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没收财产是我国刑法中的一种附加刑,在我国的刑事立法和司法的发展中经历了探索、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是在探索过程中,建国后至1997年是发展阶段,1979年第一部刑法的颁布标志着没收财产刑逐步规范。1997年新刑法对没收财产刑具体适用作了更加明确的规定,使其与罪行相适应,与主刑相配套,建立起了没收财产的适用体系。  相似文献   

2.
财产刑,亦称经济刑,它是以犯罪人的财产利益作为处罚内容的一种刑罚方法。作为仅次于生命刑和自由刑的一种刑罚方法,财产刑不仅在世界各国的刑罚体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而且在刑法理论上也占有一席之地。在我国,随着对经济犯罪刑罚适用观念的转变,财产刑在经济犯罪处罚中的地位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加强对经济犯罪财产刑的研究,不仅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财产刑在我国刑事立法中  相似文献   

3.
没收财产刑作为一种古老的刑罚方法在历史上发挥过一定的作用,有其存在的必然性。但是进入近代社会以后,西方国家受到启蒙思想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影响,大部分在其刑法典中废除了没收财产刑这种刑罚方法。笔者认为没收财产刑是一种没落的不符合刑罚理念的刑罚种类,我国刑法中应废除这一刑罚,本文分析了我国刑法应废除没收财产刑的刑罚学原因。  相似文献   

4.
我国《刑法》的财产刑,无论是罚金还是没收财产,作为刑罚应具有刑罚的特质,也就是说,应当将财产刑作为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与人身刑分担刑事责任,或者财产刑单独作为刑事责任的实现方式。但我国的财产刑适用方式以并科为主,而且在不减少人身刑前提下的并科适用,也就存在实质合法性的质疑。  相似文献   

5.
财产刑作为以对犯罪人的财产利益的剥夺为内容的刑罚方法,在世界各国刑法中都有规定。财产刑的种类,大多数国家分为罚金与没收财产两种,个别国家根据罚金数额大小,又从罚金中分离出一种类似罚金的刑罚方法,《日本刑法》称之为科料(也有的译为罚款),《意大利刑法典》称之为罚锾。与此相类似,《土耳其刑法典》则将罚金分为重罚金与轻罚金,前者适用于重罪,后者适用于轻罪。但在刑法理论上,一般都认为罚金与科科两者都是以一定数额的金钱被剥夺为内容,只有金额大小之差,并无实质的区别。在这个意义上,毋宁说科料、罚锾是罚金的变种,都属于罚金刑的理论范畴。本文拟分别对罚金和没收财产进行比较研究,以便为我国财产刑立法的发展完整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我国刑法学界对没收财产刑的实质内容长期缺乏清晰认识,这源于对其所剥夺的"财产"未能有深入认识。在法律上,财产的本质是财产性权利,财产是物的上位概念。我国刑法规定的没收财产刑,实质是对犯罪人的私有财产权的剥夺,而非仅仅是对特定之物的剥夺。只有深入了解到这一点,才能理解没收财产刑超出了刑罚的正当化根基范围,因而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所摈弃。  相似文献   

7.
在世界各国刑法中,没收财产依其范围的宽窄及运用方式的不同有特别没收与一般没收之分。所谓特别没收Z是指对与犯罪行为有关的物的没收,包括违禁品、犯罪所用之物、犯罪预备之物和违法所得之物。所谓~般没收,是指把犯罪分子个人所有的一部或全部财产强制无偿地收归国有的刑罚。在各国刑法中,一般将特别没收表述为没收,而将一般没收表述为没收财产。本文亦采用此种表述方法。对于没收,有的国家规定为财产刑,如韩国;有的国家规定为保安处分,如意大利;也有的国家是作为刑事违法行为的.一种法律效果来规定的,如前西德。我国采用的…  相似文献   

8.
罚金刑是一种财产刑,是指人民法院依法判处犯罪分子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量的金钱的刑罚方法。主要适用于经济犯罪及以营利贪财为目的犯罪以及妨害社会管理秩序和少数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的犯罪。罚金刑在刑罚体系中的地位,是新刑法颁布以前理论争议的热点问题。新刑法颁布以后罚金刑的设置情况如何也是刑法理论界和实践界所关注的焦点。本文拟就罚金刑在新刑法中的设置进行分析,勾略罚金刑在新刑法中的总体框架,并以此就教于理论界同仁。一、罚金刑的分布罚金刑在我国新刑法中采取的是总则作原则性规定,分则具体适用的方法予以设置…  相似文献   

9.
我国刑法对单位犯罪中犯罪单位的处罚只规定了罚金刑。单一的罚金刑对于单位犯罪的惩罚和预防均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在以自然人为适用对象的刑罚体系基础上,构建以犯罪单位为适用对象的刑罚体系十分必要。其主要由刑事破产、执业禁止和停业整顿等主刑以及罚金、没收财产和剥夺荣誉称号等附加刑两部分构成。  相似文献   

10.
一、在罚金地位方面,维护了罚金附加刑的地位,未升格为主刑,保持了我国刑罚体系的传统模式及主刑理论界定上的稳定性。但在整个法律中明显地增加了罚金的适用条款,并进一步完善了罚金数额确定原则、罚金执行保障制度等。也就是说,我国新刑法在提高罚金地位、强化罚金功能方面,采取了既稳妥又积极的方式,避免了因刑罚体系模式上的根本调整而带来的不适应性,便于罚金制度的有效贯彻实施。 二、在罚金适用标准和范围方面,保持了我国刑法的一贯作法,仍然是针对那些贪利性和财产性犯罪适用,使罚金与犯罪之间保持紧密的经济关联性,使罚金的适用与我国刑罚目的保持高度一致。在此基础上,新刑法在分则中扩大了罚金适用范围,与原刑法比较,新刑法直接规定适用罚金的达124条、226处,(这还不包括那些依照某某罚金条款处以罚金的“依照”条款,下同),占法条总数的27.4%,而原刑法适用罚金的有20多条,占原法条总数的10.4%。  相似文献   

11.
罚金刑是人民法院判处犯罪分子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刑罚,属于财产刑。1997年我国刑法修订后,罚金刑的适用范围大大地扩大,在刑罚体系中的地位显著提高,成为一种仅次于自由刑的刑罚种类。在司法实践中,罚金刑被适用的数量和比例也随之大幅度提高,其在惩治犯罪中的作用也日显重要,这种变化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对惩治犯罪提出的新要求,适应了刑罚发展的世界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严打黑社会性质犯罪是刑事政策的共识。打黑过程中存在没收财产刑适用标准不清、违法所得认定标准模糊、犯罪工具认定过宽等问题。应当对《刑法》第五十七条进行限制解释,准确认定违法所得,严格限定犯罪工具,明确没收财产刑适用的具体标准。  相似文献   

13.
在贪污贿赂罪中,诸多罪名都规定了没收财产刑,然而通过对其他国家刑法典的查阅可以发现大部分国家已经废除了此种刑罚。同时,由于与世界上的主流规定不同,也使得我国在请求外国进行刑事司法协助中面临窘境。这都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贪污贿赂罪中没收财产刑的存废问题。而从刑罚存在的正当性、刑法谦抑性、刑罚轻缓化、责任主义原则和追缴犯罪分子海外资产等角度分析,我国贪污贿赂罪中,没收财产刑应当废除。  相似文献   

14.
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刑罚适用,我国现行刑法的规定中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应该加以改进。在刑罚体系中,主刑中的死刑、无期徒刑,附加刑中的没收财产、剥夺政治权利均不应适用于未成年人,附加刑中的罚金刑对未成年犯罪人的适用应做严格的限制。  相似文献   

15.
对特殊刑事责任年龄人给予从轻对待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我国应合理构建适用于特殊刑事责任年龄的刑罚体系。在此刑罚体系中,应排除死刑及无期徒刑、没收财产刑对特殊刑事责任年龄人的适用,并限制剥夺政治权利刑对未成年人的适用。同时,完善罚金刑的适用,突出非刑罚处理方法等的适用。  相似文献   

16.
等值财产没收最初规定在黑恶势力犯罪司法解释中,是在没收目的无法达成时,将没收原标的物转换成没收犯罪行为人合法财产的一种替代手段,具有鲜明的特定性、替代性、补充性等本土化特质。等值财产没收与财产刑在功能上具有重合关系,应将等值财产没收作为一种补充措施,对于规范上没有规定可以适用没收财产刑、罚金刑的,可以适用等值财产没收。等值财产没收须具备相应的前提条件、起因条件、价额条件、限度条件,才能宣告适用。在等值财产没收数额认定标准上,犯罪成本没收宜采用相对总额原则,扣除未沾染不法的中性成本;等值财产没收数额应以裁判时的时间节点计算;共同犯罪中各犯罪人的没收数额在未能查明个人分配数额时,平均分配。  相似文献   

17.
我国对黑社会性质犯罪的罪犯,依照"从重从快"的刑事司法政策,被贴上"严打"的标签,异化为"专政"的对象,在司法实践中采取打击与预防相结合的刑罚方法,在定罪上严格奉行罪刑法定主义,在量刑上倾向于重刑主义及高压态势,在程序上追求打击的高效率,反映了报应刑主义和威慑理论,是古典刑法思想的集中体现。我国刑法对黑社会性质犯罪的刑罚存在缺陷,主要表现为重视主刑而轻视附加刑,重视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而轻视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具体为死刑、自由刑等主刑过重而没收财产、罚金等财产刑缺失,刑罚措施过多而非刑罚措施缺失。由带有"严打"性质的重刑主义到更加理性化的刑罚方法,需要在实用主义原则的指导下,实行更加理性化和更加有效的刑罚个别化,进而达到矫正犯罪、防卫社会的刑罚目的。  相似文献   

18.
一、适用缓刑的法定条件及其完善我国刑法第67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宣告缓刑。”第69条规定:“对于反革命犯和累犯,不适用缓刑。”由此可见,适用缓刑必须符合三个条件;(一)缓刑的适用对象只限于被判处拘役和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这是适用缓刑的前提条件,也是我国刑法关于适用缓刑的刑种和刑期的规定。缓刑是一种附条件不执行原判刑罚的方法来迫使罪犯改恶从善的刑罚制度,这种制度的性质决定了缓刑的适用对象必…  相似文献   

19.
“减轻处罚”的理论与实践──刑法第59条的理解与适用常铁威减轻处罚,指人民法院根据犯罪人具有刑法明确规定或概括规定的情节,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其刑罚。它是在对犯罪人依法定罪之后,裁量刑罚的过程中发生的。相应的情节是减轻处罚的基础。具有减轻处罚情节,标志着...  相似文献   

20.
同一责任主体既有正当债务需要清偿、又因违法或犯罪被处以罚款、罚金或没收财产,如其现有的财产不足以同时满足清偿债务和承担罚款、罚金及没收财产责任时,应如何处理?我国以前的法律对此没有规定。现在,公司法第228条及修订后的刑法第60条对此已有所规定,这些规定,不仅从立法上弥补了我国法律的漏洞,更重要的是确立了一个重要的法律原则——民事责任优先的原则、即同一责任主体的财产不足以同时满足清偿民事债务和承担财产性的行政责任、刑事责任时,民事责任优先适用。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作为三种性质不同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