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真 《长白学刊》2014,(4):70-75
诉讼曾经一直是环境冲突的首要解决方式,但是随着对环境冲突解读的日益加深和细化,逐渐产生了环境冲突的评价程序,其工具是BATNA分析方法,BATNA分析可以使环境冲突各方对采取哪种方式解决冲突做出正确的选择。建立在协商基础之上的ADR机制以利益为基础,力图使协商各方共同取得最高的期待利益,是近年来受到各国推崇的一种解决环境冲突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处理农村群体冲突的模式主要包括教育、说服、强制、协商、非公开、拒越级上访等等类型,采取强制处理与协商处理两种方式往往会产生截然相反的两种后果。正确处理农村群体冲突,主要应采取协商共决的方式。为此,必须从三个层面来进行,只有多管齐下,才能使农村群体冲突得以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社会利益不断多元化,贫富差距扩大,社会性剥夺显化,集体行动非理性的社会冲突的发生可能性日益增大,公安机关面临的社会性冲突风险日益现实化且呈不断升级的趋势。协商性公安执法范式以其合作的特征,使纠纷双方当事人处于平等的地位,在协商的基础上就案件的处理意见达成一致,从而消解社会的风险程度。公安机关必须在界定协商性公安执法范式内涵的基础上,培育公安民警协商性执法范式理念,并进一步从制度上予以完善和保障,从而充分发挥协商性执法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王辉 《长江论坛》2010,(4):54-58,73
晚近产生的"贸易--环境"论争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表征为WTO规则与多边环境协定之间的潜在冲突."剑鱼"案的妥善解决为我们协调这种冲突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范式,即通过争端方之间的谈判协商,在平衡国家间贸易利益与环境利益的同时,一定程度上有效缓解WTO规则与多边环境协定之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5.
和平学     
和平学(Peace Studies)又称和平与冲突研究(Peace and Conflict Research)或和平研究(Peace Research)。其主要观点是:冲突与和平是极其复杂和相互关联的问题,其中的很多方面尚未被人们充分认识到,也不存在一个简单划一的方式可以解决冲突。如何对冲突与和平进行开拓性的研究,从而实现一个更加公正与和平的世界,是和平研究追求的目标,其研究的重点是如何用和平方式实现和平。  相似文献   

6.
田华 《桂海论丛》2000,(2):44-46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时新旧体制的转换,社会资源分配方式和利益格局的变更,阶级阶层的进一步分化,社会心态与价值观的多元化,社会各利益群体间的冲突和摩擦相应明显和突出。研究各利益群体冲突的表现、成因及调适,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当前中国的维权抗争,是一种基于具体利益追求和利益表达而引起的利益冲突,绝大多数情况下基本不具有对抗现行体制的政治内涵,这样的利益冲突是适宜用妥协方式解决的。对维权抗争的考察,需置于国家与社会关系框架下。国家与社会合作关系的实现,在维权抗争这一特定场景中,需要冲突双方以相互尊重的精神,通过不断的协商实现互谅互让,达成妥协。妥协是维权抗争必需的一种公共理性,我们应该重视这种理性的培育。  相似文献   

8.
西方执政党协商民主的发展及其对中国共产党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各国执政党协商民主涉及执政党内部不同派别、执政党与在野党、执政党与公民之间协商等领域,呈现出权宜性、功利性、失衡性、辅助性、开放性、程序性等特征,通过议会党团协商、共识会议协商、协商民意测验、网络远程协商、新的协商试验等方式实现。中国共产党协商民主包括党内协商、政党协商、党群协商等范畴,丰富的党内协商资源、非竞争性政党制度、党群协商的有利环境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协商民主的适应性条件。党内协商要防止转变成为精英式民主,政党协商要防止运作过程的低效率化,党群协商要防止损害弱势群体的利益。执政党协商民主应该加强党的主导能力,发挥政协的民主效应,利用网络媒介,循序渐进地推进。  相似文献   

9.
杨欢  温志强 《人民论坛》2012,(35):138-139
当前我国正处于向现代化社会转型的时期,利益关系调整引发的矛盾冲突时有发生,甚至酿成群体性泄愤事件。通过对2008年甘肃陇南事件发生的原因和处置的局限进行分析,本文认为应采取建构利益协商机制,构建公平公正的利益配置环境,构建利益冲突的控制机制等措施来应对群体性泄愤事件。  相似文献   

10.
《世纪行》2012,(11):22-22
建设和谐幸福湖北.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强信访工作,完善社会矛盾调处机制.创新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商与调整的机制和平台.从而使不同群体的诉求能在政策制定与实施,以及利益分配过程中都能得到充分合理的反映和解决.使民生稳定得到维护。为此,我们建议:  相似文献   

11.
赵小芒 《学习与实践》2012,(12):47-52,1
在当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妥善处理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是我们党面临的新的历史任务,迫切需要与时俱进改进和创新执政方式。实施协商民主执政方式,能够体现党的执政为民理念,能够将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利益群体的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实施协商民主执政方式,最关键的环节是加强党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民主协商。必须从提高领导干部素质、改善工作方式、培育民主协商的社会环境等方面入手,才能为顺利推进协商民主执政方式改革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尹熙祥 《世纪行》2013,(8):13-15
始终坚持人民至上.高度重视群众工作,既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也是人民政协的优良传统。现阶段,协商民主已成为我国各利益主体表达诉求、实现利益的重要途径.也是统筹协调群众各种利益的有效民主形式。通过协商民主的方式做好群众工作.是新时期基层政协工作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必然带来社会利益关系的变动和调整.而利益是人们最敏感的神经,如果利益差别和利益分化过度,就会产生利益矛盾和冲突.在市场体制内部形成利益协调机制时,更多地对社会弱势群体利益的关注应该成为构建利益协调机制的落脚点.为此,要赋予农民自由迁徙的权利;要在主要的社会利益主体之间建立沟通和协商的渠道;同时还要使弱势群体拥有表达和追求自身利益的渠道和途径.  相似文献   

14.
王喆 《世纪行》2007,(8):89-91
市委、市政府一直十分重视和支持政协工作。多年来,坚持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做到了重大决策“三在前”(重大问题协商在党委决策前、人大通过前、政府实施前)、“三在先”(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重大建设项目及解决事关人民生活的重要问题先协商后决策,对有关重要人事安排先协商后决定,制定关系全局的重要政策、法规先协商后通过);  相似文献   

15.
王里 《前沿》2008,(1):145-147
和谐社会概念的提出是应对我国社会急剧变化,矛盾冲突丛生特定背景下的特定需求,它试图通过协商和调解等方式来化解各方矛盾与冲突,而要有效达到这一目标就需要一种特殊理念来指导:具有宽容、妥协、协商与合作的共和精神。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可以通过培养公民协商意识,建立和完善以民主、法治为核心的共和制度,以及拓展共和社会生存空间等方面,来达到弘扬共和精神,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协商民主”是西方传统代议民主基础上适应新的历史要求发展起来的最新的民主理论和实践形式。因为不一致才有协商,矛盾和冲突是需要协商的前提,在既有参与者中,利己主义诉求也是正当的,通过协商使不一致或妥协或让步或理解,逐步达到消气、减震和聚力的目的。协商民主既提高公民素质又提高政府的执政能力,它能有效地弥补政府的缺陷,增强政府的人民性,使政府从形式上和实质上成为人民政府。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社会转型期,我们遇到了许多社会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时间紧迫的任务.我们认为,协商民主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佳方式.协商民主具有平等性、公开性、包容性和参与性等特征.而中国社会的现实环境与实施协商民主的条件要求是一致的.协商民主理论虽然是20世纪80年代由西方学者提出,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协商民主实践要远远早于这个时间.协商民主在中国的成功实践已经包括从微观环境到宏观环境的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18.
在美国,解决政府部门的劳动争议的方法主要有三种:调解、实情调查、仲裁,其中仲裁又分为五类:强制性仲裁(依法仲裁)、行政性仲裁(依据合同条例仲裁)、利益性仲裁(对合同进行协商)、调解性仲裁和申诉性仲裁(合同之外的仲裁)。让公正的仲裁员解决僵局,其裁决是终结性的,必须为双方所接受。在不中断基本服务的前提下,仲裁可最大限度地为公务员提供进行劳资谈判的权利。下面逐一介绍美国仲裁的不同形式。依法进行仲裁就是强制性仲裁。美国法律规定:一旦宣布处于僵局状态,争议双方就应通过仲裁解决争议,争议双方必须接受并执行…  相似文献   

19.
理性、有序的公众参与,既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和团结,也关系着环境治理与生态文明建设进程。整体来看,当前我国的公众环境参与仍存在"应然"与"实然"之间的极大落差。各种形式的环境冲突事件,表明了公众环境参与的极端重要性,也展现了公众在环境参与中面临着的知识、利益和交往等维度的限制和困境,亟待完善。作为一种以民主为资源的治理形式,协商民主具有化解这些困境的理论规范和实践资源,其核心在于实现政府、企业和公众的环境协商民主。为此,要构建广泛、多层的环境协商平台、建立健全环境信息公开机制、促进政府与社会协商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引导和培育环境社会组织及构建环境协商结果的反馈机制,促进公众环境参与的完善。  相似文献   

20.
利益共享实现机制中的利益整合及其运作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影 《前沿》2009,(11):10-12
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的存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逻辑前提,而社会成员不能够公平地享有社会共同利益是引发社会矛盾和冲突的根本原因。那么,解决社会矛盾和冲突的根本方法就是要让社会成员共享社会共同利益。利益共享的基本条件就是要促进个体利益与社会共同利益的均衡、和谐、有序,将分化了的社会利益朝着与社会共同利益一致的方向进行整合。以利益共享为目标的利益整合不同于传统社会的机械式的社会整合方式,它具有和谐性、综合性、灵活性的特征。利益共享实现机制中利益整合的运作方式主要包括整合多元社会价值、协调复杂的利益关系、优化社会结构。无论哪一种整合利益的方式,归根结底,都是要整合民意,将多元利益主体的需求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既要满足不同利益主体的合理需求,又不能损害任何一方的利益,从而使利益主体公平享有社会共同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