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坤淑 《法制与社会》2014,(16):210-211
近年来,党和国家不断加强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政策扶持和财力支持,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却趁机侵犯农民、农村利益,涉农犯罪案件不断攀升,妨碍了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发展,影响着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鉴于此,本文认真分析了涉农犯罪案件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农村基层组织人员是我国各级组织中最基层的干部,是直接面向群众、面对基层工作的"村官"。他们手中掌握着一些直接涉及群众利益的权力,行使着村基层组织的一些经济和社会事务管理权、决定权和支配权。权力虽然有限,但直接面对基层群众,其一言一行直接关系党和政府的形象。近年来.村干部腐败现象在一些地方日趋严重.违法犯罪案件频发。令人深思。我们通过调查宜都市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的现状入手.分析其原因.并提出村干部职务犯罪的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3.
薛云官 《中国监察》2012,(14):34-35
近年来福建省漳州市广大农村认真贯彻《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扎实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村干部廉洁履职情况较以往有明显好转,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实村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和村民委员会成员(以下简称村干部)是党和国家农村政策最基层的执行者和落实者,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村群众利益的重要力量,村干部廉洁履职情  相似文献   

4.
农村基层组织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法律适用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现象突出,一些农村基层干部借机侵吞、占有、挪用公共财产,严重侵害了农民的切身利益.极大地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造成党群、干群关系紧张,群体性上访、越级访事件频频发生,严重影响了农村的社会稳定。在实践中.检察机关对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的查处力度却明显不足。原因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5.
农村基层组织人员主要包括村党支部书记、副书记、村委会主任、副主任及村委会委员等工作人员,他们是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精神的最基层贯彻者,也是农村群众根本利益的直接代表者,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基层组织人员犯罪案件呈逐年上升趋势,涉案金额也越来越大,农村基层组织成员的犯罪多发态势,已经成为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最大障碍。如果不及时进行遏制,势必会影响甚至阻碍农村社会和谐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一)“上边千条线,下边一根针”,这句话形象地概括出农村基层组织和农村基层干部的重要性,他们整体素质的高低事关我们国家政权的稳固,对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近几年来农村基层干部违法犯罪案件却屡  相似文献   

7.
“农村稳,则社会安”。近年来,农村基层组织中部分支委和村委干部,在土地承包征用、土地补偿款发放、惠农资金使用、粮食直补款和宅基地分配等影响村民生活、牵涉村民切身利益的村务活动中,目无法纪、以权谋私、贪污侵占现象时有发生,他们的腐败行为,以及由此引发的不安定因素,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埋下了巨大隐患,激起了广大村民的强烈不满,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造成于群关系紧张,群众集体上访、越级上访等事件不断.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医疗卫生系统工作人员贪污、受贿等职务犯罪高发,严重干扰了正常的医药市场秩序和卫生管理秩序,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群众对此反映强烈,社会各界普遍关注。2012年8月以来,聊城市检察机关结合本地实际,在全市医疗卫生系统开展了查办贪贿犯罪专项行动,相继立案查处贪贿犯罪案件35件37人,挖出了一批损公肥私、  相似文献   

9.
欧欢欢 《中国监察》2012,(10):48-49
《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在对农村基层干部从正面提出总体要求的基础上,按照主体和行为性质的不同,分两类人员从8个方面提出了41个禁止性行为规范,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这两类人员,一类是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和基层站所负责人,另一类是村干部,包括村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和村民委员会成员。其中,对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和基层站所负责人的行为规范,结合《廉政准则》的要求,重申并提出了与农村事务密切相关的3个方面19种禁止性行为。对村干部的行为规范,结合农村实  相似文献   

10.
刘益言 《法制与社会》2011,(22):140-141
农村基层组织工作人员作为我国最基层的干部群体,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最密切,其利用职务侵犯人民利益的行为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对其违法犯罪的正确处理意义重大。本文从实践中容易引起争议的两个问题做出理论上的探讨与思考,以期对司法机关在实践中协调统一地处理类似案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THEFORMANDEFFECTOFHANDLINGCASESWITHTHEMASSESPARTICIPATINGIN为使检察工作和群众路线紧密结合.正确执行《刑诉法》对群众参与办案的要求,我院对群众参与的56起贪贿、构私舞弊等犯罪案件进行了剖析,认为群众参与办案有以下形式和效果:一、群众参与办案的形式。现行的《刑诉法》第43条规定:“必须保证一切与案件有关或者了解案情的公民,有客观地充分地提供证据的条件,除特殊情况外,并且可以吸收他们协助调查”。这为群众参与办案提供了法律依据。从剖析的案件来看,群众参与办案有以下几种形式:l、向群众…  相似文献   

12.
县乡干部承担着党和政府的具体工作,直接和群众打交道,他们的作风如何,直接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能否贯彻落实,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目前一些县乡干部的作风问题值得引起足够的重视,其主要问题:一是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有些干部只讲索取,不讲奉献,甚至连本职工作都不认真完成。有的上下班不按时,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有的工作不负责,办事推诿扯皮;还有的上班不办公事,而是用公家电话等通讯工具办私事,有的甚至联系生意为自己赚钱。二是工作不实,弄虚作假。有的干部不深入实际,不干实事,对…  相似文献   

13.
礼仪,一般来讲,就是指礼貌和仪表.国家各地各级机关公务员树立良好的礼仪形象,能够产主的效应,主要有以下几点.①闪光效应.闪光效应,就是国家公务员在与人民群众接触时,一经见面,国家公务员是好的礼仪形象,就能给人民群众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国家甘务员执对公务,是代表党和政府办事的,他们的礼仪形象,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体现党和政府的光辉形象,因此,人民群众在与国家公务员见面.交谈时.就自然想从国家公务员的礼仪形象中获得一些无声的信息,国家公务员语言举止的点滴表示都倍受关注.所以国家公务员树立了良好的礼仪形象,就会在群众的头脑里留下深刻的印象,即闪光的效应.  相似文献   

14.
查处徇私舞弊犯罪案件刍议王伦轩,董同会近年来,司法工作人员、行政执法人员贪赃枉法、徇私舞弊犯罪已成为社会各界反映强烈的严重腐败现象之一,引起了人民群众及党和国家的极大关注。在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中,高检院明确提出要把查办徇私舞弊犯罪案件作为法纪检察工作...  相似文献   

15.
王宏 《公民与法治》2011,(23):18-19
近年来,农村干部职务犯罪现象屡屡发生.它不仅破坏了国家法令和党的政策在农村的实施,侵害了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而且还使农民由对少数村干部的怨恨转变为对党组织的不信任,极大地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望和形象,甚至激起民愤,造成党群、干群关系紧张,引发群众不断上访、还出现大规模集体上访、越级上访、围攻政府机关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农村的社会稳定,践踏了农村基层民主,削弱了农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  相似文献   

16.
受贿犯罪是一种严重的职务犯罪。这种犯罪不但侵犯了国家机关正常的管理活动,而且严重地损害了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的廉洁性,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在人民群众中造成了极坏的影响。针对受贿犯罪特点的变化,在侦查受贿犯罪案件时,必须采取相应的侦查对策:  相似文献   

17.
5月31日,全国省(区、市)巡视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吴官正在会上强调,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提高巡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建立和完善巡视制度,切实加强对领导班子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吴官正指出,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人能否正确行使权力、清正廉洁,直接影响一个地方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关系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加强对他们的监督,既是严格要求,也是关心爱护。巡视工作要向县(市、区)延伸,切实加强对这一级党政领导班子及其主要负责人的监督。他强…  相似文献   

18.
怎样监督“一把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把手”处于班子的核心位置,他们的素质高低、形象优劣,直接关系到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人心向背和事业兴衰。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导致近年来“一把手”违纪违法现象日显突出。据统计,自1998年1月至2001年9月,安徽省纪检监察机关查处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案件643件,其中涉及“一把手”的案件就有398件,占62%。如何强化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不仅是当前反腐败工作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一、强化领导班子内部监督领导班子成员是同一个层次的干部,加之成员之间相互比较了解,因此,对“一把手”最重要…  相似文献   

19.
据笔者调查,通过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农村基层干部的工作作风有了一定改进,但与党的十六大提出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还存在比较大的差距,极少数农村基层干部的工作作风令人堪忧。具体表现为:1.贪图虚名,不求实效。有些基层干部在计划上做得“细心”,报告上做得“耐心”,口号上提得“动心”,具体落实上却“无心”,有的甚至弄虚作假,虚报浮夸,败坏了党风和社会风气。2.群众观念差。一些农村基层干部不是心系群众,而是心系领导;不怕群众不满意,只怕领导不注意;不重视群众情绪,只关心领导兴趣;不向人民负责,只向领导负责,眼中、心中、脑中无…  相似文献   

20.
反腐败既要"打老虎",又要"拍苍蝇"。"老虎"以权谋私,贪污受贿虽然"为祸甚烈",但"居庙堂之高"的贪腐"老虎"毕竟少之又少,而"处江湖之远"的农村基层干部,却与群众有着最直接、最密切的联系。一旦他们从"群众的主心骨"、"致富的领头人"腐化堕落成为"苍蝇",就难免导致"民怨沸腾",破坏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影响干群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