文章针对揭阳市存在的“城中村”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背景和改造“城中村”的意义,在此基础中提出“城中村”改造的设想。  相似文献   

6.
城中村社区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产物,建设好城中村社区是提高我国城市化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要求。当前,在城中村社区建设中存在体制冲突、模式冲突、利益冲突、文化冲突等各种冲突,应坚持系统化原则、适合国情民情原则及借鉴创新原则积极建设城中村社区,以户籍管理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实现体制一元化;积极建构政府指导下的社区自治模式;改革集体经济产权和发展社区经济,破解利益冲突;促进城中村社区文化融合。  相似文献   

7.
张新宇 《党建》2023,(10):54-55
<正>城中村是城市化历史进程中的产物,城中村社会治理水平关乎城市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城中村治理的组织优势、体制优势、文化优势,全面提升辖区内的22个城中村社会治理水平,为城中村治理注入强大动能。  相似文献   

8.
《党课》2010,(20):33-34
解决“城中村”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既是促进“城中村”农村人口长期发展、提高村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城乡融合、加快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的发展日新月异,城市形象和城市容貌越来越靓丽气派,展现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风采。但与此同时,城市局部地区由于种种原因形成了一些破旧、脏乱的“城中村”,与首都北京的地位极不相称,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特别是2008年北京要举办第29届奥运会,而且是极具人文色彩的奥运,更不能对“城中村”现象视而不见。北京的“城中村”大体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在建成区内环境脏乱的城市角落。北京城八区约有这类“城中村”231个。造成这类“城中村”的主要原因,首先是随着城市扩张的浪潮一波一波地涌来,数年前还被称为“都市烂边…  相似文献   

10.
《学习月刊》2010,(16):74-74
近年来,武汉市斫口区长丰街把促进和推动“城中村”改造作为开展党建工作的重要抓手.依托改造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以城中村改造为突破口建设城市新社区,加快农民向社区转移.促农村变城镇,农民变市民。在“城中村”改造过渡时期,进一步加强村级党组织及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全力推进“城中村”改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了解城中村居民文化消费情况在当下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以绵阳市的城中村为样本,尝试了解类似城市城中村文化消费现状、从而发现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在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城市包围农村”的现象,即为了扩大城市规模,借助于城乡二元结构,低价征用城郊农村的土地,逐渐将一部分村落包围在建成区内。这些原本处于城市郊区的村落,进而位于城乡结合部,并伴随着城市的持续扩张,最终蜕变为“城中村”。在城区以外的农村看来,它无疑是城市的一部分,就如同是城市中的一个社区;从城市居民看来,它俨然仍是农村。这就使得“城中村”兼具农村和城市的双重特点:人们的生活方式像城市,但人们的思想意识却像农村;追求土地产出更高的经济效率像城市,但无规划的土地管理仍然像农村等。  相似文献   

13.
“亚型城市社区”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农村社区”向“城市社区”过渡中的变异。对它的管理是当前各级党委和政府在解决“城中村”现象时必须解决的实际问题。用新的管理方式使亚型城市社区,分步骤、逐渐的纳入和融入于城市管理体系当中。  相似文献   

14.
依照《中共武汉市委、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积极推进“城中村”综合改造工作的意见》和相关法律规定,我区的“城中村”改造工作稳妥推进,并走在全市前列,特别是“撤村建社区”工作,区和街民政部门精心组织,依法操作,进展顺利,为深入扎实推进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一、推动城市发展,适时启动“城中村”改造工作汉阳地处武汉三镇一方,人口51万,面积108平方公里,下辖11个街道、1个经济开发区和一个管委会,有社区109个(包括“城中村”改造撤村后建立的10个社区),村委会26个。城区面积约39平方公里,农村面积69平方公里,有33个社区与“…  相似文献   

15.
我是一名跑农村的记者。在追踪采访“城中村”的过程中,我深切感受到党的政策给京郊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16.
《党课》2010,(20):31-32
问题一:“寄生型、外生式”的经济增长方式成为“城中村”经济方面的主要问题 “城中村”纳入城市体系是以丧失部分或全部土地为代价的,留给居民的仅有宅基地。土地的丧失使得居民的收入来源发生了根本转变。由于城市土地资源的日益短缺,  相似文献   

17.
“草根文化”是草根群体所承载的文化。近年来随着草根现象日益突出,“草根文化”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引导“草根文化”的发展,应正确认识“草根文化”现象,尊重“草根”群体的主体地位,引导“草根文化”为社会和民众服务,并以法规范文化市场。  相似文献   

18.
福州市“城中村”改制工作开展以来,由于问题复杂矛盾突出,目前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在福州大都市区建设进程中推进“城中村”改制工作,需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工作思路、大胆先行先试。  相似文献   

19.
"半城市化"是一种不彻底的城市化状态,其根源在于我国的城乡二元管理体制、落后的行政区划和行政管理体制、城市倾向的公共政策、人力资本不足及各自为战的经济发展模式和不合理的城镇规划。"半城市化"现象的危害在于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有碍社会公平公正,导致城市病日益突出,抑制国内需求增长,扭曲产业结构和人力资本结构。消除"半城市化"现象,必须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大力推进新型城市化进程,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加快城中村和旧城改造,稳妥推进承包地和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整合工业用地和分散的居民点,分步实现城乡一元化福利保障体系,建立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就业制度等。  相似文献   

20.
"城中村"问题是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凸现的一个难点问题,严重困扰和制约着城市的协调发展."城中村"改造可以采取统一规划建设、引入房地产商开发、通过货币和房屋补偿进行就地或异地安置等多种途径和模式,对村民提供智力支持和教育补偿,妥善解决就业、社会保障等配套制度安排,使村民改制后有机地融入城市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