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人民论坛》2015,(3):48
综合得分:6.7关注度:7.3活跃度:8.2影响力:5.12014年某刊物第5、7期连续发表几篇文章,试图重新阐述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内涵、来龙去脉和表现,进而否定目前学术界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批评。其主要观点是将马克思主义与历史虚无主义混为一谈,有以“学术研究”为名,行解构历史之实。针对于此,另一刊物连续刊发了《马克思主义是历史虚无主义吗?》《历史虚无主义错在哪里?》等文章,对上述文章进行较为尖锐的批判。他们认为,这些文章试图对历史虚无主义进行“重新”的界定,是为历史虚无主义“翻案”,把马克思主义看成是历史虚无主义,是“公开挑战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公开挑战中华人民共和国  相似文献   

2.
李杜齐名     
吾三省 《新东方》2000,(4):75-75
“龙”这一中国人心目中神奇的意象起源于何处?为什么在不同地域发现的不同历史时期的“龙文物”形象各异,有的像马、像牛、像熊,有的像猪、像蛇、像鳄?  相似文献   

3.
李洱的长篇小说《花腔》,围绕着主人公“葛任”的生死,以三个与葛任有错综复杂关系的讲述人的讲述为主,在讲述之中穿插各种资料、史料和一些现实情况的补充和说明,从声音的历史(讲述的历史)和文字的历史(资料记载的历史)的复杂矛盾中,表现了历史的花腔化。  相似文献   

4.
“历史主义批判”一文涉及两个理论原则问题,值得商榷。一是历史主义应如何理解。“批判”把历史偶像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历史虚构主义作为历史主义的“表现形式”,与这一概念的本义相悖。二是“人体解剖是猴体解剖的钥匙”应如何理解。“批判”一文把这一原则转换为“不理解现在,就不能解释过去”的命题,使这一原则失去了原来的限度。  相似文献   

5.
《上海支部生活》2021,(12):17-17
据新华社刊发的“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侧记”,习近平总书记这样专门提到“窑洞对”:我们党历史这么长、规模这么大、执政这么久,如何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毛泽东同志在延安窑洞里给出了第一个答案,这就是“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经过百年奋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实践,我们党又给出了第二个答案,这就是自我革命。  相似文献   

6.
安倍一意孤行,参拜靖国神社,是为侵略战争翻案,为军国主义招魂,为战犯张目。安倍拜鬼,揭穿了日本“一直反省侵略战争历史”的谎言,彻底撕掉了安倍“积极和平主义”的伪装,赤裸裸地暴露出复活军国主义的真实面目。安倍是货真价实的亚洲战争幽灵。大量事实证明了,安倍宣称“誓不再战”完全是对国际社会的欺骗。  相似文献   

7.
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二〇二三年新年贺词中强调:“我们始终如一珍视和平和发展,始终如一珍惜朋友和伙伴,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努力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什么是“历史正确的一边”,如何才能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  相似文献   

8.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年周年大会讲话中,对90年来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进行了科学总结,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指明了方向。党的90年历史表明,善于总结经验,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优良传统和成功秘诀;“四个坚持”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历史经验的高度概括,坚持党的先进性必须牢牢把握这个重要前提;“一个根本”、“三个坚持”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历史经验的高度概括,是实现我国长期发展繁荣的根本保证;“五个必须”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历史经验的高度概括,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根本要求和方向。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内外要求对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进行认真全面的总结的呼声十分强烈。中央认为,必须正确地认识建国以来党走过的历史道路,科学地总结党在这个历史时期的历史经验。拨乱就是要拨“文化大革命”之乱,就是要纠正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只有正确对待“文化大革命”、正确对待党的历史、正确对待毛泽东同志的功和过,我们党才能真正掌握拨乱反正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10.
徐孜望 《前沿》2008,(12):167-169
新新闻主义是20世纪中期诞生于美国的一个新闻理论流派。新新闻主义的发展高峰出现在上世纪60年代,70年代后新新闻主义逐渐衰落。然而新新闻主义并没有彻底退出历史舞台,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有学者提出了在新媒介环境下的“新新闻主义的复活”。事实上,新新闻主义的发展趋势并不是咸鱼翻身式的“复活”,而是经过理性修正后的“改良”。  相似文献   

11.
十多年前彻底被毁的闵行古镇,现在居然“复活”了,——两位土生土长的老闵行人,用画笔和互联网还原了闵行古镇的风采。  相似文献   

12.
自 幼就开始读历史 ,从小学到大学 ,从通俗的《上下五千年》到汤因比的煌煌巨著《历史研究》 ,一些问题却始终缠绕在脑海里 :历史究竟是什么 ?是浩如烟海的文物典籍 ?还是汗牛充栋的史家著述 ?研究历史又是为了什么 ?是通过具现岁月长河中的真实场景来照亮后来人的道路 ?还是希望透过现实的表象来窥探造物主的意旨 ?历史的创造者又是谁 ?封建的帝王将相在很长的时期内一直是“正史”的焦点 ,到了共和时代 ,身份卑微的黎民百姓却能一跃而为历史的主宰 !历史的戏剧性一方面使人力在命运的巨腕面前感到软弱 ,同时又给雄心勃勃的人创造力挽狂澜…  相似文献   

13.
土耳其小说家、诺贝尔奖得主帕慕克的小说《白色城堡》以一个巧妙的身份对调的故事隐喻了两种文明,在这部后现代主义的历史编纂元小说中,作家充分运用叙述化的方式通过“细小的故事”重建了“历史”,并在探索过去的同时着眼于未来.  相似文献   

14.
李纪才 《长白学刊》2003,1(1):49-51
人的需求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历史发展的归宿是使人的各种正当需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由此决定了社会的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一致性,也决定了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为人服务”的人本属性。  相似文献   

15.
问:您多年来从事中共党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并主持撰写了《中国共产党广东地方史》*一书。您的研究有何心得?这本书主要的新意在哪里?我们想听您谈一谈这些问题。答:我1994年8月至2002年11月调省委党史研究室,从事广东地方党史的征研工作,并主持撰写“广东党史”。这本书的第一卷(1921-1949)已经出版。多年潜心于斯,当然会想到的一些问题。我很愿意回答你们的提问。关于广东党史的阶段划分问:您埋头写“地方党史”,请问什么是“地方党史”?答:按我的理解,“地方党史”应是党在某一地区的奋斗历程及其历史经验的记录和总结。地方党史征研的对…  相似文献   

16.
历史叙事的空间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间不是历史的可有可无的要素,而是构成整个历史叙事的必不可少的基础:那些于特定历史时代残存下来的器物、废墟及其图像之类的空间性存在物,不仅可以成为历史的证据,还给史学家的历史叙事行为提供了动机;所有的历史事件都必然发生在具体的空间里,因此,那些承载着各类历史事件、集体记忆、民族认同的空间或地点便成了历史的场所;要使历史更贴近事件的原始存在状态,史学家便应该在空间维度上进行编排和创造,赋予历史事件一种空间性的结构.  相似文献   

17.
《小康》2007,(7):86-86
尽管进入了大众传播媒介,你不还是个学者吗?不要顺毛摸,要逆毛捋;不要给消化不良的人喂所谓的“心灵鸡汤”,要下泻药,把体内的历史毒素排出来,达到“排毒养颜”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属于哲学范畴,阐明了关于近代以来人类社会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规律。马克思辩证地继承和发展了维柯和黑格尔等人的世界历史理论,为唯物史观提供了世界性视野,并推动唯物史观发展为世界性哲学,从而实现了其对于世界历史理论的革命性变革。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以“现实的人”为逻辑起点,以资本批判为现实内容,以“人的自由和发展”为理论旨归,从“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这一历史逻辑出发,全面、深入地考察和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在现代化过程中现代性的建构和矛盾,阐述了全球化的历史必然性和现代化的主要表现。马克思对世界历史的批判和建构不仅是我们当前认识“时代之变”的思想基础,也是指向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理论和现实路标。  相似文献   

19.
李心记 《前沿》2012,(4):57-58
马克思“现实的个人”是相对于黑格尔、费尔巴哈等的抽象的个人而言的;“现实的个人”是具有多重规定的、生活与现实中的、从事感性活动的个人;“现实的个人”是历史发展的主体;“现实的个人”的主体性、创造性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的,因而是限度的。  相似文献   

20.
思政课讲“历史故事”,既是基于一定事实的“历史还原”行为,也是基于一定诉求的“历史阐释”行为。对“历史故事”不设边界或限度的“阐释”,必然会带来诸多后果和理论混乱。思政课教师讲好“历史故事”,从视野维度看,要牢树交叉融合的知识视野、辩证客观的比较视野、面向问题的研究视野;从事实维度看,要坚持历史事实的“主体性”讲观点、历史发展的“整体性”讲细节、历史演进的“过程性”讲趋势;从价值维度看,要准确把握历史故事的作用限定、合理把握“历史故事”的价值评价、明确规范教师主体的阐释限定;从叙述维度看,叙述逻辑要符合现实的内在逻辑、叙述语言要尊重历史的客观存在、叙述方式要结合对象的切身感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